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汪炎昶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七
宗澹,字交如,号方泉,晚称髯臞公,淇曾孙。
少撄家难,弃制科,中岁屏绝外事,唯莳花弄石,与道士苏天顽善,究参同抱朴之学。
著有古逸民传赞、明世说、先贤言行录、慈济简易方硕薖堂吟稿。

人物简介

全宋诗
俞肇(一二六六~?
),字伯初,号复庵,婺源(今属江西)人。
宋遗民,与汪炎昶为友,多有唱和。
事见《桐江集》卷四《跋俞伯初诗》、《桐江续集》卷三○《俞伯初复庵诗并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南康人,字可玉,号松瀑,又号狷叟。少多疾,父母强使为道士,所居室多唐宋杂迹。善诗。有《松瀑集》。
元诗选
石翁,字可玉,号松瀑,南康人。
世儒,家居庐山下。
少多疾,父母强使为道士。
所居室多唐、宋杂迹。
间疾作,闭户反复在手。
疾止危坐若思。
客至驰辩荣辱,石翁闭目不复答,人多咎之,因自号曰「狷叟」。
年几六十而死,常自作墓铭。
邓善之谓其学典丽该洽,贯儒名老而同归。
文章由古训诫,诚若拟金石而奏《韶濩》。
袁伯长称其静而不驰,溢于哀忿,砥砺志节,有古逸民之风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19—1369 【介绍】: 元明间徽州府休宁人,字子常。九江黄泽弟子,得六十四卦大义及《春秋》之学。后复从临川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晚年隐居东山,读书著述。洪武二年,与赵埙等被征修《元史》,书成,辞归,旋卒。学者称东山先生。有《春秋集传》、《东山存稿》、《左氏补注》等。
元诗选
汸字子常,休宁人。师事九江黄泽楚望、严陵夏溥大之、义乌黄溍晋卿,明《》象、《春秋》之学。至正初,临川虞学士集见其书,深加敬异,延致于家。未几归,筑东山精舍,隐居著述,学者尊之。辅元帅汪同起兵保乡井,授为江南行枢密院都事。丙申后,结茅星溪古阆山。洪武二年,召至京师,与修元史。既竣事,得请还,未逾月以疾卒,年五十一。门人汪荫及范准先后集其所为诗文得若干卷。星源汪仲鲁谓子常之诗,因感发而形诸咏歌,虽不专乎是,然长篇短哦,亦不一字苟为也。
钦定四库全书·东山存稿·提要
(臣)等谨案:东山存稿七卷,附录一卷,元赵汸撰。汸字子常,婺源人。绩学著书,隐居不仕。至正末,以辅元帅汪同起兵保乡井,授江南行枢密院都事。其于诸经无所不通,而尤邃于春秋。所作春秋集传、师说、属辞诸书,皆已著录经部中,此本乃其诗文存稿也。当元之季,汸筑室东山,闭户著述。明初屡徵不起,仅一出修元史,事毕即辞归。制行极为高洁。其文亦多淳实典确,不为浮声,犹见先民矩矱之遗。詹烜作汸行状,称其尝谒黄溍于杭州,溍大异之。又尝至临川,见虞集,授馆于家一岁盖。其所与讲习者,皆当世名儒。故所为文章,能具有师法若此。又集中载汸自作黄泽行状一篇,于经术传授源流,剖晰详至。其生平学术之醇正,得力所自,尤可以概见焉。乾隆四十二年五月恭校上。
东山存稿·原序
洪武二年冬,休宁赵君子常,以史事召至京师,既竣事归,未逾月,以疾终。
明年春二月,葬于里之东岩,亲友毕来会葬。
其门人汪荫乃集其所为诗文若干卷,属予序之,已诺,多疾未遑也。
未几,荫以贤良召,而范生准乃续录之,旁搜靡遗,复申前请。
呜呼!
吾子常平生笃志古学,岂专在于诗与文哉!
初予年十有五,学于族祖古逸先生之门,子常先受业焉。
先生每称其苦学善思,有疑问,弗得弗措,且约今年再来。
因问其年,曰:长汝五岁。
跃然喜曰:果来,愿兄事之以求益。
迨至,而先生已捐馆。
予方耕稼为养,乘间读书,而子常乃游江西,学于九江黄楚望之门。
再客虞文靖公所。
比归,搆精舍于东山,期与同志共学焉。
予适与一二友生读书于邑东崇寿观,相见甚欢,交勉厚规,志惟古人之求,凡所得于师若友者,各无隐。
自后别归则严守程期,会叙则通宵警饬,未久而风涛横溃,奔窜无所。
不相闻问者。
再越岁予不获已,寻授州牧,膺省檄,什伍其民,以禦寇攘。
而子常亦辅赞郡镇帅,以宁乡里。
既而予以忧制,退处,荒僻。
子常亦避地吾里之阆山,时结屋携书,相期毕志。
庐室苟完,变故莫测。
遂有远役,六载方还。
疾疢衰惫,情况异昔。
子常复于东山,所著春秋集传与属辞左氏补注,咸就厥绪,复留心于四圣人之易。
予则感激愧汗,尚愿养气毕力,旦夕叩击以卒业,而遽殁矣。
噫!
是果馀生之不幸,抑亦吾斯文之不幸耶?
人非不学,其堕于俗学之卑陋者不足论。
苟不溺于佛老,尚空寂,则必事权谋势利,况有文哗一世,而心尚虚玄,诚心乎圣人之训,以极天地之元,全天地之德,阐天地之用者,几何人哉?
此吾夫子所以莫克立君道以正万方,故发吾已矣夫之叹。
其立师道以教万世,意尚隐昧而弗昭,为可慨也。
子常深潜本源,力探阃奥,体察涵涄,完养日固。
学于黄先生,凡诵圣人之经,必以积思自悟,得圣人之心为本,因诸儒训释,寻绎其所已言者,而融通以得其所未言者。
故于易之象,春秋之书法,礼之大纲小纪,节文度数之详,具有端绪。
惜乎年止于是,而未遂成书也。
文多因人推迫,或应酬问答,不得已而为之诗,因感发而形之咏歌,虽不专乎是,然长篇短哦,亦不一字苟为也。
子常名汸。
学者称之曰东山先生。
因汪、范二生之请,故推在昔交承之契,期待之深,以见其设施之有在。
呜呼!
观其文者,尚亦效于是也哉!
星源汪仲鲁序。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子常,休宁人。授江南行枢密院都事明初被召与修元史书成不仕还有东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