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田一

相关人物:共 43 位
共 4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吴宝林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西南城人。
由监生捐输军饷,奖同知。
咸丰间补成都水利同知,修复都江堰人字堤,溉农田一千余顷。
同治间叙功奖道员。
光绪间管夔关厘务。

人物简介

全台诗
翁煌南(?
~?
),台南盐水人。
同治年间增生,曾捐助军饷,授五品衔,旋补儒学教授。
乙未割台之际,曾举兵抗日。
明治卅一年(1898),授绅章,后任嘉义厅参事以下诗作辑录自《台湾日日新报》、馆森鸿、尾崎秀真《鸟松阁唱和集》、鹰取田一郎《寿星集》、赖子清《台海诗珠》、陈汉光《台湾诗录》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宾父。有《李山人诗》。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三
号旸谷于嗣为曾大父行为人风仪修整性和雍不立崖岸意思萧散精名理善于微言每对客众论沸起先生徐发一语四座尽倾生平都无好惟好为诗不肯作世人雕饰天动神来自然高妙俱谓诗如其人诸兄弟并游太学为郎先生独不仕怀古慕道居常爱王孝伯饮酒读骚因名其斋居去甬江十馀里为萧皋在山水佳处家世有田一顷别业区先生更起高卧楼读书其中岁收粳秫酿酒旁辟自锄园半亩遍植嘉草名药间种蔬韭取供宾客同时名荐绅高士至萧皋辄作数日留方去酬唱甚多盖吾家草堂在贸东曰楝塘曰萧皋俱为海内词家所咏赏嘉则先生复作萧皋竹枝词十馀首被诸乐府使童子习唱之流传时郡中当事闻其名希得致先生俱谢不往年五十欲制远游冠裹粮自四明台宕尽访天下名山以亲老不果行未几终于家遗集行世先生尝自署旸谷山人屠长卿先生曰近世山人甚多然未尝居山观其仆仆负囊挟名纸候门望长者颜色翘目利舌善为诪张其贱已甚若宾父先生不出户著书论道毕其身其自言若得从禽子夏遍游五岳当不入城不干人斯可谓山人矣因赞之曰读骚取适灌园寄散介绝溪刻简不任诞江霞朗映厓松孤偃何以品君鸣濑清浅惜哉早谢远游未践张大司马亦心重先生每有所品目辄言吾与沈嘉则李宾父二先生同之时谓先生布衣风格当在孟浩然秦系之间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黄玉阶(1850~1918),字蓂华,别号瀛洲散人,清彰化县大肚堡五汊港(今台中县梧栖镇)人。
自幼从黄邦习汉学,继从李清机学中医。
光绪元年(1875)初开门户,乞药者甚众,翌年开始执业。
光绪八年(1882)迁居台北大稻埕,行医济世,并倡设「普愿社」,宣讲佛教宗旨,不久迁居台北城内。
光绪十年(1884)清法战争事起,协助巡抚刘铭传募勇抵禦法军侵台有功,获颁五品军功衔。
是时淡北一带霍乱蔓延,居民死亡无数,黄氏精配丸散,到各庄诊治,并撰《疗养新方》一卷,阐述防治风土疫疠之法。
1895年,割台事起,台北地区霍乱复炽,复著《霍乱吊脚痧医书》分送全台,并舍药施救。
明治二十九年(1896),鼠疫(百斯笃)、斑痧症相继发生,黄氏施医济药,再著《疙瘩瘟治法新编》,遍赠全岛藉以防治。
明治三十年(1897)获台湾总督府颁发汉医师执照,为日治时期台人领有此證照之首例。
除医术卓越外,黄玉阶亦为宗教领袖,任台湾斋教三大派之先天道最高领导人「顶航」,积极整顿教务,创建「至善堂」会所和「普愿社」讲堂,并整合其他佛道宗教团体,戮力于移风易俗、教化社会。
同年受赐绅章,并宣导放足断发,陆续倡立「台北天然足会」、「断发不改装会」等,并皆担任会长。
明治三十二年(1899)起先后担任任大稻埕区长、监狱教诲师、大龙峒区长。
大正五年(1916)获颁蓝绶褒章。
1918年因糖尿病去世,享年六十九。
〖参考《汉文台湾日日新报》,「黄玉阶先生略传」,1911年2月18日,第二版;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总督府,1916年4月,页1;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页596至597;许雪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远流出版社,2004年5月,页923。
〗黄氏目前可见诗作无多,多发表于《台湾日日新报》与《汉文台湾日日新报》之「瀛社诗坛」、「艺苑」、「词林」专栏,另有部分诗作散见于《网溪诗集》、《鸟松阁唱和集》、《寿星集》、《海上唱和集》等,今即据此辑录编校。
(廖振富、张明权撰)
施一鳌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宁府溧水人,字士选。
官沔阳州学正,杨嗣昌委权州事。
州有大圩,被襄水冲决,田一万三千余亩尽废,三十年不塞。
一鳌沉舟百只,聚土筑堤。
三月功成。
寻知安陆县,以病告归。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吕汝玉(1851~1925),名文衡,官章赓虞 ,号缦卿、璞山、舜邻,以字行。
神冈三角仔吕炳南长子。
光绪七年(1881)被提督学政张梦元举为博士弟子员,入庠邑为生员。
家豪富,购书两万馀卷,筑筱云轩藏之。
师事吴子光。
与其弟吕汝修、吕汝诚合称「海东三凤」。
光绪十五年(1889)与士绅吴鸾旂等人倡建「宏文书院」。
乙未割台后,先明义表诚,明治廿九年(1896)协助日方镇抚台湾反抗势力有功,于明治卅年(1897)四月授绅章,卅一年获特叙勋六等。
卅八年(1905)任台中厅参事,大正元年(1912)初辞职。
优游閒居,以诗书自娱 。
著有《璞山诗卷》(光绪年间印行,今不可见)、《海东三凤集》(合著)、《竹溪唱和集》(合著)。
其中《海东三凤集》,据王国璠《台湾先贤著作提要》称,系吕氏三兄弟合著,光绪十五年(1889)于北京刊行,由许南英、丘逢甲作序,吕汝诚之子吕伯先担任校刻,计四卷,惜今已不可见。
民国七十年(1981)台湾史迹研究中心得到一批吕氏兄弟残稿,是否即《海东三凤集》,难以判定,后仍以《海东三凤集》名义梓行。
该书所收录者共有四个部分:《海东三凤集》、《餐霞子遗稿》、《竹溪唱和集》、《草庐居文稿》。
其中《海东三凤集》多为试帖诗,作者虽系吕氏兄弟,但逾半数的诗作未署名。
书中所收诗多有重复,排版偶见错简,应非光绪十五年之梓行本。
《竹溪唱和集》则为光绪七年(1881)吕氏兄弟和丘逢甲、傅于天等人同游台南时的唱和之作。
兹以台湾史迹研究中心出版的《海东三凤集》、《竹溪唱和集》为底本,参照馆森鸿、尾崎秀真《鸟松阁唱和集》、鹰取田一郎《寿星集》、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编校。
史玉明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广济人。
父早死,佣工养母。
母年衰起居甚艰,每负置田畔奉食。
有山数弓,田一亩,以先垄所在,虽饥寒不肯出售。
母卒,构舍于墓侧。
嘉靖初卒于墓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直隶丘县人,字松岚。乾隆时拔贡。累官山西河东道,署布政使。工诗。有《玉磬山房诗钞》。
晚晴簃诗汇·卷一○三
刘大观,字松岚,丘县人。拔贡,历官山西河东道署布政使。有《玉磬山房集》。
岭外集·序
三十年前,于方坳堂斋壁,见李少鹤兄弟诗而异之。其后,得交刘子松岚,袖所为《二客吟》者。又见李石桐重订《主客图》。及松岚官沈阳,又为黄仲则刊诗集于京师。 然其所自为诗,天机清妙,寄托深远,初不泥李氏兄弟之说。即于申辕故里,亦不专主沧溟之格调;抑且不专执渔洋之三昧也。松岚与予往复商略斯事,迨今又十余年矣。而其气骨日益高,其取法亦日益上迬者。 李沧云视学陪京时,沧云方自订诗集。予与别语:“惟勖以勤,与松岚研求作者之意。”而前年(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年),李春湖为石桐锓续《主客诗》二卷,予亦为辨析。学唐律者,必求杜法之所以,然又深以不得与松岚面质为憾。今松岚自晋阳来京师,宜有以对榻畅论者。而松岚出示此二卷,亦即日影出都门,又匆遽不得备申也。故于其《岭外》二集,聊撮数语于简端。他日再序其续卷,当必有更进于斯者矣! 嘉庆庚午(十五年,1810年)夏四月廿有八日北平翁方纲
留都集·序
嘉庆丁巳(二年,1797年)仲冬,余遭母忧,居京师。会漕河水溢弗克,南下迁延。至戊午(嘉庆三年,1798年)秋,食不给。是时,松岚为宁远州牧。遣伻来迎余,遂越礼出塞。明年(己未,嘉庆四年,1799年)秋,松岚分俸资送余,乃得以奉母榇归里。 洎癸亥(嘉庆八年,1803年),松岚迁观察,来京止余邸舍。今年(嘉庆十五年,1810年)夏,松岚复来京,则须鬓苍然。距乾隆壬子(五十七年,1792年),吴门识面之初,已十有九年矣。 余与松岚以诗合,然历交久得,窥性情、心术之微,则实有相契于语言文字外者。留宁远一年,寒暑昕夕,深谈无间。塞外草枯,怒马偕出,海色与山光震荡。当其登高望远,晞发轩眉,几欲乘风飞去。微吾二人,孰与同兹襟抱哉?! 松岚之诗,初切劘于李子乔。迨与中、朝魁人杰士交,意境益深阔。《留都》一集,清雄磅礴,不主故常,得江山之助为多。 尝谓余曰:“子宜为序!”嗟夫!余与世寡,谐独松岚。哀其穷,而知之最真。回忆暮节穷阴,羁居守岁,张阿罗画像于四壁,唱酬达旦,惘惘如昨日事。时松岚尚乏嗣,其之官河东也。余送出西郊,执手仰天曰:“他日政成,当以添丁为券。”今连举两雄,复何憾乎?离合不常,寸心相照,临别黯然,不足为外人道也。 嘉庆庚午(十五年,1810年)五月朔长州吴云谨序
邗上集·序
元曩辑淮海英灵,集扬州图经。翻阅各家诗集,于邗上事迹特详,未尝不叹!风气、人物、园池、觞咏,每藉当时名家别集,叠见侧出,掩卷凝想。如将见之,明代、国初不具论。近年,马氏玲珑山馆材力非甚饶健也,徒以聚书好客,扶助风雅,迄今家贫书散。而故宅玲珑一石,犹得歌于松岚观察诗集中,余可知矣。 观察工诗善书,甲子(嘉庆九年,1804年)、乙丑(嘉庆十年,1805年)间,侨居扬州,勒所得诗为一卷,曰《邗上集》,体格蕴藉,如渔洋。 在扬州时,相遇之客,则有若吴榖人、胡西庚、洪稚存、方子云、王惕甫、乐莲裳诸君子;游宴之地,则有若筱园、康山、休园、白沙、翠竹、江村各园亭;相主之人,则有若沈既堂、江子屏、杨竹庐、江文叔诸旧家。 诗之以邗上而得欤?抑邗上之得诗人也。余故幸邗上不甚陋,尚得屡见于各家之诗,甚且以此专勒集名也。 嘉庆庚午(十五年,1810年)夏月扬州阮元序
鹾城集·序
河东上郡,三辅股肱;冀北雄邦,九州领脊。条山耸翠,擘华岳以西来;涑水流黄,接星源而南戒。将名飞雪,灵庆宝应之池;楼号歌薰,解愠阜财之世。缅斯地也,大有人焉。 卯金著姓,谱接尧宗,乙火腾辉;书窥天禄,彦和执器望,特重于雕龙,公干升堂,名还齐于绣虎,始以词坛佳士,藉甚青州。继而,循吏长材,喧传赤县。掉扁舟于禹穴,驰匹马于医闾。餐岭南之烟水,不少春游;眠塞北之风云,讵无秋兴。 然而,少能正字,老更耽吟。三门石畔,中流砥柱,屹如五姓。湖边一路,福星至矣。汾雨霍云之馆,河声岳色之楼。风光络绎,句似碎金;兴致淋漓,手无寸铁。山川画稿,先有竹于胸中;锦绣诗肠,伫生花于笔底。鹤衙放后,昼静庭闲;鸡牖谈余,宵深漏永。渍麝煤而烟袅,熏鸭鼎以香霏。梁鸿大妇,调来暖胃之汤;李贺小奚,检出呕肝之句。兀挑灯而独,对手势宜敲。蓦槌案以狂呼,眉棱欲舞。或觞僚佐,乃启华筵。屐折于魏豹城旁,辖投于野狐泉里。 中秋乘月,庾亮登楼。九日临风,孟嘉落帽。招来珠履,集上舍以三千;写入银毫,隶贤之人之四十。传杯,而客皆尽醉,颓倒玉山,刻烛而诗。如不成,罚依金谷。抑或眷言,还道枨触昔欢。二三故友,搏羽翼于鹓鸿;四五良宵,流景光于蟾兔。舟无袁,而独泛车,类阮以频回。杨朱欲去,歧路踟蹰;李白不归,寒樽萧瑟。梅花春早,逢驿使兮!岭头香草秋零,望美人兮!天末将进鹅毛,而寄讯报拟琼瑶。时托雁足以传书,唾成珠玉,积有千篇,类非一体。综其格律,要不为六朝月露之吟,谱以岁时,大约在三晋云山之地。《鹾城之集》所由名也。 仆昔膺简命,薄事游遨。迨岁次乎丙丁,正编成于甲乙,使星甫驻,便作嵇攀;流水重歌,谬称钟听,而乃住止。三年心遥两地,豢龙有后问字,则曾识太元窥豹,何知裁缄?则时通尺素,唱阳春而和寡,萱草贻来;怀旧雨以神驰,桐花寄去。忽焉握手,弥复倾心。酒痕未散伶,辄为醉后之歌。剑气犹胜琨,更作夜中之舞。出其手,著删止一通,慰我肠饥,读应万过。 嗟乎!人非子骥,孰可问津?世无士龙,终当覆瓿。待他日鸡林贾竖,定识真诗语。此闲骏市,词人须求善本。目凭管测,真堪掷地以成声;腕借胥抄,宜可悬金而计字。君如不信,请试质邹鲁之儒生,我尚能游期,再访唐虞之故迹。 嘉庆庚午(十四年1810年)夏月江右陈希曾序
行脚集·序
松岚先生风骨高奇,音情顿挫。甫离竿牍,便惬山心。偶脱簪缨,即寻野服。芒履行箧,瓢堂打包。以禅语名集,纪雅游也。先生树菩刍以祀軷,戴席帽而出都。朋旧惜别,赋零雨之篇;乡土系怀,按归云之引;历下亭高,寻名士之宴赏;斥邱地古,续童年之钓游。招苾刍之侣,为竹筱之饮。销夏泛水,追凉入山。乃逾成臬,陟伊关,访香山之古刹,登龙门之峻巅。继欧公之雅游,想白傅之高躅。胜襟拂霓,清淡干云。诗题松关,墨洒苔壁。 兹复蜡高齿之屐,制远游之冠。问渡风陵,携筇太华。经黄卷之坂,历青柯之坪,攀铁锁之千盘,窥箭栝之百尺。跳岑拔地,嶟嶟造霄;窅崖入云,茜茜梯翠。帝座呼吸,罡风动摇。衣牵藤萝,足蹑猿鸟。可谓穷登陟之胜,极眺听之奇。 故其为诗,缅邈幽邃,雄奇峣峭,霆奔电駴,冰悬雪跨,扪星鸟帑,拾月鲸口,铜廧鬼炊,虎狱剑饵,穿穴险(穴橘),卒造平淡。百怪退舍,万象呈露。盘羊乌栊,化为康庄。珊瑚木难,不易菽粟。直词正气,宏辩博议。与道大适,方古无上。非夫澡元莹素、荡累超神者,其孰能臻斯懿乎? 芳灿辁才寡识,末学肤受,豪楮枯腐,石墨熬燥。旅愁羁思,损其形魄;陈编断简,销其智慧。久耽疏放,合号“懒残”,未能追绝尘之踪,自知无济胜之具。藉君奇作,涤我俗肠。倘得两版丛书,更愿十年面壁。偶参梵语,且学惠远修心,又作谰言,未免丰干饶舌。 嘉庆庚午九月既望年愚弟杨芳灿拜序
行脚集·自序
余罢官后,百体有主,笠屐远迈。自黄金台下,至七十二泉;又自大梁、成皋、洛阳,回至鹾城。拟偕妻孥,炊黄粱于破釜,与伏枥之驽,休息骸骨矣。 因念鹾城,只尺太华。有杖不撰山,且笑人,爰共痴奴,遥践胜地?听雨于玉泉院,访僧于云台峰,濯顽躯于温泉,嚼秋英于韦杜。如不送去冠上峨峨之獬豸,焉得换来峰头巍巍之佛髻耶?游踪所至,辄有题咏,命其集曰《行箧集》。 属同年老友杨蓉裳作序,蓉裳误听,以箧为脚,序中不儒我而僧我,又以不得共游华山,自名“懒残”,以作序此“丰干之饶舌”。其文嘉矣,不忍割去。又病其役我于比邱,非名集之初意,促蓉裳改之。 蓉裳曰:“吁!用子之硁硁,度我之恢恢耶?士为名累,如鱼中钓。鱼尔,尔不知怒;僧尔,尔则以为怪耶?夫僧之异于儒者,脱刺促而就逍遥也。子之游,逍遥矣;子之诗,亦逍遥矣!逍遥尔,故僧尔;刺促尔,乃儒尔。安于刺促,不安于逍遥,吾将改吾之序矣!” 我无言以对,而听其以“脚”替“箧”焉。
怀州集·序
古之诗人,未有不达于天人之际,而能垂世,而能行远者也。不达于天人之际,则人世一切,升沈得失,菀枯荣辱,戚欣悲喜,皆得而挠之。于是,处乐则淫,处约则困,处放废、迁流、羁旅则郁。伊侘傺而无聊,其于诗也,非谰言即剿说耳,何以能垂世而行远乎?若松岚先生,可谓得为诗之本矣。 先生负俊才,而自陶冶于学。其牧辽左,观察河东也,政声皆卓著。以上书抗论罢官去,萧然襆被为寓公。至怀州,见其地介太行、王屋间,山川清淑,水竹明瑟,遂赁庐舍,徙其孥居焉。间岁一,归斥丘,省先墓。返,则居于怀所谓小琅玕馆者。左图右史,垒石、莳花药以自娱。窥其意,如未尝衣绣衣、拥麾节然者,盖达于天人之际久矣! 先生豪于诗,居怀州所作,凡三集,概题以怀州,而督序于余。余罢官,略与先生同,意趣亦相似,是以辱忘年之契也。窃谓先生诗海内所共赏,不待吾党之揄扬,推论先生所以为诗之本如此。 道光纪元(1821年)夏六月既望书于华山之玉泉院歙鲍桂星
怀州集·自序
怀庆之为郡也,《禹贡》曰“覃怀”,商周曰“畿内”,春秋曰“晋南”。
其后为“三川”,为“河内”,为“野王城”,为“王屋郡”。
在金、元,为“怀州”;在明及今,为“怀庆”。
太行北峙,沁水东流,南接成星,西联伊洛。
舟车所会,人称“陆海”。
郡之周围,琅玕多如桑麻。
城之内外,芙蕖胜于黍稷,盖得中州之正气。
而风味,则近于江南也。
观解组后,祖籍斥邱,有屋三十余楹,田一百余亩,长兄雪浦先生居而食之。
失林之鸟,无所栖托。
适妇兄牧村太守握符怀庆,姑作萍梗之游,徐图燕巢之寄,时嘉庆辛未(十六年,1811年)夏五月中旬也。
入郡十余日,得西域人买氏故宅区,在郡城西北,高台寺下。
其宅有青梧六株,璎珞松株,刺松株,石榴、海棠、椿、榆、槐、柳三十余株。
野鸟依人,突逢新雨,虚堂坐月,如遇夙交,不谓余生得此佳地。
观既不敢复作出山之想,闭门省咎,以读书为事。
稍暇,则叠石为山,疏畦种菜,以为娱乐。
有同年贾约园大令,来让予曰:“无竹令人俗,君所居有花有木,有山有石,而无箨龙以摇秋风。
美哉犹有憾。
”于是,移竹百余竿,种书室之后,额书室曰:“小琅玕馆”,是为仆得兴吟诗处也。
自辛未(嘉庆十六年,1811年)迄甲戌(嘉庆十九年,1814年),得古今体若干首,名之曰《怀州集》。
娱老集·自序
自嘉庆辛未(十六年,1811年)来居怀州,迄道光丁亥(七年,1827年),越十七年,而予老矣。一切胶胶扰扰、妄念起伏,皆以老屏绝之。妄念销磨,归于闲适。朝哦暮咏,逍遥以送日月,是此生欢娱境也。 《怀州集》三卷,始于嘉庆辛未,截自道光辛巳(元年,1821年)。自壬午(道光二年,1822年)以后,所得诗名《娱老集》。盖以诗娱悦性情,而自忘其为七旬之外之老夫也。 予诗有数集,序我《岭外集》、《漓江归棹集》者,阁学翁覃溪先生也;序我《留都集》者,侍御、出守彰德吴玉松先生;序我《邗上集》者,粤东制府阮芸台先生也;《回帆集》不几首,则无序;序我《鹾城集》者,少司空陈钟溪先生也;序我《行箧集》者,农部员外、同年杨蓉裳先生也;序我《怀州集》者,少司空改詹事鲍觉生先生也。 翁、陈、杨、鲍,墓草已宿。芸台制府在滇南,路遥百驿。玉松先生老于江乡,年八旬有一,近多不称意事,岂复敢劳以笔墨?而平生文字之交,深于风雅,如吴舍人兰雪者,又牵羁人海,老病窘蹙,无兴趣及于此事,故是集辄自序之。 或问:“集中有伤逝之作,不得以《娱老》概之,曷芟去?”答曰:“生身后,圣哲随俗了悲欢,子未读陈简斋诗乎?”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李秉钧(1852~1904),字子桂,号石樵,清台北艋舺人。
为当地文士黄中理之高足,同治十一年(1872)取进秀才。
光绪十一年(1885)中法战争时为暖暖街坐探委员,因战功,补县丞。
同年十月十七日,随将领刘朝祜领军入山察看淡水东南屈尺庄番情,安抚当地原住民八社。
光绪十八年(1892)参加会试,补贡生。
日本治台后,于明治二十八年(1895)担任台北县事务嘱托,明治三十年(1897)四月授佩绅章,九月任台北县参事,并任总督府国语学校教务嘱托。
明治三十二年(1899)六月转任官盐组合事务。
明治三十三年(1900)再任台北县参事,兼《台湾日日新报》编辑。
明治三十六年(1903)任临时旧惯调查会事务嘱托。
次年(1904)八月病卒。
李氏出身农家,而力学不倦,擅于书画,精通文艺,曾参与日人「玉山吟社」诗会,与土居香国、水野大路等诗友多有酬唱。
著有《石樵集》八卷,惜今未见,作品散见于《台湾新报》、《台湾日日新报》。
(注)(黄文车撰) 〖注文:参考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总督府,1916年4月;许雪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远流出版社,2004年5月;王国璠《台北市发展史》,台北:台北市文献委员会,1981年。〗
庄及锋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庄及锋(1853~?
),或称及峰,宜兰厅本城堡宜兰街人。
日治时期,垂帷授徒,从学者众,明治三十年(1897)四月授佩绅章。
长年参与宜兰「仰山吟社」活动,辑有《仰山吟社诗草》,惜亡佚不复得见。
〖参考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总督府,1916年4月。〗
共 4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