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殊风(殊風)
谓风尚不同。 汉 张衡 《思玄赋》:“思九土之殊风兮,从 蓐收 而遂徂。”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三王异道而共昌,五霸殊风而并列。”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六辅殊风,五方异俗。”
分類:风尚
《國語辭典》:芳风(芳風)  拼音:fāng fēng
形容文章的美好。《文选。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玩尔清藻,味尔芳风。」
《漢語大詞典》:遗美(遺美)
(1).指遗留下来的美好风尚、德行等。 汉 班固 《两都赋》序:“斯事虽细,然先臣之旧式,国家之遗美,不可闕也。” 唐 张说 《东都酺宴》诗序:“斯固《雅》《颂》之餘波,政教之遗美。” 元 刘赓 《睿宗皇帝加上尊谥册文》:“刚辰爰卜,遗美载扬。”
(2).谓遗漏美好事物。《北齐书·文宣纪》:“虽史官执笔,有闻无坠,犹恐绪言遗美,时或未书。” 明 徐渭 《赠梁尚书公序》:“故旨甘之必优,几筵之备无遗美。” 明 陈子龙 《〈思讹室集〉序》:“夫 周 秦 以来,数千年之閒,文章不可胜数,高下互见,百端羣分, 子建 遇无遗美,悉取而代之。”
《漢語大詞典》:新风(新風)
新风气;新风尚。北史·张彝传:“ 彝 敷政 陇 右,多所制立,宣布新风,革其旧俗,人庶爱仰之。”《人民日报》1969.9.22:“革命新风满渔村。”《花城》1981年第3期:“ 南京路 上,新风如熏,每一刻都给各地来的同志送上亲切的抚慰。”
《漢語大詞典》:仁气(仁氣)
(1).仁厚之气。礼记·乡饮酒义:“天地温厚之气,始於东北,而盛於东南,此天地之盛德气也,此天地之仁气也。”
(2).仁爱的风尚。 宋 黄庭坚 《送刘士彦赴福建转运判官》诗:“南驱将仁气,百城共一陶。”
《漢語大詞典》:巫风(巫風)
(1).指歌舞作乐的风俗。巫觋以歌舞事神,故称。《书·伊训》:“敢有恆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 孔颖达 疏:“巫以歌舞事神,故歌舞为巫覡之风俗也。”
(2).巫觋降神的风尚。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 汉 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
《漢語大詞典》:颓澜(頽瀾)
犹颓波。比喻颓堕的风尚。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吾辈读书,即不能穷及理奥,决不可事禪悦,以助頽澜。” 清 方文 《施粥行赠曹二梁父》诗:“泚笔挥此诗,将以激頽澜。”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昭君》:“ 钱潁 题其图云:‘阴阳强合春风恶,山水含羞夜月寒。 胡 始下机开要路, 汉 终无力挽頽澜。’”
分類:风尚
《漢語大詞典》:国化(國化)
谓一国的风尚教化。《汉书·王莽传上》:“ 黄邮 、 召陵 、 新野 之田为入尤多,皆止於公,公欲自损以成国化,宜可听许。”北史·王慧龙传:“司徒 长孙嵩 闻之不悦,言於 太武 ,以其嗟服南人则有訕鄙国化之意。” 宋 沈辽 《龙华三会启文》:“知郡某官,宣扬国化,惠恤民情。”
《漢語大詞典》:余习(餘習)
没有改掉的、遗留的习染、风尚。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有无二边,无復餘习。” 唐 王维 《偶然作》诗之六:“不能捨餘习,偶被世人知。”朱子语类卷一○一:“ 游 、 杨 、 谢 三君子初皆学禪。后来餘习犹在,故学之者多流於禪。” 清 梅曾亮 《〈阮小咸诗集〉序》:“或真朴无文饰,有 六朝 人餘习,其衣冠言动与南城人风气固殊也。”
《漢語大詞典》:群俗
1.犹群氓。 宋 苏轼 《谢雨文》:“自非降灵,大庇羣俗。”
2.社会风尚。 梁启超 《论尚武》:“羣俗者,冶铸国民之炉火,安见頽废腐败之羣俗而能铸成雄鷙沉毅之国民也。”
《漢語大詞典》:起化
改变社会风尚。 清 曹仁虎 《恭纪皇上肇建辟雍释奠讲学礼成一百二十韵》:“成均洵首善,起化有深裨。”
《漢語大詞典》:失俗
不正的风尚。《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不有化导,将遂陵迟,故欲褒崇圣道,以匡失俗。”
分類:风尚
《漢語大詞典》:武风(武風)
习武的风尚。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二节:“四时捺钵制,使 契丹 贵族在接受 汉 文明的同时,仍能不废鞍马射猎,保持勇健的武风。”
分類:习武风尚
《漢語大詞典》:颜风(顔風)
语本《论语·雍也》:“子曰:‘贤哉, 回 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 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 也。’”后因以“颜风”指安贫乐道的风尚。 宋 苏辙 《冬至雪》诗之二:“佳节萧条陋巷中,雪穿窗户有 颜 风。”
《漢語大詞典》:贪俗(貪俗)
贪求财利的风尚。晋书·石勒载记下:“赐车马衣服装钱三百万,以励贪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