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何迁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1—1086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介甫,小字獾郎,号半山。王益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七年,知鄞县,兴修水利,贷谷于民,严整保伍,治绩卓著。历舒州通判、知常州。嘉祐三年,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万言书,主张变法改革、培养人才,未被采纳。迁知制诰,以母丧去职。神宗即位,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力主变法,与神宗意合,乃设置三司条例司,理财整军,力谋富国强兵。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又改革科举、学校制度。七年,因遭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强烈反对,罢相,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元丰三年,封荆国公。卒谥文。提倡新学,曾与子雱及吕惠卿重释《》、《》、《周官》,为《三经新义》;又撰《字说》,文字训诂亦多与前人不同。主历史变化之说,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政治抱负,风格雄健峭拔,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临川集》,一名《王文公文集》,又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老子注》辑本。
全宋诗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
历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为群牧判官。
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
嘉祐三年(一○五八),入为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
六年,知制诰。
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
寻召为翰林学士。
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
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
八年,复相。
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
十年,免府任,为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
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
后改封荆。
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
赠太傅。
绍圣中谥文。
著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
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著《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
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
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
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为底本。
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为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證,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
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为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
为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词学图录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封舒国公,改封荆国公。有《王临川集》、《临川先生歌曲》。
全宋文·卷一三六三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庆历二年进士及第,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朝历官至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以母丧去职。神宗即位,起知江宁府,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主持变法,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新法遭保守势力强烈反对,七年,罢相,以观文殿大学士出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退居江宁半山园。次年封舒国公,元丰三年改封荆国公。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绍圣中,谥曰文。崇宁三年,追封舒王。安石善属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集百卷传世。另著有《三经新义》(已佚,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字说》等。《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八
释仁里,字尊美。
姓王氏,邵阳人也。
生性淳朴,幼失恃怙,早岁祝发青云山。
年二十,受具于岐山恒志。
志宗规严厉,不稍宽假仁乘戒俱,急冤亲等,慈杜多行,成道誉渐著。
光绪初,邵北缁素于白云岩辟创毗卢寺,迎仁主之。
此地林壑幽险,风气浑噩,未几禅侣蒸蒸竟成丛席。
邵城东有点石庵者,自颛愚禅师开化后已,百有馀年,风雨剥落,栋宇将倾。
庵众乞仁主持,再弘悲愿,不数稔殿阁巍巍,照耀山谷。
丁未冬传戒于毗卢,得新学一百九十馀人,诱掖孜孜不倦津梁。
独以寺无大藏,学子虽勤,莫窥秘要。
庚戌夏,诣阙请经,绕道名山,再经霜雪,始达京都。
时寄禅敬安主天童,邀之入山度夏,及其行也。
并勖以诗,多叙其平生懿行,有可采者,略云“多生忍辱运悲深,刀割香涂不动心。
蚤虱纷纷来乞食,舍身为彼立丛林。
”盖仁尝蚤蛩满衣,或为去之。
仁笑谢曰:“我已舍身,为彼立丛林,奈何迁去,违我本愿。
”又,“锡杖绳床手自将,广行方便作津梁。
欲知德被䖵虫细,看取随身漉水囊。
”仁恐水中有虫,先以纱囊漉之,始饮故云。
又,“闻师行脚宿山庵,饥吃拳头味亦甘。
月出窥园犹拔草,令人思念每生惭。
”仁尝行脚至一庵投宿,拒而不纳,棒喝随之。
仁竟怡然顺受,月出犹为之除草。
庵主感悟向之礼谢。
其居点石也,每苦乏绝,而仁四来不拒一粒同餐,禅诵自若,故诗又云:“点石庵中苦异常,平居十日九无粮。
唯将一滴𣍘溪水,散作醍醐上味尝。
”寄禅赠诗十四章,多不备录,录其纪实者。
仁虽专心持念,而禅景清超,亦时动吟兴。
《除夕》云:“清间佳趣在林泉,淡薄风光不世缘。
瓦灶通烧松火煖,砂铛烂煮菜根鲜。
从来处富争浓艳,自古居贫淡爨烟,输我山僧忘岁月,不知明日又新年。
”癸丑腊初,偶有不适静坐,二十日,沐浴更衣,合掌西向,一声佛号,遽辞尘世。
癸丑岁十有二月二十三日巳时也,寿七十有五,腊五十有五,塔于庵左。
仁坚忍精进,形容枯寂,口期期若不能言,而笔下洒洒千言立就,长坐不卧者,五十馀年。
冬夏一衲,不蓄私财。
参父母未生前句得悟后,即翘心净土,四十年不二心力,故说法示众以念佛为指南云。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六
释义玄,字古镜。
姓贾氏,云中人也。
父林,母李氏。
生有异徵,髫年厌俗,礼郡中定盛出家。
志切向上,及长,辞师操方。
初至京都,于万寿戒坛受具足戒,遍礼名山,参访知识,决策己躬,有所发明。
念福慧未圆,功行不具,中年还乡,广作佛事,结饭僧缘,不以数计。
造渗金像,以严佛土,绘水陆以拔幽冥,修桥梁以济厉揭,建窣堵以标人天,跪诵《往生咒》三十六万遍,以资净业。
凡在利益,靡不精心竭力,以导利多人,由是四众归依,王臣敬仰。
云中边地逼虏,民情剽悍,以玄之教化,转杀机为善种,变鸱鸮以好音,见者欣说景从。
体厚而性柔,学富而行高,故感代藩国主,三世崇重,吉阳、端惠诸王咸为外护。
建普兴禅院,遂为开山祖。
以明万历乙巳年入灭,世寿八十,僧腊四十有奇,塔于云中郊外,释德清为之铭云。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如幻。闽人也。林氏子。少为儒。以事忤督学使者。拂衣而出。之庐山。从遍融和尚落发。时遍融晦迹众中。为常住斫柴。幻亦斫柴。后遍融之京为国师。幻从之京。名起诸公卿间籍甚。后散去。之姑苏南海楚蕲黄间。所到说法。从之者如云。万历己卯。来九峰讲涅槃经。楚藩臬大夫往询之。时弟子有私卖田数亩。为常住者。以所置券。请印于当道。幻闻之曰。非我法也。一夜遁去。诸弟子莫知所之。当道闻之。益重。幻为人。生平无嗜好。人有所施。辄以施人。每行手持一钵。肩担一袈裟。赤脚麻鞋。不厌艰苦。与人言佛法。滚滚如大海水不可竭。又善谈名理皇极经世性理诸书。一生不见喜怒之色。复来九峰。讲楞严。郭祭酒正域。从之问道。言甚相得。后入庐山。讲法华经。一日端坐示疾。弟子请偈。幻曰。浮生本无偈。痴人迷梦踪。虚空无面目。面目问虚空。弟子曰。灵骨可更之蕲乎。幻曰。爱重娑婆苦。无情极乐仙。何须怀旧影。寂照满三千。言毕而逝。时年五十九。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二
释如幻,字勉庵,姓林氏,蒲田人也。
父环,家世儒术,望崇乡里。
幻生而倜傥,负奇气。
幼习帖括,善属文词。
年十四,即列诸生,有声庠序。
里有夏生治时者,通内典。
幻与游从最善,一日谓幻曰:“君唇掀齿露,非寿者相。
”幻惊问:“何为而可?
”生曰:“闻之诵观音大士,祷无不应,持其号久,自当验。
”幻遂依持,勤恳三载,而容貌改观,威仪简重。
未几,倭夷寇闽,父母俱丧于兵。
幻大泣曰:“人命固如是乎,何恋恋乡井为?
”遂拂衣,遨游江湖间二载,入庐山参遍融,融问曰:“大德何处人?
来欲何为?
”幻曰:“小子闽人,为求长生。
”融曰:“有长必有短,何不学无生?
”曰:“何为无生?
”曰:“汝试剃除须发,屏息诸缘,咬嚼一句无义味话,久久自得下落,乃可为尔道无生。
”幻即染剃,因名如幻,相与依栖,时年已逾冠矣。
顷之,乃之蕲水马牙山参无为藏主,居三载,退而隐处斗方山中,五易寒暑。
遂荷策北游上都,依暹理两宿,听诸经奥义,皆深器之。
已而有田将军者,蕲人也。
见其雅量,因漫之以世谛,幻笑谢曰:“海龙肯入沟渠。
”遂拽杖归九峰,衲子骈集,每以《楞严》为众发明心要。
翰林郭公正域以居母忧,谒幻于九峰,甚相得。
因进而请曰:“窃见当世谭禅者,动以棒喝机锋为向上自多,及察其操存,则犹有未尽者,又不若守教乘,精戒律,离欲苦行,以慈利物之为得耳。
”幻曰:“然非禅之过,乃学禅之过也。
奈何去圣愈远,法门日衰,诚若公言,可为流涕。
”幻律身清苦,生平无嗜好,人有所施,辄以施人,每有所往,唯一钵三衣。
楚藩沈君与幻交最密,弟子欲置香火地,以券白沈公。
幻闻,乃大斥之曰:“方寸福田不力耨,区区安向沈官人乞请耶?
”乃拽杖去九峰,走武曲,憩吉阳寺,闭关诵《华严经》三载。
往潭州三角山,为马祖门人总印所辟,不数年焕然一新,法席大振。
一日谓众曰:“赵州八十尚行脚,我岂乏草屩一具邪。
”遂拂袖之匡庐,入黄龙寺,留讲《楞严》至二卷终,幻谓众曰:”姑舍是无论,且有末后与大众商量。
”即示恙,六日告终。
众请留偈,幻曰:”辞世本无偈,痴人觅梦踪。
虚空无面目,面目问虚空。
”弟子又问: ”灵骨可更之蕲乎?”幻曰:”爱重娑婆苦,无情极乐天。
何须怀旧影,寂照满三千。
”言讫遂逝,寿五十有九,腊三十。
门人火浴,以骨瘗于黄龙山,释德清为之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