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渤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6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李渤 中唐 · 张籍
七言绝句
五度溪头踯躅红,嵩阳寺里讲时钟
春山处处行应好,一月看花到几峰。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引用典故:陈力列 双鲤 洁身乱伦 戮仆 绿駬 尸诸市 十世宥 束高阁 贻厥
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
一奴长须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
辛勤奉养十馀人,上有慈亲下妻子。
先生结发憎俗徒,闭门不出动一纪。
至今邻僧乞米送,仆忝县尹能不耻。
俸钱供给公私馀,时致薄少助祭祀。
劝参留守(郑馀庆)谒大尹(李素),言语才及辄掩耳
水北山人(石洪)得名声,去年去作幕下士。
水南山人(温造)又继往,鞍马仆从闾里
少室山人李渤索价高,两以谏官徵不起。
彼皆刺口论世事,有力未免遭驱使。
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
春秋三传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
往年弄笔嘲同异,怪辞惊众谤不已。
近来自说寻坦途,犹上虚空跨绿駬
去年(一作岁)生儿名添丁,意令与国充耘耔。
国家丁口连四海,岂无农夫亲耒耜
先生抱才终大用,宰相未许终不仕。
假如不在陈力列,立言垂范亦足恃。
苗裔当蒙十世宥,岂谓贻厥无基阯。
故知忠孝生天性,洁身乱伦安足拟。
昨晚长须下状,隔墙恶少恶难似。
每骑屋山(一作上)下窥阚,浑舍惊怕走折趾。
凭依婚媾欺官吏,不信令行能禁止
先生受屈未曾语,忽此来告良有以。
嗟我身为赤县令,操权不用欲何俟。
立召贼曹伍伯,尽取鼠辈尸诸市
先生又遣长须来,如此处置非所喜。
况又时当长养节,都邑未可猛政理。
先生固是余所畏,度量不敢窥涯涘。
放纵是谁之过欤,效尤戮仆愧前史。
买羊沽酒谢不敏,偶逢明月曜桃李。
先生有意许降临,更遣长须双鲤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江州南湖堤铭(823年1月) 中唐 · 李翱
四言诗
长庆二年十二月。江州刺史李君浚之截南陂。筑堤三千五百尺。高若干尺。广若干尺。以通四乡之路。畜水为湖。人得其赢。正月既毕事。舒州刺史李翱词以纪之。词曰。
天地作物,功或不周。
贤人相之,智与神侔。
漭漭南陂,冬乾夏滮。
九江暴涨,潜潮逆流
东南百步,城市所繇。
水积既深,大波其䬌。
亦有舟航,覆溺之忧。
担壅叠路,车轫其辀。
童婴涕堕,老妇号愁。
历古迨兹,孰为氓筹。
浚之之来,养民如身。
乃筑长堤,距江之濒。
厚其钱佣,以饱饿人。
南北东西,百里斗臻。
莫不用力,千锤响振。
虓欢相励,不督而勤。
堤既成止,冈联突起。
坚若石城,障为潴水。
蒲莞菱芡,鸿鸧鳣鲤。
唯其所取,或食或祀。
长堤坦坦,植之杨槐。
架豁飞圮,以便去来。
除险作利,非贤不能。
歌示江人,式悦汝怀。
答李成季 北宋 · 李复
七言律诗
山川错莫不逢春,京洛空多满马尘。
李渤请归聊见志,鲁褒著论久知神。
怀沙曾愧垂纶客,击磬兴嗟荷蒉人。
向老愈怜筋力弱,空伤涸辙泣穷鳞。
李渤隐嵩高,愈退名愈重。
区区水南北,一呼辄为用。
沽激本同辙,出处或异动。
善闭不可窥,少室有馀颂。
① 此水自山石中来,水石相激于暗窦,琮琤有声如琴,故曰鸣琴。今为道士深池,遂塞其窦,水满则不复鸣矣。吁,可笑也
昔闻流水操,想见流水音。
况复山泉声,声自如鸣琴。
可笑山中人,强作碧沼深。
暗流不复鸣,遗声杳莫寻。
近闻石钟山,苏辨正古今。
郦元与李渤,地下当噤喑。
惜乎不闻此,使我徒登临。
道人笑谓余,胡不求琴心。
何劳弦上声,况此非徽金。
近年好语开蹙额,廊庙主人还稷契。
诸公汇进民所怀,左必提之右乃挈。
善随类举皆可观,野无遗贤静岩穴。
石梁有客少读书,神接前人望风烈。
志与时违可奈何,居贱好高谋已拙。
此身悠悠日江海,吊影行吟事酸噎。
揣摩胸臆作西游,不成兴起惭豪杰。
贾生恸哭初亦疑,十年自觉流清血。
三书不用即山林,将前复却何从决。
无因名姓累吴公,咫尺天光阻罗列。
志士惜日诚可怜,每恨平津当老节。
子云年少行所为,今出秦关独疲苶。
郭门齧臂良感人,仲卿蓄缩翻伤别。
叩关自鬻虽矜张,扫门愿见犹摧折。
炙手门前车马多,排肩屡进不得彻。
近来索米却求田,结绶弹冠非所觖。
更令胸臆从谁开,一刺怀归定漫灭。
槛虎饥馋尾漫摇,水尽海鲸当蚁垤。
谁能忍耻寄我颜,妻笑嫂欺安用舌。
北山记忆破腊来,远水扁舟两愁绝。
云重山寒暝不开,孤帆夜落严陵雪。
雷山老桐冻弦断,不作南风相煖热。
一剑星昏共形影,每恐龙寒呵古铁。
孟尝无炭暖置身,杜虽有指不得结。
可怜危肩耸及耳,浩歌能复弥清冽。
吴山忽见梅花谢,天助阳春生笔下。
近檐呵欠面发红,故絮卖钱不须借。
卖钱买船更欲西,墙头立燕留新泥。
新开湖南接淮水,楚山翠入天低迷。
细风平日两媚好,嫩黄梢转隋杨堤。
河名已清色未改,减尽狂湍浊犹在。
东风正和水面穗,恃赖夷犹百无殆。
郁郁葱葱见帝台,祥烟瑞雾真佳哉。
元都道士种桃手,露浥风吹今总开。
山翠柔红亦得色,斗妍意不相低徊。
游蜂上下逐蝴蝶,蜜脾未饱争喧豗。
幽谷黄鹂出晴昊,乔木几迁枝叶老。
避寒何处过雪霜,依旧飞来语音好。
少年走马红尘道,绣勒锦缘金络脑。
窈窕花随宝碗飞,暝旋风吹玉山倒。
可怜穷巷无芳菲,良辰不得开怀抱。
闭门曝背借馀暄,犹得爬搔驱虱蚤。
逡巡迷目风沙颠,已报新花去如扫。
乘离执衡又一时,万物从新炎帝造。
柳线渐长成畏日,苦菜秀时蚯蚓出。
烟绡雾縠自直钱,故葛绽联遮肘膝。
凌人颁冰下霄汉,谁信朱门自无汗。
蔗浆酪粉玛瑙盘,牙床角簟光凌乱。
石梁孤客赁屋居,坐恐炊中忽麋烂。
蚊虻噆肤俛听尔,何苦群鸣恣喧玩。
生嫌蒿艾昏泪眦,宁强掴搭酸吟腕。
墙阴壁隙又出蝎,潜致小毒犹锥钻。
巫师祝痛已复遭,术非驱除真亦漫。
听鸡起坐难饱眠,庶宽烦促须清旦。
进不知名仍退却,既来亦好归不恶。
羲和鞭御向西行,出门感此梧桐落。
淡月孤烟侵晓昏,小雨凄风动冥寞。
且欣编简堪卷舒,那知羞涩忧垂橐。
钟鼓声沉北斗高,白日渐远倾葵藿。
楚歌忽断隔黄芦,已见金山高磊落。
须臾崩车天上行,长幡乱舞喧檐铎。
苍穹白浪两低昂,黑蛟黄虬森喷薄。
开帆插橹六鳌惊,男儿信命方自若。
吴音嘲哳来船近,共怜远客逃沟壑。
鸟倦知还羽翮垂,修竹茂林欣有托。
故山茅屋良幽深,清泉浏浏石凿凿。
蕨薇虽老芋栗甜,拾穗行歌亦云乐。
买竿钓鱼谁更哀,贳酒涤器人应谑。
士通五经取青紫,请谢夏侯乌有此。
捷径须知自有涂,枉诵陈编腐牙齿。
潼关坐息感二鸟,耿耿此心聊复尔。
敢嗟与兄共槽枥,但苦酸咸异便美。
拟希锯利效细黠,天与钝顽难力砥。
五斗充饥未有时,却藏手板投耘耔。
曩闻下惠恬小官,颇怪少游甘掾史。
曼倩俄惊备大臣,李渤谏官呼不起。
古人去就良不同,刚成亦足称男子。
呜呼乘时正阨穷,怅望临食空投匕。
丰山蒲牢铿有声,霜气感发非击棰。
昌黎诱励方循循,广文薰炙皆名士。
宋之善鸣挺有公,愿助下风唇口哆。
当时一到匠石前,至今人或疑杞梓。
大厦未完公勿忘,可惜空山终朽死。
烧桐愿献太古音,处囊请试从今始。
烛光有馀真可待,无损公明公勿爱。
李渤筑长堤,三千五百尺。
为我绝平湖,遂识柴桑宅。
高人淡无营,小室自生白。
倚壁横两床,并坐可四客。
时闻(徐本作开)苍蝇馆,不厌(徐本作献)蜗牛馘。
谁知湖尾山,抱负萦水石。
繁阴庇芳姿,收拾在几席。
天地本高明,胸次有宽窄。
固应世外境,颇与俗眼隔。
我欲为君留,雨意良霂霢。
对眠分小窗,夜语要剧会。
须臾携被来,更待风雨夕。
白鹿洞赋(1180年3月) 南宋 · 朱熹
《白鹿洞赋》者,洞主晦翁之所作也。
翁既复作书院洞中,又赋其事,以示学者。
其词曰:
承后皇之嘉惠,宅庐阜之南疆。
闵原田之告病,惕农扈之非良。
粤冬孟之既望,夙余驾乎山之塘。
径北原以东骛,陟李氏之崇冈(地名李家山。)
揆厥号之所繇,得颓址榛荒
曰昔山人之隐处,至今永久而流芳(陈舜俞《庐山记》云,唐李渤,字浚之,与兄涉偕隐白鹿洞。后为江州刺史,乃即洞创台榭,环以流水,杂植花木,为一时之胜。)
自升元之有土,始变塾而为庠。
俨衣冠与弦诵,纷济济而洋洋
叔季而且然,矧休明之景运?
皇穆穆以当天,一轨文而来混。
念敦笃于化原,乃搜剔乎遗遁。
朌黄卷以置邮,广青衿之疑问。
乐菁莪之长育,拔隽髦而登进
迨继照于咸平,又增修而罔倦
旋锡冕以华其归,琛亦肯堂而诒孙
怅茂草于熙宁,尚兹今其奚论
夫既启余以堂坛,友又订余以册书
谓此前脩之逸迹,复关我圣之宏模。
亦既震于余衷,乃谋度而咨诹。
尹悉心以纲纪,吏竭蹶而奔趋。
士释经而敦事,工殚巧而献图。
曾日月之几何,屹厦屋之渠渠(事具吕祖谦伯恭所作《书院记》。)
山葱珑而绕舍,水汩㶁而循除。
谅昔人之乐此,羌异世而同符。
伟章甫之峨峨,抱遗经而来集
岂颛眺听之为娱?
实觊宫墙之可入。
愧余脩之不敏,何子望之能给?
矧道体之亡穷,又岂一言而可缉?
请姑诵其昔闻,庶有开于时习。
曰明诚其两进,抑敬义其偕立。
允莘挚之所怀,谨巷颜之攸执。
彼青紫之势荣,亦何心乎俛拾!
乱曰:涧水触石,锵鸣璆兮。
山木苯䔿,枝相樛兮。
彼藏以脩,息且游兮。
德隆业茂,圣泽流兮。
往者弗及,余心忧兮。
来者有继,我将焉求兮?
⑴ 《庐山记》又云,南唐升元中,因洞建学馆,置田以给诸生,学者大集。乃以国子监九经李善道为洞主,掌其教授。《江南野史》亦云,当时谓之白鹿国庠。
⑵ 谨按《国朝会要》,太平兴国二年,知江州周述乞以九经赐白鹿洞,诏从其请,仍驿送之。六年,以洞主明起为蔡州褒信主簿,旌儒学、荣乡校也。
⑶ 《庐山记》又云,咸平五年,敕重脩,又塑宣圣、十哲之象。
⑷ 郭祥正《书院记》云,祥符初,直史馆孙冕以疾辞于朝,愿得白鹿洞以归老,诏从之。冕未及归而卒。皇祐五年,其子比部郎中琛即学之故址为屋,榜曰「书堂」,俾子弟居而学焉。四方之士来者亦给其食。
⑸ 《庐山记》熙宁中作,已云鞠为茂草矣。
⑹ 寻访之初,得樵者指告其处,客杨方子直遂赞兴作之谋。既而刘清之子澄亦裒集故实来寄。
青青十二楼,万瓦浮云棱。
居者谁氏子,酒肉堆丘陵。
一一閒峨眉,舍此不为登。
清梦几时回,何曾舍虚凝。
本欲了万境,竟为景所绳。
我友子真子,士以古谊徵。
载书来上都,结刺车不胜。
插架备小筑,且以觞宾朋。
或人指之笑,谓此不能宏。
有如短尾航,又如刺翅鹰。
团疑恋壳龟,局类遭寒蝇。
卑卑形覆缶,短短射依堋。
行行频壁碍,倚倚难轩凭。
风立苦打头,月坐伤横肱。
寒足笼拥掩,炎躯甑炊蒸。
俯首忽见地,闭目可数层。
何当揽星辰,惟堪挂用缯。
君子促改办,不尔陋可憎。
我兴听是说,诸友无乃称。
交从二十年,我能识其膺。
彼腹椰子大,千卷贮亦曾(自注:李渤问古德,芥子如何纳须弥。古德云:汝唤李万卷,是否。汝腹如椰子大,万卷著在何处。有省。士子腹有千卷书,八尺之楼独不能贮其身乎,览者宜一笑。)
体作黄冠朴,言乃水云僧。
岂其八尺高,而能碍晨兴。
瞻想西南北,众万皆环縆。
奈此归思何,犹然间骞腾。
世好巍粉饰,是态恶可惩。
元规尘可谢,肝胆醒春冰。
但使居者乐,勿使疑者升。
诸公敛戏语,俄然迭嗟矜。
携酒共过之,窗虚纳清澄。
员子眼力到,数来数归鹏。
拟乎天上人,天门杳不应。
为君出登赋,归来伴龛灯。
三年京国梦,一柱立不能。
我数无何乡,神尻以为乘。
共 6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