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攀高
(1).攀登高处。 南朝 梁 沈君攸 《采桑》诗:“摘驶笼行满,攀高腕欲疲。”
(2).指攀登高位。《老残游记》第三回:“鄙人并非无志功名:一则,性情过于疏放,不合时宜;二则,俗説‘攀得高,跌得重’,不想攀高是想跌轻些的意思。”
(3).攀附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参见“ 攀高接贵 ”。
《國語辭典》:攀高接贵(攀高接貴)  拼音:pān gāo jiē guì
攀附结交权贵。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一折:「料强如误桃源聪俊俏刘郎,挤眉弄眼,俐齿伶牙,攀高接贵,顺水推船。」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毕罢了浅斟低唱,撇下了数行莺燕佔排场,不是我攀高接贵,由他每说短论长。」也作「攀高结贵」、「接贵攀高」。
《漢語大詞典》:迸水
(1).奔腾的河水。 南朝 梁 刘孝绰 《答何记室诗》:“晨征凌迸水,暮宿犯頽风。” 唐 骆宾王 《晚渡黄河》诗:“通波连 马颊 ,迸水急 龙门 。” 明 刘基 《题山水图为宝林衍上人作》诗:“高松浥露和烟冷,迸水穿沙出谷浑。”
(2).从高处泻落的水。 唐 杜牧 《华清宫三十韵》:“迸水倾瑶砌,疏风罅玉房。”
《漢語大詞典》:箭括
(1).箭的末端。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 姜子发 云:‘曾闻 朱未孩 言,火砲中弹子,必于沙中磨之极圆,出砲门后,空中之气,不能阻碍,其去必远,捣蚯蚓成浆,以箭括淬之,其锋之銛利,过於磨错。’”
(2).山名。即 岐山 。在 陕西省 岐山县 东北,最高处曰 箭括岭 ,岭巅有缺,形似箭括,故名。 清 宋琬 《华岳》诗:“ 扶桑 万里天鷄曙, 箭括 三更石马鸣。”
《漢語大詞典》:高影
高处的水影,借指银河。 唐 张环 《秋河赋》:“奕奕高影,汤汤连瀨。”
分類:高处天河
《漢語大詞典》:俯眺(頫眺)
从高处往下远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山中有三精舍,高甍凌虚,垂簷带空,俯眺平林,烟杳在下。”
頫眺:从高处往下远看。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頫眺流星,仰观八隅。”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頫眺三市,孰有谁无?”
分類:高处
《漢語大詞典》:高驰(高馳)
向高处远处飞驰。《楚辞·离骚》:“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晋书·挚虞传:“纚鷦明以承旂兮,駔天马而高驰。” 南朝 梁 沈约 《游金华山》诗:“高驰入閶闔,方覩灵妃笑。”
《漢語大詞典》:俯览(俯覽,頫覽)
从高处往下看。 清 黄鷟来 《题洪秋七游黄山图》诗:“日月荡云海,俯览八极卑。” 碧野 《水电城风貌》:“站在巍峩的大坝上,俯览江山,明丽多姿。”
頫覽:犹眺望。 谭作民 《秋感》诗:“茫茫宇宙竟生余,頫览神州气不舒。”
《漢語大詞典》:九玄
(1).九天。指天空最高处。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不能凌扶摇以高竦,扬清耀於九玄。”旧唐书·音乐志三:“九玄著象,七曜甄明。”云笈七籤卷四四:“九天真女,御飞凤白鸞,游於九玄之上。”
(2).指众仙。 南朝 梁 陶弘景 《水仙赋》:“迎九玄於金闕,謁三素於玉清。”
《漢語大詞典》:风观(風觀)
风度举止,风采。三国志·蜀志·杨戏传:“ 张表 有威仪风观,始名位与 戏 齐,后至尚书。”
高处的台榭。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堂上则石路崎嶇,巖嶂峻险,云臺风观,缨峦带阜。” 宋 田锡 《迭嶂楼赋》:“风观露臺,起高明之逸意。”
《漢語大詞典》:飞陛(飛陛)
通向高处的阶道。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飞陛揭孽,缘云上征。”文选·张协〈七命〉:“长翼临云,飞陛陵山。” 刘良 注:“飞陛,阶道也。言高如鸟飞而陵上於山。”
分類:高处
《漢語大詞典》:仰攻
从低处向高处进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殷 曰:‘恶卿不欲作将善云梯仰攻?’” 清 恽敬 《前四川提督董公神道碑铭》:“贼据 斑斕山 死守,公仰攻八日。” 曹亚伯 《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黄花岗之役》:“时敌居高临下,势难仰攻。”
《漢語大詞典》:高亚(高亞)
高处和低处。 唐 康骈 剧谈录·华山龙移湫:“先是崖壠高亚,无贮水之所。” 元 袁桷 《新安芍药歌》:“轻朱深白铸颜色,高亚緑树争精神。”
《漢語大詞典》:树点(樹點)
树木如点。指高处远眺时所见树木如小黑点状。 唐 岑参 《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诗:“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
《漢語大詞典》:层巢(層巢)
(1).犹垒巢。 汉 刘向 说苑·敬慎:“夫飞鸟以山为卑而层巢其巔,鱼鳖以渊为浅而穿穴其中。” 南朝 梁 刘孝标 《东阳金华山栖志》:“夫鸟居山上,层巢木末,鱼潜渊下,窟穴泥沙。”
(2).指垒于高处的巢。 宋 苏轼 《雷州》诗之二:“层巢俯云木,信美非吾土。”
分類:高处
《漢語大詞典》:高着眼(高著眼)
谓从高处、远处观察、考虑。 宋 韩淲 涧泉日记卷下:“古今兴废,不可只据纸上看过。须是高著眼,与伸寃道屈,使后世无徼倖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