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黄节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7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同声歌 东汉 · 张衡
乐府解题曰:同声歌。张衡所作也。言归人自谓幸得充闺房。愿勉供妇职。不离君子。思为莞簟。在下以蔽匡床衾裯。在上以护霜露。缱绻枕席。没齿不忘焉。以喻臣子之事君也。
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
情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汤
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
绸缪主中阁,奉礼助烝尝。
思为苑蒻席,在下蔽匡床。
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
洒扫清枕席,鞮芬狄香
重户金扃,高下华灯光。
衣解巾粉御,列图陈枕张。
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众夫所希见,天老教轩皇
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玉台新咏一。《乐府诗集》七十六。广《文选》十三。《诗纪》三。○吴骞拜经楼诗话引虫获轩笔记云。平子同声歌。洒扫清枕席。鞮芬以狄香。王制西方曰狄鞮。古诗中所谓迷迭、兜纳诸香。大都出于西域。故曰鞮芬狄香。鞮芬即狄香。重言之者。古人常有此文法。素女为我师。仪态刑万方。众夫所希见。天姥教轩皇。刑今本作盈。姥今本作老。皆非。《抱朴子》。黄帝论导养而质元素二女。徐孝穆文。优游俯仰。极素女之经天。升降盈虚。尽轩皇之图艺。与此意同。○逮案。鞮芬、狄香。重言之。说甚是。谓盈旧作刑。老旧作姥。不知根据何本。惟天老、天姥本同。又黄节汉魏乐府笺注云。张衡七辩曰:假明兰灯。指图观列。蝉绵宜愧。夭绍纡折。此女色之丽也。盖即所言列图陈、仪态万方也。《汉书》艺文志。房中八家有天老杂子阴道二十五卷。黄帝三王养阳方二十卷。列图以下。盖即汉志所言房中也。玉房秘决黄帝问素女玄女阴阳之事。皆黄帝养阳方遗说也。)
耕牧伊犁卅岁仍(自甲戌平定伊犁后二万馀里咸安耕牧迄今三十馀年世际纯熙祥登仁寿兹据伊犁将军保宁奏布噜特毕班璧特之母今年一百六岁升平人瑞远迩胥徵深为欣慰),外疆欣报百年登。
祝釐乃以遣子告,获健还能遇马乘
貂币用颁贞寿奖,干戈早辑礼仪兴。
深维初念未期者,保泰惟增业与兢。
⑴ 保宁并奏毕班璧特称伊母身体健壮尚能乘马以系妇女不能前赴伊犁遣子诣将军处禀明伊在游牧地方恭祝万寿等语因加恩赐大鞋二疋貂皮六张伊子前来具禀礼仪恭顺亦属可嘉并赏给蓝翎以示优奖高年无间内外至意
西州非美信名愁,千里归心独上楼。
草木萧森过积雨,江山寥落入新秋。
蔘丁远趁丹黄节,粟税平分黑白畴。
拄笏朝来添爽气,参军元不任民忧(州人以蔘子丹时为丹节。叶黄时为黄节。今年种粟田谓之白畴。昨年种豆田谓之黑畴。)
戍火照江边,星星如蟹茇。
自有好商量,稳坐丹黄节(采蔘者以子红时谓丹节。叶黄时谓黄节。彼人之偷刨我境者。与我守界者赂和。曰好商量。)
雁鹜乱池塘。
啄稻争梁。
是谁竿木早逢场。
一样玉昆难竞爽,迢水乌伤

梦短别情长。
泪滴千行。
莫言前后有沉扬。
勘破功名如泡影,心地清凉。
⑴ 同治庚午,外子与仲兄并义乌朱蓉生、苗生兄弟,皆以同怀领浙荐今科,蓉生偕仲兄同与馆选,而外子及苗生均此下弟。
班管生涯,历八十五年间冰霜惨澹;
瑶池归路,值重三半月后风雨凄凉。
念我光山世,世为乡邦式。
岳祖斥异教,千秋名不泐。
群贤踵相接,八院供黍稷。
卓乎墨斋翁,高风动乡国。
芳谷是胄孙,无忝乎先德。
式谷贻来裔,公生洛之北。
儒苑能主盟,诗书早得力。
文华是馀事,孝友自天植。
律己已有法,俭率以为得。
定斋真师表,公修门生职。
负笈四百里,受训深自饬。
筮遁仍卜筑,弥山幽而侐。
琴书聊自娱,富贵休相逼。
一经教子读,数亩课奴穑。
书社趋群弟,堂幔往往隔。
杖屦日往来,小径茅不塞。
景色忽惨憺,旧宅秋云黑。
百里八溪郡,咨嗟识不识。
况余忝门党,那能不伤衋。
忆昔槐黄节,陪到娥林驿。
十日御巾车,一席资文墨。
蘧蘧今十载,馀馥满衣襋。
无复承謦欬,我怀难裁抑。
役夫导灵车,釜谷山之肋。
林间聚于菟,岩隙走服翼。
公乎胡为此,漠然青山色。
黄晦闻题广雅书院图 清末民国初 · 曾习经
七言绝句
当年南极通冠冕,转眼狐鸣篝火丛。
马队只今非讲肄,荆榛寒雨又秋风。
广雅图为晦闻 清末民国初 · 罗惇曧
七言律诗
槐柳凋疏松折钗,乱馀归计尚难谐。
廿年不蹋西村路,横舍回思壁字斋。
起废近推吾子健,题诗喜有阿连偕。
全荒学殖嗟颓散,空抚丹青眼倦揩
⑴ 余肄业广雅书院,居壁字斋。舍弟敷庵同研,今同题图。
次韵晦闻雪朝江亭 清末民国初 · 罗惇曧
七言律诗
惊竹初知冻雀飞,寒光晨喜雪沾帏。
微吟踞几频呵手,小立回风已上衣。
散策稍怜行迹绝,折梅同惜故山违。
近耽悽语应何意,暝树遥峰送独归。
共 7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