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权尚夏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张秉贞(1607年—1655年),字元之,号坤安(坤庵)。
江南安庆府桐城县(今属安徽省)人,明末清初官员。
张秉贞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于崇祯四年(1631年)考中辛未科二甲第五名进士,户部观政,初授户部贵州司主事,历任广东司员外郎、山西司郎中,迁饷司。
崇祯九年出任湖广蕲黄江防道右参议,十二年升山西副使、顺德兵备道,历官顺广道,浙江巡抚。
弘光元年(1645年)乙酉于杭州率众降清,顺治二年(1645年)补礼部仪制司郎中,升通政司左参议,顺治十年(1653年)二月升任兵部左侍郎,五月升授刑部尚书,任内治狱公正。
十一年八月改兵部尚书,十二年卒于官,谥僖和。
著有《石谷问答》、《石林漫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3—1820 【介绍】: 清江苏甘泉人,字里堂。嘉庆六年举人。于家中筑雕菰楼,读书著述其中。学宗戴震,曾作《申戴篇》。著作繁多,于《论语》、《毛诗》、《左传》、《礼记》均有补疏,而用力最深为《周易》,有《易学三书》(《易通释》、《易图略》、《易章句》)。晚年撰《孟子正义》,颇得子焦廷琥襄助之力。另有《雕菰楼集》、《里堂学算记》、《邗记》、《剧说》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一六
焦循,字里堂,江都人。嘉庆辛酉举人。有《雕菰楼集》。
词学图录
焦循(1763-1820) 字里堂,一作理堂。
江苏甘泉(今江都)人。
嘉庆六年(1801)举人。
乾嘉朴学扬州学派名儒,与阮元名相埒,尝馆于其署中。
精通经义,尤深于《周易》,又为《孟子》作新疏。
与同里江藩、黄承吉、李钟泗有"黄江焦李"之目。
又与江藩(字郑堂)并称"二堂"。
又精天算、考古。
曾与凌廷堪、李锐(1765-1814 字尚之,号四香,清中叶少数专精天文学、数学之学者)一起研究天算之学,著《天元一释》、《开方通释》等专门著作。
对民间戏曲尝作专门研究。
有《雕菰楼集》、《剧说》、《花部农谭》。
词集《红薇翠竹词》、《仲轩词》。

人物简介

简介
章敬和(1916-2011),湖南湘乡人。湘乡诗社创始人之一,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理事。年少从军,后为教师。著有《宜闲诗草》。
宜闲诗草·序
孔子之教弟子,有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其自道也,而文为犹人。
而躬行君子,未之有得。
以是知圣门以行谊为先。
其于文芒之末,不汲汲也。
  章生敬和,从余游有年。
盖笃志力行人也,经史之暇,辄拈笔为诗,类皆抒写性灵,不作依傍语。
既吸收中西新教育,抱负益宏。
适值抗战时期,思以救国者为荣。
于是决志出山,叹毛锥子不足为用矣。
别后寄诗,余喜其道力之坚。
虽枪林弹雨之中,而以整以暇若是,又以见生之以游为学,举凡山川之壮丽,人物之瑰奇,无一不激发其志气。
故别不多时,已非复吴下阿蒙矣。
然骇间询其近状,知其以病归。
而家贫亲老,仍理旧业,从事舌耕,不复作漫游想矣。
言次,出《宜闲诗草》示予。
寻又驰一纸书索序。
夫以一日之勤,得片时之闲,以诗消闲,闲乃不失之逸。
以偶然之闲,留过去之迹,以闲吟诗,诗更不病其浮,于是以为诗,与吾夫子余力学文之训,不相背驰,而诗人为斯用大矣,生以为宜。
  诚然,观生之遇虽穷,其气益壮,宁久作雌伏者?
如生之年富力强,苟奋其大无畏之精神,出而为民除障害,策治安者,则所谓乘长风破万里浪者,岂异人任?
于是知生之前程未易量,即诗之大观未遽止焉。
  予江淹才尽之年,言不足重。
感生情谊之笃,书以与之。
未知有当于生,以为宜欤否也。
文纯甫 19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