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居正

相关人物:共 259 位
共 259 首上一页 第 5 页 下一页
吴之彦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吴之彦(1542年—1593年),字世美,直隶苏州府太仓府人,民籍。
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二十八名举人。
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三百五十八名,三甲第二百七十八名进士。
授中书舍人,选授广东道监察御史,五年巡按福建。
万历九年(1581年)七月起补河南道御史,十年二月升山东武德兵备佥事。
其子监生吴镇曾与吏部侍郎赵用贤之女定婚,赵用贤得罪张居正被廷杖革职为民,吴之彦为御史巡按福建,便道回乡,遂与用贤断绝婚姻。
张居正死后,吴之彦外放山东佥事,赵用贤恢复官职,赴京时路过德州,之彦具书仪悔罪,用贤不受,回书绝交。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用贤升吏部侍郎,之彦始令其子告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平江人,字和父,号纯卿。
嘉靖三十七年举人。
署阜城教谕。
万历初擢刑部主事,进刑部员外郎。
以上疏论张居正遭丧夺情事,杖戍凉州。
后起为四川巡抚。
有《熙亭文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和甫一字纯卿岳州平江人嘉靖中举人除国子监助教万历初历刑部员外郎以抗疏遣戌西宁复起光禄少卿累迁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有终太山人集

人物简介

维基
陈国华,字尧佐,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人,民籍。
应天府乡试第二十一名,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会试第二百十四名,登二甲第二十七名进士。
授南刑部主事,晋郎中,张居正柄政,子懋修擢进士第一,尚书吴某属国华草贺启,辞以不能为,四六语闻居正,降东平知州,国华数决疑狱,万历二十年(1592年)官广东广州府知府,首行保甲连坐法,市榖旁郡、以济旱饥,改调归,卒年九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3—1633 【介绍】: 明浙江嘉善人,字礼原,号改亭。隆庆五年进士。授句容知县,清赋额,减杂徭,课农桑,百废俱举。万历年中起督操江,擢南京工部尚书,每遇旱潦,必请赈贷,并出家财助赈。有《丁清惠公遗集》。
槜李诗系·卷十四
宾字礼原晚号改亭嘉善人隆庆辛未进士为句容令擢御史历南大理太常鸿胪佥都提督操江凡九任转北京工部侍郎寻晋南京工部尚书前后在留都三十年革债弁科减月粮之弊除上江二邑厢坊佥役之条浚浦口诸河以利涉广京口外坞以通漕复镇江石桥勒船禁以救溺疏丹阳朱巷滥泥河洪以溉田治南北四百里孔道甃石荫榆柳以便行旅其居官实政大抵如此尤好行德于乡老而弥笃年八十有八买小舟渡江谒孔林性俭朴卧榻无重茵下置一鸡比晓闻即起卒赠太子太保谥清惠
维基
丁宾(1543年—1633年),字礼原,号改亭,浙江嘉善人,军籍。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顺天府乡试第五十五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会试第三百九十一名,三甲四十七名进士,隆庆六年(1572年)授句容知县。
万历八年(1580年)六月考选,授山东道试御史,张学颜揭发辽东巡按御史刘台受贿。
张居正让丁宾往辽东搜寻刘台罪证,丁宾力辞,忤张居正之意去官。
丁宾自奉俭约,住屋低矮简陋,张居正曾说他“迂阔”。
万历十九年(1591年)荐起为御史,再以丁忧离职。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五月起为南京大理寺右寺丞。
三十一年四月升为南京太常寺少卿。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二月升南京鸿胪寺卿,八月为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
四十年八月召拜工部左侍郎,擢拔为南京工部尚书。
天启元年以病乞休归,五年加太子太保。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为《元亨疗马集》作序。
天启五年(1625年),捐出粮食三千石振济贫民。
崇祯六年(1633年),卒。
享年九十一岁,谥清惠。
明史》评其:“强直无所附丽,不为执政所喜,则以此远之。”
胡峻德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胡峻德(1543年—1603年),字明卿,号克斋,河南汝宁府光州人。
嘉靖甲子科河南乡试第四十二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登戊辰科进士。
初授直隶任丘县知县,三年考最,五年九月选授陕西道试监察御史,充东宫侍讲,疏圣学十事。
上裁抑权贵疏,语侵张居正,隆庆六年(1572年)七月以考察,左迁滁州判官,倅吴门。
升山东济阳县知县,以母丧归。
除服,补山西襄垣县知县,棘闱比士,得第一人。
复擢守蒲州,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进南工部营缮司郎中,万历十年(1582年)出任松江府知府。
后告养归里,年垂耳顺,依然孺慕。
万历二十九年卒,年六十一。

人物简介

维基
杨道会(1543年—1622年),字惟宗,号贯斋,福建晋江人,祖籍浙江馀杭,同进士出身。
经筵讲官杨道宾从兄。
福建乡试第六十一名举人。
隆庆二年(1568年)登进士。
授黄岩县知县,擢南京户部主事,改工部都水司主事,榷木南关,张居正柄国,令伺南方人情向背以告,道会至关,报视事日期而已。
居正病,部尚书咸出金为祷,道会自削其名,其论高之。
出知台州府,倭寇突至,民奔入城,道会曰:倭来必登岸,未登岸何患也!
授兵登陴坐镇之,倭遁去。
后升任广西按察副使,平府江岑溪猺,俱有功,丁艰归。
二十二年十一月起复原官,提督学政,升湖广右参政,二十九年升湖广按察使,历左右布政使,三十八年乞休致仕归。
著有《诗礼二抄》、《周礼详节》、《四书商求》等。

人物简介

维基
龙宗武(1543年—?
),字身之,又字君扬,号澄源(澄原),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人,民籍。
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科江西乡试第六名举人。
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三甲十四名进士。
初授苏州府推官,万历元年(1573年)分校应天府乡试,升本府同知,历官太平府同知。
张居正夺情视事,宁国诸生吴仕期意欲上书谏言,龙宗武闻讯阻挠,并将仕期下狱折磨而死。
万历七年(1579年)稍升河南府知府,未赴任,八年正月以考察复谪黄州府同知。
累升湖广辰沅兵备佥事,以处置五开卫之功,万历十年五月升右参议兼理学政如故。
张居正死后,仕期之妻诉讼其冤,龙宗武已升湖广参议,因此落职,遣戍粤东合浦。
充军二十年后被释放归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闽县人,字邦用。
嘉靖三十五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历浙江按察司提学副使,擢湖广布政司参政。
万历时,以忤张居正,调广西,遂乞归。
后以荐为四川左布政使,辞不赴。

人物简介

维基
陈用宾(1544年—1617年),字道亨,号毓台,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军籍,官至云南巡抚,在任达十六年之久。
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科福建乡试第七十名举人,五年(1571年)辛未科进士。
授长洲县知县,万历三年(1575年)七月选授试监察御史,四年三月实授广西道御史,七月出督河东盐课,巡按山西,八年巡按南直隶庐凤淮扬等处,因忤逆张居正,十年二月出为四川布政使司右参议,十二年五月升浙江副使,十五年七月升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升浙江按察使、湖广右布政使。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二十六年五月加升右副都御史。
任内抵禦缅甸入侵。
二十九年七月剿平云南逆酋猛奉等,加升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照旧巡抚,十二月荡平云南十三寨,升俸一级,荫子陈斗昭为锦衣卫百户世袭注衣中所。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二月,云南凤夷阿克(即凤腾霄)叛变,攻陷城郭,残杀官民,武定府知府携带府印逃入省城;阿克长驱而来,索要武定府印。
陈用宾率部被围,权宜之计让出府印。
之后率部进攻逮捕阿克,并献俘京师。
八月以滇南失事,政敌挟私报复,以“失城弃印”论,陈用宾与总兵沐睿被押送京师问罪,三十七年二月下狱,九年后死于狱中,追谥襄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8 【介绍】: 明山东益都人,字文甫,号鉴塘。
隆庆五年进士,授吉安推官。
识邹元标于诸生。
元标以论张居正得罪,鸿谟上疏救,被牵连,斥为民。
归乡闭门讲学。
后擢应天苏州十府巡抚,官至刑部侍郎。
维基
朱鸿谟(1543年—1598年),字文甫,号鉴川、鉴塘,谥恭恪、恭介,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益都县(今山东省益都县)人。
隆庆四年(1570年),乡试第三名中举。
隆庆五年(1571年),联捷辛未科三甲252名进士,授吉安府推官。
任内在诸生中特别赏识邹元标。
后担任南京监察御史,邹元标、吴中行等人被治罪,他上疏请救,言语触怒张居正,被贬为平民。
朱鸿谟回到家中,闭门讲学。
万历十四年(1586年),经孙继先举荐,以原官起用,出任河南道监察御史,巡按江西。
上奏减免因水灾造成减产的赋税,请求减去饶州磁器,奏章没有被上报给皇帝。
又上疏推荐因谏议被削去官职的人,违背了圣旨,被停发俸禄。
万历十七年,提拔为光禄少卿。
万历十九年(1591年),任大理寺少卿。
万历二十年,任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改巡抚应天、苏州十府。
他上疏引用二位先皇帝节俭的案例,请求裁减上供的纺织品。
苏州一带徭役不均,命令以占有的田地为标准,不足百亩的不服徭役,县里予以登记,定出差别、等级。
纨绔子弟横行乡里,无赖之徒与他们为非作歹,朱鸿谟将其一网打尽,上疏报告皇帝有叛乱。
朝廷议论要出动部队,兵部主事伍袁萃极力劝说尚书石星,命令再做勘察,于是调解。
朱鸿谟不久提为刑部右侍郎,卒于任上。
家贫不能下葬,同僚凑钱才办理丧事。
赠刑部尚书,谥号恭介。
共 259 首上一页 第 5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