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方行

相关人物:共 34 位
共 3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严滋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泰伯,号守轩。
端重明敏,从陆九渊学。
九渊曰:始吾闻泰伯贤,今观气象,听谈论,可与适道。
举进士不第。
著十论叩阍言事,不得用。
郡守礼请为学正。
晚主郴阳簿,调县丞。
有《寄松窗稿》、《守轩草录》、《东征杂著》。
全宋文·卷六八一八
严滋,字泰伯,号守轩,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从陆九渊学,举进士不第。晚主郴阳簿。著有《寄松窗稿》、《守轩草录》、《东征杂著》。见《宋元学案》卷七七。
句克俭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潼川郪县人。
登进士第。
累官殿中侍御史,出为河东转运使,以忠清明敏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湖州安吉人,字实甫。
弱冠有声国子监。
初为迪功郎、池州教授,后以湖州教授致仕。
为文明敏清丽,尤善于诗。
有《北山稿》。
全宋诗
朱焕文,字实甫,安吉(今属浙江)人。马廷鸾婿。历池州、湖州教授。有《北山稿》,已佚。事见《万姓统谱》卷九。
江泰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徽州人。
朱熹尝修书与刘光祖推荐之,称其人明敏,有志于善,尝为邑宰,以平易恻怛,甚得民和,不幸遭谗,遂至罢免。
王弈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东阳人,字宗甫。
明敏好学,能文章,尤工诗赋。
数从陈亮、唐仲友游,为时器重。
有《卧云堂集》。
程堂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
尝知双流县,善理讼事,听断明敏,县无留狱。
邹礼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筠州高安人,字用和。
才识明敏,博闻洽记,尤练达条章。
当路嘉其才,辟掾史,执法平允。
年三十四即归隐,惟以养亲教子为乐。
总管张公畴敬其为人,荐诸集贤,赐称德逸处士。
许楫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太原忻州人,字公度。
元裕弟子。
十五岁以儒生中词赋选,又举贤良方正孝廉。
入京师,为丞相安童、左丞许衡所器重。
授中书省架阁库管勾,兼承发司事。
旋为劝农副使,建议兴关中屯田。
历岭北湖南提刑按察副使,治狱明敏
授徽州总管,户部尚书王巨济欲多征民钞,为楫所拒。
至元二十四年,授东平总管。
谢事后二年卒,寿七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9—1328 【介绍】: 元绵州人,徙钱塘,字善之,一字匪石。
博学工古文。
世祖时辟为杭州路儒学正,调崇德州教授,擢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
累迁翰林待制,出佥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鞫狱明敏
英宗至治间,召为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祭酒。
泰定帝时,召拜翰林侍讲学士、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均以疾辞。
为人内严而外恕,家贫而行廉。
有后人所辑《巴西集》。
元诗选
文原,字善之,一字匪石,绵州人。父漳,徙钱唐。文原年十五,通春秋,在宋时以流寓试浙西转运司,魁四川士,至元间,行中书省辟为杭州路儒学正。大德间,调崇德州学教授,擢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至大三年,出授江浙儒学提举。皇庆元年,召为国子司业。科举制行,文原校文江浙,虑士守旧习,大书朱子《贡举私议》揭于门。延祐四年,升翰林待制,出佥江南浙西道廉访司事,移江东。至治二年,召为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泰定元年,以疾乞致仕归,致和元年卒,年七十一,制赠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谥文肃。所著有《读易类编》、《内制集》、《素履斋稿》。义乌黄溍曰:公为文精深典雅,温润而有体,确实而有徵,诗尤简古而丽逸。句章任士林曰:善之浑厚以和,沈潜以润,如清球在悬,明珠在乘。当大德、延祐之世,承平日久,善之与袁伯长、贡仲章辈振兴文教,四海之士,望风景附,王士熙、冯思温名位为最显,亦皆出善之之门。文章之柄悉归焉,其盛事可想见也。
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巴西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3—1355 【介绍】: 元宁国宣城人,字叔志,号堪老真逸。
仁宗延祐五年进士。
授岳州路同知,历南安、信州、平江三路总管府推官,治狱明敏
调兖州知州,除国子司业,与修辽金宋三史,书成,迁集贤直学士,寻以礼部尚书致仕。
与张师愚合编有《宛陵群英集》。
卒谥文节。
元诗选
泽民,字叔志,婺源人。以春秋登延祐戊午进士第,授承事郎、同知岳州路平江州事。历南安信州两总管府推官,丁母忧,服除,授平江路总管府推官。垂代自题春帖云:「及瓜当此日,行李似来时。」其清操可想也。调济宁路兖州知州。至正三年,召为国子司业。与修史,书成,迁集贤直学士,寻以礼部尚书致仕。居宣城,自号「堪老真逸」,与门生故人相往返,嬉游若忘世者。十五年,长枪贼起,攻宁国,城陷被执,大骂不屈,为诗云:「江城欲破竟何为,独有孤臣谨自持。骂贼肯教双膝屈,忠臣不顾一身危。」遂遇害,年七十。事闻,赠江浙行中书省左丞,追封谯国郡公,谥文节。所著有《春秋纂疏》行世,文节诗有《巢深》、《燕山》、《宛陵》三稿。今已散亡,存者仅见于《宛陵群英集》、《宛雅》二书。佳句如《送谷仲皋》云:「天开墨嶂孤云白,海涌春潮夜雪明。」《次顾仁甫》云:「花雨翻晴催社燕,柳烟笼晓待春莺。」《挽师炳仲》云:「初说衔觞蛇作祟,忽闻占谶鵩为妖。」《□王敬叔》云:「摩诘平生诗可画,无功晚节醉为乡。」造语俱极工稳,惜全篇不传。
维基
汪泽民(1287年—1356年),字叔志,元朝徽州路婺源州人,宋朝端明殿学士汪藻七世孙。汪泽民年轻时家贫力学,延祐初年,以《春秋》中乡贡,授宁国路儒学正。延祐五年,登进士第,授任为承事郎、同知岳州路平江州事。平反李氏妻被其兄诬告的冤狱。朝廷征江南包银,汪泽民征集不扰百姓。转任南安路总管府推官。惩治有镇守万户朵儿赤撑腰的郡吏王甲、广东廉访副使刘珍包庇的潮州府判官钱珍。升任信州路总管府推官。为母丁忧,服丧结束,担任平江路总管府推官。和尚净广的弟子杀死净广,嫁祸他人,被汪泽民查明事情。转任济宁路兖州知州,孔子后裔衍圣公袭封职三品,汪泽民建议,应该升其品秩,以示褒崇宣圣之意,廷议听从。至正三年,朝廷修辽史、金史、宋史,召汪泽民担任国子司业,参与修史。书成,升为集贤直学士、太中大夫。两月后,他上书告老。以嘉议大夫、礼部尚书致仕。至正十五年,蕲黄红巾军攻陷徽州,当时汪泽民住在宣州。江东廉访使道童询问汪泽民守御之计。次年,长枪军琐南班等叛元,来攻宣城,汪泽民没有离去,参与守城,最后城陷被擒。琐南班让他投降,汪泽民大骂不屈,于是遇害,年七十岁。朝廷得知,赠资善大夫、江浙行中书省左丞,追封谯国郡公,谥文节。
共 3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