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曾巩

相关人物:共 48 位
共 4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朱轼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昌军南丰人,字器之。
曾从曾巩学。
轻财急义,悉以祖业让弟轸,独取故居。
历官房州司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9—1047 【介绍】: 宋建昌军南丰人,字不疑。曾致尧子。以荫补太庙斋郎。仁宗天圣二年进士。历太子中允、太常博士。知如皋、玉山二县,守正不阿,有治绩。为知信州钱仙芝所诬,罢归十二年。复赴京师,中道病卒。善文章。有《时议》。
全宋文·卷二七○
曾易占(九六九——一○四七),字不疑,南丰(今江西南丰)人,致尧子,曾巩父。
以荫补太庙斋郎。
天圣二年进士,历太子中允、太常博士,知如皋、玉山等县,擢知信州。
为钱仙芝所诬,除名,配广南衙前编管。
庆历七年卒,年七十九。
后以子布贵,追封鲁国公。
有《时议》十卷。
见王安石《临川集》卷九三《太常博士曾公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7—1028 【介绍】: 宋杭州钱塘人,字君复。早岁游江淮间,后归杭州,隐居西湖孤山二十年。种梅养鹤,终身不娶,时称“梅妻鹤子”。善行书,喜为诗,多奇句。卒,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有《和靖诗集》。
全宋诗
林逋(九六八~一○二八),字君复,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早年放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孤山,相传二十年足不至城市,以布衣终身。仁宗天圣六年卒(宋桑世昌《林逋传》,明万历本《林和靖先生诗集》附),年六十一(《咸淳临安志》卷六五)。真宗闻其名,曾赐粟帛;及卒,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有《林和靖先生诗集》四卷。《宋史》卷四五七有传。 林逋诗,以明正德间黑口本为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四部丛刊》所收影明钞本即据此)。校以宋绍熙间沈诜刻本(简称宋本,祇残存卷上)、明正统八年王玘刻本(简称正统本)、明万历间诸时宝刻本(简称万历本)。并参校清康熙四十七年吴调元刻本(简称康熙本)、日本贞享三年柳枝轩刊本(二卷本,简称和刻)、一九六○年文物出版社影印《宋林逋自书诗卷》(简称自书诗卷)及《淳祐临安志》(简称《淳祐志》)、《咸淳临安志》(简称《咸淳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且吸收了清卢文弨以正统本校康熙本(简称卢校)、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五年邵裴子校本(简称邵校)的部分成果。另据自书诗卷、康熙本、《淳祐志》、《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附于第四卷卷末。
词学图录
林逋(967-1028) 字君复,卒谥和靖先生,后世称林处士。钱塘人。工诗擅书,隐居孤山二十年,不仕不娶,梅妻鹤子。《宋史》有传。有《林和靖诗集》,存词四首,见《花庵词选》。
全宋文·卷二一一
林逋(九六八——一○二八),字君复,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祖克己,仕吴越钱氏为通儒院学士。
逋少孤力学。
景德间游江淮归,结庐杭州西湖之孤山,与梅鹤为侣,二十年不入城市。
真宗诏长吏岁时劳问。
天圣六年卒,年六十一,仁宗赐谥曰「和靖先生」。
逋善行草,喜为诗,其诗孤峭澄淡,名齐魏野,其咏梅之「疏影」、「暗香」一联尤为绝唱。
然其诗稿未尝自录,故所存百无一二,皇祐中诸孙大年始掇拾为集,《宋史·艺文志》著录《林逋诗》七卷,又《》二卷。
今传世之《林和靖诗集》为四卷。
其外尚有《摘句图》一卷、《省心录》一卷(存)。
事迹见曾巩《林逋传》(《名臣碑传琬琰集》卷三八),梅尧臣《林和靖先生诗集序》,《咸淳临安志》卷六五、九一,桑世昌《林逋传》(明万历本《林和靖先生诗集》附)。
宋史》卷四五七《隐逸传》上亦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保雍(九七五~一○三三),字粹之,蔡州(今河南汝南)人。真宗景德二年(一○○五)进士,授山阴主簿,知三泉县,通判齐州、永兴军,知汉州。曾出使契丹,使回任荆湖北路转运使,两浙转运使。仁宗明道二年卒,年五十九。事见《元丰类稿》卷四七《刑部郎中张府君神道碑》。
全宋文·卷三○五
张保雍(九七五——一○三三),字粹之,禹城(今山东禹城)人。
景德二年中进士甲科,授山阴主簿,监尉氏酒,知三泉,通判齐州、鄜州、晋州。
仁宗即位,以屯田员外郎知汉州,擢拜都官。
还朝,联拜职方度支判官、契丹国信使、荆湖北路转运使,迁祠部郎中。
满岁,更两浙转运使,加刑部郎中。
明道二年九月卒,年五十九。
曾巩《刑部郎中张府君神道碑》(《元丰类稿》卷四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1—1072 【介绍】: 宋开德府濮阳人,字仲达。真宗天禧三年进士。为广济军司理参军,历工、刑、兵三部郎中,知数十州事。为人志意广博,好智谋奇计,欲以功名自显,不肯碌碌无为,故所至威令大行,远近皆震。尤笃于好善,民遇饥荒赖其济而活者甚众。
全宋诗
王逵(九九一~一○七二),字仲达,濮阳(今属河南)人。
真宗天禧三年(一○一九)进士,为广济军司理参军,改知万年县。
仁宗朝历知福、虔、池、扬等州,擢江南西路转运按察使。
皇祐五年(一○五三),迁淮南转运使,知越州浙东兵马钤辖。
至和元年(一○五四),知荆南府荆湖北路钤辖。
神宗熙宁五年卒,年八十二。
有文集五十卷,已佚。
事见《曾巩集》卷四二《王公墓志铭》。
今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四○○
王逵(九九一——一○七二),字仲达,濮阳(今河南濮阳)人。
天禧三年进士及第,为广济军司理参军。
以秘书省校书郎知万年县事。
后入为开封府推官,历知处州、池州、福州、扬州、洪州、徐州,迁尚书工部郎中、淮南转运使。
赈济饥民,多所全活,迁尚书刑部郎中、判刑部,加直龙图阁,出知兖州、金州。
以尚书兵部郎中致仕,熙宁五年四月卒于郓州,年八十二。
有文集五十卷。
曾巩元丰类稿》卷四二《刑部郎中致仕王公墓志铭》。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一
释瑞新者,不知何许人。
宋庆历八年,金山火,明年瑞新来治寺,事闵兹天灾,念彼灵境,不忍荒废,抗心修复,乃择山阳亢爽之区,劝州人士为水陆堂,积钱百三十万,不日而堂成,曾巩为之记,叹其穹堂奥殿镶杰之观,非佛之法,足以动天下。
盖新之材,且辨有以动人,故戍此不难也。
然则新之学行砥砺,识慧明通,发扬佛旨,坚人信仰,又可知矣。
新为青原九世福昌善禅师弟子,尝与同侣论父母未生以前身在何处,因作偈曰:“旷大劫来无处所,若论生灭尽成灰。
”又曰:“猛虎不顾几上肉,洪炉岂铸囊中锥。
”皆徵玄悟。
宋皇祐初,主金山席,建水陆堂,五年卒。
当庆历时王荆公安石为鄞令,与瑞新交,有《答十远》诗以寄意。
诗曰:“远水悠悠碧,远山天际苍。
中有山水人,寄我十远章。
我时在高楼,徙倚观八荒。
亦复有远意,千载不能忘。
”及其经游宿寺也,记云:“质明,与其长老瑞新上石望𤫩珑岩,须猿吟者久之。
”又有书瑞新道人壁者,盖新移主金山之龙游,安石访之,而新已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字德源。宪宗元和进士。与李益交厚。古诗乐府,可称独步。卒飘蓬薄宦,客死三川。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德源,里居未详,自称“楚客”(《吴中夜别》),又云“二京有宅”(《洛阳春望》),则当曾寓居长安、洛阳。
宪宗元和四年(809)登进士第。
自叹“我生虽努力,荣途难自致”(《秋思》)。
一生穷愁潦倒,落落寡合,后客死于三川。
事迹散见《唐诗纪事》卷四一、《唐才子传》卷六。
鲍溶与韩愈、李正封、孟郊、韦楚老、殷尧藩友善,与李益交谊尤深。
其诗多怀古感兴、道途旅思之作。
张为《诗人主客图》尊之为“博解宏拔主”,而自居于入室之列。
辛文房称其诗“气力宏赡,博识清度,雅正高古,众才无不备具”,“可称独步”(《唐才子传》)。
宋曾巩重编其诗为6卷。
全唐诗》存诗3卷,《全唐诗外编》录佚诗1首。
唐诗汇评
鲍溶,生卒年里贯均未详,字德源。贞元中,北游太原,献诗严绶。元和四年(809),登进士第。后飘蓬南方,游宣州、越州,与范传正、孟简等游宴唱和。十三年客病淮南,后一、二年中卒。溶与韩愈、孟郊、李正封、李夷简、殷尧蕃、许浑等均有交往,与李益交谊尤深。善诗,以古乐府见长。有《鲍溶集》五卷,已佚。后人辑有《鲍溶诗集》六卷、外集一卷行世。《全唐诗》编诗三卷。
全唐诗补逸
鲍溶字德源,元和四年韦瓘榜进士第。补诗一首。

作品评论

诗人主客图
博解宏拔主:鲍溶。
曾巩《鲍溶诗集目录序》
盖自先王之泽息而诗亡,晚周以来,作者嗜文辞、抒情思而已。然亦往往有可采者。溶诗尤清约谨严,而违理者少,亦近世之能言者也。
诗话总龟
欧阳文忠公酷爱鲍溶诗,《山中寒思》一篇最佳,云:“山深多悲风,败叶与秫齐。……”文忠晚得,恨见之迟。
郡斋读书志
张荐谓溶诗气力宏赡,博识清度,雅正高古,众才无不备具。
曾子固亦爱其诗清约谨严,而违理者少。
唐诗纪事
溶,登元和进士第,与韩愈、李正封、孟郊友善。
唐才子传
古诗乐府,可称独步。盖其气力宏赡,博识清度,雅正高古,众才无不备具云。
孔宗旦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2 【介绍】: 宋鲁人,字公韩。为官京东,与李师道、徐程、尚同四人为监司耳目,号为“四瞠”,人多恶之。为邕州司户参军,度侬智高必反,以书告知州陈珙,珙不听。后智高破横川,宗旦载珙亲往桂州,以己有官守仍留邕。既而城破被执,智高欲任以事,不从被害。
全宋文·卷一○二九
孔宗旦(?
——一○五二),字公韩,曲阜(今山东曲阜)人。
喜《》,贯穿数十家之说。
曾官京东,与李师道等四人为监司耳目,号为「四瞠」,人多恶之。
后为邕州司户参军,屡告知州陈拱,谓侬智高必反,不听。
皇祐四年,侬智高攻邕州,力守南门,州破被俘,欲任以事,宗旦叱骂之,遂被害。
赠太子中允。
曾巩《与孙司封书》(《元丰类稿》卷一五),《宋史》卷四四六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5—1060 【介绍】: 宋吉州永新人,字冲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知衡州,断大姓伪券夺田案。历右正言、知制诰。坐使契丹醉辱馆伴,出知潭州、和州、江州。再兼安抚使知潭州,镇压湖南瑶人起事。皇祐三年拜参知政事。至和初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建言杜绝近臣保荐、陈丐亲属、叙劳干进三弊。嘉祐初,被论以挟私劾出御史,罢为工部尚书,知应天府,徙陈州。。卒谥文安。
全宋诗
刘沆(九九五~一○六○),字冲之,吉州永新(今属江西)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通判舒州。历三司度支、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出知外州。皇祐三年(一○五一),以工部侍郎擢参知政事。至和元年(一○五四),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嘉祐元年(一○五六),罢知南京,徙知陈州。五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一),年六十六。《隆平集》卷五、《东都事略》卷六六、《宋史》卷二八五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四一二
刘沆(九九五——一○六○),字冲之,吉州永新(今江西永新)人,天圣八年擢进士第二,授大理评事、通判舒州。
累迁太常博士,擢右正言、知制诰、判吏部流内铨。
奉使契丹,坐酒醉失态,出知潭州、和州、江州。
时湖南乱,以沆为龙图阁直学士、知潭州兼安抚使。
知审刑院,除知永兴军。
顷之,以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
迁尚书工部侍郎。
皇祐三年拜参知政事。
至和元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改园陵使。
后罢为观文殿大学士、工部尚书、知应天府。
迁刑部尚书,徙陈州。
卒,赠左仆射兼侍中。
曾巩《刘丞相沆思贤之碑》(《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八),《宋史》卷二八五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8—1057 【介绍】: 宋许州阳翟人,字之翰。仁宗天圣八年进士。以杜衍荐,授秘阁校理。献《三圣政范》,以为讽谏。改右正言。屡上言指摘仁宗宫廷生活侈靡,对杜衍及知交尹洙之过失亦直言不讳,并反对宋夏议和,以鲠亮不私著称。后出知邓、安、陕、晋州,历任江东、两浙转运使、三司度支副使、河北都转运使。留为侍读,卒。有《唐史记》。
全宋诗
孙甫(九九八~一○五七),字之翰,许州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隆平集》卷一四),为华州推官。知翼城、永昌县,入为秘阁校理。出知邓、安、陕、晋诸州,历江东、两浙、河东转运使。迁河北都转运使,不行,留为侍读。嘉祐二年卒,年六十(《东都事略》卷六四)。有《唐史记》七十五卷、文集七卷,均佚。《宋史》卷二九五、《东都事略》卷六四有传。今录诗十首。
全宋文·卷五三二
孙甫(九九八——一○五七),字之翰,许州阳翟(今河南禹县)人。
天圣八年第进士,为华州推官。
迁大理寺丞、知绛州翼城县。
杜衍辟为永兴军司录,徙知永昌县,监益州交子务。
庆历二年,杜衍荐于朝,授秘阁校理,进《三圣政范》,改右正言。
迁右司谏,出知邓州,徙安州,历江东、两浙转运使。
改直史馆、知陕州,徙晋州,为河东转运使、三司度支副使、河北都转运使,留为侍读。
嘉祐二年正月卒,年六十。
著《唐史记》七十五卷。
事迹详曾巩《孙公行状》(《元丰类稿》卷四七),《宋史》卷二九五有传。
共 4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