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第 1a 页 WYG0252-022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后汉书卷十三
梁 剡 令刘 昭补并注
律历志第三
律历下
昔者圣人之作历也观琁玑之运三光之行道之发敛
景之长短斗纲之建青龙所躔参伍以变错综其数而
制术焉天之动也一昼一夜而运过周星从天而西日
卷十三 第 1b 页 WYG0252-0228b.png

违天而东日之所行与运周在天成度在历成日居以
列宿终于四七受以甲乙终于六旬日月相推日舒月
速当其同谓之合朔舒先速后近一远三谓之弦相与
为衡分天之中谓之望以速及舒光尽体伏谓之晦晦
朔合离斗建移辰谓之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冬夏之
间则有春有秋是故日行北陆谓之冬西陆谓之春南
陆谓之夏东陆谓之秋日道发南去极弥远其景弥长
远长乃极冬乃至焉日道敛北去极弥近其景弥短近
卷十三 第 2a 页 WYG0252-0229a.png

短乃极夏乃至焉二至之中道齐景正春秋分焉日周
于天一寒一暑四时备成万物毕改摄提迁次青龙移
辰谓之岁岁首至也月首朔也至朔同日谓之章同在
日首谓之蔀蔀终六旬谓之纪岁朔又复谓之元是故
日以实之月以闰之时以分之岁以周之章以明之蔀
以部之纪以记之元以原之然后虽有变化万殊嬴朒
无方莫不结系于此而禀正焉极建其中道营于外琁
衡追日以察敛光道生焉孔壶为漏浮箭为刻下漏数
卷十三 第 2b 页 WYG0252-0229b.png

刻以考中星昏明生焉日有光道月有九行九行出入
而交生焉朔会望衡邻于所交亏薄生焉月有晦朔星
有合见月有弦望星有留逆其归一也步术生焉金水
承阳先后日下速则先日迟而后留留而后逆逆与日
违违而后速与日竞竞又先日迟速顺逆晨夕生焉日
月五纬各有终原而七元生焉见伏有日留行有度而
率数生焉参差齐之多少均之会终生焉引而伸之触
而长之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无幽辟潜伏而不以其精
卷十三 第 3a 页 WYG0252-0229c.png

者然故阴阳有分寒暑有节天地贞观日月贞明若夫
祐术开业淳耀天光重黎其上也承圣帝之命
若昊天典历象三辰以授民事立闰定时以成岁功羲
和其隆也取象金火革命创制治历明时应
天顺民汤武其盛也
及王德之衰也无道之君乱之于上顽愚之史
失之于下夏后之时羲和淫湎废时乱日胤乃征之纣
作淫虐丧其甲子武王诛之夫能贞而明之者其兴也
卷十三 第 3b 页 WYG0252-0229d.png

勃焉回而败之者其亡也忽焉巍巍乎若道天地之纲
纪帝王之壮事是以圣人宝焉君子勤之夫历有圣人
之德六焉以本气者尚其体以综数者尚其文以考类
者尚其象以作事者尚其时以占往者尚其源以知来
者尚其流大业载之吉凶生焉是以君子将有兴焉咨
焉而以从事受命而莫之违也若夫用天因地揆时施
教颁诸明堂以为民极者莫大乎月令帝王之大司备
矣天下之能事毕矣过此而往群忌苟禁君子未之或
卷十三 第 4a 页 WYG0252-0230a.png

知也斗之二十一度去极至远也日在焉而冬至群物
于是乎生故律首黄钟历始冬至月先建子时平夜半
当汉高皇帝受命四十有五岁阳在上章阴在执除冬
十有一月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日月闰积之数皆自此
始立元正朔谓之汉历又上两元而月食五星之元并
发端焉历数之生也乃立仪表以校日景景长则日远
天度之端也日发其端周而为岁然其景不复四周千
四百六十一日而景复初是则日行之终以周除日得
卷十三 第 4b 页 WYG0252-0230b.png

三百六十五四分度之一为岁之日数日日行一度亦
为天度察日月俱发度端日行十九周月行二
百五十四周复会于端是则月行之终也以日周除月
周得一岁周天之数以日一周减之馀十二十九分之
七则月行过周及日行之数也为一岁之月以除一岁
日为一月之数月之馀分积满其法得一月月成则其
岁月大四时推移故置十二中以定月位有朔而无中
者为闰月中之始日节与中为二十四气以除一岁日
卷十三 第 5a 页 WYG0252-0230c.png

为一气之日数也其分积而成日为没并岁气之分如
法为一岁没没分于终中中终于冬至冬至之分积如
其法得一日四岁而终月分成闰闰七而尽其岁十九
名之曰章章首分尽四之俱终名之曰蔀以一岁日乘
之为蔀之日数也以甲子命之二十而复其初是以二
十蔀为纪纪岁青龙未终三终岁后复青龙为元元法
四千五百六十
卷十三 第 5b 页 WYG0252-0230d.png

纪法千五百二十 纪月万八千八百
蔀法七十六 蔀月九百四十 章法
十九 章月二百三十五周天千四
百六十一 日法四 蔀日二万七千七百五十九
没数二十一为章闰 通法四百八十七 没法七因
为章闰 日馀百六十八 中法四十二 大周三十
卷十三 第 6a 页 WYG0252-0231a.png

四万三千三百三十五 月周千一十六 月食数之
生也乃记月食之既者率二十三食而复既其月食百
三十五率之相除得五百二十三之二十而一食以除
一岁之月得岁有再食五百一十三分之五十也分终
其法因以与蔀相约得四与二十七五之会二千五十
二二十而与元会 元会四万一千四十 蔀会三千
五十三 岁数五百一十三 食数千八十一 月数
百二十五 食法二十二
卷十三 第 6b 页 WYG0252-0231b.png

推入蔀术曰以元法除去上元其馀以纪法除之所得
数从天纪算外则所入纪也不满纪法者入纪年数也
以蔀法除之所得数从甲子蔀起算外所入纪岁名命
之算上即所求年太岁所在 推月食所入蔀会年以
元会除去上元其馀以蔀会除之所得以七十二乘之
满六十除去之馀以二十除所得数从天纪算之起外
所以入纪不满二十者数从甲子蔀起算外所入蔀会
也其初不满蔀会者入蔀会年数也各以不入纪岁名
卷十三 第 7a 页 WYG0252-0231c.png

命之算上即所求年蔀
天纪岁名 地纪岁名 人纪岁名 蔀首
甲子 庚辰 庚子 庚申一
癸卯 丙申 丙辰 丙子二
壬午 壬子 壬申 壬辰三
辛酉 戊辰 戊子 戊申四
庚子 甲申 甲辰 甲子五
己卯 庚子 庚申 庚辰六
卷十三 第 7b 页 WYG0252-0231d.png

戊午 丙辰 丙子 丙申七
丁酉 壬申 壬辰 壬子八
丙子 戊子 戊申 戊辰九
乙卯 甲辰 甲子 甲申十
甲午 庚申 庚辰 庚子十一
癸酉 丙子 丙申 丙辰十二
壬子 壬辰 壬午 壬申十三
辛卯 戊申 戊辰 戊子十四
卷十三 第 8a 页 WYG0252-0232a.png

庚午 甲子 甲申 甲辰十五
乙酉 庚辰 庚子 庚申十六
戊子 丙申 丙辰 丙子十七
丁卯 壬子 壬申 壬辰十八
丙午 戊辰 戊子 戊申十九
乙酉 甲申 甲辰 甲子二十
推天正术置入蔀年减一以章月乘之满章法得一名
为积月不满为闰馀十二以上其岁有闰
卷十三 第 8b 页 WYG0252-0232b.png

推天正朔日置入蔀积月以蔀日乘之满蔀月得一名
为积日不满为小馀积日以六十除去之其馀为大馀
以所入蔀名命之算尽之外则前年天正十一月朔日
也小馀四百四十一以上其月大求后月朔加大馀二
十九小馀四百九十小馀满蔀月得一上加大馀命之
如前
一术以大周乘年周天乘减之馀满蔀日则天正朔日
也
卷十三 第 9a 页 WYG0252-0232c.png

推二十四气术曰置入蔀年减一以月馀乘之满中法
得一名曰大馀不满为小馀大馀满六十除去之其馀
以蔀名命之算尽之外则前年冬至之日也
求次气加大馀十五小馀七除命之如前小寒日也
推闰月所在以闰馀减章法馀以十二乘之满章闰数
得一满四以上亦得一算之数从前年十一月起算尽
之外闰月也或进退以中气定之
推弦望日因其月朔大小馀之数皆加大馀七小馀三
卷十三 第 9b 页 WYG0252-0232d.png

百五十九四分三小馀满蔀月得一加大馀大馀命如
法得上弦又加得望次下弦又后月朔其弦望小馀二
百六十以下每以百刻乘之满蔀月得一刻不满其数
近节气夜漏之半者以算上为日
推没灭术置入蔀年减一以没数乘之满日法得一名
为积没不尽为没馀以通法乘积没满没法得一名为
大馀不尽为小馀大馀满六十除去之其馀以蔀名命
之算尽之外前年冬至前没日也求后没加大馀六十
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0252-0233a.png

九小馀四小馀满没法从大馀命之如前无分为灭
一术以为五乘冬至小馀以减通法馀满没法得一则
天正后没也
推合朔所在度置入蔀积月以日乘之满大周除去之
其馀满蔀月得一名为积度不尽为馀分积度加斗二
十一度加二百三十五分以宿次除之不满宿则日月
合朔所在星度也求后合朔加度二十九加分四百九
十九分满蔀月得一度经斗除二百三十五分
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0252-0233b.png

一术以闰馀乘周天以减大周馀满蔀月得一合以斗
二十一度四分一则天正合朔日月所在度推日所在
度置入蔀积日之数以蔀法乘之满蔀日除去之其馀
满蔀法得一为积度不尽为馀分积度加斗二十一度
加十九分以宿次除去之则夜半日所在宿度也
求次日加一度求次月大加三十度小加二十九度经
斗除十分
一术以朔小馀减合度分即日夜半所在其分二百三
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0252-0233c.png

十五约之十九乘之
推月所在度置入蔀积日之数以月周乘之满蔀日除
去之其馀满蔀法得一为积度不尽为馀分积度加斗
二十一十分除如上法则所求之日夜半月所在宿度
也
求次日加十三度二十八分求次月大加三十五度六
十一分月小二十二度三十三分分满法得一度经斗
除十九分其冬下旬月在张心署之谓尽漏分后尽漏
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0252-0233d.png

尽也
一术以蔀法除朔小馀所得以减日半度也馀以减分
即月夜半所在度也
推日明所入度分术曰置其月节气夜漏之数以蔀法
乘之二百除之得一分即夜半到明所行分也以增夜
半日所在度分为明所在度分也
求昏日所入度以夜半到明日所行分分减蔀法其馀
即夜半到昏所行分也以加半夜所在度分为昏日所
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0252-0234a.png

在度也
推月明所入度分术曰置其节气夜半之数以月周乘
之以二百除之为积分积分满蔀法得一以增夜半度
即明月所在度也
求昏月所入度以明积分减月周其馀满蔀法得一度
加夜半则昏月所在度也
推弦望日所入星度术曰置合朔度分之数加七度三
百五十九分四分之三宿次除之即得上弦日所入宿
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0252-0234b.png

度分也
求望下弦加除如前法小分四从大分满蔀月从度
推弦望月所入星度术曰置月合朔度分之数加度九
十八加分六百五十三半以宿次除之即上弦月所入
宿度分也
求望下弦加除如前分满蔀月从度
推月食术曰置入蔀会年数减一以食数乘之满岁数
得一名曰积食不满为食馀以月数乘积满食法得一
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0252-0234c.png

名为积月不满为月馀分积月以章月除去之其馀为
入章月数当先除入章闰乃以十二除去之不满者命
以十一月算尽之外则前十一月前食月也
求入章闰者置入章月以章闰乘之满章月得一则入
章闰数也馀分满二百二十四以上至二百三十一为
食在闰月闰或进退以朔日定之求后食加五百二十
分满法得一月数命之如法其分尽食算上
推月食朔日术曰置食积月之数以二十九乘之为积
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0252-0234d.png

日又以四百九十乘积月满蔀月得一以并积日以六
十除之其馀以所会蔀名命之算尽之外则前年天正
前食月朔日也
求食日加大馀十四小馀七百一十九半小馀满蔀月
为大馀大馀命如前则食日也
求后食朔及日皆加大馀二十七小馀六百一十五其
月馀分不满二十者文加大馀二十九小馀四百九十
九其食小馀者当以漏刻课之夜漏未尽以算上为日
卷十三 第 14a 页 WYG0252-0235a.png

一术以岁数去上元馀以为积月以百一十二乘之满
月数去之馀满食法得一则天正后食也
推诸加时以十二乘小馀先减如法之半得一时其馀
乃以法除之所得算之数从夜半子起算尽之外则所
加时也
推诸上水漏刻以百乘其小馀满其法得一刻不满法
法什之满法得一分积刻先减所入节气夜漏之半其
馀为昼上水之数过昼漏去之馀为夜上水数其刻不
卷十三 第 14b 页 WYG0252-0235b.png

满夜漏半者乃减之馀为昨夜未昼其弦望其日五星
数之生也各记于日与周天度相约而为率以章法乘
周率为用法章月乘日率如月法为积月日馀以月之
月乘积为朔大小馀乘为入月日馀以日法乘周率为
日度法以率去日率馀以乘周天如日度法为度之馀
也日率相约取之得二千九百九十万一千六百二十
一亿五十八万二千三百而五星终如蔀之数与元通
木周率四千三百二十七 日率四千七百二十五
卷十三 第 15a 页 WYG0252-0235c.png

合积月十三 月馀四万一千六百六 月法八万二
千二百一十三 大馀二十三 小馀八百四十七
虚分九十三 入月日十五 日馀万四千六百四十
七 日度法万七千三百八 积度三十三 度馀万
三百一十四
火周率八百七十九 日率千八百七十六 合积月
二十六 月馀六千六百三十四 月法万六千七百
一 大馀四十七 小馀七百五十四 虚分一百八
卷十三 第 15b 页 WYG0252-0235d.png

十六 入月日十一 日馀千八百七十二 日度法
三千五百一十六 积度四十九 度馀一百一十四
土周率九千九十六 日率九千四百一十五 合积
月十二 月馀十三万八千六百三十七 月法十七
万二千八百二十四 大馀五十四 小馀三百四十
八 虚分五百九十二 入月日二十三 日馀二千
一百六十三 日度法三万六千三百八十四 积度
十二 度馀二万九千四百五十一
卷十三 第 16a 页 WYG0252-0236a.png

金周率五千八百三十 日率四千六百六十一 合
积月九 月馀九万八千四百五 月法十一万七百
七十 大馀二十五 小馀七百三十一 虚分二百
九 入月日二十六 日馀二百八十一 日度法二
万三千三百二十 积度二百九十二 度馀二百八
十一
水周率万一千九百八 日率千八百八十九 合积
月一 月馀二十一万七千六百六十 月法二十二
卷十三 第 16b 页 WYG0252-0236b.png

万六千二百五十二 大馀二十九 小馀四百九十
九 虚分四百四十九 入月日二十七 日馀四万
四千八百五 日度法四万七千六百三十一 积度
五十七 度馀四万四千八百五
推五星术置上元以来尽所求年以周率乘之满日率
得一名为积合不尽名合馀馀以周率除之不得焉退
岁无所得星合其年得一合前年二合前二年金水积
合奇为晨偶为夕其不满周率者反减之馀为度分
卷十三 第 17a 页 WYG0252-0236c.png

推星合月以合积月乘积合为小积又以月馀乘积合
满其月法得一从小积为月馀积月满纪月去之馀为
入纪月每以章闰乘之满章月得一为闰不尽为闰馀
以闰减入纪月其馀以十二去之馀为入岁月数从天
正十一月起算外星合所在之月也其闰满二百二十
四以上至二百三十一星合闰月闰或进退以朔制之
推朔日以蔀日乘之入纪月满蔀月得一为积日不尽
为小馀积日满六十去之馀为大馀命以甲子算外星
卷十三 第 17b 页 WYG0252-0236d.png

合月朔日
推入月日以蔀日乘月馀以其月法乘朔小馀从之以
四千四百六十五约之所得得满日度法得一为入月
日不尽为日馀以朔命入月日算外星合日也
推合度以周天乘度分满日度法得一为积度不尽为
度馀以斗二十一四分一命度算外星合所在度也
一术加退岁一以减上元满八十除去之馀以没数乘
之满日法得一为大馀不尽为小馀以甲子命大馀则
卷十三 第 18a 页 WYG0252-0237a.png

星合岁天正冬至日也以周率小馀并度馀馀满日度
法从度即正后星合日数也命以冬至求后合月加合
积月于入岁月加月馀于月馀满其月法得一从入岁
月入岁月满十二去之有闰计焉馀命如前算外后合
月也馀一加晨得夕加夕得晨
求朔日以大小馀加今所得其月馀得一月者又馀二
十九小馀满蔀月得一如大馀大馀命如前
求入月日以入月日馀加今所得馀满日度法得一从
卷十三 第 18b 页 WYG0252-0237b.png

日其前合月朔小馀不满其虚分者空加一日日满月
先去二十九其后合月朔小馀不满四百九十九又减
一日其馀命如前
求合度以积度度馀加今所得馀满日度法得一从度
命如前经斗除如周率矣
木晨伏十六日七千二百二十分半行二度万三千八
百一十一分在日后十三度有奇而见东方见顺日行
五十八分度之十一五十八日行十一度微迟日行九
卷十三 第 19a 页 WYG0252-0237c.png

分五十八日行九度留不行二十五日旋逆日行七分
度之一八十四日进十二度复留二十五日复顺五十
八日行九度又五十八日行十一度在日前十三度有
奇而夕伏西方除伏逆一见三百六十六日行二十八
度伏复十六日七千二百二十二分半行二度万三千
八百一十一分而与日合凡一终三百九十八日有万
四千六百四十一分行星三十二度与万三百一十四
分通率日行四千七百二十五分之三百九十八
卷十三 第 19b 页 WYG0252-0237d.png

火晨伏七十一日二千六百九十四分行五十五度二
千二百五十四分半在日后十六度有奇而见东方见
顺日行二十三分度之十四八十四日行一十二度微
迟日行十二分九十二日行四十八度留不行十一日
旋逆日行六十二分度之十七六十二日退十七度复
留十一日复顺九十二日行四十八度又百八十四日
行百一十二度在日前十六度有奇而夕伏西方除伏
逆一见六百三十六日行百三度伏复七十一日二千
卷十三 第 20a 页 WYG0252-0238a.png

六百九十四分行五十五度二千二百五十四分半而
与日合凡一终七百七十九日有千八百七十二分行
星四百一十四度与九百九十三分通率日行千八百
七十六分之九百九十七
土晨伏十九日千八十一分半行三度万四千七百二
十五分半在日后十五度有奇而见东方见顺日行四
十三分度之三八十六日行六度留不行三十三日旋
逆日行十七分度之一百二日退六度复留三十三日
卷十三 第 20b 页 WYG0252-0238b.png

复顺八十六日行六度在日前十五度有奇而夕伏西
方除伏逆见三百四十日行六度伏复十九日千八十
一分半行三度万四千七百二十五分半与日合凡一
终三百七十八日有二千一百六十三分行星十二度
与二万九千四百五十一分通率日行九千四百一十
五分之三百一十九
金晨伏五日退四度在日后九度而见东方见逆日行
五分度之三十三四十六日行三十三度而日行一度
卷十三 第 21a 页 WYG0252-0238c.png

六分度之三十三四十六日行三十三度而日行一度
九十分度之十五九十一日行六百度益疾日行一度
二十二分九十一日行百一十三度在日后九度而晨
伏东方除伏逆一见二百四十六日行二百四十六度
伏四十一日二百八十一分行五十度二百八十一分
而与日合一合二百九十二日百八十一分行星如之
金夕伏四十一日二百八十一分行五十度二百八十
一分在日前九度而见西方见顺疾日行一度九十一
卷十三 第 21b 页 WYG0252-0238d.png

分度之二十二九十一日行百一十三度微迟日行一
度十五分九十一日行百六度而进日行四十六分度
之三十三四十六日行三十三度留不行八日旋逆日
行五分度之三十日退六度在日前九度而夕伏西方
除伏逆一见二百四十六日行二百四十六度伏五日
退四度而后合凡三合一终五百八十四日有五百六
十二分行星如之通率日行一度
水晨伏九日退七度在日后十六度而见东方见逆一
卷十三 第 22a 页 WYG0252-0239a.png

日退一度留不行二日旋顺日行九分度之八九日行
八度而疾日行一度四分度之一二十日行二十五度
在日后十六度而晨伏东方除伏逆一见三十二日行
三十二度伏十六日四万四千八百五分行三十二度
四万四千八百五分而与日合一合五十七日有四万
四千八百五分行星如之
水夕伏十六日四万四千八百五分行三十二度四万
四千八百五分在日前十六度而见西方见顺疾日行
卷十三 第 22b 页 WYG0252-0239b.png

一度四分度之一二十日行二十五度而迟日行九分
度之八九日行八度留不行二日逆一日退一度在日
前十六度而夕伏西方除伏逆一见三十二日行三十
度伏九日退七度而复合凡再合一终百一十五日有
四万一千九百七十八分行星如之通率日行一度
步术以步法伏日度分如星合日度馀命之如前得星
见日度也术分母乘之分日如度法而一分不尽如法
半以上亦得一而日加所行分满其母得一度逆顺母
卷十三 第 23a 页 WYG0252-0239c.png

不同以当行之母乘故分如故母如一也留者承前逆
则减之伏不书度经斗除如行母四分具一其分有损
益前后相放其以赤道命度进加退减之其步以黄道
日名天正十一月十二月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
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
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
斗二十六牛八 女十二 虚十
卷十三 第 23b 页 WYG0252-0239d.png

危十六 室十六 壁十
北方九十八度四分一
奎十六 娄十二 胃十四 昴十一
毕十六 觜二 参九
西方八十度
井三十三 鬼四 柳十五 星七
张十八 翼十八 轸十七
南方百一十二度
卷十三 第 24a 页 WYG0252-0240a.png

角十二 亢九 氐十五 房五
心五 尾十八 箕十一
东方七十五度
右赤道度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一
斗二十四 牛七 女十一 虚十
危十六 室十八 壁十
北方九十六度四分一
奎十七 娄十二 胃十五 昴十二
卷十三 第 24b 页 WYG0252-0240b.png

毕十六 觜三 参八
西方八十三度
井三十 鬼四 柳十四 星七
张十七 翼十九 轸十八
南方百九度
角十三 亢十 氏十六 房五
心五 尾十八 箕十
东方七十七度
卷十三 第 25a 页 WYG0252-0240c.png

右黄道度三百六十五四分一
黄道去极日景之生据仪表也漏刻之生以去极远近
差乘节气之差如远近而差一刻以相增损昏明之生
以天度乘昼漏夜漏减三百而一为定度以减天度馀
为明加定度一为昏其馀四之如法为少不尽三之如
法为强馀半法以上以成强强三为少少四为度其强
二为少弱也又以日度馀为少强而各加焉
卷十三 第 25b 页 WYG0252-0240d.png
卷十三 第 26a 页 WYG0252-0241a.png
卷十三 第 26b 页 WYG0252-0241b.png

二十四气
冬至
日所在 黄道去极百一十五度
晷景丈三尺 昼漏刻四十五 夜漏刻五十五
昏中星奎六 旦中星亢二
小寒
卷十三 第 27a 页 WYG0252-0241c.png

日所在 黄道去极百一十三
晷景丈二尺 昼漏刻四十五夜漏刻五十四
昏中星娄六半 旦中星氐七
大寒
日所在 黄道去极百一十一
晷景丈一尺 昼漏刻四十六夜漏刻五十三
昏中星胃十一半 旦中星心半
立春
卷十三 第 27b 页 WYG0252-0241d.png

日所在 黄道去极百六
晷景九尺六寸 昼漏刻四十八夜漏刻五十一
昏中星毕五 旦中星尾七半
雨水
日所在 黄道去极百一
晷景七尺九寸昼漏刻五十 夜漏刻四十九
昏中星参六半 旦中星箕六
惊蛰
卷十三 第 28a 页 WYG0252-0242a.png

日所在 黄道去极九十五
晷景六尺五寸 昼漏刻五十三夜漏刻四十六
昏中星井十七 旦中星斗少
春分
日所在 黄道去极八十九
晷景五尺二寸昼漏刻五十五夜漏刻四十四
昏中星鬼四 旦中星斗十一
清明
卷十三 第 28b 页 WYG0252-0242b.png

日所在 黄道去极八十三
晷景四尺一寸昼漏刻五十八夜漏刻四十一
昏中星星四 旦中星斗二十一半
谷雨
日所在 黄道去极七十七
晷景三尺二寸 昼漏刻六十 夜漏刻三十九
昏中星张十七 旦中星斗六半
立夏
卷十三 第 29a 页 WYG0252-0242c.png

日所在 黄道去极七十三
晷景二尺五寸昼漏刻六十二夜漏刻三十七
昏中星翼十七 旦中星女十
小满
日所在 黄道去极六十九
晷景尺九寸 昼漏刻六十三夜漏刻三十六
昏中星角六 旦中星危
芒种
卷十三 第 29b 页 WYG0252-0242d.png

日所在 黄道去极六十七
晷景尺六寸 昼漏刻六十四夜漏刻三十五
昏中星亢五 旦中星危十四
夏至
日所在 黄道去极六十七
晷景尺五寸 昼漏刻六十五 夜漏刻三十五
昏中星氐十二 旦中星室十二
小暑
卷十三 第 30a 页 WYG0252-0243a.png

日所在 黄道去极六十七
晷景尺七寸 昼漏刻六十四夜漏刻三十五
昏中星尾一 旦中星奎二
大暑
日所在 黄道去极七十
晷景二尺 昼漏刻六十三夜漏刻三十六
昏中星尾十五半 旦中星娄三
立秋
卷十三 第 30b 页 WYG0252-0243b.png

日所在 黄道去极七十三
晷景二尺五寸昼漏刻六十二夜漏刻三十七
昏中星箕九 旦中星胃九
处暑
日所在 黄道去极七十八
晷景三尺三寸昼漏刻六十 夜漏刻三十九
昏中星斗十 旦中星毕三
白露
卷十三 第 31a 页 WYG0252-0243c.png

日所在 黄道去极八十四
晷景四尺三寸昼漏刻五十七夜漏刻四十二
昏中星斗二十一 旦中星参五半
秋分
日所在 黄道去极九十半
晷景五尺五寸 昼漏刻五十五夜漏刻四十四
昏中星牛五 旦中星井十六
寒露
卷十三 第 31b 页 WYG0252-0243d.png

日所在 黄道去极九十六
晷景六尺八寸昼漏刻五十二夜漏刻四十七
昏中星女七 旦中星鬼三
霜降
日所在 黄道去极百二
晷景八尺四寸 昼漏刻五十 夜漏刻四十九
昏中星虚六 旦中星星三
立冬
卷十三 第 32a 页 WYG0252-0244a.png

日所在 黄道去极百七
晷景丈四寸 昼漏刻四十八夜漏刻五十一
昏中星危八 旦中星张十五
小雪
日所在 黄道去极百一十一
晷景丈一尺 昼漏刻四十六夜漏刻五十三
昏中星室二半 旦中星翼十五
大雪
卷十三 第 32b 页 WYG0252-0244b.png

日所在 黄道去极百一十三
晷景丈二尺昼漏刻四十五夜漏刻五十四
昏中星壁半 旦中星轸十五
卷十三 第 33a 页 WYG0252-0244c.png

嚏
卷十三 第 33b 页 WYG0252-0244d.png
卷十三 第 34a 页 WYG0252-0245a.png
卷十三 第 34b 页 WYG0252-0245b.png

中星以日所在为正日行四岁乃终置所求年二十四
气小馀四之如法为少大馀不尽三之如法为强弱以
减节气昏明中星而各定矣强正弱直也其强弱相减
同名相去异名从之从强进少为弱从弱退少而强从
上元太岁在庚辰以来尽熹平三年岁在甲寅积九千
卷十三 第 35a 页 WYG0252-0245c.png

四百五十五岁也
论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之分尚矣乃有皇牺皇
牺之有天下也未有书计历载弥久暨于黄帝班示文
卷十三 第 35b 页 WYG0252-0245d.png

章重黎记注象应著名始终相验准度追元乃立历数
天难谌斯是以五三迄于来今各有改作不通用故黄
帝造历元起辛卯而颛顼用乙卯虞用戊午夏用丙寅
殷用甲寅周用丁巳鲁用庚子汉兴承秦初用乙卯至
武帝元封不与天合乃会术士作太初历元以丁丑王
莽之际刘歆作三统追太初前世一元得五星会庚戌
之岁以为上元太初历到章帝元和旋复疏阔徵能术
者课校诸历定朔稽元追汉三十五年庚辰之岁追朔
卷十三 第 36a 页 WYG0252-0246a.png

一日乃与天合以为四分历元加六百五元一纪上得
庚申有近于纬而岁不摄提以辨历者得开其说而其
元鲜与纬同同则或不得于天然历之兴废以疏密课
固不主于元光和元年中议郎蔡邕郎中刘洪补续律
历志邕能著文清浊钟律洪能为算述叙三光今考论
其业义指博通术数略举是以集录为上下篇放续前
志以备一家
卷十三 第 36b 页 WYG0252-0246b.png
卷十三 第 37a 页 WYG0252-0246c.png
卷十三 第 37b 页 WYG0252-0246d.png

赞曰象因物生数本杪曶律均前起准调后发该覈衡
琁检会日月
后汉书卷十三
卷十三 第 38a 页 WYG0252-0247a.png

后汉书卷十三考證
律历志下日有光道○光监本作九依宋本改
按黄道居中日光道前书天文志云日有中道月有
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光道北至东井去北极
近南至牵牛去北极远东至角西至娄去极中此光
道之明文也
卷十三 第 38b 页 WYG0252-0247b.png
后汉书卷十三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