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慧观

相关人物:共 20 位
共 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释监源 朝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未详何许人。
有至行。
能循持律范。
以表率叔季。
不徒为言说而已。
然尤融贯华严。
每讲则盈席皆士大夫。
时号胜集。
且仓廪之中。
所积才数百斛。
而沿夏涉秋。
晨鬻午斋之馈。
日给千人。
未尝匮。
非冥有感致能尔乎。
所居之寺多异徵。
慧观禅师
寺之耆德也。
云。
夜必见三百馀僧。
持莲镫历历凌空而去。
开元中。
冀公崔宁。
疑其妄。
躬信宿山中。
以候。
仍预禁山之四旁三十里毋作火。
初犹无所睹也。
三日之夜。
见百馀镫现空中。
复现光之赤色者千馀尺。
于是冀公蹙然作礼。
叹未曾有。
俄而松间出金色手。
长七尺许。
二菩萨黄白色。
闪烁莫正视。
明日之昼。
一镫现庭柏上。
与太阳争辉。
亘玻璃山约三里。
宝珠一颗。
圆径一丈。
熠爚可爱。
西岭山门上。
起大虹桥。
桥上梵僧老叟童子间出二炬。
于空中交相往来。
如送迎状。
其下两两比立四菩萨。
通身放杂色光。
高六七十尺。
忽标榜寺额于大松林。
后作篆书三学字。
又一镫烂然下垂二绣带。
夜出金山东林之间。
月方中。
有金银二镫。
列照知铉法师坟侧。
诚奇特事也。
南康王韦皋。
每岁三月。
就寺设三百菩萨斋。
中令白敏中。
既为缮治众宇。
且尽疏其灵迹以闻。
大中八年。
诏改额开照。
故东川毗尼之学。
卒推源之为宗主云。

人物简介

宋高僧传·卷第十五 明律篇第四之二
释鉴源者。
不知何许人也。
素行甄明范围律道。
苾刍表率何莫由斯。
后讲华严经号为胜集。
日供千人粥食。
其仓箪中米粟才数百斛。
取之不竭。
沿夏涉秋未尝告匮。
其冥感如此。
其山寺越多徵应。
慧观禅师见三百馀僧持莲灯凌空而去。
历历如流星焉。
开元中崔冀公宁疑其妖妄。
躬自入山宿。
预禁山四方面各三十里火光。
至第三夜有百馀支灯现。
兼红光可千尺馀。
冀公蹶然作礼叹未曾有。
时松间出金色手长七尺许。
有二菩萨黄白金色闪烁。
然复庭前柏树上昼现一灯。
其明如日横布玻瓈。
山可三里所。
宝珠一颗。
圆一丈熠爚可爱。
西岭山门悬大虹桥。
桥上梵僧老叟童子间出有二炬烂然空中。
如相迎送交过之状。
下有四菩萨两两偶立放通身光。
可高六七十尺。
复见大松林后。
忽有寺额篆书三学字。
又灯下垂绣带二条。
东林之间夜出金山。
月当于午。
金银二色灯列于知铉师坟侧。
韦南康皋每三月就寺设三百菩萨大斋。
菩萨现形捧灯。
僧持香灯引挹之。
炉在寺门矣。
白中令敏中睹瑞兴立此寺。
大中八年改额曰开照。
源律师道化与地俱灵哉。
弟子传讲东川所宗也。
神僧传·卷第七
释鉴源。
不知何许人。
素行甄明。
后讲华严经号为胜集。
日供千人粥食。
其仓簟中米粟才数百斛。
取之不竭。
沿夏涉秋未尝告匮。
冥感如此。
后多徵应。
慧观禅师
见三百馀僧持莲灯凌空而去。
历历如流星焉。
开元中崔冀公宁疑其妖妄。
躬自入山宿。
预禁山四方面各三十里火光。
至第三夜有百馀支灯。
现兼红光可千馀尺。
冀公蹶然作礼叹未曾有。
时松间出金色手长七尺许。
有二菩萨黄白金色闪烁。
然复庭前柏树上昼现一灯。
其明如日。
横布玻瓈。
山可三里所宝珠一颗圆一丈。
熠爚可爱。
西岭山门悬大虹桥。
桥上梵僧老叟童子。
间出有二炬烂然空中。
如相迎送交过之状。
下有四菩萨两两偶立。
放通身光可高六七十尺。
复见大松林后。
忽有寺额篆书三学字。
又灯下垂绣带二条。
东林之间夜出金山。
月当于午。
金银二色灯列于知铉师坟侧。
韦南康皋每三月就寺设三百菩萨大斋。
菩萨现相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59—429 【介绍】: 即佛驮跋陀。意译觉贤。东晋末南朝宋初僧人。北天竺迦维罗卫人。幼丧父母,年十七出家,以禅律驰名。游学罽宾,受业于大禅师佛陀斯那。东晋安帝义熙四年,与沙门智严共至长安,大弘禅业,从者甚众。与鸠摩罗什友善,每有疑义,常共咨决。终因宗派不同,为罗什门下谤黩,逼离关中,南走庐山,与慧远相见。八年至江陵,为刘裕所敬重,俱归扬都,止道场寺。译有《大方广佛华严经》等十余部。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一 译经科一
此云觉贤。
迦维罗卫人。
甘露饭王裔也。
大父达磨提婆。
此云法天。
旅游北天竺。
因家焉。
父达摩脩耶利。
此云法日。
与母俱蚤世。
跋陀养于舅氏三岁矣。
其从祖有鸠婆利者。
爱其慧敏。
度为沙弥。
年十七。
受业禅师佛大光。
既登具。
益精经律。
僧伽达多久与同学。
而识其神俊。
然所造诣则未之知也。
游罽宾国。
坐密室中跋陀遽来。
问何自。
曰。
暂往兜率致敬弥勒。
语卒不复见。
达知其已證圣矣。
秦沙门智严至罽宾。
请跋陀宣授禅法于东土。
许之。
于是历六国。
至交趾既附舶。
望见海岛指以语众欲游焉。
舟人以风顺不肯留。
俄而转风。
舶至岛下。
众咸以为神。
于是一舟听其进止。
有顷欲发。
跋陀又止之。
发者果覆没。
忽中夜呼众欲急发。
众方寐不应。
跋陀乃自整帆独发旋。
贼掠馀舶。
至青州。
闻什在长安。
往从之。
什倒屣门迎大悦。
恨相得之晚。
议论多发。
药谓什曰。
公所释未出人意。
而致高名何耶。
什曰。
吾年运已往。
学者妄相粉饰。
公雷同为高。
可乎。
秦太子泓延至东宫。
对什论法。
问曰。
法云何空。
答曰。
众微成色。
色无自性。
故色常空。
又问。
既以极微破色。
空。
复云何破一微。
答曰。
诸师或破析一微。
我意不尔。
又问。
微是常耶。
答曰。
以一微故众微空。
以众微故一微空。
宝云译出此语。
不解其意。
皆谓跋陀所计。
微尘是常。
他日更请。
跋陀曰。
法不自生。
缘会故生。
缘一微故有众微。
微无自性。
则是空矣。
宁当言破一微乎。
秦既崇向出入宫阙者三千馀僧。
贤静退颓然而已。
偶谓弟子曰。
昨见天竺五舶俱发。
众闻为显异。
而贤有弟子。
自言得阿含果。
有以飞语闻者。
祸起不测。
众多遁去。
贤不以为意。
僧䂮道恒曰。
佛犹不听说己所得法。
五舶之说。
何所穷诘。
又弟子诳惑。
互生异同。
于律有违。
理不同止。
贤笑。
慧观等四十馀人渡江。
姚兴惊。
诟䂮等。
即遣使追之。
不可。
遂至匡山。
沙门慧远。
迎待甚勤敬。
遣门人昙邕。
致书关中。
解其摈事。
又请出译禅数诸经。
五舶果至。
游江陵。
道化益盛。
施者奔走焉。
跋陀不受。
持一钵行乞而已。
宋武帝为太尉。
讨刘毅。
在江陵。
陈郡袁豹。
为长史随府。
跋陀尝从豹乞。
未餍辞退。
豹曰意似未足。
跋陀曰。
檀越施心有限耳。
豹呼左右益饭。
饭果尽。
豹大惭。
即问慧观而知其为人。
竟启太尉。
请相见。
邀与俱止京师。
道场寺沙门支法领。
于于阗得华严前分三万六千偈。
未有宣译。
内史孟顗。
右军褚叔度。
讲跋陀译之。
沙门法显。
游西域得僧祗律。
请跋陀译。
语在显传。
跋陀译佛三昧经六卷。
泥洹及脩行方便等论十五部。
一百十七卷。
元嘉六年没。
寿七十二。
神僧传·卷第二
佛驮跋陀罗。
此云觉贤。
本姓释氏。
迦维罗卫人。
甘露饭王之苗裔也。
幼丧父母从祖鸠婆利。
闻其聪敏兼悼其孤露。
乃迎还度为沙弥。
至年十七。
与同学数人俱以习诵为业。
众皆一月贤一日诵毕。
其师叹曰。
贤一日敌三十夫也。
及受具戒修业精勤。
博学群经多所通达。
少以禅律驰名。
常与同学僧迦达多。
共游罽宾同处积载。
达多虽服其才明。
而未测其人也。
后于密室闭户坐禅。
忽见贤来。
惊问何来。
答云。
暂至兜率致敬弥勒。
言讫便隐。
达多知是圣人。
未测深浅。
后屡见贤神变。
乃敬心祈问。
方知得不还果。
常欲游方弘化备观风俗。
会有秦沙门智严。
西至罽宾睹法众清净。
乃慨然东顾曰。
我诸同辈斯有道志。
而不遇真匠发悟莫由。
即咨询国众孰能流化东土。
佥云。
佛驮跋陀。
其人也。
严既要请苦至。
贤遂悯而许焉。
于是舍众辞师。
裹粮东逝。
步骤三载绵历寒暑。
既度葱岭。
路经六国。
国主矜其远化。
并倾怀资奉。
至交阯乃附舶循海而行。
经一岛下。
贤以手指山曰。
可止于此。
舶主曰。
客行惜日调风难遇。
不可停也。
行二百馀里。
忽风转吹舶还向岛下。
众人方悟其神。
咸师事之听其进止。
后遇便风同侣皆发。
贤曰。
不可动。
舶主乃止。
既而有先发者。
一时覆败。
后于闇夜之中忽令众舶俱发。
无肯从者。
贤自起收缆。
唯一舶独发。
俄尔贼至。
留者悉被抄害。
顷之至青州东莱郡。
闻鸠摩罗什在长安。
即往从之。
什大忻悦。
共论法相振发玄微。
多所悟益。
时秦主姚兴专志佛法。
供养三千馀僧。
并往来宫阙盛修人事唯贤守静不与众同。
后语弟子云。
我昨见本乡有五舶俱发。
既而弟子传告外人。
关中旧僧咸以为显异惑众。
僧道恒等谓曰。
佛尚不听说己所得法。
先言五舶将至虚而无实。
又门徒诳惑互起同异。
既于律有违理不同止。
宜可时去勿得停留。
贤曰。
我身若流萍去留甚易。
但恨怀抱未伸。
以为慨然耳。
于是与弟子慧观等四十馀人。
俱发神志。
从容初无异色识真之众咸共叹惜。
道俗送者千有馀人。
姚兴闻去怅怏。
乃谓道恒曰。
佛贤沙门挟道来游欲宣遗教。
缄言未吐良用深慨。
岂可以一言之咎令万夫无导。
因敕令追之。
贤谓使曰。
诚知恩旨无预闻命。
于是率侣宵征。
南指庐岳。
沙门释慧远久服风名。
闻至欣喜倾盖若旧。
远以贤之被摈过由门人。
若悬记五舶止说在同意。
亦于律无犯。
乃遣弟子昙邕致书姚主及关中众僧解其摈事。
远乃请出禅数诸经。
贤志在游化居无求安。
停山岁许。
复西适江陵。
遇外国舶主。
既而讯访。
果是天竺五舶先所见者也。
倾境士庶竞来礼事。
其有奉施悉皆不受。
持钵分卫不问豪贱。
时陈郡袁豹为宋武帝太尉长史。
宋武南讨刘毅。
豹随府届于江陵。
贤将弟子慧观诣豹乞食。
豹素不敬信。
待之甚薄。
未饱辞退。
豹曰。
似未足且复少留。
贤曰。
檀越施心有限。
故令所设已罄。
豹即呼左右益饭。
饭果尽。
豹大惭愧。
既而问慧观曰。
此沙门何如人。
曰。
德量高远非凡所测。
豹深叹异以启太尉。
太尉请与相见甚崇敬之。
资供备至。
俄而太尉还都。
请与俱归安止道场寺。
以元嘉六年卒。
春秋七十有一。
名僧传抄
(或云浮头婆驮。梁言觉贤)。北天竺人也。九岁失父母。为外家所养。年十七出家。师令诵经。五人同业。四人一月。敌其一日。博览经律。精力过人。笃好禅思。遇境斯得。雅游九次。妙入八解。同学僧伽达多。心相赏遇。同游罽宾。达多闭室安禅。先自念言曰。无得觉我者也。有顷忽见觉贤对倚弹指。达多问曰。何从得入。答曰。向往兜率。见子意云无得觉我。故相观耳。达多方悟。非凡夫人焉。苦从谓问。乃云得阿那含也。
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中
佛驮跋陀罗。
此云觉贤。
本姓释氏。
迦维罗卫人。
甘露饭王之苗裔也。
祖父达摩提婆。
此云法天。
尝商旅于北天竺。
因而居焉。
父达摩修耶利。
此云法日。
少亡。
贤三岁孤与母居。
五岁复丧母为外氏所养。
从祖鸠婆利。
闻其聪敏。
兼悼其孤露。
乃迎还度为沙弥。
至年十七与同学数人俱以习诵为业。
众皆一月。
贤一日诵毕。
其师叹曰。
贤一日敌三十夫也。
及受具戒修业精勤。
博学群经多所通达。
少以禅律驰名。
常与同学僧伽达多共游罽宾。
同处积载。
达多虽伏其才明。
而未测其人也。
后于密室闭户坐禅忽见贤来惊问何来。
答云。
暂至兜率致敬弥勒。
言讫便隐。
达多知是圣人未测深浅。
后屡见贤神变乃敬心祈问。
方知得不还果。
常欲游方弘化备观风俗。
会有秦沙门智严。
西至罽宾。
睹法众清胜。
乃慨然东顾曰。
我诸同辈斯有道志。
而不遇真匠发悟莫由。
即咨讯国众。
孰能流化东土。
佥云有佛驮跋陀者。
出生天竺那呵利城。
族姓相承世遵道学。
其童龀出家已通解经论。
少受业于大禅师佛大先。
先时亦在罽宾。
乃谓严曰。
可以振维僧徒宣授禅法者佛驮跋陀其人也。
严既要请苦至。
贤遂悯而许焉。
于是舍众辞师裹粮东逝。
步骤三载绵历寒暑。
既度葱岭路经六国。
国主矜其远化。
并倾心资奉。
至交趾乃附舶。
循海而行经一岛下。
贤以手指山曰。
可止于此。
舶主曰。
客行惜日调风难遇。
不可停也。
行二百馀里。
忽风转吹舶还向岛下。
众人方悟其神。
咸师事之。
听其进止。
后遇便风同侣皆发。
贤曰。
不可动。
舶主乃止。
既而有先发者一时覆败。
后于闇夜之中忽令众舶俱发。
无肯从者。
贤自起收缆。
一舶独发。
俄尔贼至留者悉被抄害。
顷之至青州东莱郡。
闻鸠摩罗什在长安。
即往从之。
什大欣悦。
共论法相振发玄微多所悟益。
因谓什曰。
君所释不出人意而致高名何耶。
什曰。
吾年老故尔。
何必能称美谈。
什每有疑义必共咨决。
时秦太子泓欲闻贤说法。
乃要命群僧集论东宫。
罗什与贤数番往复。
什问曰。
法云何空。
答曰。
众微成色色无自性故虽色常空。
又问。
既以极微破色空。
复云何破微。
答曰。
群师或破析一微。
我意谓不尔又问。
微是常耶。
答曰。
以一微故众微空。
以众微故一微空。
时宝云译出此语不解其意。
道俗咸谓贤之所计微尘是常。
馀日长安学僧复请更释。
贤曰。
夫法不自生缘会故生。
缘一微故有众微。
微无自性则为空矣。
宁可言不破一微常而不空乎。
此是问答之大意也。
秦主姚兴专志佛法。
供养三千馀僧。
并往来宫阙盛修人事。
唯贤守静不与众同。
后语弟子云。
我昨见本乡有五舶俱发。
既而弟子传告外人。
关中旧僧咸以为显异惑众。
又贤在长安大弘禅业。
四方乐靖者并闻风而至。
但染学有浅深。
得法有浓淡。
浇伪之徒因而诡滑。
有一弟子。
因少观行。
自言。
得阿那含果。
贤未即检问。
遂致流言大被谤读。
将有不测之祸。
于是徒众或藏名潜去。
或踰墙夜走。
半日之中众散殆尽。
贤乃夷然不以介意。
时旧僧僧䂮道恒等谓贤曰。
佛尚不听说己所得法。
先言五舶将至虚而无实。
又门徒诳惑互起同异。
既于律有违理不同止。
宜可时去勿得停留。
贤曰。
我身若流萍。
去留甚易。
但恨怀抱未申。
以为慨然耳。
于是与弟子慧观等四十馀人俱发。
神志从容初无异色。
识真之众咸共欢惜。
白黑送者千有馀人。
姚兴闻去怅恨。
乃谓道恒曰。
佛贤沙门协道来游欲宣遗教。
缄言未吐良用深慨。
岂可以一言之咎令万夫无导。
因敕令追之。
贤报使曰。
诚知恩旨无预闻命。
于是率侣宵征。
南指庐岳。
沙门释慧远久服风名。
闻至欣喜若旧。
远以贤之被摈过由门人。
若悬记五舶止说在同意。
亦于律无犯。
乃遣弟子昙邕致书姚主及关中众僧解其摈事。
远乃请出禅数诸经。
贤志在游化居无求安。
停止岁许。
复西适江陵。
遇外国舶至。
既而讯访。
果是天竺五舶先所见者也。
倾境士庶竞来礼事。
其有奉遗悉皆不受。
持钵分卫不问豪贱。
时陈郡袁豹为宋武帝太尉长史。
宋武南讨刘毅随府届于江陵。
贤将弟子慧观诣豹乞食。
豹素不敬信。
待之甚薄。
未饱辞退。
豹曰。
似未足。
且复小留。
贤曰。
檀越施心有限。
故令所设已罄。
豹即呼左右益饭。
饭果尽。
豹大惭愧。
既而问慧观曰。
此沙门何如人。
曰德量高邈非凡所测。
豹深叹异以启太尉。
太尉请与相见甚崇敬之。
资供备至。
俄而太尉还都。
便请俱归安止道场寺。
贤仪范率素不同华俗。
而志韵清远雅有渊致。
京师法师僧弼与沙门宝林书曰。
斗场禅师甚有大心。
便是天竺王何风流人也。
其见称如此先是沙门支法领。
于于阗得华严前分三万六千偈。
未有宣译。
至义熙十四年。
吴郡内史孟顗右卫将军褚叔度即请贤为译匠。
乃手执梵文。
共沙门法业。
慧严等百有馀人。
于道场译出。
诠定文旨。
会通华戎。
妙得经意。
故道场寺犹有华严堂焉。
又沙门法显。
于西域所得僧祇律梵本。
复请贤译为晋文。
语在显传。
其先后所出佛三昧海六卷。
泥洹及修行方便论等。
凡一十五部。
一百十有七卷为究其幽旨妙尽文意。
贤以元嘉六年卒。
春秋七十有一矣。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此云觉贤。迦维罗卫人。甘露饭王之苗裔也。父少亡。贤孤与母居。五岁复丧母。为外氏所养。从祖鸠婆利。闻其聪敏。悼其孤露。乃迎还度为沙弥。至年十七。与同学数人。习诵为业。众皆一月。贤一日诵毕。其师叹曰。贤一日敌三十夫也。及受具戒。修业精勤。博学群经。多所通达。少以禅律驰名。常欲游方弘化。会有秦沙门知严。西至罽宾。慨然东顾曰。我诸同辈有道志。而不遇真匠。发悟莫由。即咨询国众。孰能流化东土。佥曰。有佛驮跋陀者。可以振维僧徒。宣授禅法。严要请苦至。贤遂悯而许焉。于是舍众辞师。裹粮东逝。步骤三载。绵历寒暑。既度葱岭。路经六国。国王矜其远化。并倾资。奉至交趾。乃附舟海行。经一岛下。贤以手指山曰。可止于此。舶主曰。客行惜日。调风难遇。不可停也。行二百馀里。忽风转吹舶。还向岛下。众人方悟其神。咸师事之。听其进止。后遇便风。同侣皆发。贤曰。不可动。舶主乃止。既而有先发者。一时覆败。后于闇夜之中。忽令众舶俱发。无肯从者。贤自起收缆。唯一舶独发。俄尔贼至。留者悉被抄害。顷之至青州东莱郡。闻鸠摩罗什在长安。即往从之。什大欣悦。共论法相。振发占微。多所悟益。秦太子泓。欲闻贤说法。乃要命群僧。集论东宫。罗什与贤。数番往复什问曰。法云何空。答曰。众微成色。色无自性。故唯色常空。又问。既以极微破色空。复云何破一微。答曰。群师或破析一微。我意谓不尔。又问。微是常耶。答曰。以一微空故众微空。众微空故一微空。时宝云译出此语。不解其意。馀日长安学僧。复请更释。贤曰。夫法不自生。缘会故生。缘一微。故有众微。微无自性。则为空故一微空中无众微。众微空中无一微。秦主姚兴。专志佛法。供养三千馀僧。并往来宫阙。盛修人事。唯贤守静。不与众同。义熙十四年。吴郡内史孟顗。右卫将军褚叔度。请贤为译匠。手执华严梵文。共沙门法业。慧义。慧严等。百有馀人。于道场译出诠定。文旨会通。妙得经意。
求那跋摩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此云功德铠。
刹利种。
世王罽宾国。
大父呵黎跋陀。
此云师子贤。
父僧伽阿难。
此云众喜。
皆有奇德。
跋摩年十四。
天姿秀发。
其母尝须野兽肉羹。
使办味。
跋摩曰。
有生之类。
莫不恶死。
以彼之所恶。
充己之所嗜。
岂亦仁人之用心哉。
母恚曰。
汝谓端有地狱报耶。
佗日我替汝偿。
所不悔也。
已而跋摩偶覆羹烂手。
谓母曰。
痛可柰何。
母其替我乎。
母笑曰。
痛在汝。
我安能替耶。
跋摩跪曰。
杀寔三涂极苦之因。
身作身受。
固无替理。
昨者大人之言。
其无乃过乎。
母为止杀。
终其身。
年十八。
去为沙门。
有相者曰。
君三十当南面称孤。
今兹出家。
其获道果必矣。
及期王薨。
国人欲迎立之。
跋摩翻然自引。
游狮子国。
入阇婆。
阇婆王婆多伽母先梦圣者至。
见跋摩从受五戒。
王始不信。
以母故。
亦从受焉。
久之乃笃信。
邻国来寇。
王将禦之。
因问跋摩以不战而胜之术。
对曰其惟慈悲乎。
虽然国有患难。
而岂可弗加驱驰哉。
王行矣。
既凯旋。
王中流矢。
跋摩咒水洗之而愈。
王欲出家。
群臣固争不可。
王曰吾有三愿。
苟诸君听之。
则吾亦当听诸君请。
不然则否。
其一应同奉大和尚。
其二应禁杀。
其三应有馀积。
以赈给贫乏。
于是群臣谨奉约。
而率遵五戒。
王躬治精舍。
以延跋摩。
名震诸国。
元嘉元年九月。
京师沙门慧观慧聪等。
表请迎至。
诏交州刺史。
并沙门法长道冲道俊等。
航海以往至广州。
诏听乘驿诣阙。
道由始兴。
爱其虎市山。
形类耆阇。
因改山中寺额为灵鹫。
留居之一年。
太守蔡茂之深加敬仰。
将死。
说法安慰。
而家人梦其在寺为众僧讲法。
寺有宝月殿。
跋摩于东壁戏作定光儒童布发像。
极妙。
夜辄有光。
山故多虎。
自跋摩至屏绝。
禅定必累日。
寺僧尝遣沙弥侯之。
见白狮子。
仰蹑柱而戏。
弥空皆青莲华。
沙弥惊走大呼。
僧争至。
豁无所见。
八年正月至建邺。
引对。
劳问甚勤。
曰寡人欲持斋不杀。
迫以身徇万几。
不获所愿。
法师远来陋邦。
何以见教。
对曰道在身。
不在事。
法由己。
不由人。
且帝王所脩。
与匹夫异。
匹夫身贱名微。
言令不威。
傥不克己苦节。
何以为用。
帝王以四海为家。
万民为子。
出一嘉言。
则士庶皆悦。
布一善政。
则人神以和。
刑不夭命。
役不劳力。
则使风雨时若。
寒暑应节。
百谷滋繁。
桑麻郁茂。
以是为持斋不杀。
亦大矣。
安在辍半日之飧。
全一禽之命。
然后为弘济耶。
帝抚几叹曰。
俗迷远理。
僧滞近教。
迷远理者。
谓至道虚旷。
滞近教者。
但拘名相。
如法师所谕。
开奖人意。
可与论天人之际矣。
止祇洹寺。
讲法华及十地品。
法席之盛。
前所未见。
译菩萨善戒三十品。
优婆塞五戒法等二十六卷。
足成伊叶波罗所译杂心十卷。
元嘉六年。
坐夏定林。
夏休还祇洹。
九月二十八日。
中食未毕还室。
弟子从至。
泊然已化。
寿六十五。
则一日谓弟子曰。
我已證二果矣。
又说偈三十六行。
授阿沙罗曰。
可以示天竺僧。
及此土僧。
有诏建塔。
译遗偈。
偈多不载。
神僧传·卷第三
求那跋摩。
此云功德铠。
本刹利种。
累世为王治在罽宾国。
年十四便机见俊达深度。
仁爱汎博崇德务善。
其母尝须野肉令跋摩办之。
跋摩曰。
有命之类莫不贪生。
夭彼之命非仁人矣。
年二十出家受戒。
洞明九部博晓四舍。
诵经百馀万言。
深达律品妙入禅要。
时人号曰三藏法师。
至年三十罽宾国王薨。
绝无绍嗣。
众咸议曰。
跋摩帝室之胤。
又才明德重。
可请令还俗以绍国位。
群臣数百再三固请。
跋摩不纳。
乃辞师违众林栖谷饮。
孤行山野遁迹人世。
后至阇婆国。
初未至一日阇婆王母夜梦见一道士飞舶入国。
明旦果是跋摩来至。
王母敬以圣礼从受五戒。
母因劝王曰。
宿世因缘得为母子。
我已受戒而汝不信。
恐后生之因永绝今果。
王迫以母敕。
即奉命受戒。
渐染既久专精稍笃。
顷之邻兵犯境。
王谓跋摩曰。
外贼恃力欲见侵侮。
若与斗战伤杀必多。
如其不拒危亡将至。
今唯归命师尊不知何计。
跋摩曰。
暴寇相攻宜须禦捍。
但当起慈悲心勿兴害念耳。
王自领兵拟之。
旗鼓始交贼便退散。
王遇流矢伤脚。
跋摩为咒水洗之。
信宿平复。
后为跋摩立精舍。
躬自琢材伤王脚指。
跋摩又为咒治之。
有顷平复。
时京师名德沙门慧观慧聪等远挹风猷思欲参禀。
以元嘉元年九月。
启文帝求迎请跋摩。
帝即敕交州刺史令泛舶延致。
等又遣沙门法长道冲道隽等往彼祈请。
文帝知跋摩已至南海。
于是复敕州郡令资发下京。
路由始兴经停岁许。
始兴有虎市山。
仪形耸峙峰岭高绝。
跋摩谓其髣髴耆阇。
乃改名灵鹫。
于山寺之外别立禅室。
去寺数里磬音不闻。
每至鸣椎。
跋摩已至。
或冒雨不沾。
或履泥不污。
时众道俗莫不肃然增敬。
寺有宝月殿。
跋摩于殿北壁手自画作罗云像。
及定光儒童布发之形。
像成之后每夕放光。
久之乃歇。
始兴太守蔡茂之深加敬仰。
后茂之将死。
跋摩躬自往视说法安慰。
后家人梦见茂之在寺中与众僧讲法。
此山本多虎灾。
自跋摩居之。
昼行夜往。
或时值虎以杖按头抒之而去。
跋摩尝于别室坐禅。
累日不出。
寺僧遣沙弥往候之。
见一白师子缘柱而立。
亘室弥漫生青莲花。
沙弥惊恐大呼。
往视师子豁无所见。
未终之前预造遗文偈颂三十六行。
自说因缘云。
已證二果。
手自封缄付弟子阿沙罗云。
我终后可以此文还示天竺僧。
亦可示此境僧也。
既终之后即趺坐绳床。
颜貌不异似若入定。
道俗赴者千有馀人。
并闻香气芬烈。
咸见一物状若龙蛇。
可长一匹许。
起于尸侧直上冲天。
莫能诏者。
即于南林戒坛前。
依外国法阇毗之。
春秋六十有五。
高僧传·卷第三 译经下
求那跋摩。
此云功德铠。
本刹利种。
累世为王治在罽宾国。
祖父呵梨跋陀。
此言师子贤。
以刚直被徙。
父僧伽阿难。
此言众喜。
因潜隐山泽。
跋摩年十四便机见俊达深有远度。
仁爱汎博崇德务善。
其母尝须野肉令跋摩办之。
跋摩启曰。
有命之类莫不贪生。
夭彼之命非仁人矣。
母怒曰。
设令得罪吾当代汝。
跋摩他日煮油误浇其指。
因谓母曰。
代儿忍痛。
母曰。
痛在汝身吾何能代。
跋摩曰。
眼前之苦尚不能代。
况三途耶。
母乃悔悟终身断杀。
至年十八相公见而谓曰。
君年三十当抚临大国南面称尊。
若不乐世荣当获圣果。
至年二十出家受戒。
洞明九部博晓四含。
诵经百馀万言。
深达律品妙入禅要。
时号曰三藏法师。
至年三十罽宾王薨。
绝无绍嗣。
众咸议曰。
跋摩帝室之胤。
又才明德重。
可请令还俗以绍国位。
群臣数百再三固请。
跋摩不纳。
乃辞师违众林栖谷饮。
孤行山野遁迹人世。
后到师子国观风弘教。
识真之众咸谓已得初果。
仪形感物见者发心。
后至阇婆国。
初未至一日阇婆王母夜梦见一道士飞舶入国。
明旦果是跋摩来至。
王母敬以圣礼从受五戒。
母因劝王曰。
宿世因缘得为母子。
我已受戒而汝不信。
恐后生之因永绝今果。
王迫以母敕。
即奉命受戒。
渐染既久专精稍笃。
顷之邻兵犯境。
王谓跋摩曰。
外贼恃力欲见侵侮。
若与斗战伤杀必多。
如其不拒危亡将至。
今唯归命师尊不知何计。
跋摩曰。
暴𡨥相攻宜须禦捍。
但当起慈悲心勿兴害念耳。
王自领兵拟之。
旗鼓始交贼便退散。
王遇流矢伤脚。
跋摩为咒水洗之。
信宿平复。
王恭信稍殷。
乃欲出家修道。
因告群臣曰。
吾欲躬栖法门。
卿等可更择明主。
群臣皆拜伏劝请曰。
王若舍国则子民无依。
且敌国凶强恃险相对。
如失恩覆则黔首奚处。
大王天慈宁不悯念。
敢以死请申其悃愊。
王不忍固违。
乃就群臣请三愿。
若许者当留治国。
一愿凡所王境同奉和上。
二愿尽所治内一切断杀。
三愿所有储财赈给贫病。
群臣欢喜佥然敬诺。
于是一国皆从受戒。
王后为跋摩立精舍。
躬自引材伤王脚指。
跋摩又为咒治。
有顷平复。
导化之声播于遐迩。
邻国闻风皆遣使要请。
时京师名德沙门慧观慧聪等。
远挹风猷思欲餐禀。
以元嘉元年九月。
面启文帝。
求迎请跋摩。
帝即敕交州刺史令汎舶延致等。
又遣沙门法长道冲道俊等往彼祈请。
并致书于跋摩及阇婆王婆多加等。
必希顾临宋境流行道教。
跋摩以圣化宜广不惮游方。
先已随商人竺难提舶欲向一小国。
会值便风遂至广州。
故其遗文云。
业行风所吹遂至于宋境。
此之谓也。
文帝知跋摩已至南海。
于是复敕州郡令资发下京。
路由始兴。
经停岁许。
始兴有虎市山。
仪形耸孤峰岭高绝。
跋摩谓其髣髴耆阇。
乃改名灵鹫。
于山寺之外别立禅室。
室去寺数里磬音不闻。
每至鸣椎跋摩已至。
或冒雨不沾。
或履泥不湿。
时众道俗莫不肃然增敬。
寺有宝月殿。
跋摩于殿北壁手自画作罗云像及定光儒童布发之形。
像成之后每夕放光。
久之乃歇。
始兴太守蔡茂之深加敬仰。
后茂之将死。
跋摩躬自往视说法安慰。
后家人梦见茂之在寺中与众僧讲法。
实由跋摩化导之力也。
此山本多虎灾。
自跋摩居之。
昼行夜往。
或时值虎。
以杖按头。
弄之而去。
于是山旅水宾去来无梗。
感德归化者十有七八焉。
跋摩尝于别室入禅。
累日不出。
寺僧遣沙弥往候之。
见一白师子缘柱而上。
亘空弥漫生青莲华。
沙弥惊恐大呼往逐师子。
豁无所见。
其灵异无方。
类多如此。
后文帝重敕等。
复更敦请。
乃汎舟下都。
以元嘉八年正月达于建邺。
文帝引见劳问慇勤。
因又言曰。
弟子常欲持斋不杀。
迫以身殉物不获从志。
法师既不远万里来化此国。
将何以教之。
跋摩曰。
夫道在心不在事。
法由己非由人。
且帝王与匹夫所修各异。
匹夫身贱名劣。
言令不威。
若不剋己苦躬。
将何为用。
帝王以四海为家。
万民为子。
出一嘉言则士女咸悦。
布一善政则人神以和。
刑不夭命役无劳力。
则使风雨适时寒暖应节。
百谷滋繁桑麻郁茂。
如此持斋斋亦大矣。
如此不杀德亦众矣。
宁在阙半日之餐全一禽之命。
然后方为弘济耶。
帝乃抚机叹曰。
夫俗人迷于远理。
沙门滞于近教。
迷远理者谓至道虚说。
滞近教者则拘恋篇章。
至如法师所言。
真谓开悟明达。
可与言天人之际矣。
乃敕住祇洹寺供给隆厚。
公王英彦莫不宗奉。
俄而于寺开讲法华及十地。
法席之日轩盖盈衢。
瞩往还肩随踵接。
跋摩神府自然妙辩天绝。
或时假译人而往复悬悟。
后祇洹慧义请出菩萨善戒。
始得二十八品。
后弟子代出二品。
成三十品。
未及缮写失序品及戒品。
故今犹有两本。
或称菩萨戒地。
初元嘉三年。
徐州刺史王仲德于彭城请外国伊叶波罗译出杂心。
至择品而缘碍遂辍。
至是更请跋摩译出后品。
足成十三卷。
并先所出四分羯磨优婆塞五戒略论优婆塞二十二戒等。
凡二十六卷。
并文义详允梵汉弗差。
时影福寺尼慧果净音等。
共请跋摩云。
去六年有师子国八尼至京云。
宋地先未经有尼。
那得二众受戒。
恐戒品不全。
跋摩云。
戒法本在大僧众发。
设不本事无妨得戒。
如爱道之缘。
诸尼又恐年月不满。
苦欲更受。
跋摩称云。
善哉。
苟欲增明甚助随喜。
但西国尼年腊未登。
又十人不满。
且令学宋语别因西域居士。
更请外国尼来足满十数。
其年夏在定林下寺安居。
时有信者采华布席。
唯跋摩所坐华彩更鲜。
众咸崇以圣礼。
夏竟还祇洹。
其年九月二十八日中食未毕。
先起还阁。
其弟子后至。
奄然已终。
春秋六十有五。
未终之前预造遗文偈颂三十六行。
自说因缘云。
已證二果。
手自封缄付弟子阿沙罗云。
我终后可以此文还示天竺僧。
亦可示此境僧也。
既终之后即扶坐绳床。
颜貌不异似若入定。
道俗赴者千有馀人。
并闻香气芬烈。
咸见一物状若龙蛇。
可长一匹许。
起于尸侧直上冲天莫能詺者。
即于南林戒坛前依外国法阇毗之。
四部鳞集。
香薪成𧂐。
灌之香油以烧遗阴。
五色焰起氛氲丽空。
是时天景澄朗道俗哀叹。
仍于其处起立白塔。
欲重受戒。
诸尼悲泣望断不能自胜。
初跋摩至京。
文帝欲从受菩萨戒。
会虏寇侵彊未及咨禀。
奄而迁化。
以本意不遂伤恨弥深。
乃令众僧译出其遗文云。
前顶礼三宝  净戒诸上座 浊世多谄曲  虚伪无诚信 愚惑不识真  怀嫉轻有德 是以诸贤圣  现世晦其迹 我求那跋摩  命行尽时至 所获善功德  今当如实说 不以谄曲心  希望求名利 为劝众懈怠  增长诸佛法 大法力如是  仁者咸谛听 我昔旷野中  初于死尸 膀胀虫烂坏  臭秽脓血流 系心缘彼处  此身性如是 常见此身相  贪蛾不畏火 如是无量种  修习死尸 放舍馀闻思  依止林树间 是夜专精进  正常不忘 境界恒在前  犹如对明镜 如彼我亦然  由是心寂靖 轻身极明净  清凉心是乐 增长大欢喜  则生无著心 变成骨锁相  白骨现在前 朽坏肢节离  白骨悉磨灭 无垢智炽然  调伏思法相 我时得如是  身安极柔软 如是方便修  胜进转增长 微尘念念灭  坏色正念法 是则身究竟  何缘起贪欲 知因诸受生  如鱼贪钩饵 彼受无量坏  念念磨灭 知彼所依处  从心猿猴起 业及业果报  依缘念念灭 心所知种种  是名别相法 是则思慧念  次第满足修 种种法相  其心转明了 我于尔焰中  明见四念处 律行从是竟  摄心缘中住 苦如炽然剑  斯由渴爱转 爱尽般涅槃  普见彼三界 死焰所炽然  形体极消瘦 喜息乐方便  身还渐充满 胜妙众生相  顶忍亦如是 是于我心起  真实正方便 渐渐略境界  寂灭乐增长 得世第一法  一念缘真谛 次第法忍生  是谓无漏道 妄想及诸境  名字悉远离 境界真谛义  除恼获清凉 成就三昧果  离垢清凉缘 不涌亦不没  净慧如明月 湛然正安住  纯一寂灭相 非我所宣说  唯佛能證知 那波阿毗昙  说五因缘果 实义知修行  名者莫能见 诸论各异端  修行理无二 偏执有是非  达者无违诤 修行众妙相  今我不宣说 惧人起妄想  诳惑诸世间 于彼修利相  我已说少分 若彼明智者  善知此缘起 摩罗婆国界  始得初圣果 阿兰若山寺  道迹修远离 后于师子国  村名劫波利 进修得二果  是名斯陀含 从是多留难  障修离欲道 见我修远离  知是处空闲 咸生希有心  利养竞来集 我见如火毒  心生大厌离 避乱浮于海  阇婆及林邑 业行风所飘  随缘之宋境 于是诸国中  随力兴佛法 无问所应问  谛实真实 今此身灭尽  寂若灯火灭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此云功德铠。
本刹利种。
累世为王。
治在罽宾国。
跋摩年十四。
机见俊达。
深有远度。
仁爱务善。
其母尝须野肉。
令跋摩办之。
跋摩启曰。
有命之类。
莫不贪生。
夭彼之命。
非仁人矣。
母怒曰。
设令得罪。
吾当代汝。
跋摩他口煮油。
误浇其指。
因谓母曰。
代儿忍痛。
母曰。
痛在汝身。
吾何能代。
跋摩曰。
眼前之苦。
尚不能代。
况三途耶。
母乃悔悟。
终身断杀。
至年十八。
相工见而谓曰。
君年三十。
当抚临大国。
南面称尊。
若不乐世荣。
当获圣果。
至年二十。
出家受戒。
洞明九部。
博晓四含。
诵经百馀万言。
深达律品。
妙入禅要。
时人号曰。
三藏法师。
至年三十。
罽宾国王薨。
绝无绍嗣。
众咸议曰。
跋摩帝室之胤。
又才明德重。
可请令还俗。
以绍国位。
群臣数百。
再三固请。
跋摩不纳。
乃辞师违众。
林栖谷饮。
孤行山野。
遁迹人世。
后到师子国。
观风弘教见者发心。
后至阇婆国。
至前一日。
阇婆王母。
夜梦见一道士。
飞舶入国。
明旦果跋摩至。
王母敬以圣礼从受五戒。
母因劝王曰。
宿世因缘得为母子我已受戒而汝不信。
恐后生之因。
永绝今果。
王迫以母敕即奉命受戒。
顷之邻兵犯境。
王谓跋摩曰。
外贼恃力。
欲见侵侮。
若与斗战。
伤杀必多。
如其不拒。
危亡将至。
今唯归命师尊。
不知何计。
跋摩曰。
暴寇相攻。
宜须禦捍。
但当起慈悲心。
勿兴害念耳。
王自领兵拟之。
旗鼓始交。
贼便退散王遇流矢伤脚。
跋摩为咒水洗之。
信宿平复。
王恭信稍殷。
乃欲出家修道。
因告群臣曰。
吾欲躬栖法门。
卿等可便择明主。
群臣皆拜伏劝请曰。
王若舍国。
则子民无依。
且敌国凶强。
恃崄相对。
大王天慈。
宁不悯命。
敢以死请。
王不忍固违。
乃就群臣请三愿。
若许者当留治国。
一愿凡所王境。
同奉和尚。
二愿尽所治内。
一切断杀。
三愿所有储财。
赈给贫病。
群臣欢喜敬诺。
于是一国皆从受戒。
王后为跋摩立精舍。
躬自琢材。
伤王脚指。
跋摩又为咒治。
有顷平复。
道化之声。
播于遐迩。
邻国闻风。
皆遣使要请。
时京师名德。
慧观慧聪等。
远挹风猷。
以元嘉元年九月。
面启文帝。
求迎跋摩。
帝即赐交州刺史。
令泛舶延致。
等又遣沙门法长道冲道俊等。
往彼祈请。
并致书于跋摩。
及阇婆王。
希临宋境。
流行道教。
跋摩以圣化宜广。
不惮游方。
路由始兴。
经停岁许。
始兴有虎市山。
仪形耸峙。
峰岭高绝。
跋摩谓髣髴耆阇。
乃改名灵鹫。
于山寺之外。
别立禅室。
去寺数里。
磬音不闻。
每至鸣椎。
跋摩已至。
或冒雨不沾。
或履泥不污。
时众道俗。
莫不肃然增敬寺有宝月殿。
跋摩于殿北壁。
手自画作罗云像。
及定光儒童布发之形。
像成之后。
每夕放光。
此山本多虎灾。
自跋摩居之。
昼行夜往。
或时值虎。
以杖按头抒之而去。
于是山旅水宾。
去来无梗。
文帝重敕等复更敦请。
乃汎舟下都。
以元嘉八年正月。
达于建业。
文帝引见。
劳问慇勤。
因言曰。
弟子常欲持斋不杀。
不获从志。
法师既不远万里。
来化此国。
将何以教之。
跋摩曰。
夫道在心。
不在事。
法由己。
非由人。
且帝王与匹夫。
所修各异。
匹夫身贱名劣。
言令不威。
若不克己苦躬。
将何为用。
帝王以四海为家。
万民为子。
出一嘉言。
则士女咸悦。
布一善政。
则人神以和。
刑不夭命。
役无劳力。
使风雨适时。
寒煖应节。
百谷滋繁。
桑麻郁茂。
如此持斋亦大矣。
不杀亦众矣。
宁在阙半日之餐。
全一禽之命。
方为弘济耶。
帝乃抚几叹曰。
夫俗人迷于远理。
沙门滞于近教。
迷远理者。
谓至道虚说。
滞近教者。
则拘恋篇章。
至如法师所言。
真开悟明达。
可与言天人之际矣。
乃敕住祇洹寺。
供给隆厚。
王公英彦。
莫不宗奉。
俄而于寺开讲法华。
及十地。
法席之日。
轩盖盈衢。
瞩往还。
肩随踵接。
其年九月二十八日。
食未毕。
奄然已终。
春秋六十有五。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弘法科
此云法乐。
西国人也。
弃家以精律著名。
弘始七年。
至关中。
时弗若多罗已化久矣。
庐山慧远。
闻支善毗尼。
愿竟其学。
遣书通好曰。
佛教之兴。
先自上国。
分流已来。
四百年于兹矣。
然比丘根本。
皆所未知。
顷幸弗若多罗。
诵出十诵。
方半而没。
兹用追恨。
窃闻仁者。
亦赍此经。
必蒙开施。
勿伥愤发。
果使始涉之流。
不失无上之津。
此恩不赀。
何以论报。
支得书。
乃与罗什。
足多罗未尽之文。
支住长安大寺。
沙门慧观欲延居洛阳。
支曰。
洛中有人弘法。
足以利世。
吾当化律学未至之处。
于是去。
不知所终。
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中
昙摩流支。
此云法乐。
西域人也。
弃家入道。
偏以律藏驰名。
以弘始七年秋达自关中。
初弗若多罗诵出十诵未竟而亡。
庐山释慧远闻支既善毗尼。
希得究竟律部。
乃遣书通好曰。
佛教之兴先行上国。
自分流以来四百馀年。
至于沙门德式所阙尤多。
顷西域道士弗若多罗。
是罽宾人。
甚讽十诵梵本。
有罗什法师通才博见为之传译。
十诵之中文始过半。
多罗早丧中途而寝。
不得究竟大业。
慨恨良深。
传闻仁者赍此经自随。
甚欣所遇。
冥运之来岂人事而已耶。
想弘道为物感时而动。
叩之有人。
必情无所吝。
若能为律学之徒。
毕此经本。
开示梵行洗其耳目。
使始涉之流不失无上之津参怀胜业者日月弥朗。
此则慧深德厚。
人神同感矣。
幸愿垂怀不乖往意。
一二悉诸道人所具。
流支既得远书及姚兴敦请。
乃与什共译十诵都毕。
研详考覈条制审定。
而什犹恨文烦未善。
既而什化不获删治。
流支住长安大寺。
慧观欲请下京师。
支曰。
彼土有人有法足以利世。
吾当更行无律教处。
于是游化馀方不知所卒。
或云终于凉土未详。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弘法科
生范氏。
豫州人也。
年十二。
为儒。
深明诗礼。
十六为沙门。
以解义称。
从什公游。
为一时流辈所推。
还建邺。
止东安寺。
宋高祖礼遇特异。
方伐长安。
载与俱。
行。
及文帝嗣位。
尤所钦敬。
初帝于法未甚信崇。
元嘉十二年。
京尹萧摹之请制民间建寺铸像。
帝谓侍中何尚之。
吏部羊玄保曰。
朕少读经不多。
比日弥复无暇。
因果之事。
昧然未究。
所以不敢立异者。
正以卿辈时秀信敬故耳。
范泰谢灵运尝言。
六经法度。
本在济世。
必求妙道。
当以佛经指南。
比见颜延之析达性论。
宗炳难黑白论。
其说汪洋。
大明至理。
并足开奖人意。
若使率土之民。
皆敦此化。
则朕坐致太平。
夫复何事。
因出摹之所上疏曰。
卿等增损。
必有以遏戒浮淫。
无伤弘奖者。
乃当著令耳。
尚之对曰。
横目之俗。
多不敬信。
以臣庸陋。
独有愚勤。
寔惧缺薄。
上玷大法。
更蒙奖论。
重有愧耳。
然前代群英。
则不负明诏矣。
渡江而来。
王导周顗庾亮王濛谢尚郗起王坦之王恭王谧郭文谢敷戴逵许询。
及亡高祖兄弟。
王元琳昆季。
范汪孙绰张玄殷凯。
或宰辅冠冕。
或人伦羽仪。
或置情人天之际。
或抗迹烟霞之表。
皆倒心归依。
其间比对。
如兰护开潜渊遁崇邃。
皆亚迹黄钟。
或不测人也。
近世道俗较谈便尔。
若悉举者。
夷夏汉魏。
奇杰辈出。
不可胜数。
慧远法师云。
释迦之化。
无所不可。
适道固自教原。
齐俗亦为要务。
窃味此言。
有契至理。
若使家家持戒。
则一国息刑。
故佛图澄适赵。
而使二石减暴。
罗什在秦。
则苻健损虐。
神道助教。
昭然可观。
不可诬也。
而摹之所请。
不谓全非。
但伤蠹道俗者。
其意本在无行僧尼。
而情伪难分。
去取未易耳。
至如土木之工。
虽若糜费。
然植福报恩。
未易顿绝。
臣比斟酌。
进退未安。
今日面奉德音。
实用欣抃。
羊玄保进曰。
此谈盖天人之学。
岂臣昧陋。
所宜与闻。
窃恐秦楚论强兵之术。
孙吴尽吞并之计。
无取于此耳。
帝曰。
此非战国之具。
良如卿言。
尚之曰。
夫礼隐逸则战士怠。
贵仁德则兵气销。
傥以孙吴为志。
动期吞并。
亦将无取于尧舜之道。
岂特释教而已哉。
帝悦曰。
释门之有卿。
如孔门之有季路。
所谓恶言不入于耳。
自是崇敬教乘。
颜延之著离识论。
先以其检上帝。
帝命严辩之。
酬酢终日。
帝笑曰。
公等殆不愧支许也。
东海何承天问严。
佛国用何历。
严曰。
天竺夏至之日。
方中无影。
盖天之中也。
五行用土色尚黄。
数以五。
八寸为尺。
十两当汉十二两。
以建辰之月为岁首。
讨覈分至。
推较薄蚀。
顾步光影。
其法甚详。
宿度年纪。
咸有条例。
承天无所措词。
后波利国人来。
果同严说。
帝诏任豫受焉。
严与慧观谢灵运。
详定涅槃经。
梦神诃之曰。
涅槃尊经。
何以辄加斟酌。
严惕然而觉。
欲尽收前本。
时识者曰。
此欲戒厉后人耳。
若必不应者。
宜即于详定时。
见梦也。
严以为然。
后又梦神告曰。
君以佛经之力。
必当见佛。
元嘉二十年殁。
寿八十一。
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四
释慧严。
姓范。
豫州人。
年十二为诸生博晓诗书。
十六出家。
又精鍊佛理。
迄甫立年学洞群籍。
风声四远化洽殊邦。
闻什公在关复从受学。
访正音义多所异闻。
后还京师止东安寺。
宋高祖素所知重。
高祖后伐长安。
要与同行。
严曰。
檀越此行虽伐罪吊民。
贫道事外之人。
不敢闻命。
帝苦要之。
遂行。
及文帝在位。
情好尤密。
每见弘赞问佛法。
先是帝未甚崇信。
至元嘉十二年京尹萧摹之上启请制起寺及铸像。
帝乃与侍中何尚之吏部郎中羊玄保等议之。
谓尚之曰。
朕少来读经不多。
比日弥复无暇。
三世因果未辩厝怀。
而复不敢立异者。
正以卿辈时秀率所敬信故也。
范泰谢灵运常言。
六经典文本在济俗为治。
必求灵性真奥。
岂得不以佛经为指南耶。
近见颜迎之推达性论宗炳难白黑论。
明佛汪汪尤为名理并足开奖人意。
若使率土之滨皆敦此化。
则朕坐致太平。
夫复何事。
近萧摹之请制。
未全经通。
即以相示。
委卿增损。
必有以遏戒浮淫无伤弘奖者。
乃当著令耳。
尚之对曰。
悠悠之徒多不信法。
以臣庸蔽独秉愚勤。
惧以阙薄贻点大教。
今乃更荷褒拂非所敢当。
至如前代群英则不负明诏矣。
中朝已远难复尽知。
度江以来则王导周顗庾亮王濛谢尚郤超王坦王恭王谧郭文谢敷戴逵许询及亡高祖兄弟王元琳昆季范汪孙绰张玄殷顗。
或宰辅之冠盖。
或人伦之羽仪。
或置情天人之际。
或抗迹烟霞之表。
并禀志归依厝心崇信。
其间比对则兰护开潜渊遁崇邃。
皆亚迹黄中。
或不测人也。
近世道俗敷谈便尔。
若当备举夷夏爰逮汉魏。
奇才异德胡可胜言。
慧远法师尝云。
释氏之化无所不可。
适道固自教源。
济俗亦为要务。
窃寻此说有契理奥。
何者若使家家持戒则一国息刑。
故佛澄适赵二石减暴。
灵塔放光苻健损虐。
故神道助教有自来矣。
而萧摹所启亦不谓全非。
但伤蠹道俗者。
本在无行僧尼。
而情貌难分祛取未易。
金铜土木虽縻费滋深。
必福业所寄复难得顿绝。
臣比思为斟酌进退难安。
今日亲奉德音实亦深用夷泰。
羊玄保进曰此谈盖天人之际。
岂臣所宜预。
窃恐秦楚论强兵之术。
孙吴尽吞并之计。
将无取于此耶。
帝曰。
此非战国之具。
良如卿言。
尚之曰。
夫礼隐逸则战士怠。
贵仁德则兵气衰。
若以孙吴为志。
苟在吞噬。
亦无取尧舜之道。
岂唯释教而已耶。
帝悦曰。
释门有卿亦犹孔氏之有季路。
所谓恶言不入于耳。
帝自是信心乃立。
始致意佛经。
及见严观诸僧。
辄论道义理。
时颜延之著离识观及论检。
帝命严辩其同异。
往复终日。
帝笑曰。
公等今日无愧支许。
严后著无生灭论及老子略注等。
东海何承天以博物著名。
乃问严。
佛国将用何历。
严云。
天竺夏至之日方中无影。
所谓天中。
于五行土德色尚黄。
数尚五。
八寸为一尺。
十两当此土十二两。
建辰之月为岁首。
及讨覈分至推校薄蚀。
顾步光影其法甚详。
宿度年纪咸有条例。
承天无所厝难。
后婆利国人来。
果同严说。
帝敕任豫受焉。
大涅槃经初至宋土。
文言致善。
而品数疏简。
初学难以措怀。
严乃共慧观谢灵运等。
依泥洹本加之品目。
文有过质颇亦治改。
始有数本流行。
严乃梦见一人形状极伟。
厉声谓严曰。
涅槃尊经何以轻加斟酌。
严觉已惕然。
乃更集僧欲收前本。
时识者咸云。
此盖欲诫厉后人耳。
若必不应者何容即时方梦。
严以为然。
顷之又梦神人告曰。
君以弘经之力必当见佛也。
严以宋元嘉二十年卒于东安寺。
春秋八十有一矣。
帝诏曰。
严法师器识渊远学道之匠。
奄尔迁神痛悼于怀。
可给钱五万布五十匹。
严弟子法智。
幼有神理。
年二十四往江陵值雅公讲。
便论议数番。
雅厝通无地。
雅顾眄四众曰。
小子斐然成章。
智笑曰。
乃变风变雅作矣。
于是声布楚郢誉洽京吴。
善成实及大小品。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姓范。
豫州人。
年十二为诸生。
博晓诗书。
十六出家。
又糟练佛理。
迄甫立年。
学洞群籍。
闻什公在关。
复从受学。
访正音义。
多所异闻。
后还京师。
止东安寺。
宋高祖素所知重。
高祖后伐长安。
要与仝行。
严曰。
檀越此行。
虽伐罪吊民。
贫道事外之人。
不敢闻命。
帝苦要之遂行。
及文帝在位。
情好尤密。
每见弘赞问佛法。
羊玄保进曰。
此谈盖天人之际。
岂臣所宜预。
窃恐秦楚论强兵之术。
孙吴尽吞并之计。
将无取于此。
帝曰。
此非战国之具。
良如卿言。
何尚之曰。
夫礼隐逸。
则战士怠。
贵仁德。
则兵气衰。
若以孙吴为志。
苟在吞噬。
亦无取尧舜之道。
岂惟释教而已耶。
帝悦曰。
释门有卿。
亦犹孔氏之有季路。
所谓恶言不入于耳。
帝自是信心乃立。
始致意佛经。
及见严与诸僧论道义。
时颜延之著离识。
及论检。
帝命严辩其仝异。
往复终日。
帝笑曰。
公等今日。
无愧支许。
严后著无生灭论。
及老子略注等。
东海何承天。
以博物著名。
乃问严。
佛国行用何历。
严云。
天竺夏至之日。
方中无影。
所谓天中。
于五行。
土德。
色尚黄。
数尚五。
八寸为一尺。
十两当此土十二两。
建辰之月为岁首。
及讨覈分至。
推挍薄蚀。
顾步光影。
其法甚详。
宿度年纪。
咸有条例。
承天无所厝难。
后婆利国人来。
果仝严说。
初大涅槃经。
品数疏简。
初学难以厝怌。
严乃共慧观
谢灵运等。
依泥洹本。
加之品目。
梦见一人。
形状极伟。
厉声谓严曰。
涅槃尊经。
何以趣加斟酌。
严觉已惕然。
乃更集僧。
欲收前本。
时识者咸云。
此盖欲诫厉后人耳。
若必不应者。
何容即时方梦。
严以为然。
顷之又梦神人告曰。
君以弘经之力。
必当见佛也。
以宋元嘉二十年。
卒于东安寺。
春秋八十有一。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弘法科
此云无垢眼。
罽宾国人。
沈鸷有志力。
以苦行自律。
弘毗尼。
为龟兹学者之宗。
龟兹陷。
避地乌缠。
闻罗什在长安。
欲使胜品妙味。
复沾东土。
弘始八年。
至关中。
什敬礼如师。
及什弃世。
即引去。
游寿春。
译十诵本五十八卷。
最后一诵。
谓明受戒法。
及诸成善法事。
逐其义要。
改名善诵。
叉后赍住石涧。
开为六十一卷。
最后一诵。
改为毗尼诵。
故今犹二名存焉。
又坐夏江陵之新寺。
以汉言讲演无作妙本。
盛行于时。
慧观习其指要。
为两卷。
京师传写。
纸为增价。
终于石涧。
寿七十七。
为人眼青。
时号青眼律师。
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中
卑摩罗叉。
此云无垢眼。
罽宾人。
沈靖有志力。
出家履道苦节成务。
先在龟兹弘阐律藏。
四方学者竞往师之。
鸠摩罗什时亦预焉。
及龟兹陷没乃避地焉。
顷之闻什在长安大弘经藏。
又欲使毗尼胜品复洽东国。
于是杖锡流沙冒险东入。
以伪秦弘始八年达自关中。
什以师礼敬待。
叉亦以远遇欣然。
及罗什弃世。
叉乃出游关左。
逗于寿春止石涧寺。
律众云聚盛阐毗尼。
罗什所译十诵本五十八卷。
最后一诵谓明受戒法及诸成善法事。
逐其义要名为善诵。
叉后赍往石涧。
开为六十一卷。
最后一诵改为毗尼诵。
故犹二名存焉。
顷之南适江陵于辛寺夏坐开讲十诵。
既通汉言善相领纳。
无作妙本大阐当时。
析文求理者其聚如林。
明条知禁者数亦殷矣。
律藏大弘叉之力也。
场慧观深括宗旨。
记其所制内禁轻重。
撰为二卷。
送还京师。
僧尼披习竞相传写。
时闻者谚曰。
卑罗鄙语。
慧观才录。
都人缮写纸贵如玉。
今犹行于世为后生法矣。
叉养德好闲弃諠离俗。
其年冬复还寿春石涧卒于寺焉。
春秋七十有七。
叉为人眼青。
时人亦号为青眼律师。
释慧询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高僧传·卷第十一 明律
释慧询。
姓赵。
赵郡人。
少而蔬食苦行。
经游长安受学什公。
研精经论尤善十诵僧祇。
乃更制条章义贯终古。
宋永初中还止广陵大开律席。
元嘉中至京止道场寺。
僧慧观亦精于十诵。
以询德为物范。
乃令更振他寺。
于是移止长乐寺。
大明二年卒于所住。
春秋八十有四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不知何许人。少往来凉州。有学行。静退不交世务。忘身求法。以晋隆安元年。适西域。与法显智严相继遍游诸国。至罗刹之野。闻天鼓声。释迦遗迹。多所瞻礼。善梵语。学旁行书。后还长安。从跋陀禅师游。跋陀如匡山。云亦随。所至混迹。久之来归。安止道场寺。译无量寿诸经。又住六合寺。译佛本行赞经。元嘉二十六年终。寿七十四。
名僧传抄
河北人也。志局简正。师友称之。太元十四年。入庐山。时年十八矣。值造波若台。通债少僧贞石筑土。云投一石。石相击。误中一犊子死。惭恨惆怅。弥历年所。隆安元年。乃辞入西域。誓欲眼都神迹。躬行忏悔。遂游于阗。及天竺诸国。与智严法显发轸。是同游造各异。于陀历国。见金薄弥勒成佛像。整高八丈。云于像下。箅诚启忏。五十日。夜见神光照烛皎然如曙。观者盈路。彼诸宿德沙门。并云灵辉数见(云云)。
高僧传·卷第三 译经下
释宝云。
未详氏族。
传云。
凉州人。
少出家精勤有学行。
志韵刚洁不偶于世。
故少以方直纯素为名。
而求法恳恻亡身殉道。
志欲躬睹灵迹广寻经要。
遂以晋隆安之初远适西域。
与法显智严先后相随。
涉履流沙登踰雪岭。
勤苦艰危不以为难。
遂历于阗天竺诸国备睹灵异。
乃经罗刹之野闻天鼓之音。
释迦影迹多所瞻礼。
云在外域遍学梵书。
天竺诸国音字诂训悉皆备解。
后还长安。
随禅师佛驮跋陀业禅进道。
俄而禅师横为秦僧所摈。
徒众悉同其咎。
云亦奔散。
会庐山释慧远解其摈事。
共归京师安止道场寺。
众僧以云志力坚猛弘道绝域。
莫不披衿咨问敬而爱焉。
云译出新无量寿。
晚出诸经多云所治定。
华戎兼通音训允正。
云之所定众咸信服。
初关中沙门竺佛念善于宣译。
于符姚二代显出众经。
江左译梵莫踰于云。
故于晋宋之际。
弘通法藏。
沙门慧观等。
咸友而善之。
云性好幽居以保闲寂。
遂适六合山寺。
译出佛本行赞经。
山多荒民俗好草窃。
云说法教诱多有改更。
礼事供养十室而八。
顷之道场慧观临亡请云还都总理寺任。
云不得已而还。
居道场岁许。
复更还六合。
以元嘉二十六年终于山寺。
春秋七十有四。
其游履外国。
别有记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5—433 【介绍】: 亦作昙无忏、昙摩谶。十六国时北凉僧。中天竺人。幼出家,聪敏出群。年二十诵大小乘经二百余万言,明解咒术。东晋末,由龟兹至姑臧,北凉主沮渠蒙逊接待甚厚。北魏太武帝闻其名,遣使迎请,蒙逊不放。适谶请西行取经,蒙逊疑,杀之于途。译《涅槃经》前后分、《大集经》等。
全宋文·卷六十二
昙无谶,中天竺人,幼出家,以道术惧诛,奔龟兹,后归沮渠蒙逊。至宋元嘉十年,请西行,蒙逊遣刺客杀之。
神僧传·卷第三
昙无忏。或云昙摩忏。中天竺国人也。六岁遭父忧。独与母居。见沙门达摩耶舍。以忏为其弟子。习学小乘。后遇白头禅师遂业大乘。至年二十诵大小乘经二百馀万言忏从兄善能调象。骑杀王所乘白耳大象。王怒诛之。令曰。敢有视者夷三族。亲属莫敢往者。忏哭而葬之。王怒欲诛忏。忏曰。王以法故杀之。我以亲而葬之。并莫违大义。何为见怒。傍人为之寒心。其神色自若。王奇其志气。遂留供养之。忏明解咒术所向皆验。西域号为大咒师。后随王入山。王渴须水不能得。忏乃密咒石出水。因赞曰。大王惠泽所感遂使枯石生泉。邻国闻者皆叹王德。于时雨泽甚调百姓称咏。王悦其道术深加优宠。顷之王意稍歇待之渐薄。忏以久处致厌。遂辞往罽宾。欲演大乘彼国不合。乃东适龟兹(音丘慈)顷之复进到姑臧止于传舍虑失经本枕之而寝。有人牵之在地。忏警觉。谓是盗者。如此三夕。闻空中语曰。此如来解脱之藏。何以枕之。忏乃惭悟别置高处。夜有盗之者。数过提举竟不能动。明旦忏持经去不以为重。盗者见之。谓是圣人。悉来拜谢。时河西王沮渠蒙逊僣据凉土。忏尝告蒙逊云。有鬼入聚落必多灾疫。蒙逊不信。欲躬见为验。忏即以术加蒙逊蒙逊见而骇怖。忏曰。宜洁诚斋戒神咒驱之乃读咒三日。谓蒙逊曰。鬼已去矣。时境首有见鬼者云。见数百疫鬼奔骤而逝。境内获安。时魏虏拓跋焘闻忏有道术。遣使迎之。蒙逊既事忏日久不忍舍去。后又慰辞以迎。蒙逊既吝忏不遣。又迫魏之强。至蒙逊义和三年三月。忏因请西行。更寻涅槃后分。蒙逊忿其欲去。乃密图害忏。伪以资粮发遣。厚赠宝货。临发之日忏乃流涕。告众曰。忏业对将至。众圣不能救矣。以本有心誓义不容停。比发蒙逊果遣刺客于路害之。春秋四十九。是岁宋元嘉十年也。远近咸共嗟焉。既而蒙逊左右常白日见鬼神以剑击蒙逊。至四月蒙逊寝疾而亡。
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中
昙无谶。
或云昙摩忏。
或云昙无忏。
盖取梵音不同也。
其本中天竺人。
六岁遭父丧。
随母佣织毾𣰆为业。
见沙门达摩耶舍。
此云法明。
道俗所崇丰于利养。
其母美之。
故以谶为其弟子。
十岁同学数人读咒聪敏出群。
诵经日得万馀言。
初学小乘兼览五明诸论。
讲说精辩莫能詶抗。
后遇白头禅师。
共谶论议。
习业既异。
交诤十旬。
谶虽攻难锋起。
而禅师终不肯屈。
谶伏其精理。
乃谓禅师曰。
颇有经典可得见不。
禅师即授以树皮涅槃经本。
谶寻读惊悟方自惭恨。
以为坎井之识久迷大方。
于是集众悔过。
遂专大乘。
至年二十诵大小乘经二百馀万言。
谶从兄善能调象。
骑杀王所乘白耳大象。
王怒诛之。
令曰。
敢有视者夷三族。
亲属莫敢往者。
谶哭而葬之。
王怒欲诛谶。
谶曰。
王以法故杀之。
我以亲而葬之。
并不违大义。
何为见怒。
傍人为之寒心。
其神色自若。
王奇其志气。
遂留供养之。
谶明解咒术所向皆验。
西域号为大咒师。
后随王入山。
王渴须水不能得。
谶乃密咒石出水。
因赞曰。
大王惠泽所感遂使枯石生泉。
邻国闻者皆叹王德。
于时雨泽甚调百姓歌咏。
王悦其道术深加优宠。
顷之王意稍歇待之渐薄。
谶以久处致厌。
乃辞往罽宾。
赍大涅槃前分十卷并菩萨戒经菩萨戒本等。
彼国多学小乘不信涅槃。
乃东适龟兹。
顷之复进到姑臧止于传舍。
虑失经本枕之而寝。
有人牵之在地。
谶惊觉谓是盗者。
如此三夕。
闻空中语曰。
此如来解脱之藏。
何以枕之。
谶乃惭悟别置高处。
夜有盗之者。
数过提举。
竟不能胜。
明且谶将经去不以为重。
盗者见之。
谓是圣人。
悉来拜谢。
河西王沮渠蒙逊僣据凉土。
自称为王。
闻谶名呼与相见。
接待甚厚。
蒙逊素奉大法志在弘通。
欲请出经本。
谶以未参土言又无传译。
恐言舛于理不许即翻。
于是学语三年方译写初分十卷。
时沙门慧嵩道朗独步河西。
值其宣出经藏。
深相推重。
转易梵文嵩公笔受。
道俗数百人疑难纵横。
谶临机释滞清辩若流。
兼富于文藻辞制华密。
嵩朗等更请广出诸经。
次译大集大云悲华地持优婆塞戒金光明海龙王菩萨戒本等六十馀万言。
谶以涅槃经本品数未足。
还外国究寻。
值其母亡遂留岁馀。
后于于阗更得经本中分。
复还姑臧译之。
后又遣使于阗寻得后分。
于是续译为三十三卷。
以伪玄始三年初就翻译。
至玄始十年十月二十三日三帙方竟。
即宋武永初二年也。
谶云。
此经梵本本三万五千偈。
于此方减百万言。
今所出者止一万馀偈。
谶尝告蒙逊云。
有鬼入聚落必多灾疫。
逊不信。
欲躬见为验。
谶即以术加逊。
逊见而骇怖。
谶曰。
宜洁诚斋戒神咒驱之。
乃读咒三日。
谓逊曰。
鬼已去矣。
时境首有见鬼者云。
见数百疫鬼奔骤而逝。
境内获安谶之力也。
逊益加敬事。
至逊伪承玄二年。
蒙逊济河伐乞伏暮末于抱罕。
以世子兴国为前驱。
为末军所败。
兴国擒焉。
后乞伏失守。
暮末与兴国俱获于赫连定定。
后为吐谷浑所破。
兴国遂为乱兵所杀。
逊大怒谓事佛无应。
即遣斥沙门五十已下皆令罢道。
蒙逊先为母造丈六石像。
像遂泣涕流泪。
谶又格言致谏。
逊乃改心而悔焉。
时魏虏托跋焘闻谶有道术。
遣使迎请。
且告逊曰。
若不遣谶便即加兵。
逊既事谶日久未忍听去。
后又遣伪太常高平公李顺策拜蒙逊为使持节侍中都督凉州西域诸军事太傅骠骑大将军凉州牧凉王。
加九锡之礼。
又命逊曰。
闻彼有昙摩谶法师。
博通多识罗什之流。
秘咒神验澄公之匹。
朕思欲讲道可驰驿送之。
逊与李顺宴于新乐门上。
逊谓顺曰。
西蕃老臣蒙逊奉事朝廷不敢违失。
而天子信纳佞言苟见蹙迫。
前遣表求留昙无谶。
而今便来徵索。
此是门师当与之俱死实不惜残年。
人生一死讵觉几时。
顺曰王款诚先著遣爱子入侍。
朝廷钦王忠绩。
故显加殊礼。
而王以此一胡道人亏山岳之功。
不忍一朝之忿。
损由来之美。
岂朝廷相待之厚。
窃为大王不取。
主上虚襟之至。
弘文所知。
弘文者逊所遣聘魏使也。
逊曰。
太常口美如苏秦。
恐情不副辞耳。
逊既吝谶不遣。
又迫魏之强。
至逊义和三年三月。
谶固请西行更寻涅槃后分。
逊忿其欲去。
乃密图害谶。
伪以资粮发遣。
厚赠宝货。
临发之日。
谶乃流涕告众曰。
谶业对将至。
众圣不能救矣。
以本有心誓义不容停。
比发逊果遣刺客。
于路害之。
春秋四十九。
是岁宋元嘉十年也。
黑白远近咸共惜焉。
既而逊左右常白日见鬼神以剑击逊。
至四月逊寝疾而亡。
初谶在姑臧。
有张掖沙门道进。
欲从谶受菩萨戒。
谶云。
且悔过乃竭诚七日七夜。
至第八日诣谶求受。
谶忽大怒。
进更思惟。
但是我业障未消耳。
乃勠力三年。
且禅且忏。
进即于定中见释迦文佛与诸大士授己戒法。
其夕同止十馀人。
皆感梦如进所见。
进欲诣谶说之。
未及至数十步谶惊起唱言。
善哉善哉。
已感戒矣。
吾当更为汝作證。
次第于佛像前为说戒相。
时沙门道朗振誉关西。
当进感戒之夕。
朗亦通梦。
乃自卑戒腊求为法弟。
于是从进受者千有馀人。
传授此法迄至于今。
皆谶之馀则。
有别记云。
菩萨地持经应是伊波勒菩萨传来此土。
后果是谶所传译。
疑谶或非凡也。
蒙逊有从弟沮渠安阳侯者。
为人强志疏通涉猎书记。
因谶入河西弘阐佛法。
安阳乃阅意内典奉持五禁。
所读众经即能讽诵。
常以为务学。
多闻大士之盛业。
少时求法度流沙至于阗于瞿摩帝大寺遇天竺法师佛驮斯那。
咨问道义。
斯那本学大乘。
天才秀发诵半亿偈。
明了禅法故西方诸国。
号为人中师子。
安阳从受禅秘要治病经。
因其梵本。
口诵通利。
既而东归向邑于高昌。
得观世音弥勒二观经各一卷。
及还河西即译出禅要。
转为晋文。
及伪魏吞并西凉。
乃南奔于宋。
晦志卑身不交人世。
常游塔寺以居士身毕世。
初出弥勒。
观音二观经。
丹阳尹孟顗。
见而善之。
深加赏接。
后竹园寺慧𤀹尼。
复请出禅经。
安阳既通习积以临笔无滞。
旬有七日出为五卷。
顷之又于钟山定林寺。
出佛父般泥洹经一卷。
安阳居绝妻拿无欲荣利。
从容法侣宣通正法。
是以黑白咸敬而嘉焉。
后遘疾而终。
谶所出诸经。
至元嘉中方传建业。
场慧观法师志欲重寻涅槃后分。
乃启宋太祖资给遣沙门道普将书吏十人西行寻经。
至长广郡舶破伤足因疾而卒。
普临终叹曰。
涅槃后分与宋地无缘矣。
普本高昌人。
经游西域遍历诸国。
供养尊影顶戴佛钵。
四塔道树足迹形像。
无不瞻觌。
善梵书备诸国语游履异域。
别有大传。
时高昌复有沙门法盛。
亦经往外国立传。
凡有四卷。
又有竺法维释僧表并经往佛国云云。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中天竺人。幼孤。母佣织毾㲪。取资以养之。六岁使师达摩耶舍。十岁习小乘五明学。诵经日万言。莫有敢抗者。时白头禅师号宿纳。谶攻离不能屈。疑其有异书。求教焉。禅师以树皮涅槃经授之。谶读而悟。乃集大众悔过。年二十。诵二百万言。而大乘诸经。披玩略尽。兄以善调象。获幸于王。佗日王之白耳象死。王诛之。令曰。敢收葬者。夷三族。谶收葬之。卫卒执以闻。王怒趣烹谶。谶曰。王以法杀。弟以义收。此天下之通理也。王由是加敬。谶于咒尤效验。号大咒师。尝与王山行乏水。咒石使觱沸。诸国闻之交聘。久之奉涅槃前分。并菩萨戒本。游罽宾。罽宾皆小乘违之。之龟兹。止姑臧传舍。疑有盗。枕经以寝。梦人引衣语曰。此如来解脱藏也。敢忘敬乎。遂惊悟。置经高处。盗果饶力不能举。旦日谶负经去。盗以为神。向之忏谢。沮渠蒙逊据凉土。然待谶尤勤至。于是请译经本。谶以未习华语。不即许。居三年。译涅槃前分大集大云悲华地持优婆塞戒金光海龙王菩萨戒本等六十馀万言。辞制工密。文藻妍富。沙门慧嵩道朗等。深相推重。犹以涅槃品数未足。乞西还究寻之。凡四十二卷。曰。此经本三万五千偈。此方才百万言耳。吾所出者。止一万偈。谶多异迹。魏拓拔焘闻其名。遣使迎请。谕云。知逊尊宠。若不遣。顾有兵耳。逊因表留谶。魏又遣高平公李顺。策拜逊侍中都督凉州西域诸军事。太傅骠骑大将军凉州牧凉王。加九锡。谕曰。昙摩谶道德广大。朕思一瞻礼。可驿驰以至。逊谓顺曰。臣奉事朝廷。无所负。上信邪言见逼。何耶。前表乞留谶。今遽来追。此臣师也。愿与俱死。死要不免。迟疾亦非所较也。顺曰。王诚款先著。遣子入侍。朝廷钦王忠义。故显加殊礼。今乃以一胡道人。亏损大功。失朝廷待遇之意。窃为大王不取也。逊曰。如太常言固美。弟恐情不副此耳。逊竟不遣。 义和三年三月。谶固请西行。求涅槃后分。逊忿其去。且恐为魏得也。遣刺客中路杀之。寿四十九。闻者为流涕。宋元嘉十年也。初谶出关日。谓送客曰。业对至矣。虽众圣不能救也。 方谶在姑臧。有张掖沙门道进者。从谶受菩萨戒。谶曰。当洗心自悔七日乃来。既诣谶。谶忽怒。进曰此夙障也。进复精勤三年。梦释迦如来为授戒法。同夕十馀人梦如进所见。进于是又诣谶。谶望见大惊曰。善哉已感戒矣。今为汝作證。沙门道朗。盖同梦者。愿下其腊。兄事进。从以受戒者千馀人。 昔有别记曰。菩萨地持经。是伊婆勒菩萨当传此土。后谶果出此经。则谶之地位可知矣。
共 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