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士诚

相关人物:共 122 位
共 12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释浦尚 朝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解义篇
浦尚。
字希古。
槜李人。
母梦僧乘白马入门而娠。
七岁。
母授以孝经。
一过即成诵。
弗忘好佛书。
十二岁。
见紫微山惠力海公。
白父母。
愿从受业。
许之。
祝发为沙弥。
既长。
闻景岩福公。
住崇德之尝乐。
因往参焉。
昼夜究华严观。
公悦其颖悟曰。
异日树教东南者。
必尚也。
及侍公于杭之高丽。
代公教授。
众心宾服。
佥举为都讲。
天历戊辰。
领宣政院劄。
住尝乐。
尝乐自福公去。
寺废已久。
师葺而新之。
学徒不远千里而至。
至无所容。
重纪至元四年。
迁皋亭之崇先。
益阐其秘。
名闻于朝。
有旨。
赐号慈峰妙辩大师。
阅七年退。
处禦溪别峰兰若。
至正十年。
行省丞相。
尊其道。
遣使延之高丽。
特授御制金襕袈裟。
张士诚据姑苏。
累聘不应。
疾亟起。
索笔书偈曰。
七十三年住世。
只为佛祖出气。
今朝打个散场。
惊得虚空落地。
掷笔而逝。
二十二年秋九月也。
茶毗。
会者二万馀人。
舍利千馀颗。
颅骨舌本牙齿念珠不坏。
焚地三夕。
有光射天。
人以为师淳行之符云。
师状伟器宏。
勇于进道。
口转佛名不辍。
客至剧谈。
抵暮无倦色。
探深抉秘。
非得于语言文字之浅漏者。
得师法传持名世者。
不下数十人。
学古海住崇先。
滋泽翁住西湖妙心。
二十最著。
师晚年自号杂华道人。
宗华严。
志不忘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0—1356 【介绍】: 元平江路人,字子平。
兄陈训为江浙行省照磨。
张士诚兵突至,谦以身护兄不得,兄弟俱死。
工诗文,尤精于《》。
有《子平遗稿》。
元诗选
谦字子平,吴郡人。父疾革,思食鳜鱼,进鳜而没,遂终身不食鳜。兄训字师敬,为吏,谦事之甚谨。尝从林处士宽、龚教授璛学,以所业就试场屋,吏卒搜捡怀挟者,甚无状。因叹曰:待士如此,尚何以侥倖得失为哉!即尽弃举子业,折节读书。虞集、黄溍、张翥诸公交口论荐,欲任著作郎,皆力谢之。至正间,行省用兵,训以照磨佐军事。会淮张兵蹙,谓谦曰:吾分必死矣,汝无官守,宜自为计。谦曰:兄在,吾何所之?有顷,兵突至,谦以身翼蔽训,兵怒斥引出,复求入,见训已殪,即匍匐伏尸哭,甚哀,遂并遇害。门人范文炯求尸,得之水中,犹兄弟相倚立也。子平为文章,驰骋上下,尤善古赋及古今体诗。诡丽舂容,词辩锋出不少让。黄晋卿见其文必咨嗟,以为不易逮。尝悼时流文气不古,手编《西汉文类》若干卷。生平著述甚富,兵火后,仅存《周易解诂》二卷,别为《河图说》一卷、《占法》一卷、古今杂体诗二十四首,得之灰烬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2—1364 【介绍】: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元诗选
元祐,字明德,处州遂昌人。
其父希远徙家钱塘,是时咸淳诸老犹在,元祐遍游其门,质疑稽隐,充然有得,以奇气自负。
父没,侨居平江,学者云集。
浙省台宪争以潜德荐之,臂疾不愿仕,优游吴中者几四十年。
至正丁酉,除平江路儒学教授,一岁,移疾去。
后七年,擢江浙儒学提举,居九月卒,年七十有三。
时至正二十四年也。
明德儿时,以乳媪失手,致伤右臂。
比长,能左手作楷书,规矩备至,世称一绝,遂自号尚左生。
为文章滂沛豪宕,有古作者风。
诗亦清峻苍古,时玉山主人草堂文酒之会,名辈毕集,记序之作,多推属焉。
东吴碑碣有不贵馆阁而贵其所著者。
晚年自汇其所作文以授谢徽曰:吾在杭亦尝有作,兹以侨吴久,而作之为多,故名之曰《侨吴集》。
张士诚据平江,东南文士多依之者,明德最为一时耆宿云。
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字明德,处州人。官江浙儒学提举。有侨吴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3—1356 【介绍】: 元滨州渤海人,字文载。
顺帝至正初,为介休县尹,民饥散为盗,立法招之,皆弃械还家。
累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坐事免官,寓居松江。
张士诚入平江,招之,不行,自经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4—1366 【介绍】: 元真定安平人,字明卿。
少侍父宦居吴中,长受学于虞集。
尝游燕京,朝贵以茂才举,不就。
张士诚居吴,甚礼敬之。
隐居杜门二十余年,家贫无担石储,而客至辄叩邻家问酒,酒至,对客剧饮,谈论不辍。
晚节益高。
有《明卿集》。
元诗选
鉴字明卿,真定安平人。
父瑁,为吴县尹。
鉴少侍父宦居吴中,介然自处。
长受学于虞文靖公集,喜唐人近体诗,时有赋咏,皆平实沈毅。
游燕都,朝贵交章以茂才举试侍仪司舍人。
鉴敛裳宵遁,随父寓盘门,隐居杜门二十馀年。
家贫无甔石储,应门独一老婢。
客过辄叩邻家问酒,酒至对客剧饮,谈论不辍,晚节益高。
张士诚据吴,独造庐访之。
尝语人曰:明卿,高世士也,吾之益友。
至正丙午卒,年七十三。
士诚令有司送葬恤其家,为买地横山葬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末明初人,《水浒传》之作者。
生平不详,或称其为江苏兴化人,名子安,字彦端,又字肇端,耐庵为其号。
曾于元末动乱中迁居浙江,乱平后又回归故里,拒绝张士诚之聘。
著《江湖豪客传》,即后名之《水浒传》。
一说为苏州人,元文宗至顺二年进士,曾为官钱塘,与当道不合,弃官归苏州。
后流寓江阴授馆,晚年迁兴化,卒于淮安。
二说均不甚可信。
词学图录
施耐庵(1296-1371) 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江苏兴化人,一说钱塘人,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兴化县白驹场。元延祐元年(1314)秀才,泰定元年(1324)举人,至顺二年(1331)进士。不久任钱塘县尹,因替人辩冤纠枉遭县官训诉,辞官回家。与弟子罗贯中研究写作《三国演义》。有《江湖豪客传》后定名为《水浒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6—1370 【介绍】: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
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
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
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
张士诚累招不赴。
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
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
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
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
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
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元诗选
维桢,字廉夫,会稽人。
登泰定丁卯进士,署天台尹,改钱清场盐司令,迁江西等处儒学提举。
会兵乱,避地富春山,徙钱塘。
张士诚招之,不往,又忤达识丞相,自苏徙松。
明洪武二年,召修礼乐书,维桢谢曰:岂有八十岁老妇,就木不远,而再理嫁者邪!
赋《老客妇词》以进。
赐安车诣阙,留百二十日,以白衣乞骸骨,放还。
卒年七十有五。
廉夫尝居吴山铁冶岭,故号铁崖。
过太湖,得莫邪铁笛,又称铁笛道人。
筑室松江上,有小蓬壶、草玄阁诸胜。
海内荐绅大夫,与东南才俊之士,造门纳屦,殆无虚日。
玉山草堂之会,推主敦盘。
笔墨横飞,铅粉狼藉,或戴华阳巾,披鹤氅,踞船屋上,吹铁笛,作《梅花弄》,坐客皆蹁跹起舞,以为神仙中人也。
所著书数百卷,其《古乐府》尤盛行。
张伯雨曰:《三百篇》而下,不失比兴之旨,惟《古乐府》为近。
今代李季和、杨廉夫遂称作者。
廉夫上法汉、魏,而出入少陵、二李之间,故其所作,隐然有旷世金石声,又时出龙鬼蛇神,以眩荡一世之耳目,斯亦奇矣。
元诗之兴,始自遗山。
中统、至元而后,时际承平,尽洗宋、金馀习,则松雪为之倡。
延祐、天历间,文章鼎盛,希踪大家,则虞、杨、范、揭为之最。
至正改元,人材辈出,标新领异,则廉夫为之雄。
而元诗之变极矣!
明初,袁海叟、杨眉庵辈皆出自铁门。
钱牧斋谓铁体靡靡,久而未艾,斯言未足以服铁崖也。
词学图录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喜铁笛,故号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 )枫桥全堂人。泰定四年(1327)进士。授天台县尹。明洪武二年,召至京师,议订各种仪礼法典。事成后,即请归,朱元璋命百官于京都西门外设宴欢送,不久逝。擅诗文、书法、戏曲。所创《西湖竹枝词》通俗清新,和者众多。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字铁厓,会稽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8—1369 【介绍】: 元饶州人,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
周应极子。
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
士诚灭,乃归,寻卒。
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
有《说文字原》、《六书正讹》等。
元诗选
伯琦,字伯温,饶州人。
集贤待制应极之子,自幼随父宦游京师,入国学为上舍生。
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
至正间,令南士得居省台,除兵部侍郎。
遂与贡师泰同擢监察御史。
两人皆南士之望,时论荣之。
十四年,起江东肃政廉访使。
宁国陷,改调浙西。
十七年,行省丞相达识帖睦尔承制假参知政事。
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者十馀年。
除南行台侍御史,不赴。
张氏亡,乃归鄱阳,寻卒。
所著有《六书正讹》、《说文字原》及诗文稿若干卷。
伯温别号「玉雪坡真逸」。
仪观温雅,尤善篆隶书法。
至正初元,改奎章阁为宣文阁、艺文监为崇文监。
伯温迁授经郎,命篆宣文阁宝,仍题扁于阁。
摹王右军《兰亭序》及智永《千文》,刻石阁中。
自是累转,皆在宣文、崇文之间。
故《近光》、《扈从》两集,其宠遇隆渥可證也。
及被留吴中,张氏为造第宅于乘鱼桥北。
厚其廪给,日与诸文士以文墨留连,因亦忘归。
明太祖平吴,元臣之用事于吴者,多被诛戮,而伯温与陈敬初俱获免。
敬初以廉谨见容,而史称伯温遭时多艰,善于自保,良不虚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8—1362 【介绍】: 元宁国府宣城人,字泰甫,号玩斋。
贡奎子。
国子生。
泰定帝泰定四年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
累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有疑狱,悉为详谳而剖决之,治行为诸郡最。
后入翰林为应奉,预修后妃、功臣列传。
惠宗至正十四年,为吏部侍郎。
时江淮兵起,京师缺粮。
师泰至浙西籴粮百万石给京师。
迁兵部侍郎。
旋为平江路总管。
十五年,张士诚破平江,师泰逃匿海滨。
士诚降元,出任两浙都转运盐使。
二十年,官户部尚书,分部闽中,以闽盐易粮,由海道运给京师。
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道卒。
工诗文。
有《玩斋集》。
元诗选
师泰,字泰甫,仲章之子也。
以国子生中江浙乡试,释褐太和州判官,荐应奉翰林文字。
出为绍兴路推官,称治行第一。
复入翰林,迁宣文阁授经郎,累拜监察御史。
至正十四年,擢吏部侍郎。
时江淮兵起,奉命和籴于浙西,改兵部侍郎,除浙西都水庸田使。
寻拜礼部尚书,调平江路总管。
张士诚据吴,避之海上,江浙行省丞相达识帖睦迩承制授行省参知政事。
二十年,朝命改户部尚书。
俾以闽盐易粮,由海道转运京师。
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
行至海宁卒,年六十五。
泰甫状貌伟然,既以文知名,而于政事尤长。
所至绩效暴著。
诗文甚多,有《友迂》、《玩斋》、《奊奊》、《东轩》、《闽南》诸稿。
门人刘中、朱燧辈类为一编,总题曰《玩斋集》。
会稽杨廉夫序之曰:「本朝古文,殊逊前代,而诗则过之。
郝、元初变,未拔于宋;范、杨再变,未几于唐。
至延祐、泰定之际。
虞、揭、马、宋诸公者作,然后极其所挚,下顾大历与元祐,上踰六朝而薄风雅,吁!
亦盛矣。
继马、宋而起者,世惟称陈、李、二张。
而宛陵贡公,则又驰骋虞、揭、马、宋诸公之间,未知孰轩而孰轾也。
盖仲章雍容馆阁。
翱翔于延祐诸公之间;而泰甫当师旅倥偬,独擅文名于元统、至元之后。
有元之文,其季弥盛,于宛陵父子间见之矣。」
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字泰甫,奎子。官秘书。即有玩斋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1—1374 【介绍】: 元明间常州无锡人,字元镇,号云林居士,又有荆蛮民、幻霞子、曲全叟、朱阳馆主等号。
博学,好古。
有洁癖。
家雄于财,四方名士日至其门,居有清闷阁,藏书数千卷,古鼎法书,名琴奇画陈刊左右,幽迥绝尘。
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家财给亲故,未几兵兴,富家悉被祸,而瓒扁舟箬笠,往来太湖及松江三泖间。
不受张士诚徵召,逃渔舟以免。
入明,黄冠野服,混迹编氓。
工诗画,画山水意境幽深,以萧疏见长。
与黄公望、王蒙、吴镇为元季四家。
有《清闷阁集》。
元诗选
瓒字元镇,无锡州人。其先世以赀雄一郡。元镇不事生产,强学好修,刻意文史,所居有云林堂、萧閒馆、清閟阁诸胜。饶介之称其阁如方塔三层,疏窗四眺,远浦遥峦,云霞变幻,弹指万状。窗外巉岩怪石,皆太湖灵璧之奇,高于楼堞。松篁兰菊,茏葱交翠,风枝摇曳,凉阴满苔。阁中藏书数千卷,手自勘定,三代鼎彝,名琴古玉,分列左右。时与二三好友啸咏其间,性好洁,见俗士,避去如恐浼,盥z易水,振拂巾服,日以数十计。居前后树石,频令洗拭,书画萧疏秀挺,称其为人。至正初,天下无事,一旦尽斥卖其田产,得钱以与贫交疏族,或窃笑之。及兵兴,富家多被剽掠,元镇扁舟箬笠,往来湖泖间,人乃服其前识。明洪武七年,始还乡里,时年七十有四矣。寄居其姻邹惟高,竟卒于邹氏。尝自谓懒瓒,亦曰倪迂,长乐王宾志其旅葬,吴人周南老志其墓,皆曰「元处士云林先生」。句曲张雨、钱塘俞和尝缮写其稿藏之。论者谓如白云流天,残雪在地。杨铁厓曰:元镇诗才力似腐,而风致特为近古。吴匏庵曰:倪高士诗能脱去元人之秾丽,而得陶柳恬澹之情。百年之下,试歌一二篇,犹堪振动林木也。
词学图录
倪瓒(1301-1374) 初名珽,字元镇,号云林子、幻霞子、荆蛮民、经锄隐者等。无锡人。其先豪富雄一郡,而瓒强学好修,筑云林堂、清闷阁,藏书数千卷,手自勘定。以书画名家,善水墨山水,逸笔草草,清远萧疏,影响于明清两代文人画者甚巨,与黄公望、吴镇、王蒙称"元四家"。有《清闽阁全集》、《云林乐府》。
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字元镇,无锡人。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元镇,无锡州人。别号云林有清閟阁槁
共 12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