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深秀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胡俊章(1836年—1906年),原名多春,字效堂、效山、效三、肇鸿,号笑山、彦升,别号燕笙,晚号驻春老人,汉军正蓝旗人(家族属正蓝旗汉姓满洲旗人),籍奉天铁岭。
清朝官员,进士出身。
工诗,善书,通目录学和校勘学。
乡试榜名多春,后更名俊章。
16岁时中咸丰二年(1852)壬子科顺天乡试举人(时隶正蓝旗汉军德英额佐领下),初任国史馆 (清朝)誊录官,后在京师以诗课授徒二十余年。
光绪二年(1876)丙子恩科进士第三甲,授工部主事,同年改工部郎中,参与编修《钦定工部则例(光绪朝)》。
八年(1882),任户部广西司郎中。
十三年(1887),改任江南道监察御史。
十六年(1890),任广东道监察御史。
十七年(1891),改户科给事中,担任《钦定台规》(清都察院刊本,1892)分校官(总阅官进士延煦 (清朝宗室),分校官同榜进士贵贤)。
十九年(1893),转工科给事中,后任工科掌印给事中。
二十四年(1898)戊戌,补授户科掌印给事中。
二十五年(1899),简放陕西延榆绥道(治所在今榆林市)。
二十六年(1900)庚子改陕西粮道(驻西安),同年以病乞休。
从陕西任上退休后,胡俊章去了杭州、苏州,中途在湖北武昌停留访友(可能拜会亲戚、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两人系咸丰二年(1852)壬子顺天乡试同榜;或者亲家、时任武昌府同知的内务府正黄旗汉军杨长坦,即翰林杨钟羲之父;或者诗友、时任湖北巡抚的镶白旗满洲景星 (清朝)),住在武昌兰陵街。
他在途中写给好友镶白旗蒙古延清的诗中写道:“今年宦长安,天旱久不雨。
长安十万家,无麦无禾黍。
......因之减粮价,欢欣遍蓬户。
......小寓兰陵街,雨雪滞庭宇。
我欲诘天心,界限太分割。
将雨移长安,绝长短可补。
万民乐丰年,岂止富仓庾”(见延清《庚子都门纪事诗》)。
晚年(1900-1906)就养吴中(苏州),与俞樾、汪鸣銮、陆元鼎、镶白旗满洲恩寿(字艺棠)、镶白旗满洲景星 (清朝)(字云伯,号月汀)唱和最久(俞樾癸卯1903年诗注记,“俞与诸君子皆有年世谊”)。
为俞樾的著书校阅。
据俞樾,“[胡效山(胡俊章)]少年时文名颇盛,在都下以授徒为业,门下多贵显者。
今溥玉岑(溥良)尚书即其一也”(引自《春在堂楹联录存(五)》)。
购得阮元《两浙輶轩录》抄本,与俞樾各享一半。
俞樾在1906年《胡效山观察俊章挽词》中写道:“安定先生松柏姿,岁寒标格最堪思。
人钦京国知名早,我恨苏台把臂迟。
……居易方欣交梦得,伯牙何意失钟期”(引自《春在堂诗编》卷二十三)。
另有俞樾写给胡俊章的《俞曲园先生手札》(手稿本)现藏于日本中央图书馆古书资料库(曾由日本诗人会津八一收藏)。
胡俊章在咸丰八年戊午(1858)(?
)孟秋二十二岁时的一首书法无题诗写道:“秋风凌古渡,夕日下荒基。
铜雀久飞去,君王安再来。
至今松柏语,犹杂管弦哀。
呜咽漳河水,东流无从回”。
与咸丰六年进士、监察御史钟孟鸿交友,于同治三年甲子(1864)赠书法行书节录《文心雕龙》、楷书节录《小园赋》。
与光绪十五年进士、监察御史杨深秀友善。
光绪十九年(1893),与儿玉瀛、侄玉泽、正白旗宗室恩煦(与玉瀛光绪八年壬午顺天乡试同榜,阖家殉难于庚子国变,其胞兄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进士宗室恩景)、正蓝旗宗室毓隆(其父进士宗室溥良)及友杨深秀等作诗跋于冀以和的《乐天园山池记》(此园林位于山西介休)。
与儿、侄曾同时作诗跋于友人镶白旗蒙古延清(字子澄)收藏的一幅清代画家张士保于1865年画的《太常仙蝶图》,胡俊章的题诗写道:“容台深处是仙家,绿醉酣红阅岁华。
果与寻常胡蝶异,年年修到见梅花。
飞来两度画堂东,红杏香探及第风。
一任仙衣能变幻,庐山真面在图中”。
为延清的《锦官堂试帖》(1885)作序(胡俊章之子胡玉瀛参校)。
任职工部期间,曾负责监修北京紫禁城城垣修复工程(据《翁文恭公日记》)。
在京长期参加并主持“绚秋诗社”,诗友有内务府镶黄旗汉军杨佳氏宜振(胡俊章师从宜振)、镶白旗满洲索绰罗氏麟魁、大兴范德馨(字桂山,号小岩,同治元年壬戌科进士)、正红旗蒙古萨尔图氏百勤(字铁岩,同治乙丑科进士,妻正蓝旗蒙古玛拉特氏松筠之孙女)、镶白旗满洲彦佳氏玉瓒(胞叔敬和)、镶白旗宗室盛昱、镶黄旗满洲裕瑚鲁氏奭良(祖父承龄)等;诗社活动地点有东城法华寺 (北京法华寺街)(据奭良《野棠轩文集》)。
胡俊章在京师授课的学生包括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进士、正蓝旗宗室溥良(载《顺天乡试同年齿录:光绪元年乙亥恩科》),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科榜眼、正蓝旗宗室寿耆(据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镶黄旗满洲裕瑚鲁氏奭良(据奭良《野棠轩文集》),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翰林大兴王祖光(字莲孙)之弟王观光(字莲汀)(据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家族世系《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满洲旗分内的尼堪姓氏(hala)旗人,在康熙朝之前,多任八旗参领、佐领;从康熙朝至乾隆朝,多任内务府御前侍卫、满洲副都统和怡亲王府佐领;在乾隆朝,出文、武科举人;道光朝至光绪朝,连中五位文科进士。
文悌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900 【介绍】: 清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字仲恭。
以笔帖式历户部郎中。
出为河南知府,改都察院御史。
光绪二十四年,礼部尚书许应骙不肯为主事王照代奏应诏上言,被光绪帝革职。
文悌因而上疏力斥康有为,并攻击参奏许氏的宋伯鲁、杨深秀
疏上,斥回原衙门行走。
慈禧复训政,授河南知府。
擢贵西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59—1898 【介绍】: 清四川富顺人,字裴村。光绪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在官十余年,因谳狱忤长官,遂退而绝迹不至署。戊戌夏,以陈宝箴荐,加四品卿衔参与新政。政变被杀,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介白堂诗文集》。
维基
刘光第(1861年6月18日—1898年9月28日),原名光谦,字德星,号裴村、又号古愚、吉六,四川富顺南赵化镇西街风景间处人,祖籍福建武平,客家人,清末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科殿试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同年五月,著以主事分部学习,任刑部主事。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入保国会。
因参与维新变法,被慈禧太后处斩。
与谭嗣同、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等人并称戊戌六君子。
竺麟祥 朝代:清末民国初

人物简介

维基
竺麟祥(1864年—1925年),字静符,号浔赋,奉化县人。
光绪八年(1882)举人。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尝任奉化凤麓学堂总教习,是蒋介石的老师。
光绪三十年(1904年),会试第二百二十四名;殿试登进士三甲第二名,改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检讨。
后进入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班第五科。
1925年去世。
著有《毓秀草堂诗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65—1898 【介绍】: 清湖南浏阳人,字复生,号壮飞。少时随父继洵居北通州,常至京师。三十岁前后遍游南北。博览群书,今文经学、佛学、西洋自然科学,无不涉猎,于王夫之、魏源、龚自珍尤为激赏。且喜技击。甲午战后,倡新学,著《仁学》,主张冲决网罗,批判纲常名教。光绪二十三年,在湖南协助巡抚陈宝箴兴办新政,创办时务学堂、南学会、《时务报》、《湘学报》等。二十四年,被召入京,任军机章京,授四品卿衔,与林旭、杨锐、刘光第同参新政,号“军机四卿”。变法维新危急之际,夜访袁世凯,以求支持。变法失败,不肯走避,愿为因变法而流血之第一人,遂被捕昂然就义,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莽苍苍斋诗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九
谭嗣同,字复生,浏阳人。官江苏知府,加四品卿衔。有《莽苍苍斋诗》。
词学图录
谭嗣同(1865-1898) 字复生,号壮飞。
湖南浏阳人。
早岁不事科举,从军新疆,入巡抚刘锦裳幕。
入资为候补知府。
尚新学,在湖南与人创办时务学堂、南学会。
荐授四品军机章京,参与新政。
政变作,与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一同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
负奇气,与陈三立、吴保初、丁惠康号晚清"四公子"。
文破骈散畛域,诗尝试新体,为诗界革命重要一员,所作浏利雄健,如铜丸走阪,骏马注坡。
词仅传一首。
有《寥天阁文》、《莽苍苍斋诗》。
莽苍苍斋诗补遗
天发杀机,龙蛇起陆,犹不自惩,而为此无用之呻吟,抑何靡与?三十前之精力,敝于所谓考据辞章,垂垂尽矣。勉于世,无一当焉,愤而发箧,毕弃之。刘君淞芙独哀其不自聊,劝令少留,且捃拾残章为补遗,姑从之云尔。光绪二十年十二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