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三【生卒】:746—822 【介绍】: 唐华州华阴人。严挺之从孙。代宗大历八年进士,累佐使府。德宗贞元中,由侍御史充宣歙团练副使。后掌宣歙留后,倾府藏以进献。寻授检校工部尚书,兼太原尹,充河东节度使。宪宗元和初,以平杨惠琳功,拜司空,封扶风郡公。元和四年,入拜尚书右仆射。绶为吏有方略,然锐于势利,不存名节,人士薄之。以事为御史劾,出镇荆南,进封郑国公。吴元济叛,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寻加淮西招抚使,经年无尺寸功。乃拜太子少保代归。久之,进位太傅,卒。
绶。长庆元年官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兼太子少保。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二【生卒】:746—821 【介绍】: 唐平州卢龙人,字安道,本名兴。田廷玠子,田承嗣侄。宪宗元和七年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弘正为众拥立,听命于朝,继任节度使。吴元济叛,出兵讨伐。后逼使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归唐,又讨平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元和十五年诏拜成德军节度使。次年为原成德军都兵马使王庭凑所杀。谥忠悯。
宏正本名兴。字安道。平州人。田季安时为衙内兵马使。季安死。众请宏正为帅。与将吏约。请归六州版籍于朝。然后视事。宪宗嘉之。加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魏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沂国公。充魏博节度观察处置度支营田等使。乃赐今名。元和十四年加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侍中。穆宗立。王承元以成德军请帅。诏宏正兼中书令为节度使。长庆元年。为王庭凑所害。年五十八。册赠太尉。谥忠悯。
人物简介
【生卒】:755—823 【介绍】: 唐宋州楚丘人。始从宣武军为牙将。后从乌重胤讨吴元济,以功授棣州刺史,封陈留郡王。累拜沂州刺史、沂兖海观察使。其间于兖立学宫讲诵。李齐叛,华率兵破之。后徙镇义成军,卒于镇。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生卒】:758—815 【介绍】: 唐河南缑氏人,祖籍并州文水。字伯苍。武平一孙。曾祖武载德,为武则天族弟。德宗建中四年进士。历官比部员外郎、左司郎中、御史中丞。宪宗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判户部事。封临淮郡公,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俭己宽民,比三年,上下完实。八年,还朝秉政,力主削藩。十年,裴度用兵淮西讨吴元济,王承宗请赦元济,元衡叱之。未几,被李师道所遣刺客刺死。有《临淮诗集》。
【生卒】:758—815 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德宗建中四年(783)登进士第。历监察御史、华原县令、比部员外郎、右司郎中、御史中丞。宪宗元和二年(807)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封临淮郡公。旋出为西川节度使。八年复入相。因力主削藩,遭藩镇忌恨,十年六月早朝,为淄青藩帅李师道遣刺客杀害。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其诗藻思绮丽,琢句精妙。张为《诗人主客图》奉为“瑰奇美丽主”。魏泰以为“武元衡律诗胜古诗,五字句又胜七字”(《临汉隐居诗话》)。《全唐诗》存诗2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唐诗汇评
武元衡(758-815),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洛阳东南)人。建中四年(783),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贞元中,历监察御史、华原令、比部员外郎。贞元末,迁御史中丞。永贞中,贬右庶子,复为御史中丞。元和二年正月,自户部侍郎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十月,授剑南西川节度使。八年,复征为相。十年六月,因力主对藩镇用兵,被藩镇遣刺客杀害。元衡工五言诗,当世流传,往往被于管弦。有《武元衡集》十卷,己佚。《全唐诗》存诗二卷。黄鹤楼志·人物篇
武元衡(758~815) 唐代官员、诗人。字伯苍,唐代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人,武则天玄侄孙。建中四年(783)进士,历官御史中丞、户部侍郎、门下平章事、剑南西川节度使,八年复为宰相。后遇刺身亡,赠司徒,谥忠悯。《全唐诗》录其诗197首,有《临淮集》《武元衡集》。所作七律《送田三端公还鄂州》,“鄂州杂诗碑”录存。全唐诗补逸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宪宗朝宰相,元和十年六月癸卯早朝,为盗所害,年五十八。补诗一首。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一
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举进士。德宗朝迁御史中丞。元和二年由户部侍郎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吏部尚书。充剑南节度使。封临淮郡公。八年复知政事。王承宗上疏请赦吴元济。使人白事中书。元衡叱其悖慢。承宗怒。使盗害之。赠司徒。谥忠悯。
作品评论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生卒】:758—836 【介绍】: 唐怀州温人,字匡谏。少骁锐。累历滕、丰、沛、狄四镇将。宪宗元和间讨吴元济,伐李师道,以功进侍御史、御史中丞。穆宗长庆初平河朔乱,诏充武宁军节度使。文宗大和初,平李同捷叛,诏拜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册拜太傅,封雁门郡王,进兼侍中。改忠武、河中、宣武三节度。卒。
【生卒】:758—836 字匡谏,怀州温(今河南温县)人。德宗建中二年(781)为徐州镇将,累立战功。宪宗元和十五年(820)迁沂州刺史。穆宗长庆元年(821)任武宁军节度副使,二年逐节度使崔群。朝廷无奈授节钺。文宗大和三年(829)封雁门郡王。六年徙忠武军节度使,七年移镇河中,九年移镇宣武。开成元年(836)卒。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五百四十六【生卒】:761—827 【介绍】: 唐张掖人,字保君。乌承玼子。少为潞牙将,兼左司马。节度使卢从史讨王承宗,私下通敌,重胤缚之帐下,以功擢怀州刺史、兼河阳节度使,封张掖郡公。后又参与平淮西吴元济,累官横海、天平、沧景等镇节度使。文宗初,拜司徒。卒谥懿穆。
重允字保君。少为潞州牙将。累迁河阳节度使。封张掖郡公。以讨吴元济功加检校尚书右仆射。转司空。进邠国公。长庆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文宗初自天平军节度移镇兖海。加太子太师。兼领沧景。卒年六十七。赠太尉。谥曰悫。
人物简介
【介绍】: 唐陈留人。裴度讨蔡州,遣昭说吴元济,辞不挠。师还,从镇太原,拜石州刺史。及度被斥,昭亦罢归。与李涉等客居长安,遂生怨望。与宰相李逢吉有隙,为逢吉构陷冤死。
人物简介
【生卒】:764—833 【介绍】: 唐人。少孤,有才略,及冠,漂荡江岭之表,纵游放言,人谓之狂生。吴少诚据蔡州,元卿白衣谒见,辟为从事。后为凶党所构,乃潜奉朝廷。吴元济立,元卿以蔡州盈虚条奏,其妻及四男并为元济所杀。宪宗元和末,授光禄少卿。穆宗长庆初,授泾原渭节度观察等使,置屯田五千顷。营田成,移为河阳三城节度观察使,寻加检校司空。官终太子太保。性憸巧,所至聚敛,谐结权近,故累更方任。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生卒】:765—832 【介绍】: 唐京兆华原人,字宽,又字起之。德宗贞元中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校书郎,召为吏部郎中。宪宗好武功,数出游畋,公绰奏《太医箴》以讽,寻拜御史中丞。李吉甫复当国,出为湖南观察使。讨吴元济,每战辄克。文宗时累官河东节度使,与沙陀和睦相处。以病乞代,授兵部尚书。卒谥元。
【生卒】:768—832 字宽,小字起之。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柳公权之兄。德宗贞元元年(785)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四年再登是科,授渭南尉。宪宗元和二年(807)为西川营田副使兼成都少尹,曾与武元衡、裴度等为《中秋夜听歌联句》。后历吏部郎中、鄂岳观察使、京兆尹、刑部侍郎、盐铁转运使、御史大夫、兵部尚书等职。文宗大和六年(832)卒,谥成,一说谥元。家富藏书,工翰墨,属文典正,不尚浮靡。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3首。全唐文·卷五百四十四
公绰字宽。小字起之。京兆华原人。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再登贤良方正科。累拜御史中丞。元和中迁兵部侍郎兼御史大夫。长庆三年改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山南东道节度使。敬宗朝历刑部尚书。大和四年为河东节度使。徵为兵部尚书。卒年六十八。赠太子太保。谥曰成。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