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第 1a 页 WYG0695-009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家语卷十
魏 王肃 注
曲礼子贡问第四十二
子贡问于孔子曰晋文公实召天子而使诸侯朝焉
夫子作春秋云天王狩于河
阳何也孔子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亦书其率诸侯事
天子而已 孔子在宋见桓魋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
卷十 第 1b 页 WYG0695-0098d.png

工匠皆病夫子愀然曰若是其靡也死
不如速朽之
愈冉子仆曰礼凶事不豫此何谓也乎夫子曰既死而
议谥谥定而卜葬既葬而立庙皆臣子之事非所豫属
也况自为之哉 南宫敬叔以富得罪于定公奔卫卫
侯请复之载其宝以朝夫子闻之曰若是其货也丧不
若速贫之愈子游侍曰敢问何谓如此孔子曰富
而不好礼殃也敬叔以富丧矣而又弗改吾惧其将有
后患也敬叔闻之骤如孔氏而后循礼施散焉 孔子
卷十 第 2a 页 WYG0695-0099a.png

在齐齐大旱春饥景公问于孔子曰如之何孔子曰凶
年则乘驽马力役不兴驰道不修祈以币玉
祭事不悬祀以下牲此则
贤君自贬以救民之礼也 孔子适季氏康子昼居内
寝孔子问其所疾康子出见之言终孔子退子贡问曰
季孙不疾而问诸疾礼与孔子曰夫礼君子
不有大故
则不宿于外非致齐也非疾也则不昼处于内是故夜
居外虽吊之可也昼居于内虽问其疾可也 孔子为
卷十 第 2b 页 WYG0695-0099b.png

大司寇国厩焚子退朝而之火所乡人有自为火来者
则拜之士一大夫再子贡曰敢问何也孔子曰其来者
亦相吊之道也吾为有司故拜之 子贡问曰管仲失
于奢晏子失于俭与其俱失也二者孰贤孔子曰管仲
镂簋而朱
纮旅树而反玷
山节藻棁
贤大夫也而难为上晏平仲祀其先祖而䐁
肩不掩豆一狐裘三十年贤大夫也而难为下君
卷十 第 3a 页 WYG0695-0099c.png

子上不僭下下不偪上冉求曰臧文仲知鲁国之政立
言垂法于今不可亡可谓知礼者矣孔子曰昔臧文仲
安知礼夏父弗忌逆祀而不止燔柴于灶以
祀焉夫灶
者老妇之所祭盛于瓮尊于瓶非所祭
也故曰礼也者犹体也体不备谓之不成人设之不当
犹不备也 子路问于孔子曰臧武仲率师与邾人战
于狐鲐遇败焉师人多丧而无罚古之道然与孔子曰
凡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谋人之国邑危则亡之古之
卷十 第 3b 页 WYG0695-0099d.png

道也其君在焉者有诏则无讨
晋将
伐宋使人觇之宋阳门之介夫死
司城子罕哭之哀觇者反言于晋侯曰阳门之介夫死
而子罕哭之哀民咸悦宋殆未可伐也孔子闻之曰善
哉觇国乎诗云凡民有丧匍匐救之子罕有焉虽非晋
国天下其孰能当之是以周任有
言曰民悦其爱者弗可敌也 楚伐吴工尹商阳与陈
弃疾追吴师及之弃疾曰王事也子手弓而可商阳手
卷十 第 4a 页 WYG0695-0100a.png

弓弃疾曰子射诸射之毙一人韔其弓又及弃疾谓
之又毙二人每毙一人辄掩其目止其御曰吾朝不坐
燕不与杀三人亦足以反命矣孔子闻之曰杀人
之中又有礼焉子路怫然进曰人臣之节当君大事唯
力所及死而后已夫子何善此子曰然如汝言也吾取
其有不忍杀人之心而已
孔子在卫司徒敬子卒夫
子吊焉主人不哀夫子哭不尽声而退蘧伯玉请曰卫
鄙俗不习丧礼烦吾子辱相焉孔子许之掘中霤而浴
卷十 第 4b 页 WYG0695-0100b.png

毁灶而缀足袭于床及葬毁宗而躐行
出于大门及墓男子西面妇
人东面既封而归殷道也孔子行之子游问曰君子行
礼不求变俗夫子变之矣孔子曰非此之谓也丧事则
从其质而
已宣公八年六月辛巳有事于太庙而东门
襄仲卒壬午犹绎子由见其故以问孔子曰
礼与孔子曰非礼也卿卒不绎 季桓子丧康子练而
无衰子游问于孔子曰既服练服可以除衰乎孔子曰
卷十 第 5a 页 WYG0695-0100c.png

无衰衣者不以见宾何以除焉 邾人以同母异父之
昆弟死将为之服因
颜克而问礼于孔子子曰继父同
居者则异父昆弟从为之服不同居继父且犹不服况
其子乎 齐师侵鲁公叔务人遇人入保负杖
而息务人泣
曰使之虽病任之虽重君子弗能谋士弗能死
不可也我则既言之矣敢不勉乎与其邻嬖童汪锜乘
往奔敌死焉皆殡鲁人欲勿殇童汪锜问于孔子子曰
卷十 第 5b 页 WYG0695-0100d.png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乎 鲁昭公夫人吴孟子
卒不赴于诸侯孔子既致仕而往吊焉适于季氏季氏
不绖孔子投绖而不拜子游问曰礼与孔
子曰主人未成服则吊者不绖焉礼也 公父穆伯之
丧敬姜昼哭文伯之丧昼夜哭孔子曰季氏之妇可谓
知礼矣爱而无私上下有章
南宫绦之妻孔子之兄女丧其姑夫子诲之
髽曰尔毋从从尔毋扈扈尔盖榛
卷十 第 6a 页 WYG0695-0101a.png

以为笄长尺而总八寸 子张有
父之丧公明仪相焉问稽颡于孔子孔子曰拜而后稽
颡颓乎其顺也稽颡而后拜颀乎其至也三年之丧吾
从其至者 孔子在卫卫之人有送葬者而夫子观之
曰善哉为丧乎足以为法也小子识之子贡问曰夫子
何善尔也曰其往也如慕其返也如疑子贡曰岂若速
返而虞哉子曰此情之至者也小子识之我未
之能也 卞人有母死而孺子之泣者孔子曰哀则哀
卷十 第 6b 页 WYG0695-0101b.png

矣而难继也夫礼为可传也为可继也故哭踊有节而
变除有期 孟献子禫悬而不乐可御而不处内子游
问
于孔子曰若是则过礼也孔子曰献子可谓加于人
一等矣 鲁人有朝祥而暮歌者子路笑之孔子曰由
尔责于人终无已夫三年之丧亦已久矣子路出孔子
曰又多乎哉踰月则其善也 子路问
于孔子曰伤哉贫也生而无以供养死则无以为礼也
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心斯谓之孝敛手足形旋葬
卷十 第 7a 页 WYG0695-0101c.png

而无
椁称其财斯谓之礼贫何伤乎 吴延陵季子
聘于上国适齐于其返也其长子死于嬴博之间
孔子闻之曰延陵季子吴之习于礼者也往而
观其葬焉其敛以时服而已其圹掩坎深不
至于泉其葬无明器之赠既葬其封广轮掩坎其高可
肘隐也既封则季子左
右还其封且号者三曰骨肉
归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所不之无所不之而遂行孔
子曰延陵季子之于礼其合矣 子游问丧之具孔子
卷十 第 7b 页 WYG0695-0101d.png

曰称家之有亡焉子游曰有亡恶乎齐孔子曰有
也则无过礼苟亡矣则敛手足形还葬悬棺而封人岂
有非之者哉故夫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馀不若礼
不足而哀有馀也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馀不若礼
不足而敬有馀也 伯高死于卫赴于孔子子曰吾恶
乎哭诸
兄弟吾哭诸庙父之友吾哭诸庙门之外师吾
哭之寝朋友吾哭之寝门之外所知吾哭之诸野今于
野则己疏于寝则己重夫由赐也而见我吾哭于赐氏
卷十 第 8a 页 WYG0695-0102a.png

遂命子贡为之主曰为尔哭也来者汝拜之知伯高而
来者汝勿拜既哭使子张往吊焉未至冉求在卫摄束
帛乘马而以将之孔子闻之曰异哉徒使我不成礼于
伯高者是冉求也
子路有姊之丧可以除之矣而弗
除孔子曰何不除也子路曰吾寡兄弟而弗忍也孔子
曰行道之人皆弗忍先王制礼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
者企而望之子路闻之遂除之伯鱼之丧母也期而犹
哭夫子闻之曰谁也门人曰鲤也孔子曰嘻其甚也非
卷十 第 8b 页 WYG0695-0102b.png

礼也伯鱼闻之遂除之 卫公使其大夫求婚于季氏
桓子问礼于
孔子子曰同姓为宗有合族之义故系之
以姓而弗别啜之以食而弗殊
虽百世婚姻不得通周道然也桓子曰鲁卫之先虽寡
兄弟今已绝远矣可乎孔子曰固非礼也夫上治祖祢以
尊尊之下治子孙以亲亲之旁治昆弟所以敦睦也此
先王不易之教也 有若问于孔子曰国君之于同姓
如之何孔子曰皆有宗道焉故虽国君之尊犹百世不
卷十 第 9a 页 WYG0695-0102c.png

废其亲所以崇爱也虽于族人之亲而不敢戚君所以
谦也
子夏问第四十三
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孔子曰寝苫枕
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于朝市不返兵而斗
曰请问居昆弟之仇如之何孔子曰仕弗与同国御
国命而使虽遇之不斗曰请问从父昆弟之仇如之何
曰不为魁主人能报之则执兵而
陪其后 子夏问三
卷十 第 9b 页 WYG0695-0102d.png

年之丧既卒哭金革之事无避礼与初有司为之乎
孔子曰夏后氏之丧三年既殡而致事殷人既葬
而致事周人既卒哭而致事
记曰君子不夺人之亲亦不夺故也子
夏曰金革之事无避者非与孔子曰吾闻老聃曰鲁公
伯禽有为为之也今
以三
年之丧从利者吾弗知也 子夏问于孔子曰记云周
公相成王教之以世子之礼有诸孔子曰昔者成王嗣
卷十 第 10a 页 WYG0695-0103a.png

立幼未能莅阼周公摄政而治抗世子之法于伯禽欲
王之知父子君臣之道所以善成王也夫知为子者然
后可以为父知为人臣者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者
然后可以使人是故抗世子法伯禽使成王知父子君
臣长幼之义焉凡君之于
世子亲则父也尊则君也有
父之亲有君之尊然后兼天下而有之不可不慎也行
一物而善者唯世子齿于学之谓也世子齿于学则国
人观之曰此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曰有父在则礼
卷十 第 10b 页 WYG0695-0103b.png

然然而众知父子之道矣其二曰此将君我而与我齿
让何也曰有臣在则礼然然而众知君臣之义矣其三
曰此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曰长长也则礼然然而
众知长幼之节
矣故父在斯为子君在则为臣居子与
臣之位所以尊君而亲亲也在学学之为父子焉学之
为君臣焉学之为长幼焉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得而后
国治语曰乐正司业父师司成一有元良万
国以贞世子之谓闻之曰为人臣者曰杀
卷十 第 11a 页 WYG0695-0103c.png

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况于其身以善其
君乎周公优为之 子夏问于孔子曰居君之母与妻
之丧如
之何孔子曰居处言语饮食衎尔于丧所则称
其服而已敢问伯母之丧如之何孔子曰伯母叔母疏
衰期而踊不绝地姑姊妹之大功踊绝于地若知此者
由文矣哉 子夏问于夫子曰
凡丧小功已上虞祔练祥之祭皆沐浴于三年之丧子
则尽其情矣孔子曰岂徒祭而已哉三年之丧身有疡
卷十 第 11b 页 WYG0695-0103d.png

则浴首有疮则沐病则饮酒食肉毁瘠
而为病君子不
为也毁则死者君子为之且祭之沭浴为齐洁也非为
饰也 子夏问于孔子曰客至无所舍而夫子曰生于
我乎馆客死无所殡夫子曰于我乎殡敢问礼与仁者
之心与孔子曰吾闻诸老聃曰馆人使若有之恶有有
之而不得殡乎夫仁者制礼者也故礼者不可不省也
礼不同不异不丰不杀称其义以为之宜故曰我战则
剋祭则受福盖得其道矣 孔子食于季氏食祭主人
卷十 第 12a 页 WYG0695-0104a.png

不辞不食客不饮而餐子夏问曰礼与孔子曰非礼也
从主人也吾食于少施氏而饱少施氏食我以礼吾食
祭作而辞曰疏食不足祭也吾餐而作辞曰疏食不敢
以伤吾子之性主人不以礼客不敢尽礼主人尽礼则
客不敢不尽礼也 子夏问曰官于大夫既升于公而
反为之
服礼与孔子曰管仲遇盗取二人焉上之为臣
曰所以游辟者可人也公许管仲卒桓公使为之服官
于大夫者为之服自管仲始也有君命焉 子贡问居
卷十 第 12b 页 WYG0695-0104b.png

父母丧孔子曰敬为上哀次之瘠为下颜色称情戚容
称服曰请问居兄弟之丧孔子曰则存乎书筴矣 子
贡问于孔子曰殷人既定而吊于圹周人反哭而吊于
家如之何孔子曰反哭之
吊也丧之至也反而亡矣失
之矣于斯为甚故吊之死人卒事也殷以悫吾从周殷
人既练之明日而祔于祖周人既卒哭之明日而祔于
祖祔祭神之始事也周以戚吾从殷 子贡问曰
闻诸晏子少连大连善居丧其有异称乎孔子曰父母
卷十 第 13a 页 WYG0695-0104c.png

之丧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东夷之子达
于礼者也
子游问曰诸侯之世子丧慈母如母礼与孔
子曰非礼也古者男子外有傅父内有慈母君命所使
教子者也何服之有昔鲁孝公少丧其母其慈母良及
其死也公弗忍欲丧之有司曰礼国君慈母无服今也
君为之服是逆古之礼而乱国法也若终行之则有司
将书之以示后世无乃不可乎公曰古者天子丧慈母
练冠以燕居遂练冠以丧慈母丧慈母如母
卷十 第 13b 页 WYG0695-0104d.png

始则
鲁孝公之为也 孔子适卫遇旧馆人之丧入而
哭之哀出使子贡脱骖以赠之子贡曰于所识之丧不
能有所赠赠于旧馆不已多乎孔子曰吾向入哭之遇
一哀而出涕吾恶夫涕而无以将之小子行焉 子路
问于孔子曰鲁大夫练而杖礼与孔子曰吾不知也子
路出谓子贡曰吾以为夫子无所不知夫子亦徒有所
不知也子贡曰子所问何哉子路曰止吾将为子问之
遂趋而进曰练而杖礼与孔子曰非礼也子贡出谓子
卷十 第 14a 页 WYG0695-0105a.png

路曰子谓夫子而弗知之乎夫子徒无所不知也子问
非也礼居是邦则不非其大夫 叔孙武叔之母死既小
敛举尸者出户武叔从之出户乃袒投其冠而括发子
路叹之孔子曰是礼也子路问曰将小敛则变服今乃
出户而夫子以为知礼何也孔子
曰汝问非也君子不
举人以质事 齐晏桓子卒平仲粗衰斩苴绖带
杖以菅屦食粥居傍庐寝苫枕草其老曰非大夫丧父
之礼也晏子曰唯卿大夫曾子以问孔子孔子曰晏平
卷十 第 14b 页 WYG0695-0105b.png

仲可谓能远害矣不以己之是駮人之非逊辞以避咎
义也夫 季平子卒将
以君之玙璠敛赠以珠玉孔子初为中都宰闻之历级
而救焉曰送而以宝玉是犹曝尸于中原也
其示民以奸利之端而有害于死者安用之且孝子不
顺情以危亲忠臣不兆奸以陷君乃止 孔
子之弟子琴张与宗鲁友卫齐豹见宗鲁于公子孟絷孟
絷以为参乘焉及齐豹将煞孟絷告宗鲁使行宗鲁曰
卷十 第 15a 页 WYG0695-0105c.png

吾由子而事之今闻难而逃是僭子也子行
事乎吾将死以事周子而归死于公孟可
也齐氏用戈
击公孟宗鲁以背蔽之断肱中公孟宗鲁皆死琴张闻
宗鲁死将往吊之孔子曰齐豹之盗孟絷之贼也汝何
吊焉君不食奸不受乱不为利病于回
不以回事人不盖非义不犯非礼汝何吊焉琴张乃
止 郕人子蒲卒哭之呼灭
子游曰若哭其野孔子恶野哭者哭者
卷十 第 15b 页 WYG0695-0105d.png

闻之遂改之
公父文伯卒其妻妾皆行哭失声敬姜
戒之曰吾闻好外者士死之好内者女死之今吾子早
夭吾恶其以好内闻也二三妇人之欲供先祀者
请无瘠色无挥涕无拊膺
无哀容无加服有降服从礼而静是昭吾子也孔
子闻之曰女智无若妇男智莫若夫公父氏之妇智矣
剖情损礼欲以明其子为令德也 子路与子羔仕于
卫卫有蒯聩之难孔子在鲁闻之曰柴也其来由也死
卷十 第 16a 页 WYG0695-0106a.png

矣既而卫使至曰子路死焉夫子哭之于中庭有人吊
者而夫子拜之已哭进使者而问故使者曰醢之矣遂
令左右皆覆醢曰吾何忍食此 季桓子死鲁大夫朝
服而吊子游问于孔子曰礼乎夫子不答他日又问
夫
子曰始死则已羔裘玄冠者易之而已汝何疑焉 子
睪问于孔子曰始死之设重也何为孔子曰重主道也
殷主缀重焉周人彻重焉
请问丧朝子曰丧之朝也顺死者
卷十 第 16b 页 WYG0695-0106b.png

之孝心故至于祖考庙而后行殷朝而后殡于祖周朝
而后遂葬 孔子之守狗死谓子贡曰路马死
则藏之以帷狗则藏之以盖汝往埋之吾闻弊帷不弃
为埋马也弊盖不弃为埋狗也今吾贫无盖于其封也
与之席无使其首陷于土焉
公西赤问第四十四
公西赤问于孔子曰大夫以罪免卒其葬也如之何孔
子曰大夫废其事终身不仕死则葬之以士礼老而致
卷十 第 17a 页 WYG0695-0106c.png

事者死则从其列
公仪仲子嫡子死而立其弟檀弓
谓子服伯子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子服伯子曰仲子
亦犹行古人之道昔者文王舍伯邑考
而立武王微子舍其孙腯立其弟衍子游以
问诸孔子子曰否周制立孙 孔子之母既丧将合葬
焉曰古者不祔葬为不忍先死者之复见也诗云死则
同穴自周公已来祔葬矣故卫人之祔也离之有以间
焉鲁人之祔也合之美夫吾从鲁遂合葬于防曰吾闻
卷十 第 17b 页 WYG0695-0106d.png

之古者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不可以弗
识也吾见封之若堂者矣又见若坊者矣
又见若覆夏屋者矣又见若斧形者矣吾从斧
者焉于是封之崇四尺孔子先反虞门人后雨甚至墓
崩修之而孔子问焉曰尔来何迟对曰防墓崩孔子不
应三云孔子泫然而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及二十
五月而祥五日而弹琴不成声十日过禫而成笙歌
孔子有母之丧既练阳虎吊焉私于
卷十 第 18a 页 WYG0695-0107a.png

孔子曰今季氏将大飨境内之士子闻诸孔子曰丘弗
闻也若闻之虽在衰绖亦欲与往阳虎曰子谓不然乎
季氏飨士不及子也阳虎出曾参问曰语之何谓也孔
子曰已则丧服犹应其言示所以不非也
颜回死鲁定公吊焉使人访于孔
子孔子对曰凡在封内皆臣子也礼君吊其臣升自东
阶向尸而哭其恩赐之施不有

也 原思言于曾子
曰夏后氏之送葬也用明器示民无知也殷人用祭器
卷十 第 18b 页 WYG0695-0107b.png

示民有知也周人兼而用之示民疑也曾子曰其不然
矣夫以明器鬼器也祭器人器也古之人胡为而死其
亲也子游问于孔子曰之死而致死乎不仁不可为也
之死而致生乎不智不可为也凡为明器者知丧道矣
备物而不可用也是故竹不成用而瓦不成膝
琴瑟张而不平笙竽备而不和有钟磬而无簨簴
其曰明器神明之也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
不殆于用殉也 子游问于孔子曰葬者涂
卷十 第 19a 页 WYG0695-0107c.png

车刍灵自古有之然今人或有偶是无益于丧孔
子
曰为刍灵者善矣为偶者不仁不殆于用人乎 颜
渊之丧既祥颜路馈祥肉于孔子孔子自出而受之入
弹琴以散情而后乃食之 孔子尝奉荐而进其
亲也悫其行也趋趋以数已祭子贡
问曰夫子之言祭也济济漆漆焉今夫子之祭无
济济漆漆何也孔子曰济济漆漆者容也远也
漆漆者以自反容以远若容以自反夫何神
卷十 第 19b 页 WYG0695-0107d.png

明之及交必如此则何济济漆漆之有反馈乐成进则
燕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于是君子致其济济漆漆焉
夫言岂一端而已哉亦各有所当 子路为季氏宰季
氏祭逮昏而奠终日不足继以烛虽有强力之容
肃敬之心皆倦
怠矣有司跛倚以临事其为不敬
也大矣他日祭子路与焉室事交于户堂事当于阶质
明而始行事晏朝而彻孔子闻之曰以此观之孰
为由也而不知礼 卫庄公之反国改旧制变宗庙易
卷十 第 20a 页 WYG0695-0108a.png

朝市高子皋问于孔子曰周礼绎祭于祊祊在庙门之
西前朝而后市今卫君欲其事事一更之如之何孔子
曰绎之于库门内祊之于东市朝于西方失之矣 季
桓子将祭齐三日而二日钟鼓之音不绝冉有问于孔
子子曰孝子之祭也散斋七日慎思其事三日致斋而
一用之犹恐其不敬也而二日伐鼓何居焉
公父文伯之母季康子之从祖母康子往焉侧门而与
之言内皆不踰阀文伯祭其祖
卷十 第 20b 页 WYG0695-0108b.png

悼子康子与焉进俎而不受彻俎而
不与燕宗老不具则不绎
绎不尽饫则退孔子闻
之曰男女之别礼之大经公父氏之妇动中德

度于
礼矣 季康子朝服以缟曾子问于孔子曰
礼乎孔子曰诸侯皮弁以告朔然后服之以视朝若此
礼者也
卷十 第 21a 页 WYG0695-0108c.png

后序
孔子家语者皆当时公卿士大夫及七十二弟子之所
咨访交相对问言语者既而诸弟子各自记其所问焉
与论语孝经并时弟子取其正实而切事者别出为论
语其馀则都集录名之曰孔子家语凡所论辨流判较
归实自夫子本旨也属文下辞往往颇有浮说烦而不
要者亦犹七十二子各共叙述首尾加之润色其材或
有优劣故使之然也孔子既没而微言绝七十二弟子
卷十 第 21b 页 WYG0695-0108d.png

终而大义乖六国之世儒道分散游说之士各以巧意
而为枝叶唯孟轲孙卿守其所习当秦昭王时孙卿入
秦昭王从之问儒术孙卿以孔子之语及诸国事七十
二弟子之言凡百馀篇与之由此秦悉有焉始皇之世
李斯焚书而孔子家语与诸子同列故不见灭高祖克
秦悉敛得之皆载于二尺竹简多有古文字及吕氏专
汉取归藏之其后被诛亡而孔子家语乃散在人间好
事亦各以意增损其言故使同是一事而辄异辞孝景
卷十 第 22a 页 WYG0695-0109a.png

皇帝末年募求天下礼书于时士大夫皆送官得吕氏
之所传孔子家语而与诸国事及七十二子辞妄相错
杂不可得知以付掌书与曲礼众篇乱简合而藏之秘
府元封之时吾仕京师窃惧先人之典辞将遂泯灭于
是因诸公卿士大夫私以人事募求其副悉得之乃以
事类相次撰集为四十四篇又有曾子问礼一篇自别
属曾子问故不复录其诸弟子书所称引孔子之言者
本不存乎家语亦以其已自有所传也是以皆不取也
卷十 第 22b 页 WYG0695-0109b.png

将来君子不可不鉴
孔安国字子国孔子十二世孙也孔子生伯鱼鱼生子
思名伋伋常遭困于宋作中庸之书四十七篇以述圣
祖之业授弟子孟轲之徒数百人年六十二而卒子思
生子上名白年四十七而卒自叔梁纥始出妻及伯鱼
亦出妻至子思又出妻故称孔氏三世出妻子上生子
家名傲后名永年四十五而卒子家生子直名

年四
十六而卒子直生子高名穿亦著儒家语十二篇名曰
卷十 第 23a 页 WYG0695-0109c.png


言年五十七而卒子高生武字子顺名微后名斌为
魏文王相年五十七而卒子武生子鱼名鲋及子襄名
腾子文名祔子鱼后名甲子襄以好经书博学畏秦法
峻急乃壁藏其家语孝经尚书及论语于夫子之旧堂
壁中子鱼为陈王涉博士太师卒陈下生元路一字元
生名育后名随子文生最字子产子产后从高祖以左
司马将军从韩信破楚于垓下以功封蓼侯年五十三
而卒谥曰夷侯长子灭嗣官至太常次子襄字子士后
卷十 第 23b 页 WYG0695-0109d.png

名让为孝惠皇帝博士迁长沙王太傅年五十七而卒
生季中名员年五十七而卒生武及子国子国少学诗
于申公受尚书于伏生长则博览经传问无常师年四
十为谏议大夫迁侍中博士天汉后鲁恭王坏夫子故
宅得壁中诗书悉以归子国子国乃考论古今文字撰
众师之义为古文论语训十一篇孝经传二篇尚书传
五十八篇皆所得壁中科斗本也又集录孔氏家语为
四十四篇既成会值巫蛊事寝不施行子国由博士为
卷十 第 24a 页 WYG0695-0110a.png

临淮太守在官六年以病免年六十卒于家其后孝成
皇帝诏光禄大夫刘向校定众书都记录名古今文书
论语别录子国孙衍为博士上书辨之曰臣闻明王不
掩人之功大圣不遗人小善所以能其明圣也陛下发
明诏咨群儒集天下书籍无言不悉命通才大夫校定
其义使遐载之文以大著于今日立言之士垂于不朽
此则蹈明王之轨遵大圣之风者也虽唐帝之焕然周
王之彧彧未若斯之极也故述作之士莫不乐测大伦
卷十 第 24b 页 WYG0695-0110b.png

焉臣祖故临淮太守安国建仕于孝武皇帝之世以经
学为名以儒雅为官赞明道义见称前朝时鲁恭王坏
孔子故宅得古文科斗尚书孝经论语世人莫有能言
者安国为之今文读而训传其义又撰孔子家语既毕
会值巫蛊事起遂各废不行于时然其典雅正实与世
所传者不同日而论也光禄大夫向以为其时所未施
之故尚书则不记于别录论语则不使名家也臣窃惜
之且百家章句无不毕记况孔子家语古文正实而疑
卷十 第 25a 页 WYG0695-0110c.png

之哉又戴圣近世小儒以曲礼不足而乃取孔子家语
杂乱者及子思孟轲孙卿之书以禆益之总名曰礼记
今尚见其已在礼记者则便除家语之本篇是灭其原
而存其末不亦难乎臣之愚以为宜如此为例皆记录
别见故敢冒昧以闻奏上天子许之未即论定而遇帝
崩向又病亡遂不果立
卷十 第 26a 页 WYG0695-0111a.png

嗟乎是书之亡久矣一亡于胜国王氏其病在割
裂一亡于包山陆氏其病在倒颠先辈每庆是书
未遭秦焰至于今日何异与

炬同𤎆销耶予每
展读即长跪宣尼像前誓愿遘止及见郴阳何燕
泉叙中不觉泣涕如雨夫燕泉生于正德间
又极稽古尚未获一见余又何望哉余又何望哉
抚卷浩叹愈久愈痛忽丁卯秋吴兴贾人持一编
至乃北宋板王肃注本子大书深刻与今本迥异
卷十 第 26b 页 WYG0695-0111b.png

惜二卷十六叶已前皆已蠹蚀因复向先圣焚香
叩首愿窥全豹幸己卯春从锡山酒家复觏一函
冠冕岿然亦宋刻王氏注也所逸者仅末二卷余
不觉合掌顿足急倩能书者一补其首一补其尾
二册俨然双璧矣纵未必夫子旧堂壁中故物已
不失王肃本注矣三百年割裂颠倒之纷纷一旦
而垂绅正笏于夫子庙堂之上矣是书幸矣余幸
矣亟公之同好凡架上王氏陆氏本俱可覆诸酱
卷十 第 27a 页 WYG0695-0111c.png

瓿矣即何氏所注亦是暗中摸索疵病甚多未必
贤于王陆二家也但其一序亦可参考因缀旒于
跋之下虞山毛晋识
何孟春曰孔子家语如孔衍言则壁藏之馀实孔
安国为之而王肃代安国序未始及焉不知何谓
此书源委流传肃序详矣愚考汉书艺文志载家
语二十七卷颜师古曰非今所有家语也唐书艺
文志有王肃注家语十卷然则师古所谓今之家
卷十 第 27b 页 WYG0695-0111d.png

语者欤班史所志大都刘向较录已定之书肃序
称四十四篇乃先圣二十一世孙猛之所传者肃
辟郑氏学猛尝学于肃肃从猛得此书遂行于世
然则肃之所注家语也非安国之所撰次及向之
所较者明矣虞舜南风之诗玄注乐记云其辞未
闻今家语有之马昭谓王肃增加非郑玄所见其
言岂无据耶肃之

异于玄盖每如此既于曾子
问篇不录又言诸弟子所称引皆不取而胡为赘
卷十 第 28a 页 WYG0695-0112a.png

此此自有为云尔肃之注愚不获见而见其序今
世相传家语殆非肃本非师古所谓今之所有者
安国本世远不复可得今于何取正哉司马贞与
师古同代人也贞作史记索隐引及家语今本或
有或无有亦不同愚有以知其非肃之全书矣今
家语胜国王广谋所句解也注庸陋荒昧无所发
明何足与语于述作家而其本使正文漏略复不
满人意可恨哉今本而不同于唐未必非广谋之
卷十 第 28b 页 WYG0695-0112b.png

妄庸有所删除而致然也史记传颜何字冉索隐
曰家语字称仁山金氏考七十二子姓氏以颜何
不载于家语论语仲弓问子桑伯子朱子注家语
记伯子不衣冠而处张存中取说苑中语为證颜
何暨伯子事广谋本所无者盖金张二人所见已
是今本以此而推此书同事异辞灭源存末乱于
人手不啻在汉而已安国及向之旧至肃凡几变
而今重乱而失真矣今何所取正而愚重为之注
卷十 第 29a 页 WYG0695-0112c.png

不亦广谋之比乎嗟夫先民有言见称圣人圣有
遗训谁其弗循书莫古于三代古莫圣于孔子吾
夫子之言如雷霆之洞人耳如日月之启人目六
经外孝经论语后幸存此书奈之何使其汶汶而
可也此书肃谓其烦而不要大儒者朱子亦曰杂
而不纯然实自夫子本旨怘当时书也而吾何可
𦙑焉而莫之重耶论语出圣门高弟记录正实而
切事者颜回死颜路请子之车子曰鲤也死有棺
卷十 第 29b 页 WYG0695-0112d.png

而无椁校以家语所纪岁年子渊死时伯鱼盖无
恙也或以论语为设事之辞论语且有不可信者
矣吾又何得于此书之不可信者而并疑其馀之
可信者哉学者就其所见而求其论于至当之地
斯善学者之益也春谨即他书有明著家语
而今本缺略者以补缀之今本不少槩见则不知
旧本为在何篇而不敢以入焉分四十四篇为八
卷他书所记事同语异者笺其下而一二愚得附
卷十 第 30a 页 WYG0695-0113a.png

焉其不敢以入者仍别录之并春秋战国秦汉间
文字载有孔子语者录为家语外集存之私塾以
俟博雅君子或得肃旧本而是正焉是岂独春之
幸哉时大明正德二年岁次丁卯仲春二月壬寅
日识
卷十 第 30b 页 WYG0695-0113b.png
家语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