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梁启超

相关人物:共 45 位
共 45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陈柏侯 朝代:清至民国

人物简介

维基
陈柏侯(1868年11月27日—1924年),字长荫,号伯谦,福建省闽县人,清朝至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光绪十五年己丑恩科福建乡试举人,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中式进士,以知县用,曾历任始兴县知县,广东新会县知县,任内恰值梁启超逃亡,不与其家人为难,暗中保护,署理南海县知县,光绪三十三年在电白县知县任内被革职 ,宣统二年开复原官,花翎升用知府。
入民国后曾任福建东路道道署内务科长。
民国十三年病逝。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君(1887年1月18日—1969年2月23日),名嘉森,字君劢,号立斋,别署世界室主人,笔名君房,以字行,江苏宝山人(今上海市宝山区)。
中国政治家、观念论哲学家,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中华民国宪法之父。
1906年他公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结识了梁启超和张东荪等人。
1907年9月,他参加了梁启超的政闻社。
1909年6月,他在东京参与设立咨议局事务调查会,8月参与创办杂志《宪政新志》。
1910年(宣统二年)回国,中法政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汪春源(1869~1923),字杏泉,号少义,晚号柳塘,清台湾府(今台南市安平区)人。
早年肄业引心书院,曾受业于名儒黄子及、李占五与施士洁。
光绪八年(1882)应童子试,知县祁徵祥拔置第二。
光绪十一年(1885),与丘逢甲、郑鹏云、叶郑兰等因受台湾道唐景崧赏识,拔擢入海东书院就读。
为台南「崇正社」与「斐亭吟社」社员,与许南英、施士洁、陈望曾、林鹤年等时相唱和。
光绪十五年(1888)中举。
光绪二十一年(1895)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一千两百名举人于燕京联名上书朝廷,反对签订「马关条约」,汪春源与罗秀惠、黄宗鼎等台湾举人亦在其列。
割台后,举家内渡,寄籍福建龙溪。
光绪二十九年(1903)取中进士,签分江西,担任乡试阅卷官。
光绪三十年(1904)赴大庾岭处理税务,同年十月署理宜春知县,后又任建昌(1905)、安义(1907)及安仁(1911)等县知县,宦绩卓著。
宣统三年(1911)去官归于漳州龙溪设帐授学。
民国二年(1913)与施士洁、许南英加入板桥士绅林尔嘉、林景仁于厦门鼓浪屿所创之「菽庄吟社」,被尊为社中三老。
民国十二年(1923)逝于龙溪。
林景仁以「海外再无前进士,社中群惜古先生」悼之。
生平著有《柳塘诗文集》,惜今不传〖参考汪舟〈「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记我的曾祖父汪春源先生〉,《不能遗忘的名单:台湾抗日英雄榜》,海峡学术出版社,2001年;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汪毅夫〈台湾内渡文人与清末民初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以台湾进士许南英、丘逢甲和汪春源为例〉,《台湾研究集刊》,2006年第1期。
〗兹据《菽庄相关诗文集》、《林小眉三草》、《师友风义录》、《台湾日日新报》、《台湾诗醇》、《台海诗珠》等报刊合集所录作品编校。
(黄文车撰)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1869-1915.3.5,一名赤,字伯华,江西德化人。
同治八年(1869)生,与夏敬观同师皮锡瑞,经词章,根柢深厚。
光绪丁酉(1897)上副举。
以甲午(1894)受刺激,戊戌(1898)从康、梁变政,主沪萃报馆。
梁启超离湖南,举念祖代时务学堂讲席。
未行而难作,念祖匿于乡,旋趣金陵,依杨文会学佛。
嗣后留学日本十余年,以民国四年(1915)三月五日客死。
临终,自撰挽联云:“无限惭惶,试回思囊日壮心,只余一恸。
有何建白?
惟收拾此番残局,准备重来。
”(参考《忍古楼词话》及欧阳渐撰:《桂伯华行述》。)
陈焕章 朝代:清末

人物简介

维基
陈焕章(1880年—1933年),字重远,广东高要人,清末民初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儒学家,香港孔教学院创院院长。
15岁入广州万木草堂,师从康有为。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乡试中举。
光绪三十年(1904年),联捷甲辰恩科进士。
1905年赴美留学。
1911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12年(民国元年)归国,模仿基督教建制在上海创“孔教会”,任总干事。
康有为任会长。
1913年被聘为袁世凯总统府顾问,入京,与严复、梁启超等联名致书参众两院,请定孔教为国教。
1915年反对袁世凯称帝,离京返乡。
1930年在香港设“孔教学院”,自任院长。
萧湘 朝代:清末至民国

人物简介

维基
萧湘(1871年—1940年1月),字秋恕,四川省重庆府涪州武隆分州人,清朝进士。
他1871年生于武隆巷口镇,后来迁居涪陵。
他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31岁时乡试中举。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
后来他被派赴日本法政大学留学。
其间,他和蒲殿俊、梁启超来往密切,他还参加了中国同盟会。
1906年5月,萧湘、蒲殿俊等在东京成立川汉铁路改进会,要求清政府将川汉铁路由官办改为商办。
1908年秋,萧湘、蒲殿俊从日本回国,被清政府授法部员外郎。
1909年10月14日四川咨议局在成都成立,他任四川咨议局董事议员、副议长、董事,曾发起成立宪友会,曾参加国会大请愿和保路运动,结果被湖广总督瑞澄拘押于武昌,直到武昌起义后方获释。
此后他成为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代表。
1923年他回到涪陵定居,脱离了政界。
回乡后,他在涪陵崩土坎创办了凉塘义渡,为来往旅客提供免费摆渡。
他还创建了涪陵第一个图书馆——存古图书馆。
1940年1月,萧湘在涪陵杨家院病逝,享年70岁。

人物简介

维基
陈国祥(1877年—1921年),字宝贤,号敬民,贵州修文县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曾任中华民国国会众议院副议长。
陈国祥是丁酉科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加侍讲衔。
早年他留学日本法政大学。
在日本时,他和蹇念益等人参加了梁启超组织的政闻社的活动。
归国后,他任河南全省法政学堂校长,河南咨议局筹办处总办,河南地方自治筹办处总办,河南行政公署会议厅审查法律委员长。
1911年武昌起义后,他发起成立国民协进会,支持改革。
后来该会并入共和党。
南北统一后,他任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
1915年10月,蔡锷(中)与友人戴戡(左)、陈国祥(右)在天津密谋讨袁时合影。
10月梁启超在其天津住所召集最后一次秘密会议,梁启超、蔡锷、戴戡、陈国祥、王伯群、汤觉顿、蹇念益等与会,作出“武装讨伐袁世凯,坚决维护共和国体”的决定。
会后,戴戡、蔡锷、陈国祥到山本照相馆合影留念。
1913年民元国会召开,他任众议院议员,并任众议院副议长(议长为汤化龙)。
1913年,他还曾任代理宪法会议审议长(当时审议长为王正廷)。
1914年,国会被袁世凯解散。
此后他任参政院参政,约法会议成员。
他还获授上大夫。
1914年9月,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并袭击了“战区之外”的潍县站。
10月2日,在参政院第十五次会议上,梁启超就此提出“紧急动议”,要求袁世凯政府同日本进行交涉,会议最终还通过了由梁启超、陈国祥、熊希龄、王家襄、宝熙五人起草的质问书。
1914年,他作为赞助人之一,促成久大精盐公司成立。
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他受梁启超的委托,将蔡锷和戴戡从北京护送到天津,使他们摆脱了危险。
他还在天津参加了策划反对袁世凯的会议,与会的有梁启超、蔡锷、戴戡、徐佛苏、蹇念益、陈国祥、汤觉顿,时称“天津会议七君子”。
《民国之精华》中的陈国祥照片1916年,民元国会复会,他继续任众议院副议长(议长为汤化龙)。
1916年9月1日,梁启超派系的陈国祥和王家襄率领一部分进步党成员组织的宪法研究同志会成立,并于9月4日发表了《简章》,内称“研究宪法,举其所得,以供国会参考为宗旨”。
1917年府院之争,汤化龙辞去众议院议长职务,此后众议院副议长陈国祥、参议院议长王家襄以及研究系的其他议员先后辞职,使大总统黎元洪陷入困境。
当时部分议员南下广州召开广州国会非常会议,由于陈国祥和王家襄不愿意南下广州,故广州国会非常会议1918年9月16日选举褚辅成为众议院副议长,10月9日选举林森为参议院议长。
在1918年安福国会议员选举中,他曾经到奉天活动,企图争取原立宪派人士支持,以增加研究系当选议员数量。
后来他当选为安福国会议员。
1920年出版的《最近官绅履历汇录》还载有其生平。
陈国祥病故后,1922年民元国会第二次复会时,于1922年9月6日改选张伯烈为副议长。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杨度(1874-1931) 原名承瓒,字皙子,号虎公、虎禅师、释虎。湘潭人。辛亥后任袁世凯学部副大臣,与汪精卫组织国事共济会。后策划恢复帝制,袁氏死,被通缉,后向革命。
人物简介
1874-1931.9.17,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别号虎公、虎禅,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释虎,湖南湘潭姜畲石塘村人。
光绪十八年(1892年)考取秀才。
次年(1893年),顺天府乡试举人;二十年、二十一年,甲午科、乙未科会试均落第。
会试期间恰逢公车上书,他亦附和,并认识了梁启超、袁世凯、徐世昌等。
还乡,师从衡阳东洲、船山书院一代名儒王闿运。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1875-1915.2.25(《麦孟华集》作1875-1916),字孺博,号蜕庵,笔名曼殊、先忧子、伤心人等,广东顺德县吉佑乡名关村人。
1888年入广州学堂。
1891年入万木草堂,成为康有为的忠实弟子。
少时与梁启超齐名,在草堂弟子中有“梁麦”之称。
1893年与康有为同科中举。
1895年春与康有为、梁启超一起进京应试。
梁、麦同寓,时常“相与规划救国政略,并助南海先生奔走国事”。
将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受康有为嘱咐,鼓动在京各省举人上折拒和,参加“公车上书”。
同年夏在康有为创办的《万国公报》任撰述和编辑。
1897年与梁启超、汪康年等创不缠足会于上海,任董事,并为《时务报》等撰写文章,主张“尊君权,抑民权”,意在变光绪帝为有绝对权力之皇帝。
1898年春与梁启超等联合两广、云贵、川陕、浙江等省举人上书,反对租让旅大给俄国。
同年3月参加康有为等创立的保国会。
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协助梁启超创办《清议报》。
次年代梁主持该报,撰写320余篇宣扬保皇的文章,提倡学习日本维新,增强国力以救亡。
曾代理东京高等大同学校校长。
义和团运动兴起时,诬蔑起义群众为乱民,支持“东南互保”,号召南方督抚镇压义和团,起兵勤王,实行南北分治,要求各国合兵迎光绪复位。
《辛丑条约》签订后,又为国权尽失、利源尽夺、无复和平、中国政府充当列强傀儡和奴隶,而感到忧愤不已。
1902年任《新民丛报》撰述,1907年任政闻社常务员。
1913年在康有为创办的《不忍》杂志任编辑。
后充任冯国璋幕僚,“相与谋倒袁”。
1915年2月25日死于上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1—1872 【介绍】: 清湖南湘乡人。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道光十八年进士。授检讨,累擢为礼部侍郎。咸丰初在籍奉命帮办团练,旋编为湘军。四年,湘军出战。发布《讨粤匪檄》。数年间,攻占武汉、九江等重镇。十年,江南大营再溃,太平军东取苏、常。清廷乃授为钦差大臣、两江总督。十一年,占安庆。穆宗即位,西太后主政,复命节制苏、皖、浙、赣四省军务。后曾国荃攻天京,左宗棠入浙,李鸿章练淮军自上海攻苏、常,皆受成于国藩。同治三年,以湘军破天京,加太子太傅,封一等毅勇侯。后复督兵战捻军,无功。与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局;从容闳之议,选派首批学生留美。七年,以武英殿大学士任直隶总督。九年,办天津教案交涉,畏法国强盛,杀十七人,遣戍官吏,以求妥协。旋还任两江,卒于官。谥文正。论学谓义理、考据、词章缺一不可。所选《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颇行于世。有《曾文正公家书》、《曾文正公全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四二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湘乡人。道光戊戌进士,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封一等毅勇侯。赠太傅,谥文正。有《求阙斋诗集》。
词学图录
曾国藩(1811-1872) 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
湖南湘乡人。
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者。
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宗法桐城而有变化发展,选编《经史百家杂钞》以为文典范,非桐城所可囿,世称为湘乡派。
清末及民初严复、林纾,以至谭嗣同、梁启超等均受其文风影响。
有《求阙斋文集》、《诗集》、《读书录》、《日记》、《奏议》、《家书》、《家调》及《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等。
总名《曾文正公全集》。
维基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生于清朝长沙府白杨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谱名传豫,宗圣曾子七十世孙(系出曾氏南宗),晚清时期的重臣、名臣和功臣,湘军创始人和领袖,也是中国近代重要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书法家、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外交家、实业家、改革家、儒生,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晚清另一重臣李鸿章有师徒关系。道光进士,曾任四川乡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擢礼部右侍郎、历署兵、吏部侍郎。1852年奉旨组办湘军,以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其所创立的湘军更成为晚清的依傍,曾国藩亦因此地位大幅上升,成为汉臣之首,同时亦扩大了地方权力,其门生朋友更遍布天下,势力幅及整个官场。1860年8月,授曾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寻加太子太保,封一等侯爵,翌年开始曾国藩支持恭亲王奕䜣主持的洋务运动,大力支持地方兴办实业,提倡以平等外交方式对待洋人,从而成为慈禧太后的重臣。1871年奉旨处理「天津教案」,但因与洋人委服而遭到天下唾骂,甚至被讽为「曾国贼」,因此积劳成疾,结果于翌年3月病死南京,享年61岁,谥文正。曾国藩与徒弟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同治年间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袭罔替。有《曾文正公全集》。1864年7月,曾国藩和曾国荃率湘军攻破当时的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市)后屠城,死伤无数。南京百姓至今仍以“曾剃头”、“曾屠户”等词称呼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又有一说,“曾剃头”此一外号来自曾国藩治军极严,小过即斩,号称「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中国近代史上两位著名人物蒋中正和毛泽东高度评价过曾国藩。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曾说“愚意所谓本源者,倡学而已矣。博学如基础,今人无学,故基础不厚,进惧倾记。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即使在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蒋中正对曾国藩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生拜读不辍。
共 45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