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偷合苟容  拼音:tōu hé gǒu róng
苟且迎合,取悦别人,以求容身。《荀子。臣道》:「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之持禄养交而已耳,国贼也。」《新唐书。卷一三二。吴兢传》:「臣诚恐天下骨鲠士以谠言为戒,桡直就曲,斲方为刓,偷合苟容,不复能尽节忘身,纳君于道矣。」也作「偷合取容」、「苟合取容」。
《國語辭典》:媮合苟容  拼音:tōu hé gǒu róng
奉承苟且,以求容身。《汉书。卷五一。贾山传》:「退诽谤之人,杀直谏之士,是以道谀媮合苟容,比其德则贤于尧舜,课其功则贤于汤武,天下已溃而莫之告也。」
《漢語大詞典》:偷弛
苟且松弛。新唐书·陆长源传:“ 晋 ( 董晋 )有所偷弛, 长源 輒裁正之。”
分類:苟且松弛
《漢語大詞典》:瞎混
胡乱苟且地过日子。 柳青 《铜墙铁壁》第四章:“这阵地也有了,窑也有了,快给 得富 成家吧,不要让他再瞎混,免得两家失和气。” 郭小川 《走厦门》诗:“哦,不行!一个革命军人,一刻也不能瞎混!”
《国语辞典》:忍耻偷生(忍耻偷生)  拼音:rěn chǐ tōu shēng
忍受羞辱,苟且求生。《西游记》第九回:「痛夫已被贼人所杀,岂可腼颜从贼?止因遗腹在身,只得忍耻偷生。」《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忍耻偷生为父仇,谁知奸计觅风流。劝人莫设虚言誓,湛湛青天在上头。」也作「忍垢偷生」、「忍辱偷生」。
《国语辞典》:忍辱偷生  拼音:rěn rù tōu shēng
忍受羞辱,苟且求生。《三国演义》第八回:「妾恨不即死;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辱偷生。」也作「忍垢偷生」、「忍耻偷生」。
《国语辞典》:苟容曲从(苟容曲从)  拼音:gǒu róng qū cóng
苟且附合,盲目跟随。《汉书。卷七二。鲍宣传》:「以苟容曲从为贤,以拱默尸禄为智,谓如臣宣等为愚。」
《国语辞典》:偷生苟活  拼音:tōu shēng gǒu huó
苟且求活。如:「难民在异乡偷生苟活,为的就是盼望有一天能重返故里。」《明史。卷二九四。忠义列传六。冯云路列传》:「睿慨然曰:『安有父母之邦覆,而偷生苟活者!』」
《国语辞典》:堂皇正大  拼音:táng huáng zhèng dà
言行光明磊落,不徇私苟且。《红楼梦》第三四回:「宝玉又听宝钗这番话,一半是堂皇正大,一半是去自己疑心,更觉比先畅快了。」
《漢語大詞典》:啙媮
苟且怠惰。语本汉书·地理志下:“故啙窳媮生,而亡积聚。” 章炳麟 《訄书·订文》:“国无政者,其出话不然,其为犹不远,官事民志,日以啙媮。”
分類:苟且怠惰
《漢語大詞典》:啙偷(啙媮)
苟且怠惰。语本汉书·地理志下:“故啙窳媮生,而亡积聚。” 章炳麟 《訄书·订文》:“国无政者,其出话不然,其为犹不远,官事民志,日以啙媮。”
分類:苟且怠惰
《國語辭典》:狗苟蝇营(狗苟蠅營)  拼音:gǒu gǒu yíng yíng
比喻小人钻营攀附,阿谀谄媚的行为。《孽海花》第二一回:「到底狗苟蝇营,依然逃不了圣明烛照,这不是一件极可喜的事吗?」也作「蝇营狗苟」。
《國語辭典》:苟合取容  拼音:gǒu hé qǔ róng
苟且迎合,取悦别人,以求容身。《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也作「偷合苟容」、「偷合取容」。
《國語辭典》:拆烂污(拆爛汙)  拼音:chè làn wū
吴语。拉稀屎的意思。
《國語辭典》:拆烂污(拆爛汙)  拼音:chāi làn wū
比喻不忠不信,不负责任,将事情办坏以致于难以收拾。《续孽海花》第三一回:「老三是打格拆烂污主意,耐倒不可不防。」
《漢語大詞典》:半死半生
(1).未全死。 汉 枚乘 《七发》:“ 龙门 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其根半死半生。” 唐 杜甫 《又观打鱼》诗:“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 清 吴伟业 《吾谷行》:“一株偃蹇踞阴崖,半死半生遭屈辱。”
(2).比喻无意义、无生气的苟且的生活。 鲁迅 《华盖集·北京通信》:“惟独半死半生的苟活,是全盘失错的。因为他挂了生活的招牌,其实却引人到死路上去!”
《漢語大詞典》:撒烂污(撒爛污)
比喻苟且马虎,不负责任。 邹韬奋 《萍踪寄语》四三:“剑桥和牛津等大学都设有导师制,也许就出于防备撒烂污的办法,因为既有导师时常督促询问,撒烂污便容易被发觉的。” 茅盾 《官舱里》:“不过做到后来, 李涵秋 也撒烂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