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东方朔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1414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名山多石门,太姥奇莫状。
想当开辟来,必有万鬼匠。
大石架不如,小石巧相放。
乍看怖欲堕,谛视极牢壮。
一夫过仅容,云至不能让。
初从俯身入,栈级屡下上。
天窗漏日微,龙井滴泉旺。
□□展复光,九门递趋向。
出门见石峰,秀色九天望。
一削倒地平,匪特取屏障。
霞古荡幽痕,真骨固无恙。
老树多生芝,幽潭亦成浪。
好鸟时出游,于人每相撞。
如知东方生,图记语非妄。
斯游满深衷,何以答神贶。
荆门望望渺何许,横跨三巴控三楚。
高台落日大王风,明月空江帝子渚。
侍臣持节下蓬菜,三楚豪游意壮哉。
银扉朱邸江边峙,玉检金泥阙下开。
青门柳枝日未午,胡姬压酒当花坞。
聚散浑如陌上云,别离苦恨尊前雨。
驿楼官树潞河西,七十长亭路不迷。
赠客几投青玉案,当歌一听白铜鞮。
南登即向巴陵道,苦竹香枫相映好。
旆指芙蓉泽畔花,槎凌鹦鹉洲边草。
兰台仙馆白云秋,飞盖争随上客游。
应教非同灵运赋,怀乡不上仲宣楼。
嗟君声名何炜煜,彩笔惊人珠万斛。
论道三年侍石渠,校书乙夜开天禄。
长安春色正霏微,侍从翩翩满禁扉。
早看方朔归金马,莫学相如恋锦衣。
故旧皆何在,羁游己自孤。
天涯今寂寞,岁晚一踟蹰。
历下周旋久,江东物色殊。
别离吾欲老,消息近全无。
云树何寥阔,风尘正郁纡。
珊瑚终拂海,莼菜己归吴。
鱼鸟无嫌避,山林脱觊觎。
乾坤双睥睨,頫仰自昭苏。
忆昔芝如蕙,偏嗟亮与瑜。
名声陵沈鲍,交契到萧朱。
秋实繁堪撷,春华照若敷。
一台矜二妙,十稔拙三都。
电扫词锋迅,星芒笔阵驱。
文章宜特达,郎署偶同趋。
颇觉时全盛,相逢屡宴娱。
莺花晨讽咏,风雪夜招呼。
择胜青丝障,当筵紫绣襦。
尚书频顾曲(芝麓龚公),吏部解投壶(贻上有刘公㦷吏部投壶诗)
自喜官疏散,能忘士贱拘。
觞行银凿落,骑簇锦模糊。
晚接金门辔(玉随湘北),归栖列柏乌(玉虬曰缉)
悲歌从俗怪,醉舞欲人扶。
少日堂堂去,流年冉冉徂。
渐离悲击筑,南郭老吹竽。
回首清欢地,空怜纵饮徒。
折梅连旧蕊,去雁引新雏。
魂梦迷行处,江山见画图。
飘蓬思杖策,泛梗想乘桴。
岳观通青帝,苏台长绿芜。
风流真秀美,物产自魁梧。
城郭峰当面,烟波水一隅。
燧烽昏戍垒,冰雪涨川途。
战地经三楚,军船过五湖。
遭逢还感激,间阔遂艰虞。
处士非殷杜,清流有顾厨。
凄凉怀卞玉,照耀握隋珠。
岁月消铅椠,豪华付狗屠。
飞腾万里志,孱弱百年躯。
笑口妨多病,愁眉损壮夫。
放怀齐塞马,微分托辕驹。
白发耽诗卷,青春滞酒垆。
殚精工句字,为乐博须臾。
处世从方朔,逃名谢董狐。
根尘随浩劫,才命受洪垆。
心迹输高致,行藏困小儒。
观身时自遣,触事竟长吁。
百一成惊愕,平生似友于。
晚闻惭至道,故态恕狂奴。
他日如重见,香醪烂漫酤。
冬夜赠曹自悦司马 明末清初 · 陈子升
七言律诗
围炉曲宴烂灯花,客话平生益自嗟。
六国印销愁委佩,五湖舟泛不归家。
随身秘笈诸郎负,寄迹残山万树遮。
头白逢人工定拙,好从方朔学龙蛇。
郭舍人,东方朔,来前射覆相为乐。
谓此金盂中,有何一蠕虫。
不是蜥蜴,亦非守宫。
中者赐帛,不中城旦舂。
舍人东方,相顾𥈭咍,此胡为来哉。
谓之为龙,不能变化兴云雷。
谓之为蛇,又不能委蛇蒲伏与世谐。
此何物也,陛下幸发视,必是一蜗牛。
身似有所负,外又无所求。
不肯濡足,惟愿藏头。
循墙而走,面壁而修。
钟鼓不能享,鼎镬不能谋。
左角大胜,右角大败,未尝知喜,未尝知忧。
蘧庐为天地,混沌为春秋。
其觉如寐,其生若休。
此有巢氏之裔,无肠子之俦。
与圣人拊掌笑,是物安足收。
放之污渎中,使从蛭螾游。
卅年如隔世,相对意苍茫。
蕊榜人还少,槐根梦许长。
物华遽超忽,迟暮独凄凉。
语默思难遣,逢迎性颇伤。
病缘闻道晚,时为访医忙。
臣朔公车客,留侯辟谷方。
药来尝苦口,事往戒回肠。
肝胆虽颠错,心神顿激昂。
古人知国士,吾老惜文场。
伴直因松月,栖巢得凤皇。
云天殊浩阔,鹏路合翱翔。
他日纡簪绂,无须学楚狂。
次韵子我得俸一首(1132年9月) 宋 · 刘一止
五言律诗
祠官资薄俸,肥遁要清贫。
载酒久无客,乞醯惟有邻。
广文宁厌肉,方朔漫长身。
莫遣陈苌到,先生甑尚尘。
祝融南下翠烟浮,灵造何年著海陬。
玉宇琼楼迂岁月,篆题文拱自春秋。
蓬壶早见堆三岛,东朔还能纪十州。
笑我玉皇香案吏,退居犹得近仙丘。
感事 晚清 · 蔡国琳
七言律诗
① 此诗收于连横《台湾诗乘》。连横注:「甲午(1894)之役,清师败绩,命北洋大臣李鸿章赴日讲和,约割台湾,并赔军费二万万两。台人大愤,奔走相告。时陈仲英观察文騄为兵备道,赋示诸将四首,以励士气。……陈仲英观察示诸将之诗,和者颇多,蔡玉屏先生有〈感事〉四首,即次其韵也。」
闻鸡竞枕祖生戈,节制终资马伏波。
久已同仇思敌忾,未堪晞发在阳阿。
有团犹贵勤言练,不战焉能遽议和。
臣朔纵非诸将士,拟赓兵甲净银河(杨永智编校)
洞冥记曰:太初三年。东方朔从西那汗国归。得声风木十枝献帝。曰:臣已见此枝三过枯死而复生。岂汗折而已哉。里语曰:
年未半。枝不汗
⑴ ○别国洞冥记二。《御览》九百五十三。
共 1414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