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40分类词汇 40
《漢語大詞典》:旱莲(旱蓮)
药草名。有两种,苗似旋覆而花白细者为鳢肠,花黄紫而结房如莲房者为小连翘。都可入药。 北周 庾信 《和回文诗》:“旱莲生竭鑊,嫩菊养秋邻。”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鳢肠
《漢語大詞典》:豕零
药草名。即猪苓。可治渴。
《國語辭典》:金不换(金不換)  拼音:jīn bù huàn
1.贵重罕得的事物,不能用金换取。比喻事物十分可贵。如:「浪子回头金不换。」
2.三七的别名。参见「三七」条。清。徐珂《清稗类钞。植物类。三七》:「三七为多年生草,本名山漆,又名金不换。」
《漢語大詞典》:苦草
药草名。茅蒲类植物,生湖泽中,能治妇科病。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杂说:“岁欲苦,苦草先生。”原注:“葶藶。”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二:“谚曰:‘甘草先生则麦熟,苦草先生则人疫。’甘草,薺;苦草,黄蒿也。”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十:“苦草王瓜随地满,芋魁豆饭一生过。”《天雨花》第十三回:“参汤煎好忙忙送,又烧苦草那消停。”
《漢語大詞典》:风菜(風菜)
(1).药草名。
(2).一种供制腌菜用的蔬菜。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 荷香 的娘端了一盆刚腌好的风菜出来,放在当地;又将墙脚边晒着的大瓮,搬过一个;动手将风菜一颗颗地揿入瓮中。”
《漢語大詞典》:荠苨(薺苨)
药草名。又名地参。根味甜,可入药。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荠苨﹝集解﹞引 陶弘景 曰:“薺苨根茎都似人参,而叶小异,根味甜絶,能杀毒,以其与毒药共处,毒皆自然歇,不正入方家用也。”
《漢語大詞典》:豨莶(豨薟)
药草名。一年生草本植物。中医以全草入药,有祛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豨薟:“韵书: 楚 人呼猪为豨,呼草之气味辛毒为薟。此草气臭如猪而味薟螫,故谓之豨薟。” 清 孙枝蔚 《送吴仁趾之秦邮》诗:“ 淮海 诗名大,豨薟酒味醇。”
《漢語大詞典》:白背
(1).表面干燥后呈白色的土壤。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大小麦:“到榆荚时,注雨止,候土白背復锄。如此,则收必倍。”
(2).药草名。味苦无毒,根似紫葳,叶如燕庐。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白背:“白背,《别録》曰:‘味苦平无毒,主寒热,洗恶疮疥。生山陵,根似紫葳,叶如燕庐,采无时。’”
《國語辭典》:锁阳(鎖陽)  拼音:suǒ yáng
植物名。蛇菰科锁阳属,多年寄生草本。茎肉质,高二十至一百公分,上端粗圆,下端稍细。叶鳞片状。花细小,与鳞片状苞片密集著生于茎上半部。具壮阳、益精、补肾等功效,故称为「锁阳」。效用与肉苁蓉相类,惟性质较温和。
《漢語大詞典》:千里急
药草名。亦称“ 千里及 ”、“ 千里光 ”。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千里及﹝集解﹞引 苏颂 曰:“千里急,生 天臺山 中,春生苗,秋有花,土人采花叶入服药。又 筠州 有千里光……盖一物也。”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千里急》:“问诸左右曰:‘吾乡有草,可作伤色者,尔 泉 地云何?’答曰:‘此名千里急。’余令取捣碎,别涂两人如其处,少焉成黑,以示两兵,两兵愕然,遂得奸状。”
《漢語大詞典》:山芥
(1).药草名。即术。《神农本草经》卷一“术,味苦温” 三国 魏 吴普 曰:“术,一名山连,一名山芥。”
(2).芥菜。 唐 钱起 《蓝上采石芥寄前李明府》诗:“ 渊明 遗爱处,山芥緑芳初。”
《漢語大詞典》:旱藕
药草名。又名王孙、牡蒙。根茎供药用,有补气、祛寒湿等作用。新唐书·方技传·姜抚:“ 终南山 有旱藕。”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王孙
《漢語大詞典》:麦斛(麥斛)
(1).药草名。石斛的一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石斛﹝集解﹞引 苏恭 曰:“今 荆 襄 及 汉中 江 左又有二种:一种似大麦,累累相连,头生一叶,而性冷,名麦斛;一种茎大如雀髀,叶在茎头,名雀髀斛。”
(2). 唐高宗 欲立 武则天 为后,大臣切谏,而 许敬宗 私揣帝意,妄言:“田舍子賸穫十斛麦,尚欲更故妇。天子富有四海,立一后,谓之不可,何哉?”见新唐书·奸臣传上·许敬宗。后以“麦斛”为奸佞之言的典实。旧唐书·高宗纪论:“惑麦斛之佞言,中宫被毒;听 赵师 之诬説,元舅衔寃。”
《漢語大詞典》:长生花(長生花)
药草名。 南朝 梁 吴均 《采药大布山》诗:“我本北山北,缘涧采山麻。九茎日反照,三叶长生花。可用蠲忧疾,聊持驻景斜。”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礼异:“ 北朝 妇人,常以冬至日进履韈及鞾,正月进箕帚、长生花。”亦作“ 长命花 ”。 北周 庾信 《题结线袋子》:“一寸同心缕,千年长命花。”
《漢語大詞典》:预知子(預知子)
药草名。又名圣知子、圣先子、盍合子、仙沼子。蔓生,依大树上,叶绿有三角,七八月间结实,生青,熟后呈深红色。每房有子五、七枚,如皂荚子,斑褐色。根亦入药。相传取子二枚缀衣领上,遇有蛊毒,则闻其有声,当预知之,故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预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