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回水
水受到障碍物、反向流或潮流的影响而上溯或倒流。例如:淹回水而凝滞。——《楚词·屈原·涉江》
(例如在下水道或河漕中)
纸机网部排出的废水,其中含有细小纤维及其他化产药品
《漢語大詞典》:葛子
用芭蕉纤维织成的细布。后汉书·王符传:“且其徒御僕妾,皆服文组綵牒,锦绣綺紈,葛子升越,筩中女布。” 李贤 注:“子,细称也。 沈怀远 《南越志》曰:‘蕉布之品有三,有蕉布,有竹子布,又有葛焉。虽精麤之殊,皆同出而异名。’”
《國語辭典》:取向  拼音:qǔ xiàng
推行事物时所选择的方向。如:「有氧运动取向的减肥方法,最近颇为盛行。」
《漢語大詞典》:弹花
利用弹弓或机械使棉花的纤维变得松软。例如:弹花行业。
《漢語大詞典》:纻麻(紵麻)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皮纤维洁白有光泽,是纺织工业重要原料。汉书·地理志下:“自 合浦 徐闻 南入海,得大州……男子耕农,种禾稻紵麻,女子桑蚕织绩。” 唐 郑渥 《洛阳道》:“杨柳惹鞭公子醉,紵麻掩泪 鲁 人迷。” 宋 梅尧臣 《二月五日雪》诗:“有梦皆蝴蝶,逢袍只紵麻。”
《國語辭典》:筋络(筋絡)  拼音:jīn luò
与骨节相连的肌肉,称为「筋络」。
《國語辭典》:梳理  拼音:shū lǐ
1.用梳子整理。如:「梳理狗毛」。《野叟曝言》第一九回:「一个丫鬟,拿著梳具,传夫人之命,来替白相公通发。又李夜间被打,髻发散乱,急需梳理,却见丫鬟少艾,引嫌辞谢。」
2.纺织工艺中用植有针或齿的机件使纤维排列一致,并清除其中短纤维和杂质的过程。
《国语辞典》:毛毡(毛毡)  拼音:máo zhān
将毛纤维压缩而成的布。可分为压缩毛毡和针轧毛毡两大类,前者较精致,后者较粗糙。
《國語辭典》:蕉布  拼音:jiāo bù
用蕉麻纤维织成的夏布。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一五。葛布》:「广人颇重蕉布。出高要宝查、广利等村者尤美。」
分類:纤维
《國語辭典》:水印  拼音:shuǐ yìn
1.物体被水渗入后留下的痕迹。如:「这张黑纸上有块小小的水印。」
2.一种印在纸上或衣料上,具有防伪作用的图案。如:「新台币百元钞票上的梅花水印,是辨伪的重要依据。」
3.旧时商店的印章。
《國語辭典》:漂白  拼音:piǎo bái
1.以药剂浸洗布、纸等纤维品,使颜色褪去,变为洁白的化学作用。
2.利用漂白剂,使织物变白或去渍。
《國語辭典》:绳子(繩子)  拼音:shéng zi
绳索。用两股以上纤维物所拧成的长条状物,可供捆绑。《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主人走进去拿出一个红布口袋,盛著几块土,红头绳子拴著。」《红楼梦》第五七回:「你竟拿绳子来勒死我是正经。」也作「绳儿」。
《漢語大詞典》:棕皮
亦作“棕皮”。 棕榈树干上包裹着的一层由叶鞘形成的纤维状物。可加工成棕丝,也可直接用作编结蓑衣等的原料。棕皮的基部可入药,有收敛止血之功能。南齐书·高帝纪上:“ 太祖 军容寡闕,乃编椶皮为马具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棕榈﹝发明﹞引 寇宗奭 曰:“椶皮烧黑,治妇人血露及吐血,须佐以他药。” 清 陈淏子 《花镜·花木类考·棕榈》:“棕櫚一名鬣葵。木高数丈,直无旁枝,叶如车轮,丛生木杪,有棕皮包於木上。”
《国语辞典》:纺纱(纺纱)  拼音:fǎng shā
将短的纤维聚集,加以适当操作而纺成线。
《國語辭典》:绒毛(絨毛)  拼音:róng máo
1.物体表面上所披覆的柔细短毛。如:「绒毛玩具」。
2.小肠内壁无数纤细的小指状突起绒毛,内有微血管、淋巴管,可增加小肠内壁的吸收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