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唐震

相关人物:共 15 位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绍兴嵊县人,字泰来。
唐震,以明善诚身为本。
黄震见而敬重,称为古君子。
宋亡,隐居不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9 【介绍】: 宋池州石埭人,字文伯,号涎溪。丁泰亨子。孝宗淳熙年间进士。宝庆初年官成都制置使,为政宽大,蜀人德之。嘉熙三年元兵趋成都,黼率兵夜出城南迎战,至石笋街力战死。谥恭悯。
全宋诗
丁黼(一一六七~一二三六)(《鹤林集》卷三四《褒忠庙记》),字文伯,号延溪,石埭(今安徽石台县)人。
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
历崇德县尉、秀州录事参军。
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知信州(《西山文集》卷一二《荐知信州丁黼等状》),迁夔州路安抚使兼知夔州。
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为军器监(《鹤山集》卷八一《赠奉直大夫丁公墓志铭》),因言事被逐。
绍定四年(一二三一)起为广西制置副使兼知静江府(《鹤山集》卷四四《夔州卧龙山记》)。
六年,改四川安抚副使兼知成都府(《鹤山集》卷一二《制置丁少卿生日》)。
端平三年,蒙古军入成都,力战殉难,谥忠悯。
有《延溪集》五十卷,已佚。
事见明嘉靖《池州府志》卷七、《宋元学案》卷六一,《宋史》卷四五四有传。
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七三二七
丁黼(?——一二三九),字文伯,号延溪,故徐州人,迁居池州石埭(今安徽青阳南)。泰亨之子。从徐谊学,为真德秀、魏了翁称重。嘉定七年干办诸司审计司,九年任太府寺簿。宝庆元年累官军器监。知信州、吉州,皆有治绩。真德秀荐之,诏迁江西提刑。寻除夔州路安抚使兼知夔州,移广西制置副使、知静江府,复以四川制置副使守成都。为政宽大,蜀人戴之。嘉熙三年,元兵侵成都,黼率兵夜出城南,力战死之,赐谥节悯(或作恭悯)。著有《延溪集》、《六经辩正疑问》等。见《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八、选举二一之一四,《宋史》卷四五四本传,嘉靖《池州府志》卷七,《宋史翼》卷一七。
秦钜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1 【介绍】: 宋江宁人,字子野。
秦桧曾孙。
宁宗时通判蕲州。
嘉定十四年,金人犯境,与郡守李诚之协力捍御。
城破,率兵巷战,伤亡略尽,乃归署,呼吏人火诸仓库,径赴一室自焚死。
封义烈侯,立庙蕲州,赐额褒忠

人物简介

中州集
舜卿,名肩龙,以字行,宛平人。
先世辽大族,有知兴中府者,故又号兴中马氏。
祖大中,国初登科,节度全、锦两州。
父成谊,字宜之,张楫榜登科,京兆路统军司判官。
舜卿在太学,有赋声。
宣宗初,人有告宗室从坦杀人。
从坦字履道,一时贤将帅,处猜嫌之地,人以为必死,而不敢言其冤。
舜卿以太学生上书,大略谓:从坦有将帅材,方今人物无有出其右者。
臣一介书生,无用于世,愿代从坦死,留为天子将兵。
书奏,诏问:汝与从坦交分厚耶?
舜卿对:臣知有从坦,而从坦未尝识臣。
从坦冤,人不敢言,臣以死保之。
宣宗感悟,赦从坦,授舜卿东平录事,委行台试验。
宰相侯莘公与之语,不契,留数月,罢归。
将渡河,与排岸官纷竞,筐中搜得军马粮料名数及利害事目,疑其奸人之侦伺者,系归德狱根勘。
适从坦至,立命出之。
正大四年冬,薄游凤翔,德顺州将爱申以书招舜卿,舜卿欲往。
凤翔总管以敌兵势甚张,吾城可恃,德顺不可守,劝勿往。
舜卿曰:爱申平生未尝识我,一见为知已。
我知德顺不可守,我往必死,然以知已故,不得不死也。
乃举行橐付族父明之为死别,冒险而去。
既至,不数日受围,城中义兵七八千而已。
州将假舜卿凤翔总管判官,守御一以委之。
凡受攻百日,食尽乃陷。
军中募生致之,不知所终,时年五十三。
诏赠某官,配食褒忠庙。
舜卿年少时,过襄垣,题诗酒家壁,辞气纵横,时辈少有及者。
如云:玉鞭再过长安道,人面依前似花好。
殷勤劝我梨花春,要看尊前玉山倒。
他语类此。
邓益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九九九
邓益,淳祐中为濠州州学教授。
十年,知韶州曲江县。
宝祐中权知归州。
咸淳七年以朝议大夫除太府少卿。
咸淳末任江东都大提举。
见《可斋杂稿》卷一七,《可斋续稿》前卷四,《隐居通议》卷三一,《宋史》卷四五○《唐震传》,雍正《广东通志》卷二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衢州西安人,字仲德,号横舟。仕至枢密院编修官,知忠安军卒。尝采唐宋诗为《诗林万选》。
全宋诗
何新之,字仲德,号横舟,西安(今浙江衢州)人。
曾官枢密院编修。
宋末为唐震客,守闽之新垒,与元兵作战殉难(《宋史》卷四五○《唐震传》)。
尝采唐宋诗为《诗林万选》,行于世。
事见明嘉靖《浙江通志》卷四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徽州婺源人,字伯诜。
度宗咸淳七年进士。
授平乐尉,州守唐震素知其才,辟居签幕。
恭帝德祐元年,元兵临城,与协谋捍御,力穷城陷而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山阴人,字理得,号可竹。宋末登进士。除瑞安主簿,不赴,隐居城南。事姊敬,抚孤侄,赒恤宗族。有《山中观史吟》。
全宋诗
王易简,字理得,号可竹,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宋末登进士第,除瑞安主簿,未上。
宋亡隐居城南,与唐震、戴表元、黄虞有交。
有《山中观史吟》,已佚。
事见《绝妙好词》卷六、《剡源文集》卷一九《题王理得山中观史吟后》,清康熙《山阴县志》卷三三有传。
今录诗十三首。
伍骥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16—1465 【介绍】: 明江西安福人,字体训,号德良。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天顺七年巡按福建,率兵镇压李宗政起义,连破十八砦,擒宗政。旋以冒瘴疠得疾卒。
维基
伍骥(1416年—1465年),字德良,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安福县(今江西安福县)人。
景泰元年(1450年)以《春秋》中式(1450年)庚午科举人,景泰五年(1454年)登甲戌科进士,授监察御史。
天顺七年(1463年),巡按福建,与都指挥佥事丁泉抵抗上杭民变,当时丁泉单骑抵达贼垒示诣,从容立马,谕之以祸福。
义军间其至诚,纷纷感悟泣下,归附之众达一千七百余户。
伍骥给以牛种,恢复其生产。
只有贼首李宗政不服,伍骥与丁泉率众进攻,丁泉力战而亡,伍骥吊死恤伤,并继续带兵战斗,接连攻破其十八寨,斩获八百余人,从此战平。
伍骥因此得病,大军班师至上杭后去世。
军民悲痛如丧父母,争相出资立祠。
成化年间,应知县萧宏请求,宪宗下诏伍骥与丁泉共同祭祀,赐祠堂名「褒忠」。
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7—1586 【介绍】: 明宗室,字灌甫,号西亭。
太祖第五子周定王朱橚六世孙。
封镇国中尉。
幼端颖,李梦阳奇之。
及长,从河洛宿儒游,精研经学。
万历五年举文行卓异为周藩宗正。
尝倾资购江都葛氏、章丘李氏藏书,建万卷堂。
有《五经稽疑》、《授经图传》、《韵谱》、《陂上集》、《建文逊国褒忠录》等。
人物简介
朱睦㮮(1518~1587),明藏书家、学者。字灌甫,号西亭,学称西亭先生。明宗室。安徽休宁人。封镇国中尉。
明诗纪事·甲签·卷二(下)
睦㮮字灌甫,号西亭,周定王六世孙。封镇国中尉,万历中举宗正。有《陂上集》二十卷。 (胡应鳞《诗薮》:明宗室攻古文词者,嘉、隆间惟灌父最博洽,饶著述。余髫岁即与交。豫章用晦,先鸣诸子勃起,贞吉、宗良与馀酬复特久,一时竞爽,名家未易屈指尽也。 《列朝诗集》:灌甫被服儒素,覃精经学,从河洛间宿儒游。奉手抠衣,执经函丈,受礼于睢阳许先,章分句释,辨析疑义,达旦不寐,三月而尽其学。年二十通《五经》,尤邃于《》、《春秋》。家故饶赀财,僮奴数百人,皆逐赢夷老屑梦,执业自给,逐十一之利,其家益大起。访购图籍,请接宾客,倾身游贵显间,通怀好士,内行修洁,筑室东陂之上,延招学徒,与分研席,用是名声籍甚。万历初,毕文行卓异,为周藩宗正十馀年,国中大制作皆出其手。修《河南通志》,撰《中州人物志》。中州之文献徵焉。谓本朝经学,一禀宋儒,古人经解残阙放失,访求海内通儒,缮写藏弆。若李鼎祚《易解》、张洽《春秋传》皆序而传之。丁丑,领宗学,约宗生以三、六、九日午前讲《》、《》、《》,午后讲《春秋》、《礼记》,虽盛暑寒不辍。命诸生刺举同异,撰《五经稽疑》若干卷、《授经图》及传四卷。观陶九成《辍耕录》载前元十九帝统系,作《大明帝系世表》一卷、周国世系表一卷。感建文革除,记录失实,作逊国记、裒忠录五卷。考史记以来谥法,作较定谥法一卷。合沈约、吴棫韵,举正误缪,撰《韵谱》五卷。其诗文有《陂上集》二十卷,文尤典雅可诵。有明之宗室,宪园比肩间、平,而灌甫媲美子政,洵昭代之盛事。唐、宋听希觏也。海内藏书之富,近代推江都葛氏、章丘李氏。灌甫倾赀购之,竭四十年之力,仿唐人四部法,用各色牙签识别,凡一万二千五百六十卷。起万卷堂,讽诵其中,圈点仇勘,丹铅历然。其子勤羹,号竹居,亦嗜书,收藏益富。余从中牟张民表钞得其书目。武林卓尔康为学官于汴,借钞得数十帙,未竟而罢。汴亡之后,陂上之充栋插架者,漂荡于洪流怒涛,可胜叹哉!)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