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行移
(1).旧时官署签发的通知事项的文件。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制度:“武人多不知书,案牘、法令、书判、行移悉仰胥吏。” 明 邵璨 《香囊记·治吏》:“背律令如背《蒙求》,作行移似作对句。”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行移之体式茫然,字习生疎。”
(2).签发公文。《元典章·台纲一·设立宪台各例》:“如实有寃枉,即开坐事因,行移原问官司,即早归结改正。”《水浒传》第二二回:“知县本不肯行移,只要朦朧做在 唐牛儿 身上,日后自慢慢地出他。”
《國語辭典》:移牒  拼音:yí dié
以正式公文通知平行机关。今国际间常用。《金史。卷八七。仆散忠义传》:「使左副元帅志宁移牒宋枢密使张浚。」
《漢語大詞典》:行知
(1).实践其所得到的认识。 清 曾国藩 《送唐先生南归序》:“博求万物之理,以尊闻而行知。”
(2).公文术语。行文通知。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筹议海防事宜疏》:“拟请旨敕下该衙门申明旧例,行知各省。”
(3).指通知事项的文书。《官场现形记》第三回:“且説 黄知府 有一天上院回来,正在家里喫夜饭,忽然院上有人送来一角文书;拆开一看,正是保准过班的行知。”
《國語辭典》:特此  拼音:tè cǐ
特别在此。为公文、书信、契约用语。如:「特此更正」、「特此證明」。
《漢語大詞典》:关牒(關牒)
旧唐书·职官志二:“凡京师诸司,有符、移、关、牒下诸州者,必由於都省以遣之。”关与牒皆旧时公文书名,后以“关牒”指行文通知。 宋 苏轼 《相度准备赈济第一状》:“右谨件如前。本司已具上项事件,关牒本路转运、提刑司,照会相度施行去讫。”
《國語辭典》:通报(通報)  拼音:tōng bào
1.通知、传达。《董西厢》卷七:「恰正心头闷,见红娘通报,有人唤门。」《红楼梦》第六四回:「原是贾琏贾珍素日亲密,又是弟兄,本无可避忘之人,自来是不等通报的。」
2.机关内将某事通告本机关全体同仁时使用的文件。也作「通告」。
《漢語大詞典》:关行(關行)
发公文通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崔猛:“关行附近州邑,追捕甚急。”
《國語辭典》:公布  拼音:gōng bù
1.把法律或命令公告周知。
2.向公众揭示某种事实。如:「他作奸犯科的罪行,被新闻界公布开来。」也作「公布」。
《漢語大詞典》:整会(整會)
正式通知,知会。 宋 叶适 《嘉泰三年上宁宗皇帝札子三》:“臣仔细考究,乃有本州合得财赋,递年循习不加整会者二事。”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二年:“望陛下严戒北边将吏,如渔船、柳栽之类,止可以文牒整会,道理晓諭,使其官司自行禁约,不可以矢刃相加。”
《國語辭典》:常识(常識)  拼音:cháng shì
普通知识。如:「生活常识」。
《國語辭典》:传唤(傳喚)  拼音:chuán huàn
1.召唤,喊某人前来。《红楼梦》第九三回:「若有并未告假私自出去,传唤不到贻误公事的,立刻给我打了撵出去。」
2.法院发出传票,令当事人在一定的日期、时间到场,称为「传唤」。
《國語辭典》:战书(戰書)  拼音:zhàn shū
对敌方宣战的文书。《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曹操正在军中,与诸将议事,人报徐州有战书到。」《花月痕》第四八回:「这妖妇见破了阵,就向雨花台筑起一坛,要与女提督斗法,递封战书。」
《國語辭典》:关照(關照)  拼音:guān zhào
1.通知。《老残游记》第三回:「到上房关照一声,说,有先生来看病。」
2.照顾供应。《文明小史》第五一回:「这里上等舱每房都有一个伺候的仆欧,茶水饮食都是他来关照。」
《國語辭典》:字帖  拼音:zì tiè
学习书法所用的临摹习字碑帖的通称。如:「选用好字帖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要务。」
《漢語大詞典》:飞咨(飛咨)
迅速通知。 清 夏燮 中西纪事·长江设关:“惟恐内地关口地方未经周知,理合摘録条约呈送,飞咨 浙江 、 江西 、 安徽 巡抚查照办理。”
分類:迅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