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玄真  拼音:xuán zhēn
1.事物的本真。晋。江统〈函谷关赋〉:「睹浮伪于末俗,思玄真乎大庭。」
2.道教称玉为「玄真」。《抱朴子。内篇。仙药》:「玄真者,玉之别名也。令人身飞轻举。」
《漢語大詞典》:玄真子
(1).传说中的古神仙。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五:“曷见 玄真子 ,观世玉壶中?窅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
(2). 唐 张志和 坐事贬 南浦 尉,会赦还,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 烟波钓徒 ,著《玄真子》,亦以自号。参阅《新唐书·隐逸传·张志和》。后泛指归隐江湖之人。 宋 范成大 《次韵致远自毘陵见寄》:“故情若问 玄真子 ,依旧江头把钓竿。”
《國語辭典》:形气(形氣)  拼音:xíng qì
1.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文选。贾谊。鵩鸟赋》:「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
2.形体表现的精神。《文选。班固。幽通赋》:「形气发于根柢兮,柯叶汇而零茂。」《黄帝内经素问。卷六。玉机真藏论》:「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
3.皮肉筋骨中的气血。
《國語辭典》:气体(氣體)  拼音:qì tǐ
1.物质三态之一。形状和体积不固定,会随容器而异,可充满整个容器空间,如空气即是。
2.有生命的现象。《儒林外史》第二九回:「诗以气体为主,如尊作这两句。」
《漢語大詞典》:岳灵(岳靈)
亦作“岳灵”。 山岳的灵气、精气。 汉 蔡邕 《司空杨秉碑》:“於戏!公唯岳灵,天挺德,翼精神,絪緼仁哲生。” 南朝 梁 沈约 《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灵山纪地德,地险资岳灵。” 唐 韩偓 《漫作》诗之一:“岳灵分正气,仙卫借神兵。”
《漢語大詞典》:致精
(1).积聚精气。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通国身:“治身者务执虚静以致精,治国者务尽卑谦以致贤;能致精则合明而寿,能致贤则德泽洽而国太平。”
(2).显示精巧。后汉书·张衡传:“ 蒱且 以飞矰逞巧, 詹何 以沉鉤致精。”
《漢語大詞典》:元阳(元陽)
中医谓人体阳气的根本。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元阳之气,可斤可两。”俗亦谓男子的精气。《西游记》第三二回:“ 唐僧 乃 金蝉长老 临凡。十世修行的好人,一点元阳未泄。”
《漢語大詞典》:五精
(1).中医学名词。指心、肺、肝、脾、肾五脏的精气。《素问·宣明五气论》:“五精所并,精气并於心则喜,并於肺则悲,并於肝则忧,并於脾则畏,并於肾则恐。”
(2).五方之星。文选·张衡〈东京赋〉:“辨方位而正则,五精帅而来摧。” 薛综 注:“五精,五方星也。” 唐 张说 《喜雨赋》之一:“乃洁斋坛墠,五精是祠。” 明 刘基 《天说下》:“三光盪摩,五精乱行。”
《漢語大詞典》:月气(月氣)
(1).月的精气。借指月光。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朏魄双交,月气参变。” 李善 注:“月气参变,谓三月也。月气每月一变,故曰参也。” 唐 高适 《同韩四薛三东月亭》诗:“树阴荡瑶瑟,月气延清尊。”
(2).对阴历每月二气的统称。古代历法以太阳历二十四气配阴历十二月,每月配有二气,前者叫节气,后者叫中气。
《國語辭典》:内丹(內丹)  拼音:nèi dān
道家指以自身为鼎炉,以身中精、气为药物,以神运精、气在体内所结成的丹。相对于炼制矿石药物为金丹的外丹而言。内丹今属气功学。
《漢語大詞典》:行气(行氣)
(1).道教语。指呼吸吐纳等养生方法的内修功夫。史记·龟策列传:“南方老人用龟支牀足,行二十餘岁,移牀,龟尚生不死,龟能行气导引。”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明吐纳之道者,则曰唯行气可以延年矣;知屈伸之法者,则曰唯导引可以难老矣。” 唐 王维 《赠焦道士》诗:“天老能行气,吾师不养空。”
(2).中医指输送精气。《素问·太阴阳明论》:“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 岐伯 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於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为之行气於三阳。’”
(3).指使气血畅通。左传·昭公九年:“味以行气,气以实志。” 杜预 注:“气和则志充。”
(4).指行文气势。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劲健》:“行神如空,行气如虹, 巫峡 千寻,走云连风。”
《漢語大詞典》:一精
(1).谓一意精心。 汉 刘向 列女传·蔡人之妻:“夫有恶疾,意犹一精,母劝去归,作诗不听。”
(2).一种精气。鹖冠子·道端:“夫寒温之变,非一精之所化也。” 陆佃 解:“五精化气,然后寒暑成焉。”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立元神:“天所以刚者,非一精之力。”
《漢語大詞典》:专气(專氣)
道教语。固守精气。 唐 白居易 《故饶州刺史吴府君神道碑铭序》:“既冠,喜道书,奉真録,每专气入静,不粒食者累岁。”参见“ 专气致柔 ”。
《漢語大詞典》:专气致柔(專氣致柔)
道教语。谓结聚精气使身体柔顺。老子:“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河上公 注:“专守精气使不乱,则形体应之而柔顺。” 晋 阮侃 《宅无吉凶摄生论》:“专气致柔;少私寡欲。”
《漢語大詞典》:玉霜
(1).秋霜。因其晶莹如玉,故称。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刘孝绰书》:“玉霜夜下,旅雁晨飞。” 唐 白居易 《宣州试射中正鹄赋》:“玉霜降而弓力调,金风劲而弦声急。”《群音类选·百顺记·王绎打围》:“碧云飞,新凉好。玉霜清,凋衰草。”
(2).指骏马。 唐 王德真 《奉和圣制过温汤》:“ 驪 阜疏緹骑,惊鸿映綵旃。玉霜鸣凤野,金阵藻龙川。”
(3).道教语。指津液精气。黄庭内景经·隐藏:“子丹进饌肴正黄,乃曰琅膏及玉霜。” 务成子 注:“津液精气之色象也。”
《漢語大詞典》:吸风(吸風)
(1).道家辟谷养生之术。谓吸食天地之精气。参见“ 吸气 ”。
(2).犹言吸西北风。比喻挨饿;没东西可吃。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饭鱼》:“都似你这样一钱不捨,我难道在此吸风?也用动个本,乞骸骨归田了。”
《國語辭典》:吸气(吸氣)  拼音:xī qì
1.吸入空气。
2.道家指吸收天地间的精华之气。《关尹子。四符》:「吸气以养精,如金生水,吸风以养神,如木生火,所以假外以延精神。」
《漢語大詞典》:玄精
(1).黑精,指北方黑帝之神。 南朝 梁 沈约 《朝丹徒故宫颂》:“玄精翼日,丹羽巢阿。”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宫调曲》:“玄精实委御,苍正乃皆平。” 倪璠 注:“玄精,黑精也。谓黑帝之神 协光纪 也。”
(2).元精,道教指人体的精气。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协昌期二:“夫学生之夫,必夷心养神,服食治病,使脑宫填满,玄精不倾,然后可以存神服霞,呼吸二景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