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设饰(設飾)
(1).谓入殓前为死者穿衣化妆。礼记·檀弓上:“ 曾子 曰:‘尸未设饰,故帷堂。小敛而彻帷。’” 孙希旦 集解:“设饰,谓袭、敛也。”
(2).虚饰,粉饰。 宋 陈亮 《祭彭子复父文》:“呜呼!生称善人,死表於墓曰‘处士之墓’,古人务实而不务设饰,所以貽范於其乡也。”
《漢語大詞典》:白盛
粉饰墙壁使白的蜃灰。周礼·考工记·匠人:“白盛。” 郑玄 注:“蜃灰也,盛之言成也。以蜃灰堊墙,所以饰成宫室。”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 周 制白盛,今也维縹。” 宋 刘敞 《书堂》诗:“白盛烂四壁,莹浄磨疵瑕。”
《漢語大詞典》:饰过(飾過)
粉饰过错。管子·立政九败解:“諂谗饰过之説胜,则巧佞者用。”
《漢語大詞典》:饰辩(飾辯)
亦作“ 饰辨 ”。 粉饰巧言,说虚浮不实的话。战国策·楚策一:“夫从人者,饰辨虚辞,高主之节行,言其利而不言其害。”史记·张仪列传引此文作“饰辩”。 清 林则徐 《会札澳门同知转谕唩嚟哆批驳哥耶拏禀》:“不知该夷於贩卖鸦片之躉船插身承认,是己甘蹈重罪,纵极多方饰辩,实属欲盖弥彰也。”
《漢語大詞典》:酿泽(釀澤)
制造和粉饰。新唐书·吴兢传:“始, 兢 在 长安 , 景龙 间任史事,时 武三思 、 张易之 等监领,阿贵朋佞,酿泽浮辞,事多不实。”
《漢語大詞典》:诬饰(誣飾)
虚妄粉饰,虚假不实。资治通鉴·汉王莽天凤三年:“﹝ 莽 ﹞曰:‘夫地有动有震,震者有害,动者不害。春秋记地震,易·繫坤动;动静辟翕,万物生焉。’其好自诬饰,皆此类也。” 明 李贽 《与方訒庵书》:“则天地日月昭鉴吾兄,名位不期高而自高,子孙不期盛而自盛矣,非诬饰之词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妇女·假昙阳:“然和同三教,力摈旁门,语俱具 弇州 侍中,初非诬饰也。”
《國語辭典》:搽粉  拼音:chá fěn
用粉敷在脸上。如:「她匆匆地搽粉妆扮,准备录影。」
《漢語大詞典》:借饰(借飾)
谓粉饰,美化。 明 王世贞 《宛委馀编》八:“昔人谓史臣借饰之语,恐亦未然。”
分類:粉饰美化
《漢語大詞典》:张饰(張飾)
(张zhāng)夸张,夸大粉饰。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古广陵》:“今唱本称 杨家砦 四周皆水,有六十里暗桩,独 杨氏 马习行之,他马莫能近,虽极张饰,然非无本。”
《漢語大詞典》:燕饰(燕飾)
假托粉饰。 清 俞允文 《刻〈云仙杂记〉序》:“ 唐 末时, 冯贄 所纂云仙杂记十卷……其事类皆幽閒燕饰,述异之外,足以资博闻而欣然愜赏者,此书也。”
分類:假托粉饰
《國語辭典》:装门面(裝門面)  拼音:zhuāng mén miàn
1.装饰门面。比喻人专饰外表,摆空架子。《金瓶梅》第七四回:「左右是你的老婆,替你装门面。」也作「装点门面」、「装幌子」。
2.比喻宣扬丑事,使人丢脸。此为反面用法。《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素姐,你休这等的!这们不省事不贤惠,是替娘老子装门面么?」也作「装幌子」。
《漢語大詞典》:太平无象(太平無象)
谓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会上御 延英 ,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於此乎?’ 僧孺 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后以“太平无象”讽刺反动统治者粉饰升平。
《国语辞典》:矫情自饰(矫情自饰)  拼音:jiǎo qíng zì shì
掩藏真情,粉饰自己。《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魏书。卷一六。道武七王列传。京兆王黎传》:「初,叉之专政,矫情自饰,劳谦待士,时事得失,颇以关怀。」
《国语辞典》:装点门面(装点门面)  拼音:zhuāng diǎn mén miàn
为了表面好看,而加以粉饰。如:「他们虽然已经家道中落,但那股爱装点门面的奢侈习性,还是没改。」也作「装门面」、「装幌子」。
《国语辞典》:打粉底  拼音:dǎ fěn dǐ
化妆前,在脸上涂上粉饰色彩的底色,以衬托肤色及保护皮肤。如:「打粉底是上妆前的必备工作。」也作「打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