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陋邦
指边远闭塞之地。 宋 苏轼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诗:“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 蜀 。” 宋 苏轼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之一:“从来 苏 李 得名双,只恐全 齐 笑陋邦。”
分類:边远闭塞
《漢語大詞典》:闭藏(閉藏)
(1).闭塞掩藏。管子·度地:“当冬三月,天地闭藏。”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五:“秋冬闭藏。” 明 方孝孺 《黄晏仲晦字说》:“盖晦者,显之根也。曷不观于大泽之龙蛇乎?当天地闭藏之时,遁形於沙泥之下,曾不如暖井之跳蛙,惟其善自晦也。”
(2).收藏,保管。左传·襄公十年:“闭府库,慎闭藏。”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五:“寡人有此二,将欲服之,今夫子不受,寡人不敢服,与其闭藏之,岂如弊之身乎?”
(3).藏伏,隐匿。 金 元好问 《刘光甫内乡新居》诗:“豸冠平日凛秋霜,老去声名只闭藏。”《再生缘》第七十回:“一封朝奏从前事,唯伏深闺要闭藏。” 蔡有守 《九日白鹤山居有感》诗:“賸缘念远增怊悵,宁为登高迫闭藏。”
《漢語大詞典》:穷陋(窮陋)
(1).贫瘠而闭塞。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忠州 在 陕路 ,与 万州 最号穷陋。” 宋 苏辙 《木叶山》诗:“胡为独穷陋,意似鄙夷落。”
(2).浅薄鄙陋。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穷陋之迹,故不敢望於众人,而独注心於大贤也。”
《國語辭典》:气绝(氣絕)  拼音:qì jué
1.呼吸停止,死亡。汉。王充《论衡。道虚》:「诸生息之物,气绝则死。」《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蓦然倒地,叫唤不醒,霎时气绝,呜呼哀哉!」
2.昏厥。《汉书。卷五四。苏建传》:「武气绝,半日复息。」《晋书。卷七五。荀崧传》:「崧被四创,气绝,至夜方苏。」
《漢語大詞典》:蔽蒙
(1).蒙昧,闭塞愚昧。庄子·缮性:“滑欲於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
(2).蒙蔽。 宋 叶适 《文林郎周君南仲墓志铭》:“陛下聪明为小人蔽蒙甚有三:一曰道学,二曰朋党,三曰皇极。” 元 张光祖 言行龟鉴卷六:“臣恐聪明将有所蔽蒙也。”
《漢語大詞典》:昏塞
(1).昏愦闭塞;昏聩。 唐 韩愈 《与华州李尚书书》:“懦弱昏塞,不能奋励出奇,少答所遇。” 宋 曾巩 《辞中书舍人状》:“臣齿髮已衰,心志昏塞,岂独施於翰墨,惧非其任,至於谋猷献纳,尤不逮人。” 明 归有光 《与吴三泉书》之十:“﹝僕﹞幸而耳目未甚昏塞,自少读前人书,往往若有概于中者。”
(2).遮蔽,充塞。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恩:“又以 思恩 旧治瘴雾昏塞,宜更之爽塏。”
《漢語大詞典》:閟幽
闭塞幽深。 清 冯桂芬 《振威将军广东陆路提督干勇巴图鲁正定郭公暨配李夫人合葬墓志铭》:“先日走京师,奉公行状,敂(叩)予门,以閟幽之辞请,余夙慕公战绩,遂不揆其不文而应之。”按,閟幽之辞,指埋在墓里的墓志铭。
《漢語大詞典》:杜德机(杜德機)
谓闭塞生机。庄子·应帝王:“ 郑 有神巫,曰 季咸 …… 列子 与之见 壶子 。出而谓 列子 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数矣。吾见怪焉,见湿灰焉。’ 列子 入,泣涕沾襟,以告 壶子 。 壶子 曰:‘乡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是殆见吾杜德机也。’” 成玄英 疏:“杜,塞也;机,动也。至德之机,开而不发,示其凝淡,便为湿灰。” 宋 辛弃疾 《瑞鹧鸪》词:“何人可觅安心法?有客来观杜德机。”亦省作“ 杜机 ”。 宋 沈辽 《谕客词》:“不杜机以惊俗,不属骚以况 均 。” 明 唐顺之 《有相士谓余四十六岁且死者诗以自笑》:“色常带墨缘辞肉,形或如灰似杜机。”
分類:闭塞生机
《漢語大詞典》:聋盲(聾盲)
(1).耳聋目盲。庄子·逍遥游:“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鐘鼓之声,岂惟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
(2).喻使人耳目闭塞。《后汉书·陈蕃传》:“杜塞天下之口,聋盲一世之人,与 秦 焚书阬儒何以为异!”
《國語辭典》:穿鼻  拼音:chuān bí
1.在牛鼻间穿上绳子。比喻像牛一样受人牵引,不能自主。《南史。卷五六。张弘策传》:「徐孝嗣才非柱石,听人穿鼻。」
2.地名。位于河北省天津市。
《漢語大詞典》:否塞
(1).闭塞不通。后汉书·周举传:“阴阳闭隔,则二气否塞。”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因之成否塞,十载真契阔。” 宋 苏辙 《太皇太后以旱赐门下诏》:“上下否塞,情之不通者非一。” 严复 《救亡决论》:“否塞晦盲,真若一丘之貉。”
(2).犹困厄。《亢仓子·政道》:“赦不欲数,赦数则恶者得计,平人生心,而贤良否塞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逸伦之士,不以否塞而薄其节。”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显之。” 陈衍 元诗纪事·黄公望引 明 汪砢玉 珊瑚网:“气象萧索,有贤人在下位之象。岂感当时胡运否塞,高流隐遁而为是歟?”
《漢語大詞典》:荒塞
昏聩闭塞。 明 徐渭 《奉徐公书》:“某衰老荒塞,无 王粲 、 杜甫 之才。”
分類:昏聩闭塞
《漢語大詞典》:河塞
黄河 流域和北方边境之地。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爰及 河 塞,庶几无患。” 张守节 正义:“言 匈奴 右地 浑邪王 降,而塞外并 河 诸郡之民无忧患也。” 唐 屈同仙 《燕歌行》:“ 河 塞东西万餘里,地与京华不相似。”
河道闭塞、堵塞。宋史·包拯传:“中官势族筑园榭,侵 惠民河 ,以故河塞不通。”
《漢語大詞典》:荒梗
(1).荒凉闭塞。晋书·司马羕传:“詔与 南顿王 宗 统流人以实中州, 江 西荒梗,復还。”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三:“夷民纷杂,蛮陬荒梗。”
(2).指荒凉闭塞处。 金 元好问 《宿张靖田家》诗:“川涂尽坡陀,岭路入荒梗。”
分類:荒凉闭塞
《漢語大詞典》:穷道(窮道)
交通闭塞。史记·苏秦列传:“寡人不敏,僻远守海,穷道东境之国也,未尝得闻餘教。”
分類:交通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