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船 → 舡船”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船户(船戶)  拼音:chuán hù
1.以行船为业的人。也称为「船家」。
2.以舟船为居所的水上人家。
《漢語大詞典》:捩舵
亦作“ 捩柁 ”。亦作“ 捩柂 ”。 拨转船舵。指行船。 唐 杜甫 《清明》诗:“金鐙下山红日晚,牙檣捩舵青楼远。” 宋 王安石 《送董伯懿归吉州》:“江湖北风帆,捩柂即千里。” 宋 陆游 《访青神尉廨借景亭盖山谷先生旧游也》诗:“三嘆下城去,捩舵春江津。” 宋 严仁 《鹧鸪天》词:“一曲危絃断客肠,津桥捩柁转牙檣。”
分類:转船行船
《漢語大詞典》:进舟(進舟)
行船前进。太平广记卷一六二引 唐 高彦休 《高阙史·李彦佐》:“时冬十二月,至 济南 ,郡使击冰进舟。” 宋 叶适 《送陈漫翁》诗:“进舟 石门滩 ,小泊看佳处。” 明 何景明 《进舟赋》序:“有老篙师进舟意颇閒,自招於前,一人柁於后。”
分類:行船前进
《漢語大詞典》:纵棹(縱棹)
划桨行船。 晋 张协 《七命》:“纵棹随风,弭楫乘波。” 唐 李频 《及第后归》诗:“纵棹随归鸟,乘潮向夕阳。”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二:“能纵櫂,惯乘流, 长江 白浪不曾忧。”
分類:划桨行船
《國語辭典》:撑船(撐船)  拼音:chēng chuán
撑拄长篙使船只行进。《三国演义》第三八回:「每船用精兵五十人──二十人撑船;三十人各披衣甲,手执钢刀──不避矢石,直至艨艟傍边。」《红楼梦》第四○回:「凤姐也上去,立在船头上,也要撑船。」
分類:撑船行船
《漢語大詞典》:榜舟
行船,使船。 唐 韩愈 《南溪始泛》诗之一:“榜舟南山下,上上不得返。” 宋 沈辽 《湖亭怀子美》诗:“忆昔榜舟乘夜月,行觴数与君相酢。”
分類:行船
《漢語大詞典》:篙楫
篙桨等行船的工具。 王树柟 《武汉战纪》:“行半时许,雨倾盆下,风迎面,相搏击,波浪汹涌,篙楫不克。”
分類:行船工具
《國語辭典》:失风(失風)  拼音:shī fēng
歹徒正在犯案时,被人识破,使原有的企图不能达成。如:「那扒手在车内行窃时,不料失风被捕。」
《國語辭典》:险滩(險灘)  拼音:xiǎn tān
江河中水势湍急,沙渚礁石多的地方。如:「这条江因多险滩,旅客视为畏途。」
《國語辭典》:划船  拼音:huá chuán
1.划桨使船行动。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驾幸临水殿观争标赐宴》:「小船子上有一白衣垂钓,后有小童举棹划船。」《醒世姻缘传》第八七回:「郭总兵的管家卜向礼远远的朝见伊留雷划船赶来,走出船头上等著。」
2.小船。如:「他乘坐划船过河。」《明史。卷一五四。张辅列传》:「贼舟六百馀,保江东南岸。辅帅陈旭等以划船战,乘风纵火,擒贼帅二百馀人,尽得其舟。」
《國語辭典》:划子  拼音:huá zi
1.划船用的短桨。《红楼梦》第四○回:「恐怕老太太高兴,索性把船上划子、篙桨、遮阳幔子,都搬了下来预备著。」
2.小船。《官场现形记》第五五回:「说著,划子靠定了岸,他俩仍旧坐轿进城销差。」《负曝闲谈》第二回:「镇上被打劫的那家人家,看著强盗把东西一件一件搬下了划子,还放了两鎗,如飞而去。」
3.用以制动帘幕、门窗等的小木块。《红楼梦》第五一回:「你把那穿衣镜的套子放下来,上头的划子划上。」
《漢語大詞典》:守风(守風)
等候适合行船的风势。 三国 魏 邯郸淳 《笑林》:“ 姚彪 与 张温 俱至 武昌 ,遇 吴兴 沈珩 于 江 渚,守风,粮用尽,遣人从 彪 贷盐一百斛。”《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却如此守风呆坐,心里焦躁。”
《漢語大詞典》:晚帆
傍晚时分的行船。 南朝 陈 阴铿 《广陵岸送北使》诗:“海上春雨杂,天际晚帆孤。” 唐 卢象 《永城使风》诗:“夕鸟向林去,晚帆相逐飞。” 唐 姚合 《送喻凫校书归毘陵》诗:“山春烟树众,江远晚帆疎。”
《漢語大詞典》:撑驾(撑駕)
点篙行船。亦泛指驾驶船只。《水浒传》第四一回:“ 潯阳江 上来接应的好汉……也带四十餘人,都是江面上做私商的火家,撑驾三隻大般,前来接应。”
《漢語大詞典》:扬楫(揚檝)
举楫。谓开船、行船。 晋 陶潜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穫》诗:“束带候鸣鸡,扬檝越平湖。”
分類:开船行船
《漢語大詞典》:棹卒
操棹行船的兵士。后汉书·岑彭传:“﹝ 彭 ﹞又发 桂阳 、 零陵 、 长沙 委输棹卒,凡六万餘人,骑五千匹,皆会 荆门 。” 李贤 注:“棹卒,持棹行船也。”按,东观汉记·岑彭传作“櫂卒”。
分類:行船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