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法愿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46—417 【介绍】: 十六国时后秦僧人。蓝田人。家贫,少失二亲,事继母以孝闻。后出家。学赅内外,才思清敏。从鸠摩罗什游学,并助译经,有盛名。后秦主姚兴爱其才,逼返俗入仕。恒于是潜入深山。有《百行箴》等。
全晋文
道恒,蓝田人。师事鸠摩罗什,与同学道标齐名。秦主姚兴敕二人还俗,固辞,遁迹琅邪山中。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弘法科
蓝田人。史失其氏。年九岁。处士张忠见之谓人曰。此儿有好相。仕必为王者辅。出家必光显佛乘。吾恨老不及见也。恒幼孤。事后母以孝闻。家贫。鬻图书以自给。年二十。后母亡。服终为沙门。闻罗什入关。往依之。什爱其高才。与道标齐名。姚兴以恒标二人神俊。有经纶术业。乃下诏。令尚书令姚显。敦逼罢道。二士于是上书陈情。其略曰。汉光武成严陵之节。魏文帝全管宁之高。阶下天纵之圣。议论每远辈尧舜。今乃冠巾两道人。反在光武魏文下乎。兴又书与罗什僧䂮。使劝谕之。必欲其反初服。什䂮皆奏章。敷叙其事。略曰。唯圣人为能通天下之志。恒标业已毁除毛发。服不正之服。今使复簪绅立朝。非通其志也。且大秦龙兴。异才辈出。如恒标等。未为超卓。于是一众恳乞。乃得寝免。恒叹曰。名真道之累也。乃逃去。遂没于琅琊山中。晋义熙十三年。寿七十三。恒著释叙论百行箴。标亦有文。
名僧传抄
蓝田人。年八九岁。与群小儿。聚沙为佛塔。隐士张忠见之曰。此儿有日龙二理。仕官则位至公辅。为道则振隆大法。恨吾老矣。不得见之。恒少而偏孤。事后母以孝闻。家道清贫。固穷守慎。手学书读卖。以供养母。终服。与同学道标。俱有名誉。及什公入境。并参详译。姚兴甚相赏遇。谓有经国之才。有敕。夺恒标法服。诏曰。卿等体闲乐道。服膺法门。皦然之橾。诚在可嘉。但朕君临四海。治急须才。方欲招肥遁于山林。抚陆涚于屠肆。况卿等周旋谙旧。朕所言尽。各抱干时之能。而潜独善之地。此岂朕求贤之至情。卿等笃化之深趣。昔人云。国有骥而不乘。方遑遑而更索。此之谓也(云云)。
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三
释道恒。
蓝田人。
年九岁戏于路。
隐士张忠见而嗟曰。
此小儿有出人之相。
在俗必有辅政之功。
处道必能光显佛法。
恨吾老矣。
不得见之。
恒少失二亲。
事后母以孝闻。
家贫无蓄。
常手自画缋以供瞻奉。
而笃好经典学兼宵夜。
至年二十后母又亡。
行丧尽礼服毕出家。
游刃佛理多所兼通。
学该内外才思清敏。
罗什入关即往修造。
什大嘉之。
及译出众经并助详定。
时恒有同学道标。
亦雅有才力。
当时擅名。
与恒相次。
秦主姚兴以恒标二人神气俊朗有经国之量。
乃敕伪尚书令姚显。
令敦逼恒标罢道助振王业。
又下书恒标等曰。
卿等皎然之操。
实在可嘉。
但君临四海治急须才。
今敕尚书令显令夺卿等法服助翼赞时世。
苟心存道味宁系白黑望体此怀不以守节为辞也。
恒标等答曰。
奉去月二十日诏。
令夺恒标等法服。
承命悲怀五情失守。
恒等才质闇短染法未深。
缁服之下誓毕身命。
并习佛法不闲世事。
徒废非常之业。
终无殊异之功。
昔光武尚能纵严陵之心。
魏文容管宁之操。
抑至尊之高心。
遂匹夫之微志。
况陛下以道御物兼弘三宝。
愿鉴元元之情。
垂旷通物之理也。
兴又致书于什䂮二法师曰。
别已数旬每有倾想。
渐暖比休泰耳。
小虏远举更无处分。
正有愦然耳。
顷万事之慇须才以理之。
近诏恒标二人令释罗汉之服寻大士之踪。
然道无不在。
愿法师等勖以喻之。
什䂮等答曰。
盖闻太上以道养民。
而物自是其复有德而治天下。
是以古之明主审违性之难御。
悟任物之多因。
故尧放许由于箕山。
文轼干木于魏国。
高祖纵四皓于终南。
叔度辞蒲轮于汉岳。
盖以适贤之性为得贤也。
今恒标等德非圆达分在守节。
少习玄化伏膺佛道。
至于敷折妙典研究幽微。
足以启悟童稚助化功德。
陛下施既往之恩。
纵其微志也。
兴后频复下书。
阖境救之殆而得勉。
恒乃叹曰。
古人有言。
益我货者损我神。
生我名者杀我身。
于是窜影岩壑毕命幽薮。
蔬食味禅缅迹人外。
晋义熙十三年卒于山舍。
春秋七十二。
恒著释驳论及百行箴。
标作舍利弗毗昙序并吊王乔文。
并行于世矣。
释邵硕 朝代:南朝宋初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九 神化科
康居人。奓口大目。状如狂。所至小儿。得侮慢之。时时从酒徒。入市酣饮酒徒多推挤之使去不去。则谩与饮。无所较。然见佛像则百拜。悲叹流涕。生三男二女。大男名慧生为沙门。硕后亦为沙门。号硕公。出入经行。不问夜旦。意欲为之则往。游益部诸县。皆以滑稽言事。发人欢笑。而劝以善。因家家喜之。硕至而地卧。则其家有死祸。从乞细席。卧则有生儿之喜。四月八日成都迎像。硕尝于众中。匍匐弄师子。伎以自效。是日亦有见之𮠁县者。盖分身云。刺史萧慧开刘孟明并敬事之。孟明尝使二妾。衣男子衣。给侍公左右。公遽为韵语以却之。曰宁乞美酒过残岁。不能年老做夫婿。孟明长史沈仲玉改鞭杖格硕曰。天地嗷嗷从此起。若除此格。得刺史。仲玉闻而除之。及孟明卒。仲玉行州事。元徽元年九月一日。语岷山通云沙门法进曰。我死可露骸松下。然两脚须著履。进从之。已而化。舁其尸露之。明日往视失所在。俄有自𮠁县来者。曰昨见公行市中。一脚著履。曰为我语进公。小儿辈欺我。止予我只履。进惊问沙弥。沙弥曰。舁尸时一履堕。行急不及系也。
神僧传·卷第四
沙门邵硕。
康居国人。
与志公最善。
出入经行不问夜旦。
意欲求之则去。
游益州以滑稽言事能发人欢笑。
因劝以善。
家家喜之。
至人家眠地者。
家必有死。
就人求细席者必有小儿亡。
时咸以此为谶。
至四月八日成都行化。
硕于众中作师子形。
尔日郫县亦言见硕作师子形。
乃悟分其身也。
刺史萧慧开及刘孟明。
皆挹事之。
孟明以男子衣衣二妾。
试硕云。
以此二人给公为左右可乎。
硕为人好韵语。
乃谓明曰。
宁自乞食以清宴不能与阿夫竟残年。
后忽著布帽诣明。
少时明卒。
先是孟明长史沈仲玉改鞭杖之格严重常科。
硕谓玉曰。
天地嗷嗷从此起。
若除鞭格得刺史。
玉除之。
及明卒仲玉果行州事。
是年九月将亡。
谓沙门法进曰。
愿露骸松下然脚须著屐。
进诺之。
已而化。
舁其尸露之。
明日往视失所在。
俄有自郫县来者曰。
昨见硕公著一屐行市中。
曰为我语进公。
小儿见欺止为我只屐。
进惊问之沙弥。
答曰。
舁尸时一屐堕。
行急不及系也法愿
高僧传·卷第十 神异下
邵硕者。本姓邵。名硕。始康人。居无常所恍忽如狂。为人大口眉目丑拙。小儿好追而弄之。或入酒肆同人酣饮。而性好佛法。每见形像无不礼拜赞叹悲感流泪。硕本有三男二女。大男惠生者亦出家。硕以宋初亦出家入道。自称硕公。出入行往不择昼夜。游历益部诸县。及往蛮中。皆因事言谑协以劝善。至人家眠地者。人家必有死。就人乞细席必有小儿亡。时人咸以此为谶。至四月八日成都行像。硕于众中匍匐作师子形。尔日郡县亦言见硕作师子形。乃悟其分身也。刺史萧惠开及刘孟明等。并挹事之。孟明以男子衣衣二妾。试硕云。以此二人给公为左右可乎。硕为人好韵语。乃谓明曰。宁自乞酒以渍咽。不能与阿夫竟残年。后一朝忽著布帽诣孟明。少时明卒。先是孟明长史沈仲玉。改鞭杖之格严重常科。硕谓玉曰。天地嗷嗷从此起。若除鞭格得刺史。玉信而除之。及孟明卒仲玉果行州事。以宋元徽元年九月一日卒岷山通云寺。临亡语道人法进云。可露吾骸急系履著脚。既而依之。出尸置寺。后经二日不见所在。俄而有人从郫县来。过进云。昨见硕公在市中一脚著履漫语云。小子无宜适失我履一只。进惊而检问沙弥。沙弥答云。近送尸出时怖惧右脚一履不得好系。遂失之。其迹诡异莫可测也。后竟不知所终。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弘法科
京兆人。史失其氏。十岁出家。其师授以观世音经。导曰。此经几卷。曰止一卷。导曰。经言尔时无尽意。则知前更有。师大惊异之。授以法华经。于是悟解通达。老师夙学。多敬畏之。年十八。僧睿见而叹曰。君当作万僧法主。厚自爱。姚兴闻其名。诣之与语。载同辇而还。学者荣之。罗什所译。多与参校。著成实三论疏义。并空有二谛论。多所发明。宋高祖平关中。得导而喜。还建邺。指桂阳公义真。谓导曰。儿年幼留镇。藉公辅之。义真后为虏所逼。导果能营救。虏解围去。高祖闻而嘉之。建东山寺于寿春。以居焉。会魏灭教。北方避难而投之者。皆给衣食。故旧乡曲之死者。为设会行香。流涕哀恸。孝武即位。诏住建邺中兴寺。帝郊迎。法道大振。每讲维摩于瓦棺寺。帝临幸。公卿毕集。久之辞还寿春殁。寿九十六。时有僧音僧威。亦有卓行。
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四
释僧导。
京兆人。
十岁出家从师受业。
师以观世音经授之。
读竟咨师。
此经有几卷。
师欲试之。
乃言。
止有此耳。
导曰。
初云尔时无尽意。
故知尔前已应有事。
师大悦之。
授以法华一部。
于是昼夜看寻粗解文义。
贫无油烛常采薪自照。
至年十八博读转多。
气干雄勇神机秀发。
形止方雅举动无忤。
僧睿见而奇之。
问曰。
君于佛法且欲何愿。
导曰。
且愿为法师作都讲。
睿曰。
君方当为万人法主。
岂肯对扬小师乎。
迄受具戒识洽愈深。
禅律经论达自心抱。
姚兴钦其德业。
友而爱焉。
入寺相造。
乃同辇还宫。
及什公译出经论。
并参议详定。
导既素有风神。
又值关中盛集。
于是谋猷众典博采真俗。
乃著成实三论义疏及空有二谛论等。
后宋高祖西伐长安。
擒获伪主荡清关内。
既素籍导名。
乃要与相见。
谓导曰。
相望久矣。
何其流滞殊俗。
答云。
明公荡一九有鸣銮河洛。
此时相见不亦善乎。
高祖旋旆东归留子桂阳公义真镇关中。
临别谓导曰。
儿年小留镇。
愿法师时能顾怀。
义真后为西虏勃勃赫连所逼。
出自关南中途扰败。
丑虏乘凶追骑将及。
导率弟子数百人遏于中路。
谓追骑曰。
刘公以此子见托贫道。
今当以死送之。
会不可得不烦相追。
群𡨥骇其神气。
遂回锋而反。
义真走窜于草。
会其中兵段宏。
卒以获免。
盖由导之力也。
高祖感之。
因令子侄内外师焉。
后立寺于寿春。
即东山寺也。
常讲说经论。
受业千有馀人。
会虏俄灭佛法。
沙门避难投之者数百。
悉给衣食。
其有死于虏者。
皆设会行香。
为之流涕哀恸。
至孝武帝升位。
遣使徵请。
导翻然应诏。
止于京师中兴寺。
銮舆降跸躬出候迎。
导以孝建之初三纲更始。
感事怀惜。
悲不自胜。
帝亦哽咽良久。
即敕于瓦官寺开讲维摩。
帝亲临幸公卿必集。
导登高座曰。
昔王宫托生双树现灭。
自尔以来岁逾千载。
淳源永谢浇风不追。
给苑丘墟鹿园芜秽。
九十五种以趣下为升高。
三界群生以火宅为净国。
岂知上圣流涕大士栖惶者哉。
因潜然泫泪。
四众为之改容。
又谓帝曰。
护法弘道莫先帝王。
陛下若能运四等心矜危劝善。
则此沙石瓦砾便为自在天宫。
帝称善久之。
坐者咸悦。
后辞还寿春卒于石涧。
春秋九十有六。
时有沙门僧因。
亦当世名匠。
与导相次。
或问因云。
法师与导公孰愈。
答云。
吾与僧导同师什公。
准之孔门则导公入室吾可升堂。
导有弟子僧威僧音等。
并善成实。

人物简介

高僧传·卷第十三 唱导
释法镜。
姓张。
吴兴乌程人。
幼而乐道事未获从。
值慧益烧身启帝度二十人。
镜即预其一也。
法愿为师。
既得入道履操冰霜。
仁施为怀旷拔成务。
于是研习唱导有迈终古。
齐竟陵文宣王厚相礼待。
镜誓心弘道不拘贵贱。
有请必行。
无避寒暑。
财不蓄私常兴福业。
建武初以其信施立齐隆寺以居之。
镜为性敦美赏接为务。
故道俗交知莫不爱悦。
虽义学功浅而领悟自然。
造次嘲难必有酬酢。
齐永元二年卒。
年六十四。
其后瓦官道亲彭城宝兴耆阇道登。
并皆祖述宣唱。
高韵华言。
非忝前例。
倾众动物。
论者后之。
今上为长沙宣武王治镜所住寺。
因改曰宣武也。
僧法宠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1—524 【介绍】: 南朝梁僧。南阳人,俗姓冯。十八岁出家,住光兴寺,从昙斌法师学经教。梁武帝天监中敕命住宣武寺。帝重其戒行,不呼名而称上座法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冯姓。
海盐人。
其先居南阳之冠军。
少负出俗志。
二亲弗许。
固请之。
乃曰。
婚而后任意。
年十八为纳室。
始半载即弃去。
隶光兴寺落发。
出都居兴皇寺。
从道猛昙齐。
学成实论。
日夜勤至。
吴郡张融。
遗周颙书曰。
古人犹留儿女以承族统。
法宠师绝尘如弃涕唾。
若斯之志。
大矣远矣。
后从长乐寺僧周。
学杂心毗昙。
庄严寺昙斌历德众部。
采玄析奥。
风神秀举。
齐竟陵王子良。
尝于西邸义集。
事委冶城智秀。
秀谓宠曰。
当此应对。
卿何如我。
答曰。
先悦后拒。
我不及卿。
诠名定实。
卿不及我。
秀有惭色。
年三十八。
正胜寺法愿
善樊许术。
谓宠四十当死。
宠亦自览镜。
见面有黑气。
于是尽货其衣钵。
以其资。
并市香灯。
归光兴房。
杜门礼忏。
昼忘食息。
夕不寝寐。
迄四十年。
岁暮之夕。
忽两耳肿痛。
愈加惕厉。
忏达四更。
闻外有声曰。
君死业已尽。
遽开门都无所见。
明日视之。
则黑气消灭。
而耳后之寿骨隆起。
天监七年。
诏为僧正。
徙居宣武寺。
寺故名天保。
上为宣武王脩福。
诏缮饬以待宠。
普通四年。
感风疾。
看经礼拜不废。
五年三月十六日终。
春秋七十四。
葬定林寺 时智果。
管氏吴人。
亦居海盐光兴寺。
僧淑。
居剡县公车寺。
并善诸经部。
史不详述。
续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篇初
释法宠。
姓冯氏。
南阳冠军人。
后遭世难寓居海盐。
少有绝俗之志。
二亲爱而弗许。
执志固请。
乃曰。
须待为汝婚竟随意所欲。
十八纳妻。
经始半年。
舍家服道住光兴寺。
成办法式习学威仪。
其后出都住兴皇寺。
又从道猛昙济学成实论。
二公雅相叹赏。
日夜辛勤不以寒暑动意。
吴郡张融与周颙书曰。
古人遗放故留儿女。
法宠法师绝尘如弃唾。
若斯之志大矣远矣。
又从长乐寺僧周学。
通杂心及法胜毗昙。
又从庄严昙斌历听众经。
探玄析奥妙尽深极。
高难所指罕不倒戈。
昔吐蕴藉风神秀举。
齐竟陵王子良。
甚加礼遇。
尝于西邸义集选诸名学。
事委治城智秀。
而竞者尤多。
秀谓宠曰。
当此应对卿何如我。
答曰。
先悦后拒我不及卿。
诠名定赏卿不及我。
秀有惭色。
年三十八。
正胜寺法愿道人善通樊许之术。
谓宠曰。
君年满四十当死。
无可避处。
唯有祈诚诸佛忏悔先愆。
跳脱或可冀耳。
宠因引镜验之。
见面有黑气。
于是货卖衣钵资馀。
并市香供。
飞舟东逝。
直至海盐居在光兴。
闭房礼忏杜绝人物。
昼忘食息夜不解衣。
迄年四十。
岁暮之夕忽觉两耳肿痛。
弥生怖懅。
其夜忏礼已达四更。
闻户外有人言曰。
君死业已尽。
遽即开户都无所见。
明晨借问佥言黑气都除。
两耳乃是生骨。
斯实忏荡之基。
功不虚也。
末又从东夏慧基听其讲导。
言论往复旬日之间。
文疑理滞反启其志。
又鼓棹西归住道林寺。
开宇临涧敞轩映水。
解帙寻经每自惆怅而不能已。
及东昏在位。
多请游于北山。
因而移寓天保寺。
天监七年齐隆寺法镜徂殁。
僧正惠超启宠镇之。
敕曰。
法宠法师造次举动不逾律仪。
不侠性欲不事形势。
慈仁恺悌雅有君子之风。
匡政寺庙信得其人矣。
上每义集以礼致之。
略其年腊敕常居坐首。
不呼其名号为上座法师。
请为家僧。
敕施车牛人力衣服饮食。
四时不绝。
寺本陜小。
帝为宣武王修福。
下敕王人缮改张饰以待宠焉。
因立名为宣武寺也。
门徒敦厚常百许人。
普通四年忽感风疾不能执捉。
舒经格上昼夜不休。
赴诸法事坐舆讲说。
未疾礼佛常以百拜为限。
后不能起居。
犹于床上依时百过俯仰虔敬。
所忏所愿与本无异。
后疾甚中使参候相望于道。
以普通五年三月十六日卒。
春秋七十四。
皇上伤悼道俗悲恋。
敕葬定林寺墓。
一切凶事天府供给。
舍人主书监视讫事。
复有沙门智果。
管氏。
吴人。
住海盐光兴寺。
清直平简善诸经术。
又剡县公车寺沙门僧淑。
捃采众师并为己任。
随问随答思虑周广。
虽有徵覈而未尽其要妙。
释慧韶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生丹阳之田里。其先颖川陈氏也。幼养于兄。以友悌称。年十二。出家禀戒。游京扬。听庄严旻公释成论。仅再讲。即尽记忆通畅。因谓同学慧峰曰。吾如是。将非其所开之义浅欤。抑其善教然欤。遂更依藏法师于开善。钻仰日至。后依龙光绰法师。贫无以得论本。众共斥不许住。时方严寒。独一帔。因鬻之以资写论。久之武陵王填巴蜀。邀与俱。训徒龙渊寺。尝讲罢。坐房中。见神人青袷服。致敬曰。法师幸常此弘道。当相拥卫也。先苦气疾。每思虑辄发。至是顿愈。法席推为成都盛。凡学者有失。皆自罚。性不骑乘。间赴贵家请。值雨潦泥淖。必策杖戴笠往。天监七年。忽染微恙。医者以猪脂药进。拒不服。而礼佛诵经。颜色怡悦如常时。候问者以为喜。乃告曰。吾兹无处不痛。政若败车行路。常患摧折。但自强耳。顷之卒于寺之摩诃堂。是年七月三日也。春秋五十四。既卒。民有应始丰者。梦被摄。至阎王所。闻趣迎韶法师。及至。王降阶。合掌顶礼。还坐殿上。画文书。作大政字。俄法师飞腾去。安浦寺尼梦。送法师等五百僧。登七宝梯。到天宫殿。
续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篇二
释慧韶。
姓陈氏。
本颖川太丘之后。
避乱居于丹阳之田里焉。
性恬虚寡嗜欲。
沈毅少言。
童幼早孤依兄而长。
悌友之至闻于闾阎。
十二厌世出家。
具戒便游京杨。
听庄严旻公讲释成论。
才得两遍记注略尽。
谓同学慧峰曰。
吾沐道日少便知旨趣。
斯何故耶。
将非所闻义浅。
为是善教使然乎。
乃试听开善藏法师讲。
遂觉理与言玄。
便尽心钻仰。
当夕感梦。
往开善寺采得李子数斛。
撮欲啖之先得枝叶。
觉而悟曰。
吾正应从学必践深极矣。
寻尔藏公迁化。
有龙光寺绰公继踵传业。
便回听焉。
既阙论本制不许住。
惟有一帔又属严冬。
便撤之用充写论。
忍寒连噤。
方得预听文义。
兼善独见之明卓高众表。
辩灭谛为本有。
用粗细而折心。
时以为穿凿有神思也。
梁武陵王出镇庸蜀。
闻彼多参义学。
必须硕解弘望。
方可开宣。
众议荐举皆不合意。
王曰。
忆往年法集有伧僧韶法师者。
乃堪此选耳。
若得同行。
想能振起边服。
便邀之至蜀。
于诸寺讲论开道如川流。
当于龙渊寺披讲将讫。
静坐房中感见一神。
青衣帢服致敬曰。
愿法师常在此弘法。
当相拥卫。
言讫而隐。
遂接席数遍。
清悟繁结。
昔在杨都尝苦气疾。
缀虑恒动。
及至蜀讲众病皆除。
识者以为寺神之所护矣。
于时成都法席恒并置三四。
法鼓齐振竞敞玄门。
而韶听徒济济莫斯为盛。
又率诸听侣。
讽诵涅槃大品。
人各一卷合而成部。
年恒数集伦次诵之。
如有谬忘及讲听眠失者。
皆代受罚。
对众谢曰。
斯则训导不明耳。
故身令奖物。
其勤至若此。
武陵布政于蜀。
每述大乘及三藏等论。
沙门宝彖保该智空等。
并后进峰岫。
参预撰集。
勒卷既成。
王赐钱十万。
即于龙渊寺分赡学徒频教令掌僧都。
苦辞不受。
性不乘骑。
虽贵胜请讲逢值泥雨。
辄自策杖戴笠。
履芒屩而赴会焉。
少而斋洁不涉珍羞。
后遇时患药杂䐗脂。
拒而不服。
非时浆饮故绝生常。
候病者仰观。
颜色怡悦礼诵不替。
当似微差。
乃告曰。
吾今无处不痛。
如坏车行路常欲摧折。
但自强耳。
恨所营尊像未就。
吾将去矣。
遗属道俗凭为庄严。
便洗浴剃发剪爪礼拜嗽口。
坐于龙渊寺摩诃堂中。
奄然而卒。
春秋五十有四。
即天监七年七月三日也。
时成都民应始丰者。
因病气绝而心上温。
五日方醒云。
被摄至阎王所。
闻处分云。
迎韶法师。
须臾便至。
王下殿合掌顶礼更无言说。
惟画文书作大政之字。
韶便出外。
坐于旷路树下。
见一少童以漆柳箕擎生袈裟令韶著之。
有数十僧来迎。
丰惟识智慈二禅师。
幡花列道腾飞而去。
又当终夕有安浦寺尼。
久病闷绝。
及后醒云。
送韶法师及五百僧。
登七宝梯。
到天宫殿讲堂中。
其地如水精。
床席华整。
亦有麈尾几案。
莲华满地。
韶就座谈说。
少时便起。
送别者。
令归。
其生灭冥祥感见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