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问(不問)  拼音:bù wèn
不计较,不管。宋。岳飞题新淦古寺壁〉诗:「斩除元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三国演义》第八回:「董氏宗族,不问长幼,皆封列侯。」
《國語辭典》:不治  拼音:bù zhì
1.无法挽救。如:「病重不治」。
2.不研究、不专研。《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尝钻厉求学,而一经不治;篆刻为文,而三冬靡就。」
3.不整理。《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
《漢語大詞典》:还是(還是)
表示假设。相当于“要是”。 五代 齐己 《谢武陵徐巡官远寄五七字诗集》诗:“还是灵龟巢得稳,要须仙子驾方行。”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三五出:“我的状元分付它:官员相见便没奈何,还是妇女庄家到厅下,十三小杖,把门子打。”
《國語辭典》:无论(無論)  拼音:wú lùn
1.不论、不管。《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尔等于发榜后,无论中与不中,且来镇署要紧!」《文明小史》第一八回:「无论他是什么人,我等皆当平等相看,把他引而进之,岂宜疏而远之?」
2.何论,更不必说的意思。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聊斋志异。卷一一。竹青》:「无论妾不能往;纵往,君家自有妇,将何以处妾乎?」
3.不追究。如:「战地违纪分子格杀无论。」
《漢語大詞典》:勿论(勿論)
不追究;不谈。旧唐书·裴度传:“上曰:‘前事勿论,直言此时如何处置?’”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一:“﹝ 唐宣宗 ﹞初听政,谓宰相曰:‘佛者虽异方之教,深助理本,所可存而勿论,不欲过毁,以伤令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姑勿论提倡出甚么道理,先问他被提倡的懂得不懂,再提倡不迟。”
分類:追究
《國語辭典》:根究  拼音:gēn jiù
澈底查究。《福惠全书。卷一六。刑名部。人命下》:「本官只可暗存于心,不便根究。」《儒林外史》第二○回:「倘著审了,根究起来,如何了得!」
《國語辭典》:弹劾(彈劾)  拼音:tán hé
监察机关或民意机关,对违法失职的政府官员提出控诉,以监督其行为的行动,称为「弹劾」。
《國語辭典》:深究  拼音:shēn jiù
明察详情,求索真相。《老残游记》第一六回:「在我这里花的是六千五百两,在别处花的且不知多少,我就不便深究了。」
《國語辭典》:穷究(窮究)  拼音:qióng jiù
1.深究事物的根源。《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也作「穷竟」。
2.谈天。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夜坐时停了针绣,共姐姐閒穷究,说张生哥哥病久。」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二折:「故友,十年间阻干戈后,寄音信细穷究,半上青云半土丘,题起来雨泪交流。」
《漢語大詞典》:穷追(窮追)
(1).连续追击。汉书·匈奴传上:“前此者, 汉 兵深入穷追者二十餘年。”清史稿·恭亲王常宁传:“十一月,以击败 噶尔丹 不穷追,罢议政,罚王俸三年。” 左齐 《唤醒了的山城》:“在有利时机,我们又向尾追、阻截之敌,狠狠地打上一棍子,使敌人不敢冒进、穷追。”
(2).彻底追究。 汉 刘向 说苑·建本:“穷追本末,究事之情。”
《國語辭典》:究治  拼音:jiù zhì
追究惩治。《福惠全书。卷一四。刑名部。人命上》:「凡谋故殴杀,自有官法究治抵偿。」
《國語辭典》:根治  拼音:gēn zhì
1.根究其事而澈底治理。宋。陆游上殿劄子〉:「前日数十条,或曰当寘典宪,或曰当议根治,或曰当议显戮。」
2.澈底治疗。如:「这种疾病目前还无法根治。」
《漢語大詞典》:追夺(追奪)
(1).追究剥夺。南史·羊希传:“凡是山泽先恒熂爈,养种竹木杂果为林芿,及陂湖江海鱼梁鰌鮆场,恒加功修作者,听不追夺。”
(2).指追削剥夺。元史·文宗纪一:“囊 加台 拒命西南,罪不可宥,所授制敕,宜从追夺。”《绿野仙踪》第九二回:“已故者,请旨革除,追夺封典;现任者,请立行斥革。”
(3).事后更改。《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二年》:“以先帝临政,信任台諫官,所陈已行之事多有追夺。”
《漢語大詞典》:弃瑕(棄瑕)
不追究缺点过失。《旧唐书·文苑传中·李邕》:“伏惟敷含垢之道,存弃瑕之义,远思 剧孟 ,近取 李邕 ,岂惟成愷悌之泽,实亦归天下之望。” 明 陈子龙 《直纠大贪疏》:“洗濯肺肠,尽改往辙,以报朝廷弃瑕之恩。”参见“ 弃瑕録用 ”。
《國語辭典》:弃瑕录用(棄瑕錄用)  拼音:qì xiá lù yòng
瑕,玉上的斑点,借指过失。弃瑕录用指不计较其缺点过失而加以任用。《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广罗英雄,弃瑕录用。」《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也作「弃瑕取用」。
《漢語大詞典》:追咎
追究责怪。 晋 王羲之 《遗殷浩书》:“追咎往事,亦何所復及!” 唐 柳宗元 《上岭南郑相公所著文启》:“追咎既往,自以终身沉废,无跡自明。”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且意陛下他日亲见用兵之害,必将哀痛悔恨,而追咎左右大臣未尝一言。” 明 陆垹 《篑斋杂著·湿润》:“ 文襄 周公 之画,识者不能无追咎焉。”
分類:追究责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