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聂豹

相关人物:共 11 位
共 19 首上一页 第 2 页
姚江有遗泽,螺水首渐被。
从者纷如云,青原成讲肆。
遂令空山阿,络绎勤车骑。
弦歌响林谷,逢掖满僧寺。
四君尤挺出,嗣音相鼓吹。
寂寥四十春,讲席蔓薜荔。
荒祠犹岿然,俎豆将委地。
山鸟怀好音,林木自深蔚。
昔人未云远,顾瞻横涕泗。
百年一须臾,峻阪策奔骥。
徘徊岐路间,白日忽西坠。
如何丁我躬,吾党竟憔悴。
题字破莓苔,振衣独遐思。
帝阙浮云万里开,春风繁雪霁燕台。
孤臣敢为微身计,圣主终怜天下才。
夏胜传经应自信,范滂揽辔欲谁裁。
古来麟凤无羁绁,寄语虞人莫浪猜。
少日论兵堪弃繻,中年守郡竟投符。
玉关人老无徵节,铜柱功成有谤珠。
梦远江湖心独苦,身辞罗罻道何拘。
冥冥花月金牛夜,好理残墟种白榆。
夏胜初辞汉系年,冯唐那复宦情牵。
青霄事业遗经在,白首功名治郡传。
洛下久閒司马社,山中漫忆介推田。
雅音寂寞饶新谱,清庙怜公朱瑟弦。
新月照秋水,寒江坐晚空。
十年惭潦倒,双剑恋雌雄。
偶尔叨陪从,瞿然意转蒙。
疏遗成久癖,礼乐岂能攻。
斗畔秋槎迥,天南海气濛。
远征心不展,浅酌酒迟穷。
冲雨鸥群乱,迎霜桕叶红。
归期候新柳,岁晏惜飘蓬。
短褐贫原宪,寒毡仰郑公。
栋梁须国用,朴棫负春融。
小相吾何敢,雕虫自不工。
受知心感激,殊遇礼帡幪。
分托形骸外,情纾笑语中。
青衿归绣豸,黄发识花骢。
市骨能牧骏,遗才想卧龙。
无心劳案牍,用意本精忠。
旧日招提境,千年化育宫。
庭开如聚讼,道大岂难容。
述作圣明事,炉锤天地功。
衣冠新振顿,贤哲古尊崇。
柱史真喉舌,王臣尚匪躬。
贤哉季子札,陋矣叔孙通。
小技惭何补,空名虑有终。
两生辞汉诏,三礼志周风。
落落寻千载,明明自九重。
圣神频积德,风俗正当隆。
化雨沾南服,和风满太穹。
十朝臣九有,万国仰重瞳。
大道唐虞远,中兴制作同。
感时追骥尾,羞老祝鸡翁。
已闻伯乐空燕冀,柱史还誇马是龙。
阅世祇凭天下眼,攒眉空说梵前钟。
了将性分一图里,始信人心万古同
转语见拈倾盖后,世儒虚枉十年功。
⑴ 从人者,天地之心识取,自开辟到今,宇宙内只是一个心,更无别心。
地在西北隅,旧为崇元观。前明邹东廓、钱绪山与聂贞襄同讲学于此,观久废,后改建为隐居寺,今冯侯于其左创书院,设三先生讲堂。堂后为崇经书室,藏书其中。其院偏曰梦隐轩,则侯初至此院时恍然前梦。作此以纪事也①。
文教覃乡僻,儒风出吏循。
宏规开巨手,遗矩式先民。
乍喜林峦整,重瞻俎豆新。
千秋斯道系,此举亦嶙峋。
浅斋之斋元不浅,以道诱人微而显。
一峰书院深复深,浅斋鸣琴出正音。
双江先生聂持斧,心约浅斋同好古。
盛称多士秀吾泉,裒衣博带追前贤。
尽友天下犹未足,尚友一峰为私淑。
清源山顶石嵯峨,紫帽对之欲婆娑。
两山南北光照映,一峰登临应起敬。
山神到院费丁宁,多士慎勿说功名。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学问部
少小有书未能读,暮年好书读不得。
岂惟簿领少馀间,两眼冥蒙泪旋拭。
帘前见物私自怜,雾里看花惯曾识。
忆昔家住东海滨,世务耕农寡文墨。
勉勤诵习起家门,每事收藏节衣食。
一从观国上皇都,十载具官充史职。
长安朋辈心多同,古典探搜事尤力。
荆文丞相宋熙丰,国监遗文旧尝刻。
猗予谬司六馆成,手许校磨工未即。
当今楔枣称吴中,唐模宋板俱奇特。
是非本定空爱憎,报复何穷恣翻覆。
文章功业两难朽,治乱兴亡三太息。
苏州太守古邺侯,贻我远胜黄金亿。
楼船风雨满章江,把玩新编坐相忆。
共 19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