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桓伟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0—447 【介绍】: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敬弘。避宋武帝讳,故称字。王廙曾孙。桓玄妻舅。东晋末,起家左常侍。性恬静,乐山水,所居舍亭山,景色优美,时人谓之“王东山”。桓玄篡位,屡召不起。宋初建,为度支尚书,累迁吏部尚书。宋文帝元嘉年间,历尚书仆射,尚书令。于公务漠不关心。文帝尝问为政得失,对曰:“天下有道,庶人不议。”帝竟高其言。
全宋文·卷十七
敬弘本名裕之,避武帝讳,改称字,琅邪临沂人。
晋司州刺史胡之孙,太元隆安间历本国左常侍、卫军参军、天门太守,转桓伟安西长史南平太守去官。
桓玄篡位,屡召不就。
玄平,起为武帝车骑从事中郎、徐州治中从事史、征西道规咨议参军。
入为中书侍郎,转黄门侍郎,不拜。
仍除武帝太尉从事中郎,出为吴兴太守,寻征为侍中。
宋国建,以为度支尚书,迁太常。
及受禅,补宣训卫尉,加散骑常侍,转吏部尚书。
文帝即位,以为金紫光禄大夫,领江夏王师,迁尚书左仆射。
又迁尚书令,固辞,改授侍中特进左光禄大夫。
致仕征为太子少傅,再征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皆不拜。
元嘉二十四年卒,年八十。
顺帝升明二年追谥曰文贞。
(案,《隋志》,梁有右光禄大夫《王敬集》五卷,《录》一卷,当即此,转写有误脱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4—427 【介绍】: 南朝宋荥阳开封人,字道子。
郑浑玄孙。
起家桓伟辅国主簿。
刘裕起兵,累迁右长史,转奉常。
性刚直不阿,初刘裕任晋相,时或谈论,人不敢难,惟鲜之未尝宽假,要裕理屈,然后置之,时人谓为“格佞”。
及刘裕代晋为宋武帝,迁太常、都官尚书,在帝坐,言无所隐,人甚惮之。
卒官尚书右仆射。
全宋文·卷二十五
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隆安末为桓伟辅国主簿,随府转安西功曹,入为员外散骑侍郎、司徒左西属大司马、琅邪王录事参军,迁御史中丞,转司徒左长史太尉咨议参军,进侍中,复为太尉咨议,补右长史。
宋国建,转奉常,及受禅,迁太常都官尚书,出为丹阳尹。
复入为都官尚书,加散骑常侍,封龙阳县子,出为豫章太守。
元嘉三年进尚书右仆射。
明年卒,赠金紫光禄大夫,有集二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0—447 【介绍】: 南朝宋东海郯人。徐广甥。五岁丧父,承母教,儒史百家,莫不该览。仕晋为太学博士。入宋,为尚书祠部郎,与傅亮共撰朝仪。性刚愎,颇以所长侮同列,出为衡阳内史,不能公清,被收系狱,赦免。文帝元嘉十六年,除著作佐郎,撰国史。国子学立,领博士。官至御史中丞。善弈棋,能弹筝,精历算,改定《元嘉历》,计算冬至时日更为准确。奉命纂修《宋书》,未成而卒。另撰有《春秋前传》等。
全宋文·卷二十二
承天,东海郯人,徐广姊子。
隆安末,南蛮校尉桓伟引为参军,寻解职。
义旗建,长沙公陶延寿以为辅国参军,除浏阳令,寻还都。
抚军刘毅镇姑孰,版行参军,出补宛陵令,赵惔为寻阳太守,请为司马,寻去职。
武帝为太尉,以为参军,除太学博士,徙世子征虏参军,转西中郎中军参军钱唐令。
宋台建,召为尚书祠部郎,永初末补南台治书侍御史。
谢晦镇江陵,请为南蛮长史,随府转卫军咨议参军,领记室。
晦诛,行南蛮府事,寻为到彦之右军录事,入补尚书殿中郎兼左丞,领国子博士,迁御史中丞,坐事白衣领职。
元嘉二十四年,又坐宣漏密旨免官,卒年七十八,有《礼论》三百卷,集三十二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387—约421 【介绍】: 南朝朱陈郡阳夏人,字宣远。
一曰名檐,字通远。
善为文,辞采丰美,与族叔混、族弟灵运俱有盛名。
初为桓伟安西参军。
宋时,为中书侍郎,以其弟谢晦权遇日重,惊骇惧祸,乃自请降黜,为豫章太守。
遇疾卒。
全宋文·卷三十三
瞻字宣远,一名檐,字通远,灵运从兄。
(案,《瞻传》云,瞻文章与族叔混、弟灵运相抗,是瞻为兄也。
考瞻卒于永初二年,年三十五,灵运诛于元嘉十年,年四十九,则灵运长于瞻二岁,疑有一误。
)仕晋为桓伟安西参军楚台秘书郎。
解职,为刘柳建威长史,寻为武帝镇军参军,又为琅邪王大司马参军,转主簿、安成相、中书侍郎。
宋国中书黄门侍郎、相国从事中郎,出为豫章太守,永初二年卒,有集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