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孔子

相关人物:共 387 位
共 387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一作蒧。
春秋时鲁国南武城人,字晰。
孔子弟子。
曾参之父。
尝侍孔子言志,云:“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孔子赞同其志。
季武子之丧,大夫往吊,而点倚门而歌,人谓之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鲁国人,字子上,亦作子尚。
孔子弟子。
《孔子家语》作公西蒧,字子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一作克。
春秋时齐国人,字季次,一字季况。
孔子弟子。
孔子以其不屈节为家臣,特赞赏之。
公肩定 朝代:春秋鲁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鲁国人,一说晋国人,字子中。
孔子弟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鲁国人,字乘。
《孔子家语》作公夏守,字子乘。
孔子弟子。
孔闻謤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孔闻謤(1593年12月7日—1645年?
),字玄伏,号观生,一号观我,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二代孙,属息陬户,同进士出身。
孔闻謤出生于万历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1593年12月7日),天启元年辛酉科乡试六十二名,二年(1622年)与族兄孔闻诗同榜考中进士,礼部观政,四年授行人司行人,七年丁忧,崇祯二年补原职,四年考选,五年授又升任礼部主客司主事,六年升祠祭司员外,升仪制司郎中,崇祯七年(1634年)出任陕西参议,十三年升本省副使,改河西道,后丁忧回乡。
顺治元年(1644年)1644年,孔闻謤上书清朝摄政王多尔衮,说:“臣家的宗子衍圣公孔衍植已率领四氏的子孙告于祖庙,都遵循命令剃发。
但念在先圣孔子是典章礼仪的宗师,颜子、曾子、孟子三大圣贤共同兴起和维护。
他们所制定的礼仪,没有比冠服之礼更大的了。
先圣的章甫和缝腋,子孙世世代代谨守,所以从汉朝到明朝,各朝制度虽然有增减变化,但下臣家族服制却三千年没有改变。
今日一旦变更,恐怕皇上尊崇儒学重视道德的目的没有完全达到。
是否应该蓄发,以恢复先世的衣冠?
”清廷于顺治二年十月戊申(1645年12月17日)下旨说:“剃发的严格旨意,违反的人绝不赦免。
孔闻謤上书请求蓄发,已经触犯了不赦的条令,姑且念他是圣人的后裔免去一死。
何况孔子是圣人中能适应时势发展的人,孔闻謤像这样违反法规,玷污了他祖先的时中之道。
革去孔闻謤的官职,永不叙用。
”不久,孔闻謤就在家中去世。
公良孺 朝代:春秋陈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陈国人,字子正,一作子幼。
孔子弟子。
贤而有勇,孔子周游列国,常以家车五乘从。
孔子离陈过蒲,会公叔氏以蒲地叛,公良孺拔剑奋起,将与之战,蒲人惧,让孔子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鲁国人。
为中牟大夫。
据中牟叛。
使人招孔子孔子不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一作絜。
春秋时卫国人,字庸,一字子操。
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
公冶长 朝代:春秋齐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齐国人,字子长。
一作鲁国人,名苌,字子芝。
孔子弟子、女婿。
为人能忍辱,传能通鸟语。
孔子谓其虽拘在狱中,非其罪过,以女妻之。
共 387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