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方平

相关人物:共 17 位
共 1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1—1047 【介绍】: 宋濮州鄄城人,祖籍赵郡,字复古。真宗景德二年进士第一。历将作监丞、翰林学士。熟知陕西驻军及粮储,为真宗赏识。天禧间,历给事中、参知政事、集贤殿大学士。与丁谓不和,出知郓州。仁宗初反对立刘氏为皇后,贬衡州团练副使。后复相。复与吕夷简交恶,贬官。卒谥文定。
全宋诗
李迪(九七一~一○四七),字复古,濮州鄄城(今属山东)人(《东都事略》卷五一)。真宗景德二年(一○○五)进士(《咸淳临安志》卷六一),授将作监丞,通判徐州、兖州。四年,迁著作郎、直史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六)。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知亳州(同上书卷八二)。八年,知永兴军。九年,为陕西都转运使,入为翰林学士(同上书卷八五、八六)。天禧元年(一○一七),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同上书卷九○)。四年,为吏部侍郎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仁宗即位,因忤丁谓贬衡州团练副使。不久,起知舒州。历知江宁、兖、青、河南、河阳等州府。仁宗亲政,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景祐二年(一○三五),罢知亳州(同上书卷一一六)。多次出入内外,以太子太傅致仕。庆历七年卒(《乐全集》卷三六《李公神道碑铭》),年七十七。谥文定。《宋史》卷三一○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七五
李迪(九七一——一○四七),字复古,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北)人。
景祐二年进士第一。
历徐、兖通判,郓、亳知州,进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知永兴军,徙陕西都转运使,入为翰林学士。
天禧元年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四年,继寇准为相。
旋因与丁谓不和,出知郓州。
刘太后听政,贬衡州团练副使。
明道二年,仁宗亲政后,自工部尚书知河阳召为资政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寻复相。
景祐二年,以与吕夷简不和,出知密、徐、兖等州。
以太子太傅致仕。
庆历七年卒,年七十七。
张方平乐全集》卷三六《李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三一○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刁湛(九七一~一○四九),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真宗咸平三年(一○○○)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宣城、大冶等县。历知潮、庐、寿诸州及荆湖北路提点刑狱。仁宗即位,迁夔州路转运使、三司度支判官。皇祐元年卒,年七十九。事见《乐全集》卷三九《刁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一《刁衎传》。
全宋文·卷二七四
刁湛(九七一——一○四九),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衎子。
咸平三年进士,释褐大理评事、知宣州宣城县,历监兴国军大冶县茶场兼知县,知潮州,开封府司录,通判越州,知庐州、寿州、荆湖北路提点行狱。
仁宗即位,徙夔州路转运使,迁刑部,授三司度支判官,以疾归老丹阳,皇祐元年十一月卒,年七十九。
张方平《刁公墓志铭》(《乐全集》卷三九),《京口耆旧传》卷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韦不伐(九七九~一○五一),字次德,原籍南京宋城(今河南商丘),后因其祖葬谷城,遂为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久处应天府书院师席,年五十馀始为房州司法参军。
后以张方平荐授乾州军事推官。
又以大理寺丞知许州司录,退居襄阳。
仁宗皇祐四年卒,年七十四。
事见《乐全集》卷三九《韦府君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0—1059 【介绍】: 宋洪州南昌人,字昭誉。陈恕子。以父任为秘书省正字。向真宗进《演要》,乞立太子,擢右正言。仁宗庆历初以工部侍郎再知青州,镇压王伦。四年,召拜参知政事。累迁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凡权势者所引为三司勾当公事及监场务官,皆奏罢之。在中书八年,人不敢以私事相求。以事劾罢,出判亳州。以司徒、岐国公致仕。卒谥恭。
全宋诗
陈执中(九九○~一○五九),字昭誉,洪州南昌(今属江西)人。真宗时以父荫为秘书省正字。累迁卫尉寺丞,知梧州。后历知江宁府、扬州、永兴军。仁宗宝元元年(一○三八)同知枢密院事(《宋宰辅编年录》卷四)。庆历元年(一○四一)出知青州,改永兴军。四年,召拜参知政事。五年,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皇祐元年(一○四九)出知陈州。五年,再入相。至和二年(一○五五)充镇海军节度使判亳州(同上书卷五)。逾年辞节,以司徒致仕。嘉祐四年卒,年七十(《乐全集》卷三七《陈公神道碑铭》)。谥恭。《宋史》卷地八五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三九六
陈执中(九九○——一○五九),字昭誉,豫章南昌(今江西南昌)人。
以父恕荫授秘书省正字,擢右正言。
明年,谪监岳州酒务,改判抚州。
累迁三司户部副使。
明道中,历知应天府、江宁府、扬州,同知枢密院事。
以资政殿学士知河南府,迁工部侍郎、陕西同经略安抚招讨使。
庆历四年参知政事。
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皇祐中,改兵、吏部尚书,出判大名府。
皇祐五年再为相,前后在中书八年。
嘉祐四年六月卒,年七十。
张方平《陈公神道碑》(《乐全集》卷三七),《宋史》卷二八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3—1068 【介绍】: 宋成都双流人,字隐之。博通经学,尤长《周易》、《太玄》,著《发隐》三篇。以道自裕,尊生养气。蜀守以逸民荐,诏为州助教,不赴。仁宗嘉祐中赐号冲退居士。有《卦气图》等。
全宋文·卷四○八
章察(九九三——一○六八),字隐之,成都双流(今四川双流)人。
博通经学,尤长《》、《太玄》。
蜀守蒋堂、张方平、赵抃等咸以逸民荐,一赐粟帛,再命州助教,不就。
嘉祐中,赐号冲退处士。
熙宁元年卒,年七十六。
著《太玄经讲疏》四十六卷、《注》十四卷、《疏》三十卷、《发隐》一卷、《太玄图》一卷、诗歌杂文二十卷。
见吕陶《章察行状》(《净德集》卷二八),《宋史》卷四五八《隐逸传》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4—1069 【介绍】: 宋泰和人,字至之。真宗天禧三年进士。历侍御史、知谏院、判司农寺。仁宗庆历中,为天章阁待制,条陈时事,对策甚久,仁宗赞为南士而有燕赵之气者。神宗时官终户部侍郎。
全宋诗
王贽(九九四~一○六九),字至之,庐陵太和(今江西泰和)人。真宗天禧三年(一○一九)进士。为邵州防禦推官。历衡、连、郴三州军事判官。仁宗庆历初,累拜河北都转运使。皇祐中,以天章阁学士、吏部郎中知洪州(清光绪《江西通志》卷九)。历知郑、瀛、池、江宁、陈等州府。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以尚书礼部侍郎致仕。神宗熙宁二年卒,年七十六。有别集二十卷,已佚。事见《乐全集》卷三九《王公墓志铭》。
全宋文·卷六六一
王贽,字至之,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
天禧三年登进士第。
历信州通判。
庆历中为殿中侍御史。
七年,以刑部郎中知谏院,任起居舍人、直史馆、同判司农寺。
八年,擢天章阁待制。
进天章阁直学士。
皇祐中以吏部郎中知洪州。
五年,徙枢密直学士,为京畿水陆计度转运使。
迁龙图阁学士。
嘉祐四年知瀛州。
六年,知池州。
寻以左谏议大夫知江宁府。
英宗即位,进给事中,以礼部侍郎致仕。
神宗立,改户部侍郎。
见《乐全集》附录王巩《张方平行状》,《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七、食货四九之一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一六五、一七五、一八九、一九五,《宋史》卷一六二、二○○,《明一统志》卷五六,雍正《江西通志》卷四九、七五,《北宋经抚年表》卷二、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6—1076 【介绍】: 宋苏州人,字资元。真宗天禧二年进士。为国子监直讲。仁宗时,以龙图阁直学士出知蔡州。长于经术,侍迩英十余年,有所顾问,必依经以对,反复讽谕。因旁通法家说,尝两知审刑院,条令多所裁定。后历知许、颍、陈三州,以吏部侍郎致仕。
全宋文·卷四三六
钱象先(九九六——一○七六),字资元,苏州(治今江苏苏州)人。
天禧二年进士,为国子监直讲,历权大理少卿、度支判官,河北、江东转运使,召兼天章阁侍讲,进待制,知审刑院,加龙图阁直学士,出知蔡州,徙河南府、陈州。
复兼侍讲、知审刑院,出知许、颍、陈三州。
象先长于经术,侍经筵前后十五年,仁宗礼遇甚渥。
又旁通法家说,故屡为刑官,条令多所裁定。
以吏部侍郎致仕。
熙宁九年十月卒,年八十一。
张方平《钱公墓志铭》(《乐全集》卷四○),《宋史》卷三三○有传。
嵇颖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6—1050 【介绍】: 宋应天府宋城人,字公实。嵇适子。仁宗天圣五年进士。授蔡州团练判官。历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尚书兵部员外郎等职。皇祐二年,召入为翰林学士,未及拜而卒。谨厚笃学,有操守。张尧封尝从学文,后尧封女入禁中,甚被宠幸,求编次其父稿,并请为序,颖置之不理。
全宋文·卷四七七
嵇颖(九九六——一○五○),字公实,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县南)人,适子。
天圣五年进士及第,试秘书省校书郎,蔡州团练判官。
景祐三年,以太子中允迁集贤校理,后历迁太常博士、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尚书祠部员外郎。
同修起居注,除知制诰,俄迁尚书兵部员外郎。
皇祐二年八月召入翰林为学士,固辞,不允。
九月十五日卒,年五十五。
张方平《知制诰嵇公行状》(《乐全集》卷四○),《宋史》卷二九八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九四
蔡禀(一○○二——一○四五),字淳之,莱州胶水(今山东平度)人,蔡齐从弟。
以任补导江主簿,调管城,擢卫尉丞。
登进士第,授滑州通判,改秘书丞。
庆历中为监察御史、判三司度支勾院。
五年卒,年四十四。
著《通志论》十五篇。
张方平乐全集》卷三九《蔡君墓志铭》。
范隐之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官太常寺奉礼郎。深明经术,旨趣淳正,行履高介不群。有《春秋五传会义》。
全宋文·卷五七九
范隐之,郡望高平(今山东金乡西北)。
仁宗时官太常寺奉礼郎。
经术深明,旨趣醇正,履行高介不群,著《春秋五传会义》。
张方平曾予荐举,请召试授与馆职。
见《乐全集》卷三○《举范隐之状》。
共 1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