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欧阳询

相关人物:共 23 位
共 2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2—1456 【介绍】: 明江西临川人,字寿卿。
宣德末荐授仁和县训导,后分教常州,迁仁和教谕。
景泰六年征入翰林,修实录。
未几得疾卒。
博通经史,工诗,善古文,亦能书,得欧阳询法。
有《东轩集》。
词学图录
聂大年(1402-1456) 字寿卿。幼失怙,母抚育成人。天资颖悟过人,经史子集无不涉猎。书法欧、赵,皆臻其妙,以是名动缙绅间。诗俊逸而洒脱,词清俊有韵致。有《冷斋集》、《东轩集》,词在集中。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寿卿,中书舍人。同文子用荐为仁和训导升教谕景泰中徵入翰林有冷斋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二十二
大年字寿卿,临川人。宣德末用荐为仁和训导,迁常州教谕。景泰初,徵入翰林卒。有《东轩》、《冷斋》二集。 (《水东日记》:聂大年诗,三十年来作家绝唱也。袁主事衷爱其《醉后跃起口占》云:「老我不胜金谷罚,傍人应笑玉山颓。」王翰林称其「愿得明朝又风雨,免教行跌出都门」。而吾友张筱庵喜其送僧「十年湖海孤舟别,万里云霄一锡飞」,以为不能忘之。但未知大年曾以此为极致否?大年诗翰著名于时,不得预京衔。或曰大年尝署桃符云:「文章高似翰林院,法度严如按察司。」以此见忤达官,其然岂其然乎?晚年被徵修前史,至京而卒。予尝比之梅圣俞,宜也。 《悬笥琐探》:王文端公直尝以诗寄钱塘戴文进索画,且自序昔与文进交时,尝戏作一联,至是十年而始成之。临川聂大年题其后曰:「公爱文进之画,十年而不忘也。使公以十年不忘之心,待天下之贤,则天下岂复有遗才哉!」语亦稍闻于公,公置之不省。后大年举为史官,困于谗议,卧病逆旅,自度不可起,乃使所亲投诗于公家,中二联云:「镜中白发难饶我,湖上青山欲待谁?千里故人分橐少,百年公论盖棺迟。」公得诗泣下曰:「大年欲吾铭其墓耳!」明日而大年卒,公为墓志,有曰:「吾以大年之才必能自振,故久不拟荐,而乃止一校官耶!」大年之言固为正论,公不以为意,至泣而铭其墓,真所谓休休有容者矣! 《因树屋书影》:临川聂大年正统间为仁和教谕。予得其遗诗一卷,工于七律。如:「一饭未尝忘钜鹿,千金何必学屠龙」,「可怜弄玉归天上,谁遣崔徽在卷中」,「老去维摩长卧病,重来苏晋爱逃禅」,「故乡夜雨灯前梦,京国秋风病后容」,「白马祠前潮似雪,碧鸡坊外路如天」,「露井晓分浇药水,春锄香带种花泥」,「铁马渡河冰已合,金笳吹月夜无风」,「柏子香消春梦觉,梨花门掩雨声寒」,「听经白昼来山鬼,咒食清斋起钵龙」,「绿水画船春系缆,绛纱银烛夜登楼」,「荷叶雨鸣湖水冷,稻花香散野田秋」,「杖龙化去秋池涸,笙鹤归来夜月寒」,皆足以传。 《西湖游览志馀》:聂大年襟怀坦率,有清才。文章流丽,诗复俊逸,而洒翰得李北海遗意。《詹氏小辨》:大年书法赵承旨,俊爽可爱。 田按:临川甘彦初以律体见长,寿卿古诗不多见,岂挹其流风耶!《东轩集》词新调爽,竹议其平熟,非公论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海宁人,字始乾,号傅岩,一号念园。
以荫官詹事府主簿。
乾隆元年副榜。
画山水得王蒙笔意,间作松菊,颇有韵致。
小楷法欧阳询
有《念园诗草》。
钦揖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吴县人,字远猷。
善画山水,书法褚遂良、欧阳询
以《仪礼》注疏多不合经文,为作图解。
寄寓僧寺,终身不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3—1306 【介绍】: 宋元间杭州钱塘人,字一枝,号荪璧,又号积庆山人。宋末为县令,入元不仕,隐居凤篁岭。工词章书画。性高亢,不愿为人下笔,故传世者少。
全宋诗
金应桂,字一之,号荪璧,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受知贾似道(《佩楚轩客谈》)。曾知县事,宋亡隐居风篁岭。事见《宋季忠义录》卷一四、《两浙名贤录》卷四八。
全宋文·卷八二八七
金应桂(一二三三——?
),字一之,号荪璧(一作壁),又号积庆山人。
临安府钱唐(今浙江杭州)人。
宋末为县令。
入元隐居西湖南山风篁岭,筑荪璧山房。
书学欧阳询,画学李公麟,当时目为「二绝」。
见《画史会要》卷三、《绘事备考》卷七、《宋季忠义录》卷一四及所题《薛道祖三帖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1 【介绍】: 唐潭州临湘人,字通师。
欧阳询子。
善书,与父齐名,时称小欧阳。
历官中书舍人、殿中监、夏官尚书、司礼卿,判纳言事。
赐爵渤海子。
因反对武承嗣为太子,忤诸武意,下狱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9—713 【介绍】: 唐蒲州汾阴人,字嗣通。
薛道衡曾孙。
进士及第。
中宗景龙末为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
睿宗立,封晋国公,除太子少保、礼部尚书,世称薛少保。
及窦怀贞伏诛,以知其谋,赐死于万年县狱中。
工隶书,笔姿遒丽,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称唐初四大书家。
又善绘,画为绝品。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49—713 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薛道衡曾孙,薛收孙,魏徵外甥。武后长寿三年(694),中临难不顾、徇节宁邦科。又举进士。累迁祠部员外郎,礼部郎中,中书舍人。中宗景龙末,为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睿宗即位,以翊赞功迁太常少卿,封晋国公。累拜中书侍郎、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因与崔日用争权,罢为左散骑常侍。历工部、礼部尚书,位终太子少保,世称薛少保。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书小史》卷九,《历代名画记》卷九,《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一九、二二。稷多才艺,工书画,诗文亦佳,其《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为初唐五古名篇。张说评其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见《大唐新语》卷八)。有文集3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4首。
唐诗汇评
薛稷(649-713),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人。擢进士第,长寿三年(694)中临难不顾徇节宁邦科。累迁礼部郎中、中书舍人。景龙末,为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睿宗即位,迁黄门侍郎,参知机务。与崔日用不协,罢为左散骑常侍,历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先天二年,窦怀贞伏诛,稷因预知反谋,赐死狱中。稷以辞章名,工书善画,尤善画鹤。有《薛稷集》三十卷,己佚。《全唐诗》存诗十四首。
全唐文·卷二百七十五
稷字嗣通。蒲州汾阴人。第进士。累迁礼部郎中中书舍人。景龙末为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睿宗立。以翊赞功迁太常少卿。封晋国公。累拜中书侍郎兼黄门侍郎。与崔日用数争事帝前。罢为左散骑常侍。历工礼部尚书。除太子少保。窦怀贞搆逆。稷以知其谋。赐死万年狱。年六十五。

作品评论

《大唐新语》
引张说语: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之文,如良金美玄,无施不可。
旧唐书本传
稷举进士,累转中书舍人。时从祖兄曜为正谏大夫,与稷俱以辞学知名,同在两省,为时所称。
时天彝《唐百家诗选评》
薛稷诗明健激昴,有建安七子之风,不类唐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江都人,字公硕,号春泉。
书法欧阳询、褚遂良,与汪舸等人齐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7—1169 【介绍】: 杨一作扬。
宋临江清江人,字补之。
一说名补之,字无咎。
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
寓居洪州南昌。
高宗朝累征不起。
绘画擅墨梅,变水墨点瓣为白描圈线,显梅之清疏淡雅。
水墨人物师法李公麟。
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
今存《逃禅词》,风格婉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7—1171 【介绍】: 宋临江军清江人,字补之,一作名补之,字无咎,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善书画,所画水墨人物学李伯时,尤善作墨梅。亦工词,有《逃禅词》。高宗时,以不直秦桧所为,累征不起。
全宋诗
扬无咎(一○九七~一一七一),字补之,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晚寓南昌。高宗朝累徵不起。善画梅,有透梅肝胆入梅心之誉。孝宗乾道七年卒,年七十五(《全宋词》册二)。有《逃禅词》一卷传世。事见《皇宋书录》卷下、《图绘宝鉴》卷四、《书史会要》卷六。
词学图录
杨无咎(1097-1171) 字补之,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自称为草玄(扬雄)后裔,故其书姓从"扌"不从"木"。清江(今属江西)人。耻于依附秦桧,屡被徵召而不就。向子諲晚年居新淦(今江西新干)芗林,二人常诗酒唱和。精书画,所作墨梅深受珍视,传世作品有乾道元年(1165)作《四梅图》卷及《雪梅图》卷,《雪梅图》卷首有扬补之自用印三方,卷末有海野老农曾觌题诗并识。有《逃禅词》,收入《宋六十名家词》。
全宋文·卷四一四九
杨补之(一○九七——一一七一),字无咎,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洪州南昌(今江西南昌)人。以诗荐于朝,试礼部不偶,不复事举子业。高宗朝以不直秦桧,累徵不起。工书画,字得欧虞笔法,善作墨梅,进于皇帝,上笑曰「村梅也」,因自名「村梅」。有词集《逃禅词》。见《图绘宝鉴》卷四,隆庆《临江府志》卷一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3—631 【介绍】: 隋至唐初僧。
太原介休人,俗姓郭。
年十三,于邺西云门寺出家,从僧稠授禅法。
寻往林虑山中修习。
北周毁佛时,避迹于白鹿山中。
隋初,出山与信行禅师同修禅业。
文帝开皇九年,被召入京,住化度寺。
卒后,塔铭由李百药撰,欧阳询书,为世所珍传。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郭氏。
太原介休人也。
祖宪荆州刺史父韶博陵太守邕神识沈静。
幼齿上庠。
年十有三。
违亲入道于邺西云门寺。
依止稠公。
即授禅法。
才数日。
造诣殊深。
稠抚之。
谓诸门人曰。
五停四念。
尽在此子矣。
俄徙居林虑山周氏废教。
遁于白鹿山中。
阶开皇初定门载辟。
魏之信行禅师。
稔闻名誉。
愿与流通。
遣人招之下山。
九年信行被诏入京。
而邕偕戾止。
逮信行唱灭。
而邕则引众承业。
罔替轨范。
贞观五年十一月十六日。
终于化度寺。
春秋八十有九。
上赙帛追福。
以表崇敬之意。
以其月二十二日。
奉遗命。
阇毗于终南山。
弟子收舍利起塔于信行塔左。
其碑则左庶子李百药文。
率吏令欧阳询书。
续高僧传·卷第十九 习禅四
释僧邕。
姓郭氏。
太原介休人。
祖宪荆州刺史。
父韶博陵太守。
邕神识沈静冥符上德。
世传儒业齿胄上庠。
年有十三违亲入道。
于邺西云门寺依止僧稠而出家焉。
稠公禅慧通灵戒行标异。
即授禅法。
数日便诣。
稠抚邕谓诸门人曰。
五停四念将尽此生矣。
仍往林虑山中。
栖托定门游逸心计属周武平齐像法隳坏。
又入白鹿山深林之下。
避时削迹饵饭松朮。
三径斯绝百卉为群。
麇麚伏其前。
山禽集其手。
初未之异也。
后乃梵音展礼焚香读诵。
辄有奇鸟异兽。
攒聚庭宇。
貌如慕敬心疑听受。
自非行感所及。
何以致斯。
自尔屡降幽灵。
胜言叵载。
开皇之始弘阐释门。
重叙玄宗更联荣问。
有魏州信行禅师。
深明佛法。
命世异人。
以道隐之晨。
习当根之业。
知邕遁世幽居。
遣人告曰。
修道立行。
宜以济度为先。
独善其身非所闻也。
宜尽弘益之方照示流俗。
乃出山与行相遇同修正节。
开皇九年行被召入京。
乃与邕同来至止帝城。
道俗莫匪遵奉。
及行之殁。
世纲总徒众。
甚有住持之功。
以贞观五年十一月十六日。
终于化度寺院。
春秋八十有九。
主上崇敬情深赠帛。
为其追福。
以其月二十二日。
奉灵魄于终南山。
遵邕之遗令也。
门徒收其舍利。
起塔于行之塔左。
邕风范凝正行业精严。
卑辞屈己体道藏用。
及委质寒林悲缠朝野。
佥以身死名灭世有斯人。
敢树玄石用陈令范。
左庶子李百药制文。
率更令欧阳询书。
文笔新华多增传本。
故累诵野外矣。
顾蕴玉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59—1787 【介绍】: 清江苏昆山人,字绛霞。
主事彭希涑妻。
工书,结体遒整,酷肖唐欧阳询
所书缣素便面,甚为人珍重。
共 2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