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压线(壓線)  拼音:yā xiàn
1.缝纫时按捺针线。语本唐。秦韬玉 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后比喻空为他人辛苦忙碌。
2.压到边线界线。如:「裁判判定对方发球压线出界。」
《國語辭典》:工女  拼音:gōng nǚ
旧称从事养蚕、纺织、缝纫等工作的女子。《淮南子。泰族》:「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史记。卷九七。郦生陆贾列传。郦生》:「楚汉久相持不决,百姓骚动,海内摇荡,农夫释耒,工女下机,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
《漢語大詞典》:缝线(縫線)
(1).缝纫拈线。周礼·天官·缝人:“缝人,掌王宫之缝线之事。”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线,缕也。”
(2).缝制所用之线。
《漢語大詞典》:缝人(縫人)
(1).古官名。掌王宫内缝纫之事。周礼·天官·缝人:“缝人掌王宫之缝线之事。” 贾公彦 疏:“云掌王宫之缝线之事者,谓在王宫须裁缝者皆缝人缝之。”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屦人:“盖古者妇人屨与男子同……使妇人屨犹今世,则其事自当职之缝人,而内司服且弗与矣。”
(2).指制衣之人。 清 赵翼 《浮论》诗:“絮衣频唤缝人补,藜杖聊当倩女扶。”
《漢語大詞典》:针尖(針尖)
(1).针的尖端。亦喻细微之处。 清 王夫之 《示子侄》:“袖中挥拳,针尖竞利,狂在须臾,九牛莫制。” 聂绀弩 《谈杂文》:“他们的视野既小如针尖,又不敢正眼凝视现实。”
(2).方言。指缝纫技术。 阮章竞 《漳河水》第一部:“抽俺的筋筋搓成线,也买不下婆家心半片,还骂没针尖!”
《漢語大詞典》:针女(針女)
亦作“鍼女”。 缝纫女工。 唐 白居易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因命染人与鍼女,先製两裘赠二君。”
分類:缝纫女工
《漢語大詞典》:针巧(針巧)
亦作“鍼巧”。 谓善于刺绣缝纫。 唐 秦韬玉 《贫女》:“敢将十指夸鍼巧,不把双眉鬭画长。”
分類:刺绣缝纫
《高级汉语词典》:剪缀
裁剪缝纫
《國語辭典》:针脚(針腳)  拼音:zhēn jiǎo
缝纫时两针间的距离与缝线的条理。《金瓶梅》第三九回:「这小履鞋,白绫底儿,都是倒扣针儿,方胜儿,锁的这云儿又且是好。我说他敢有老婆?不然,怎的扣捺的恁好针脚儿?」
《國語辭典》:针线(針線)  拼音:zhēn xiàn
针与线。《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就把收的王观察的个旧枕箱,把与他盛花儿针线。」《红楼梦》第五七回:「说著,便起身携了针线,进别房去了。」
《國語辭典》:针线(針線)  拼音:zhēn xian
缝纫、刺绣等工作或作品。《红楼梦》第二四回:「且说宝玉因被袭人找回房去,只见鸳鸯歪在床上看袭人的针线呢!」《文明小史》第三九回:「我有个堂房侄女,今年十八岁,做得一手好针线。」
《漢語大詞典》:锁口(鎖口)
(1).以斜交或钩连的针线缝纫衣物或扣眼。白雪遗音·马头调·奇怪奇怪二:“我那鞋,白綾子高底,大红缎子帮儿,緑丝线锁口。”镜花缘第七十回:“或用綾罗镶边,或以针綫锁口。”
(2).控制出入口。 孙中山 《建国方略·第一计划》:“于 黄浦 口外 扬子江 右岸建一锁口商港。”
《國語辭典》:缝制(縫製)  拼音:féng zhì
缝纫制造。如:「每一家公司缝制的衣服款式都不一样。」
分類:缝制缝纫
《漢語大詞典》:锁边
一种缝纫方法,用于衣物边缘或扣眼儿上,针脚很密,线斜交或钩连
一种作为系石(或束石)而砌筑的石层
《漢語大詞典》:针纫(針紉)
亦作“鍼纫”。 缝纫。 唐 沈亚之 《为人撰乞巧文》:“是物之巧功善饰,愿赐妾於针纫也。” 明 徐渭 《张母八十序》:“戏剧而蓬垢则为櫛沐,绽则为针纫澣熨,不惮细琐。” 清 独逸窝退士 笑笑录·一条胜一条:“ 岭 南无贫富之家,教女不以鍼纫纺绩为功,但穷庖厨勤刀杌而已。”
分類:缝纫
《漢語大詞典》:直缝(直縫)
衣冠等缝纫方法之一。 宋 苏轼 《千秋岁·湖州暂来徐州重阳作》词:“冠直缝,巾横幅。美人怜我老;玉手簪黄菊。”《水浒传》第二回:“那太公年近六旬之上,鬚髮皆白,头戴遮尘暖帽,身穿直缝宽衫。”
分類:衣冠缝纫
《漢語大詞典》:执针(執鍼)
指从事缝纫的女工。左传·成公二年:“ 楚 侵及 阳桥 , 孟孙 请往赂之,以执斲、执鍼、织紝,皆百人, 公衡 为质,以请盟。” 杜预 注:“执鍼,女工。” 清 黄遵宪 《逐客篇》诗:“酒人率庖人,执鍼偕执斲,抵掌齐入 秦 ,诸 毛 纷绕 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