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两面不是人(两面不是人)  拼音:liǎng miàn bù shì rén
情况尴尬,无法在一件事上讨好双方。如:「他们夫妻吵架,你不要多管閒事,免得日后两面不是人。」
《国语辞典》:抓乖  拼音:zhuā guāi
争先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讨好对方。《红楼梦》第五六回:「若是糊涂,多歪多妒的,我也不肯,倒像抓他乖一般。」
《国语辞典》:奉承话(奉承话)  拼音:fèng chéng huà
谄媚讨好他人的话。《文明小史》第二○回:「我自从东洋回来,所遇见的人,不是我当面说句奉承话,除了君家三位,馀外的人,没有一个可以办事的。」
《国语辞典》:抹嘴  拼音:mǒ zuǐ
1.擦嘴。如:「妈妈拿了条手帕替弟弟抹嘴。」
2.请人吃好吃的东西,以讨好人家或请对方保持沉默。
《国语辞典》:奔走逢迎  拼音:bēn zǒu féng yíng
奔波忙碌于奉承讨好别人。如:「他因不善于奔走逢迎,终于退出官场。」《清史稿。卷二二○。诸王列传六。圣祖诸子。理密亲王允礽》:「允礽为太子,有所使令,众敢不从,即其中岂无奔走逢迎之人?」
《国语辞典》:阿谀逢迎(阿谀逢迎)  拼音:ē yú féng yíng
曲意奉承,讨好他人。明。无名氏《运甓记》第二九出:「专一承颜顺旨,阿谀逢迎。」《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京师有一流棍,叫名李光,专一阿谀逢迎,谄事令孜。」也作「阿谀奉承」。
《国语辞典》:阿谀奉承(阿谀奉承)  拼音:ē yú fèng chéng
曲意奉承,讨好他人。《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也作「阿谀逢迎」。
《国语辞典》:谄词令色(谄词令色)  拼音:chǎn cí lìng sè
说著动听谄媚的话,摆出和善讨好的面容。《东周列国志》第八○回:「句践为人机险,今为釜中之鱼,命制庖人,故谄词令色,以求免刑诛。」
《国语辞典》:谄谀取容(谄谀取容)  拼音:chǎn yú qǔ róng
阿谀献媚以讨好别人。《史记。卷三○。平准书》:「自是之后,有腹诽之法(比),而公卿大夫多谄谀取容矣。」
《国语辞典》:承欢膝下(承欢膝下)  拼音:chéng huān xī xià
讨好迎合父母,使其欢悦。唐。骆宾王〈上廉使启〉:「冀尘迹邱中,绝汉机于俗网;承欢膝下,驭潘舆于家园。」
《国语辞典》:承欢献媚(承欢献媚)  拼音:chéng huān xiàn mèi
以妩媚的情态,讨好迎合使人欢娱。《孽海花》第三回:「那四围小花,好像承欢献媚,服从那大花的样子。」
《国语辞典》:承顺逢迎(承顺逢迎)  拼音:chéng shùn féng yíng
为了讨好人而顺从、迎合其意。如:「当部属的不可一味承顺逢迎,而不顾事情的可行性。」
《国语辞典》:蜡烛相(蜡烛相)  拼音:là zhú xiàng
1.比喻处在当事人中间、两面不讨好的人。如:「夹在两个朋友的争执中间,觉得自己好像蜡烛相。」
2.比喻自我牺牲,却得不到肯定的人。如:「他为了补贴家计而放弃学业,却得不到弟妹的尊重,简直就是个蜡烛相。」
《漢語大詞典》:黄胖摏年糕
方言。歇后语。比喻吃力不讨好。 鲁迅 《书信集·致周作人》:“出力多而成绩恶,可谓黄胖摏年糕。”
《漢語大詞典》:蠖屈鼠伏
形容卑躬屈膝向人讨好的样子。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姦佞:“ 宏楚 ( 李宏楚 )请以中尉意召 注 ( 郑注 )…… 元素 ( 韦元素 )以为然,召之。 注 至,蠖屈鼠伏,佞词泉涌。 元素 不觉执手款曲,諦听之忘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