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船 → 舡船、只 → 只祇祗衹秪秖”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舷窗  拼音:xián chuāng
飞机或船只上附于舷侧的圆厚玻璃窗。
《國語辭典》:海港  拼音:hǎi gǎng
沿海供船只停泊的港口。如旅顺、大连、基隆等。
《漢語大詞典》:连舰(連艦)
连结在一起的大型军用船只。魏书·太宗纪:“帝令连舰上施轒輼,絶其汲路,又穿地道以夺其井。”
《漢語大詞典》:撑驾(撑駕)
点篙行船。亦泛指驾驶船只。《水浒传》第四一回:“ 潯阳江 上来接应的好汉……也带四十餘人,都是江面上做私商的火家,撑驾三隻大般,前来接应。”
《漢語大詞典》:巡船
清 水师巡防船只。供警戒、缉私等用。 清 魏源 《道光洋艘征抚记上》:“其突增至二十五艘,烟二万箱者,则在 道光 六年, 两广 总督 李鸿宾 设巡船之后,巡船每月受规银三万六千两,放私入口。” 清 秦荣光 《上海县竹枝词·风俗》:“盐捕巡船借缉私,孤商拉劫 浦江 时。” 郑振铎 《桂公塘》十二:“巡船搁浅在泥滩上,急切的下不了水,便也不来追。”
《国语辞典》:樯桅(樯桅)  拼音:qiáng wéi
船上的桅杆。亦代指船只。如:「黄昏时分,远处归帆点点,岸边樯桅林立。」《九尾狐》第五四回:「这个所在,叫做团子河头,烧香的船大半停在此处,所以樯桅密密,旗带纷纷,香信之时,十分热闹。」
《国语辞典》:航路  拼音:háng lù
船只航行的路线。
《國語辭典》:码头(碼頭)  拼音:mǎ tou
1.建造在海港、河川或运河沿岸,用以停靠船只,装卸货物与上下旅客的结构物。《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临清码头上,只见一只大船内,帘下一美女。」《文明小史》第一五回:「收拾行李,预备到码头上岸。」
2.交通便利的城市。如:「这里活像个水陆码头,热闹得很。」
3.黑社会中称地盘为「码头」。
《國語辭典》:放洋  拼音:fàng yáng
1.船舶出海。宋。朱彧《萍州可谈》卷二:「广州自小海至溽洲七百里,……商船去时,至溽洲少需以诀,然后解去,谓之放洋。」
2.出国留学。如:「他的儿女都放洋了。」
《漢語大詞典》:舟桥(舟橋)
用船只架设的浮桥。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五年:“ 金 主闻之,从六七骑出端门,至舟桥。”
《漢語大詞典》:舟杭
同“ 舟航 ”。 指船只。《淮南子·人间训》:“ 江水 之始出於 岷山 也,可攓衣而越也。及至乎下 洞庭 ,騖 石城 ,经 丹徒 ,起波涛,舟杭一日不能济也。”
分類:船只
《国语辞典》:回航  拼音:huí háng
船只或飞机到目的地后返回出发地。如:「这架飞机到达西雅图后,稍做停留即刻回航。」
《漢語大詞典》:贡船(貢船)
进贡方物的船只。 清 吴伟业 《闻撤织造志喜》诗:“恩詔只今怜赤子,贡船从此罢 黄河 。”
《國語辭典》:港湾(港灣)  拼音:gǎng wān
1.港口的通称。由自然条件或人工设施形成,便于船只停泊,大多有防风、防浪的设备。
2.曲折深入的支流。如:「这里水域深广,港湾很多。」
《國語辭典》:翻船  拼音:fān chuán
船舟翻覆。比喻失败、失利。如:「凡事都别太大意,小心翻船。」《三侠五义》第八八回:「俗语说的好:『惯骑马的惯跌跤,河里淹死是会水的。』焉知他不是艺高人胆大,阳沟里会翻船,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