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扑腾(撲騰)  拼音:pū teng
冲动的样子。元。乔孟符《金钱记》第一折:「王孙乘骏马,扑腾腾金鞭袅落花。」也作「勃腾腾」。
《漢語大詞典》:毂毂(轂轂)
(1).象声词。形容珠玉落地声。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遵言》:“ 四郎 怒,以酒卮击牙盘一声,其柱上明珠,轂轂而落,暝然无所覩。”
(2).象声词。形容波浪撞击山崖声。 唐 皮日休 《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怒鲸瞪相望,吹浪山轂轂。”
《漢語大詞典》:扑碌(撲碌)
象声词。形容物体落地声。《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酒醉手软,持不甚牢,盃纔举起,不想袖在筯上一兜,扑碌的连盃打翻。”《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贻书》:“忽闻扑碌的一声,堕下一隻鸟来,不歪不斜,正落在 杨寳 面前。”
《漢語大詞典》:转杯(轉杯)
谓杯珓转动,落地出现俯仰,据以断吉凶。杯,指杯珓,卜具。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靠杯多抛,必有转杯,岂得借此传言而令人心生疑惑乎?”
《漢語大詞典》:抛丸
杂技之一。两手上下抛接多个弹丸不使落地。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近来便是走索、缘竿、抛丸、倒立、吞刀、吐火等等奇妙的把戏,也都看得毫无意味。”参见“ 弄丸 ”。
《國語辭典》:弄丸  拼音:nòng wán
一种民俗杂技。表演者把几个球抛上空中,再用手接住,弄出各种花样。《庄子。徐无鬼》:「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巧技承蜩与弄丸,当前卖弄许多般。」
《国语辞典》:著陆(著陆)  拼音:zhuó lù
降落地面。如:「飞机著陆时,一定要系紧安全带。」
《国语辞典》:扑通扑通(扑通扑通)  拼音:pū tōng pū tōng
拟声词。形容物体连续落地或落水时发出的声音。《儒林外史》第二六回:「把头在地板上磕得扑通扑通的响,我还不开恩饶他哩。」
《国语辞典》:㕷哒(㕷哒)  拼音:pā dá
拟声词。形容东西落地或碰撞的声音。如:「只听到㕷哒一声,原来是书本从书架上掉到地上。」
《国语辞典》:襟翼  拼音:jīn yì
一种装置于机翼后缘的活动翼面。指当飞机起飞或落地滑行,机翼后缘的翼面,所伸出的小机翼。其作用在增大主机翼的升力或阻力,使飞机可以在预定长度的跑道上安全起降。
《国语辞典》:接杀(接杀)  拼音:jiē shā
棒球上指打击手击出的球未落地前,被防守球员接获而出局。
《国语辞典》:摽梅之年  拼音:piǎo méi zhī nián
摽梅,梅子成熟后从树上掉落。「摽梅之年」指梅子落地之时,比喻女子已到适婚年龄。如:「她已过摽梅之年,终于动了成家的念头,和男友论及婚嫁。」
《国语辞典》:墯甑不顾(墯甑不顾)  拼音:duò zèng bù gù
甑,盛饭用的瓦器。墯甑不顾指甑落地破裂,则丢弃不顾。典出《后汉书。卷六八。郭泰传》。比喻事情已经过去,惋惜也没有用。《幼学琼林。卷三。器用类》:「汉孟敏常墯甑不顾,知其无益;宋太祖谓犯法有剑,正欲立威。」
《国语辞典》:扑搭地(扑搭地)  拼音:pū dā de
拟声词。形容物体摔落地面的声音。《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只见墙上有两件东西扑搭地丢将出来,急走上前看时,却是两个被囊。」
《国语辞典》:降水量  拼音:jiàng shuǐ liàng
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地表水量的总合。通常以公釐做单位。
《國語辭典》:霍绰(霍綽)  拼音:huò chuò
气派、大方。《金瓶梅》第三一回:「哥,你到明日系出去,甚是霍绰,就是你同僚间见了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