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赙钱(賻錢)
为助办丧事而赠送给丧主的钱财。东观汉记·安帝纪:“ 新野君 薨,赠以元玉赤綬,賻钱三千万。”梁书·王规传:“ 大同 二年,卒,时年四十五。詔赠散骑常侍、光禄大夫,賻钱二十万。”
《國語辭典》:酬谢(酬謝)  拼音:chóu xiè
以财物或行动答谢。《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此皆神天福佑,故此买福物酬谢。」《文明小史》第二一回:「所有货物,一并交与清抱,算是酬谢他的。」也作「酬报」、「酬答」。
《漢語大詞典》:赠贿(贈賄)
赠送财物。左传·昭公五年:“入有郊劳,出有赠贿。” 杜预 注:“去则赠之以货贿。” 唐 柳宗元 《晋问》:“犒劳赠贿,率礼无失。” 清 全祖望 《陈卜年志》:“时大理方知 漳浦 ,招之厚赠贿焉。”
《漢語大詞典》:赗赠(賵贈)
因助办丧事而赠送财物。荀子·大略:“故吉行五十,犇丧百里,賵赠及事,礼之大也。”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治戒》:“故无功於国,无惠於人,不可以请謚有司,不可受賵赠。”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碑阴纪载賵赠会葬之盛,皆近代所无。”
《漢語大詞典》:送夏
(1).谓送别夏天。 晋 潘尼 《七月七日侍皇太子宴玄圃园诗》:“ 朱明 送夏, 少昊 迎秋。”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送夏蚤秀,迎秋晚成。”
(2).旧俗嫁女之后,逢夏季赠送夏令用物给女与婿,谓之“送夏”。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妇女》:“《金陵杂誌》:‘送夏……女儿出阁后,一逢夏日,即送壻与女罗纱之衣。’”
(3).指农家于夏忙结束后走访亲友。 贾平凹 《浮躁》六:“麦子全部收清后……点种了包谷,开始了一年一度蒸了新麦面的馍馍走亲访友的送夏了。”
《漢語大詞典》:税人
以物赠送人。礼记·檀弓上:“未仕者不敢税人,如税人则以父兄之命。” 孔颖达 疏:“税人,谓以物遗人也。”
《漢語大詞典》:受币(受幣)
(1).接受礼物。币,缯帛。古时以束帛用于丧祭或为赠送宾客的礼物。周礼·天官·小宰:“凡賔客賛祼,凡受爵之事,凡受币之事,丧荒,受其含襚币玉之事。”周书·萧撝传:“ 梁武帝 以 撝 辞令可观,令兼中书侍郎,受币于宾舘。”
(2).接受聘礼。指女子订婚。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又数月亦受币,亟议嫁遣。” 明 朱鼎《玉镜台记·议婚》:“但男女非行媒不知名,非受币不交亲。”
《漢語大詞典》:归脤(歸脤)
赠送祭社稷或祭宗庙所用的生肉。归,通“ 馈 ”。周礼·秋官·大行人:“閒问以諭诸侯之志,归脤以交诸侯之福。” 孙诒让 正义:“此言脤不言膰者,对文则脤为祭社稷肉,膰为祭宗庙肉。散文则祭宗庙肉亦得称脤,以其同盛於蜃器也。”《穀梁传·定公十四年》:“天王使 石尚 来归脤。” 范宁 注:“脤者何也?俎实也,祭肉也。生曰脤,熟曰膰。”
《漢語大詞典》:赙礼(賻禮)
送给丧家的礼物。亦指赠送礼物以助人治丧。 汉 王充 论衡·量知:“贫人与富人,俱賫钱百,并为賻礼死哀之家。”旧唐书·郭子仪传:“虽賻礼加等,輟朝增日,悼之流涕,曷可弭忘。”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儻吾弟居丧,可为賻礼。”
《國語辭典》:馈赠(餽贈)  拼音:kuì zèng
赠送。如:「他买了一些礼物馈赠亲朋好友。」
《國語辭典》:馈赠(饋贈)  拼音:kuì zèng
赠送礼物。如:「他为官清廉,不随便接受他人的馈赠。」
《漢語大詞典》:贿谢(賄謝)
赠礼酬谢。亦指赠送或酬谢的礼物。新唐书·宋申锡传:“初, 申锡 以清节进,疾要位者纳賕餉,败风俗,故自为近臣,凡四方贿谢一不受。”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单骧孙兆:“予来 黄州 ,邻邑人 庞安常 者,亦以医闻,其术大类 驤 …… 驤 、 安常 皆不以贿谢为急,又颇博物,通古今,此所以过人也。” 清 汪琬 《闵宜人墓志铭》:“其人知公瑟缩畏事,谋借以中公,遂言於官,欲拘公庭辱之,必得贿谢乃已。”
《漢語大詞典》:吊赠(弔贈)
谓吊唁并赠送财物。 汉 刘向 说苑·敬慎:“先君薨而不弔赠,是无哀吾丧也。”新唐书·百官志一:“凡出蕃册授、弔赠者,给衣冠。”
《漢語大詞典》:遗问(遺問)
赠送礼物和问候。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羣臣上万岁寿,王公戚里进金镜綬带,士庶结丝承露囊,更相遗问。”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然公卿家尤重此日,莫不鏤金刻繒,加饰珠翠,或以金银,穷极工巧,交相遗问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余德:“异之,归语妻,妻遣婢託遗问以窥其室。”
《漢語大詞典》:贽礼(贄禮)
拜见时赠送的礼物。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严嵩庆寿》:“且进见之时,必有贄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这是一份贄礼,却送得那么重!”
《漢語大詞典》:馈赂(饋賂)
赠送财物;贿赂。左传·哀公十年:“ 吴 将伐 齐 , 越 子率其众以朝焉,王及列士,皆有馈赂。”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二年:“ 浚 将佐争诣军门谢罪,馈赂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