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元宏

相关人物:共 171 位
共 17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维基
即魏孝静帝(524年—552年1月21日),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孝文帝元宏曾孙,清河文宣王元亶嫡子,母清河王妃胡智,南北朝时期东魏唯一一代皇帝。
政权被高欢父子控制。
全后魏文·卷十三
帝讳善见,清河王亶之世子。永熙三年,孝武西迁,以其年十月即位,是为东魏。改元四:天平、元象、兴和、武定,在位十七年。禅于齐,封中山王。明年遇弑,谥曰孝静皇帝。
元钊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6—528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
孝文帝孙,临洮王元宝晖世子。
孝明帝武泰元年胡太后毒杀孝明帝,立钊为幼主,时年三岁。
尔朱荣率兵渡河,立长乐王元子攸。
溺杀太后及钊。
在位一月。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范阳田氏。
母梦僧著衲持锡入腹。
而生。
幼多神异。
稍长以病聋聩。
谢世缘。
从薙落。
经律奥义。
不学而知。
尤长于部析邪正。
开释封滞。
尝对孝文帝
弘宣大教。
称旨。
初住北台。
后随南迁。
誉蔼河洛。
时有大法尊王经八十卷。
号为佛所说。
辨一读而识其伪。
趣焚之。
且欲尽注藏典。
以辟馀非。
或见异徵遂寝。
注维摩。
胜鬘。
金刚般若。
大乘义章。
小乘义章。
申玄照等。
行世。
弟子二人昙永亡名也。
永负才傲俗。
潜遁自守。
辨每杖之。
初无恨想。
而晨夕遥礼云。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 利物科
姓姜氏。鄜之内部人。性质朴。有操守。然于竺坟鲁诰。无所治习。而人知向慕。抵坊州。一日偶见光发西南山谷间。从得石趺一于涧底。且远望其旁。有卧石如像者。土掩其半。就掘之则固像也。虽相好完美。而色正黑。自踵至顶。高馀三丈。明即率众扶举。莫能胜。时武帝已崩。天元嗣历。明因秉炉祝曰。若佛法重兴。苍生有赖。希现威灵。得遂其愿。俄像起行。径趋石趺。卓然而立。见者骇叹。有司以其事闻。上大喜为复教。仍改年为大象。以纪其瑞。诏复以其地构寺。额大像。而明获居之。 又若徐州吴寺之太子思惟像。京师崇义寺之石影像。襄阳金像寺之丈六无量寿像。荆州长沙寺像。高齐定州之观音像。及高王经。襄阳弥天释所铸之金像。扬都长干寺之育王像。梁祖所事等身金银二像。僧护石像。皆灵验莫测。兹因略述。以晓流俗 太子思惟像者。盖以其状言也。昔沙门法显于东晋时。游历西。域。会有微疾。心思乡里粳稻饭。投一伽蓝。主人款遇殊勤至。为敕沙弥。取粳饭以进。顾沙弥。踵血犹湿。云顷往彭城吴苍鹰家分卫。而犬啮之。显始寤其瞬息数万里。岂亦常僧可能哉。后东还。访苍鹰于彭城。入门见血涂阖上。问之则曰。某年月日尝有僧。乞食至此。而犬啮之尔。计其年月。不小误。显谓苍鹰曰。此罗汉圣僧血。谨护之勿去也。于是苍鹰。即其宅创寺。以忏咎。求像于扬都。方济江。舟倾侧欲覆。忽有二骨长丈许。随流腾入舟中。遂济无挠。及岸视之。则龙齿也。卒输之官府。未几。苍鹰获像于婆罗门僧。初苍鹰偶憩林树间。僧持像至云。欲施徐州吴苍鹰供养也。苍鹰曰。我身是也。僧忻然付之。今在相州邺县大慈寺 石影像者。其石崇一尺。径六寸。紫色八觚。内外映彻。而如来菩萨。浮图伽蓝。天人山海。帐盖床座。三涂苦趣。变现不一。或前后相类。或每楞不同。隐显靡恒。岂得而槩论哉。梁大清中。天竺沙门。奉以入贡。会侯景之乱。置之庐山西林寺像顶而去。隋开皇十年。炀帝以晋王镇淮海。遣使王延寿。取之。王宝玩特甚。遇有他役。则函之以自随。入登储贰。藏于曲池日严寺。非外人所得瞻睹也。武德七年。归崇义寺。贞观六年。诏入内。 无量寿像者。东晋沙门道安。于宁康三年。八月八日造。明年季冬。严饰既就。刺史郗恢创莅此蕃。而像独步趋万山。恢率众迎还其寺。而夕复出。住寺外。梁普通三年。诏于建兴苑。铸金铜趺。以承之。高六尺。广一丈。刘孝仪制赞立碑 长沙寺像者。晋太元间。现于城北。高七尺。光相奇特。人有遇其夜行者。谓非类。以刀击之。且视则像有刀痕。梁祖命使。迎以供养讫。三日送同泰寺。后寺被火。堂塔并尽。唯像居殿中岿然 定州像者。元魏孙敬德。防州人也。居家事观音像谨。天平中。应募定州。为劫盗所妄指。逮系京狱。困拷掠诬伏。且即刑。敬德夜坐狱中。泣誓曰。被枉如此。当是曩宿枉他所致尔。今幸偿毕。则愿代受一切众生。枉屈祸也。既而假寐。一沙门见梦曰。观音救生经。皆诸佛名。卿能诵满千过者。可免死厄。复教诵数过。敬德既寤。无所遗忘。竟诵不辍口。比明满百过。顷焉牵赴市。且行且诵。仅千过。而刑者三折其刀。至三易刀。肤体无小损。丞相欢闻而异之。遽奏免其罪。诏传其经于世。敬德既归防。徐视其像。则项上三刀痕故在也。敬德大感恸 襄阳金像者。晋太元十九年。岁次甲午比丘道安。于襄阳西郭。造丈八金像。此像更三周甲子。越百八十年。而后灭。此记书之像腋下。倒垂衣褶中。周武建德三年。甲午之岁。开府长孙哲。镇荆州。太原王乘副之。哲性凶暴。甫视事。先令毁像。众进谏则愈益怒。胥卒奔走从命。谩以绳系像颈。率百馀人挽之。像屹立不动。哲谓其弗力。杖监者百。复挽如故。犹不动。乃益人至五百。始踣。声震地撼。人物骇慄。哲独喜跃不自胜。亟命镕冶。唱快。遽驰马。往报太原公。忽堕马。伤败肢骨。失音直视。至夜而卒。验其所记年月。若合符节。则世相定业之说当矣 长干寺育王像者。光趺身相。祥瑞通感。具如前传。亢阳之岁。必驾御辇。迎像入宫。上加油帔前导罗盖。僧众从后。初虽炎赫。像至中途。则每霶𩃰霢霂。生物濡洽矣。国家所赖。以有年也。陈祯明中。像忽西向。直月监堂。屡移向南。晨起视之。复西向。事闻。诏迎入太极殿。设斋行道。先是像戴七宝冠。珠玉饰之。重约百斤。复以锦冒加其上。翌旦则冠挂像手。而冒犹覆顶也。上使为戴冠覆冒。如常时。因膜拜以祷之曰。苟国家有不祥者。宜再脱冠。明起视之复然。隋开皇九年陈亡。诏致像大内供养。上对之。每不敢坐。盖以像立故也。久之诏曰。朕年老。不堪久立侍像。其今有司造坐佛。如育王像者。可送本像于兴善寺供养。像伟特。所在莫能容。移置北面以图迁奉。明日像则南面。或疑人所为者。乃刹之北面。而扄鐍其户。且视之。像面南如昨。众惧皆礼谢 梁祖等身金银二像者。奉之重云殿。晨夕礼敬者五十年。侯景之篡。太尉王僧辨既诛景。谋迎贞阳侯渊明于齐而立之。犹豫未定。僧辨使女婿杜龛。宿卫宫阙。龛性贪悍。欲毁二像。铸金银铤。初殿周匝为阁道。号三休阁。而像顶正出阁上。龛遣数十人。登阁镵像顶。像并回顾。众惊悚。皆默瘖昏醉。龛随遍身青肿。如见击状。号呼数日。创烂而死。陈有江南武帝昉徂落。临川王茜。入承大统。方治葬具。造辒辌车。时以国用窘乏。诏取像殿宝帐。珩佩珠玉。以充给之有司部集人力将事屏撤。而云气滃郁。拥殿内外交暗。其馀方所。霁景明朗。观者四合。竞骇其异。而雨注电射。烟焰歘涨。众见殿像腾举。高薄霄汉。渐远渐微。焂然而没。顷之云敛雨过。就视其地则惟柱础存焉。后或见之海上 僧护石像者。高齐时造长丈八。始护发愿为之。然未得石。会于寺北谷中。见石仆地。约如其数。顾工营治。涉期而仅了面腹。以背著地。势未易。具众力翻之。卒莫之动。明日石忽自转。以就磨琢。及成。移置殿中。周师之破齐也。像先流汗。晋州陷。尽火诸寺。像独完美。虽饶人牛力。终不仆。寻有僧周。垒瓦木土堑。以营护之。须臾失僧所在。或以木折像二指。见梦于人曰。吾指痛。且而续其指。开皇十年。盗归像殿幡盖云。夜每梦。丈八人责让之。已上并戴旌异记。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兴福篇第九
释僧明。
俗姓姜。
鄜州内部人。
住既山栖。
立性淳素。
言令质朴叙悟非任。
而能守禁自修。
不随鄙俗。
虽不闲明经诰。
然履操贞梗。
有声时俗。
因游邑落往还山谷。
见一陭岸屡有异光。
怪而寻讨上下循扰。
乃见涧底石跌一枚。
其状高大。
远望岸侧卧石如像。
半现于外。
遂加功发掘。
乃全像也。
形同佛相。
纯如铁磺。
不加錾琢宛然圆具。
举高三丈馀。
时周武已崩。
天元嗣历。
明情发增勇不惧严诛。
顾问古老无知来者。
其地久荒榛梗。
素非寺所。
明自惟曰。
当是育王遗像散在人间。
应现之来故在斯矣。
即召四远同时拖举。
事力既竭全无胜致。
明乃执炉誓曰。
若佛法重兴。
苍生有赖者。
希现威灵得遂情愿。
适发言已。
像乃忽然轻举。
从山直下径趣趺孔。
不假扶持卓然峙立。
大众惊嗟得未曾有。
因以奏闻。
帝用为嘉瑞也。
乃改元为大像焉。
自尔佛教渐弘。
明之力也。
又寻下敕。
以其所住为大像寺。
今所谓显际寺是也。
在坊州西南六十馀里。
时值阴暗更放神光。
明重出家。
即依此寺尽报修奉。
大感物心。
以开皇中年卒于彼寺。
余以为兴福之来。
事有机会。
感见奇迹。
其相弥隆。
略引五三用开神理。
至如徐州吴寺太子思惟瑞像者。
昔东晋沙门法显。
厉节西天历观圣迹。
往投一寺。
小大承迎。
显时遇疾心希乡饭。
主人上坐亲事经理。
敕沙弥为取本乡斋食。
倏忽往还。
脚有疮血。
云往彭城吴苍鹰家求食。
为犬所齧。
显怪其旋转之顷而游万里之外。
方悟寺僧并非常也。
及随船还。
故往彭城访吴苍鹰。
具知由委。
其犬齧馀血涂门之处犹在。
显曰。
此罗汉圣僧血也。
当时见为取食。
何期犬遂损耶。
鹰闻忏咎。
即舍宅为寺。
自至扬都。
广求经像。
正济大江船遂倾侧。
忽有双骨各长一丈。
随波腾漾奄入船中。
即得安流升岸以事奏闻。
有司观检。
乃龙齿也。
鹰求像未获。
溯江西上。
暂息林间。
遇见婆罗门僧持像而行。
云往徐州与吴苍鹰供养。
鹰曰。
必如来言。
弟子是也。
便以像付之。
鹰将像还至京。
诏令模之。
合造十躯。
皆足下置字。
新旧莫辩。
任鹰探取。
像又降梦示其本末。
恰至鹰取还得本像。
乃还徐州。
每有神瑞。
元魏孝文请入北台。
高齐后主遣使者常彪之迎还邺下。
齐灭周废。
为僧藏弆。
大隋开教还重兴世。
今在相州邺县大慈寺也。
又京师崇义寺石影像者。
形高一尺径六寸许。
八楞紫色内外映彻。
其源梁武太清中。
有天竺僧赍来谒帝。
会侯景作乱。
便置江州庐山西林寺大像顶上。
至开皇十年。
炀帝作镇江海。
广搜英异。
文艺书记并委雠括。
乃于杂传得影像记。
即遣中使王延寿往山推得。
王自虔奉在内供养。
在蕃历任。
每有行往函盛导前。
初无宁舍。
及登储贰乃送于曲池日严寺。
不令外人瞻睹。
武德七年。
废入崇义。
像随僧来。
京邑道俗备得观仰。
其中变现斯量难准。
或佛塔形像。
或贤圣天人。
或山林帐盖。
或三途苦趣。
或前后见同。
或俄顷转异。
斯并目瞩而叙之。
信业镜而非谬矣。
贞观六年。
下敕入内。
外遂绝也。
又梁襄阳金像寺丈六无量寿瑞像者。
东晋孝武宁康三年二月八日。
沙门释道安之所造也。
明年季冬严饰成就。
刺史郗恢创莅此蕃。
像乃行至万山。
恢率道俗迎还本寺。
复以其夕出住寺门。
合境同嗟。
具以闻奏。
梁普通三年。
敕于建兴苑铸金铜花趺高六尺广一丈。
上送承足。
立碑赞之。
刘孝仪为文又荆州长沙寺瑞像者。
晋太元年。
此像现于城北。
光相奇特具如前传。
形甚瑰异高于七尺。
昔经夜行。
人谓非类以刀击之。
及旦往视乃金像也。
刀所击处文现于外。
梁高奉法情欲亲谒。
虽加事力终无以致。
后遣侍中广赍香供丹款。
既达。
夜忽放光似随使往。
旦加延接还复留碍。
重竭请祈方许从就。
去都十八里。
帝躬出迎。
竟路放光相续不绝。
白黑欣庆。
在殿供养。
三日已后从大通门送同泰寺。
末被火烧堂塔并尽。
惟像居殿岿然独存。
又高齐定州观音瑞像。
及高王经者。
昔元魏天平定州募士孙敬德。
于防所造观音像。
及年满还。
常加礼事。
后为劫贼所引。
禁在京狱。
不胜拷掠。
遂妄承罪。
并处极刑。
明旦将决。
心既切至。
泪如雨下。
便自誓曰。
今被枉酷。
当是过去曾枉他来。
愿偿债毕了。
又愿一切众生所有祸横。
弟子代受言已少时依俙如睡。
梦一沙门教诵观世音救生经。
经有佛名。
令诵千遍。
得免死厄。
德既觉已。
缘梦中经。
了无谬误。
比至平明已满百遍。
有司执缚向市。
且行且诵。
临欲加刑诵满千遍。
执刀下斫。
折为三段。
三换其刀。
皮肉不损。
怪以奏闻。
承相高欢。
表请免刑。
仍敕传写被之于世。
今所谓高王观世音是也。
德既放还。
观在防时所造像项。
有三刀迹。
悲感之深恸发乡邑。
又昔弥天襄阳金像。
更历晋宋迄于齐梁。
屡感灵相。
闻之前纪。
周武灭法。
建德三年甲午之岁。
太原公主秉。
为荆州副镇将。
上开府长孙哲。
志性凶顽不信佛法。
闻有此像先欲毁之。
邑中士女被废僧尼。
掩泪痛心无由救止。
哲见钦崇弥至。
瞋怒弥盛。
逼逐侍从。
速令摧殄。
令百馀人以绳系项。
牵挽不动。
哲谓不用加力。
便杖监事。
人各一百牵之如故。
铿然逾固。
进三百人牵犹不动。
哲怒弥盛。
又加五百牵引方倒。
声振地动。
人皆悚慄。
哲独喜勇。
即遣镕毁之。
都无惭惧。
自又驰马欲报刺史。
裁可百步堛然落地。
失瘖直视。
四支不胜。
至夜而卒。
道俗唱快。
当毁像时。
于腋下倒垂衣内铭云。
晋太元十九年。
岁次甲午。
比丘道安于襄阳西郭造丈八金像此像更三周甲午百八十年当灭。
计勘年月。
兴废悉符同焉。
信知印手圣人崇建容范。
动发物心。
生灭之期世相难改。
业理之致复何虚矣。
又扬都长干寺育王瑞像者。
光趺身相祥瑞通感。
五代侯王所共遵敬。
具如前传。
每有亢阳之岁。
请像入宫。
必乘御辇上加油帔。
僧众从像以盖自遮。
初虽炎赫洞天。
像出中途无不雨流滂注。
家国所幸。
有年斯赖所以道俗恒加雨候。
至陈氏祯明年中。
像面转西。
直月监堂屡回正南。
及至晨起还西如故。
具以奏闻。
敕延太极殿。
设斋行道。
先有七宝冠在于像顶。
饰以珠玉可重百斤。
其上复加锦帽。
经夜至晓。
宝冠挂于像手。
锦帽犹加头上。
帝闻之乃烧香祝曰。
若必国有不祥。
还脱冠也。
仍以冠在顶。
及至明晨脱挂如故。
上下同惧莫恻其徵。
及隋灭陈降。
举朝露首面缚京室。
方知其致。
文帝后知乃遣迎接大内供养。
以像立故帝恒侍奉不敢对坐。
乃下敕曰。
朕年老不堪久立侍佛。
可令有司造坐像。
其相还如育王本像。
送兴善寺。
既达此寺。
形相伟壮不会即机。
遂置于北面。
及明见像乃在南面中门。
众咸异焉。
还送北面坚封门钥。
明旦更看像还在南。
佥皆愧悔谢其轻侮。
即见在寺。
图写殷矣。
又梁高祖崇重释侣。
欣尚灵仪。
造等身金银像二躯。
于重云殿晨夕礼敬。
五十许年初无替废。
及侯景纂夺。
犹在供养。
太尉王僧辩。
诛景江南。
元帝渚宫复没。
辩乃通款于齐。
迎贞阳侯为帝。
时江左未定。
利害相雄。
辩女婿杜龛。
典卫宫阙。
为性凶捍。
不见后世。
欲毁二像为金银挺。
先遣数十人上三休阁。
令镵佛项。
二像忽然一时回顾。
所遣众人失瘖如醉。
不能自胜。
杜龛即被打筑。
遍身青肿惟见金刚力士怖畏之像。
竞来打击略无休息。
呻号数日洪烂而死。
及梁运在陈。
武帝崩背。
兄子陈茜嗣膺大业。
将修葬具造辒辌车国创新定未遑经始。
敕取重云殿中佛像宝帐珩佩珠玉蓥饰之具。
将用送终。
人力既丰四面齐至。
但见云气拥结围绕佛殿。
自馀方左白日开朗。
百工闻怪同本看睹。
须臾大雨横注。
雷电震吼。
烟张鸱吻火烈云中。
流光布焰高下相涉。
并见重云殿影二像峙然四部神王并及帐座一时腾上。
烟火相扶歘然远逝。
观者倾都咸生深信。
雨晴之后覆看故所。
惟见柱础存焉。
至后月馀有从东州来者。
是日同见殿影东飞于海。
今有望海者时往见之。
近高齐日。
沙门僧护。
守道直心不求慧业。
愿造丈八石像。
咸怪其言。
后于寺北谷中见一卧石可长丈八。
乃雇匠营造。
向经一周面腹粗了。
而背者地。
以六具拗举之。
如初不动。
经夜至旦忽然自翻。
即就营讫移置佛堂。
晋州陷日像汗流地。
周兵入齐烧诸佛寺。
此像独不变色。
又欲倒之。
人牛六十馀头挽不可动。
忽有异僧。
以瓦木土墼垒而围之。
须臾便了。
失僧所在。
像后降梦信心者曰。
吾患指痛。
其人寤而视焉。
乃木伤其二指也。
遂即补之。
开皇十年。
有盗像幡盖者。
梦丈八人入室责之。
贼遂惭怖悔而谢焉。
其像现存。
并见旌异记及诸僧录。
然斯通感佛教备彰。
但是福门无非灵应。
窃以像避延烧狩惊邪道。
影覆异术经焚不灰。
灵骨之放神光。
密迹之兴弘护。
其相大矣。
具在前闻。
至如贞观五年梁州安养寺慧光师弟子母氏。
贫窭内无袒衣。
来入子房取故袈裟。
作之而著。
与诸邻母同聚言笑。
忽觉脚热。
渐上至腰。
须臾雷震掷邻母百步之外。
土泥两耳闷绝经日方得醒悟。
所用衣者遂被震死。
火烧焦蜷题其背曰。
由用法衣不如法也。
其子收殡又再震出。
乃露骸林下方终销散。
是知受持法服。
惠及三归之龙。
信不虚矣。
近有山居僧。
在深岩宿。
以衣障前。
感异神来形极可畏。
伸臂内探欲取宿者。
畏触袈裟碍不得入。
遂得免脱。
如是众相不可具纪。
如上下诸例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6—629 【介绍】: 南北朝至隋时僧。颍川人,俗姓荀。北周时,入终南山紫盖峰,独栖安禅,与世隔绝。武帝灭佛,法藏初不知,经四年,始得风闻。后至京师,请复佛法,宣帝不允。旋主陟岵寺,复还山。入隋,奉敕主大兴善寺,为国行道。炀帝大业末,充太平宫寺上座。
全隋文·卷三十五
法藏,开皇中法济寺沙门。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六 护教科(二)
颍川颍阴荀氏子也。
三岁丧父。
十岁丧母。
孤独孑遗。
无所依赖。
周天和二年。
藏生二十二岁矣。
上适于二月八日。
度僧以祈福。
藏因薙落。
四年皇子生。
诏选名德于醴泉宫。
藏复与其数。
时武帝在春坊。
趋至殿下。
以鲜卑语。
问众僧。
众僧不时对。
藏独进以鲜卑语答所问。
廷臣皆喜。
诏谓道人身小而胆大。
乃敢答太子语如此。
仍赐钱奖谕。
由是恩眷优渥。
建德二年。
徙居终南之紫盖山。
三年正月八日。
偶得杏实七枚于绝顶。
食之甘美。
然地僻天寒。
卒不知所从来云。
未几。
而废教之祸起。
唯藏山居。
独若无与。
如是八年。
每念下山。
以身徇法。
大象元年九月。
扣关将谒帝。
吏诃止之。
武侯府上大夫柘王猛。
次大夫乙娄谦。
诘所自。
及朋侣施主姓名。
藏辞曰。
贫道以山林为家居。
鸟兽为徒侣。
草木为粮粒。
且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
而紫盖山陛下之畿甸。
若是则朋侣施主。
皆陛下也。
尚何他问哉。
猛等以闻。
诏曰朕欲以菩萨仪相治化。
此僧既近自紫盖山来。
其今长须发。
著衣冠。
为陟岵寺主。
诏内史沛国公宇文译。
检校施行。
内史次大夫唐怡元行恭以为非先制不奉诏。
十月复谒于城东。
引妙庄严王二子谏父事。
且曰陛下昔为臣子。
不能匡谏。
遂致先帝。
毁圣典。
冶灵像。
其酷甚于秦之焚书坑儒。
上怒。
诏即杀之。
沛公为营救。
上少解。
因问沛公曰。
道人怖否。
进曰。
道人愚戆。
不知忌讳。
身触刑宪。
安能无怖。
上愁然变色曰。
此固佛经所谓护鹅比丘也。
昔闻其事。
今见其人。
是又可杀乎。
宜原之。
赐菩萨衣冠。
主陟岵寺如前诏。
藏遽引辞。
愿自便。
诏御史鲍宏。
听藏于万年长安蓝田盩屋鄠杜五县。
游行。
以俟寻访。
大象二年五月二十五日。
文帝以冢宰。
作兴教法。
六月藏下山。
复从薙落。
施法服一具。
杂彩十五段。
青州枣一石。
还山。
七月又承命下山。
议化事。
十五日诏景陵公。
偕藏检校。
度僧百二十人。
并赐法衣以归。
独留藏宿相府。
大定元年二月十二日。
隋受周禅。
改元开皇十五日。
诏追前度诸僧。
于大兴善寺行道。
二年诏内史舍人赵伟。
命所司。
月给藏伏苓枣杏苏油柴炭等料物。
以为恒。
十四年。
自请罢所给料物。
武侯将军素和业。
捐宅构寺。
以奉藏。
右仆射苏威。
并建寺之大殿尊像。
藏斋万僧。
以落之。
于是舍人裴矩。
宣诏曰。
藏禅师落发僧首。
且躬设大斋。
弘法之盛其孰可等。
今所住寺。
可名法济。
久之慈及畜类。
鹅知时旋绕佛座。
犳过中不食。
炀帝居晋邸。
其少子夭殂。
寓瘗于藏寺。
将出镇淮海。
手书铭。
以勒之曰。
世途若幻。
生死如浮。
殇子何短。
彭祖何脩。
呜呼予子。
有逝无留。
永为法种。
长依梵俦。
因以灵寿杖。
施藏曰。
每策此时。
幸相忆也。
藏曰。
王以爱子。
留寄法门眷焉。
其情能复忘乎。
是犹杖之于藏也。
王不能忘。
藏其敢忘哉。
十六年。
上幸齐州不豫。
诸王贵人。
造观音像。
为上祝禧。
诏迎置法济寺供养。
仁寿元年。
上造等身释迦六驱。
诏如前迎置。
大业二年。
元德太子薨。
凡严荐功德。
必委藏营治。
大业之季。
诏易九宫为寺。
以藏补充太平宫寺上座。
贞观初。
淮安王首隆敬慕。
俄而王薨。
藏亦云逝。
三年葬干阜南云际寺。
沙门孝才。
为铭辞。
刻之贞石。
续高僧传·卷第十九 习禅四
释法藏。姓荀氏。颍川颍阴人。三岁丧父。共母偏居。十岁又亡。只身而立。因斯祸苦深悟无常。投庇三宝用希福祐。年二十二。即周天和二年四月八日明帝度僧。便从出俗。天和四年诞育皇子。诏选名德至醴泉宫。时当此数。武帝躬趋殿下。口号鲜卑问讯众僧兀然无人对者。藏在末行挺出众立作鲜卑语答。殿庭僚众咸喜斯酬。敕语百官。道人身小心大。独超群友报朕此言。可非健道人耶。有敕施钱二百一十贯。由是面洽每蒙慰问。虽身居寺内。心念幽林。古圣今贤皆依山静。建德二年二月。刷心荡志。挟钵擎函。投于紫盖山。山即终南之一峰也。乃独立禅房高岩之下。衣以百纳。餐以朮松。面青天而沃心。吸白云而填志。三年正月八日游步山顶。忽遇甘杏七枚。即而啖之。流味浓美。周行更索全无来处。即荷冥资但勤励业。其年四月二十三日。毁像焚经。僧令还俗。给优二年。惟藏山居。依道自隐。绵历八载常思开法。至宣帝大象元年九月。下山谒帝。意崇三宝。到城南门。以不许入进退论理。武候府上大夫拓王猛。次大夫乙娄谦。问从何而来朋侣何在施主是谁。藏报曰。建德二年弃寺入山。三年四月方禁僧侣。惟藏在山。馀并还俗。乃以俗法抑出徒侣。藏只一身在山。林谷为家居。鸟兽为徒侣。草木为粮粒。然自惟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居紫盖啖食山粮。准此供给则至尊所施。猛等报奏。下敕曰。朕欲为菩萨治化。此僧既从紫盖山来。正合朕意。宜令长发著菩萨衣冠为陟岵寺主。遣内史沛国公宇文绎检校施行。内史次大夫唐怡元行恭覆奏曰。天下众僧并令还俗。独度一人违先帝诏。至十月于城东面别见宣帝。问三教名。朕欲菩萨治化。或现天身。或从地出。或作鹿马。用斯化道以摄众生如何。藏引妙庄严王子谏父之事。又曰。陛下昔为臣子不能匡谏。遂令先帝焚烧圣典灵像铸钱。据斯逆害。与秦始何异。帝怒曰。违朕先皇明诏。可令处尽。藏曰。仰触圣颜。乞刑都市。幽显同见。诚其本心尔。时命若悬藤而词气无骇。频经九奏安词弥厉。十奏既达。帝曰。道人怖不。藏公曰。人生所重无过于命。处身极刑之地。何能不怖。帝闻愀然改色乃曰。真人护法祐我群生。此则护鹅比丘。朕不杀无事人也。宜舍其刑。一不须问。赐菩萨衣冠。依前为陟岵寺主。频降宠命。得继释门。既获再生。便辞帝。往林泉山泽请欲幽潜。御史鲍宏。奉敕万年长安蓝田盩厔鄠杜五县。任藏游行。朕须见日。不可沈隐。虽蒙恩敕终未开弘。怏结心灵思怀圣道。周德云谢隋祚将兴。大象二年五月二十五日。隋祖作相。于虎门学六月。藏又下山与大丞相对论三宝经宿。即蒙剃落。赐法服一具杂䌽十五段青州枣一石。寻又还山。至七月初。追藏下山。更详开化。至十五日。令遣藏共竟陵公检校度僧百二十人。并赐法服各还所止。藏独宿相第。夜论教始。大定元年二月十三日。丞相龙飞。即改为开皇之元焉。十五日奉敕追前度者置大兴善寺为国行道。自此渐开方流海内。岂非藏戒行贞明禅心郁茂。何能累入朱门频登御榻。尔后每有恩敕别加慰劳。并敕王公咸知朕意。开皇二年。内史舍人赵伟。宣敕月给茯苓枣杏苏油柴炭。以为恒料。而性在虚静不图荣利。十四年自奏停料随施供给。武候将军索和业者。清信在怀。延至宅中。异礼奉养。积善所熏遂舍所住以为佛寺。藏率俗课励设万僧斋。右仆射苏威。每来参谒。并建大殿尊仪。舍人裴矩。宣敕藏禅师。落发僧首。又设大斋。弘法之盛熟不可等。其所住处可为济法。今之隆政坊北门僧寺是也。尝以慈仁摄虑。有施禽畜依而养之。鹅则知时旋绕。狗亦过中不食。斯类法律不可具纪。炀帝晋蕃时。临太尉第三子绵疾夭殂。瘗于斯寺。乃勒铭曰。世途若幻生死如浮。殇子何短彭祖何修。呜呼余子有逝无留。永为法种长依法俦。教因施藏灵寿杖曰。每策此杖时赐相忆。答曰。王殇幼子长就法门。藏策灵寿何敢忘德。十六年隋祖幸齐州失豫。王公已下奉造观音。并敕安济法供养。仁寿元年。文帝造等身释迦六躯。敕令置于藏师住寺。大业二年。元德太子薨。凡营福业经像佛殿皆委于藏。大业末岁下敕九宫。并为寺宇度僧。纲管相续维持。以藏名称洽闻。乃补充太平宫寺上座。绥缉少达无替所临。及大唐建议人百一心。淮安王创缮兵旗于斯寺宇。因受王请终身奉养。贞观之始情奉弥隆思报罔极。毕由造寺伺隙未展。王便物故本祈不果。藏亦终焉。以贞观三年终于鄠县观台。因殓武子堆南云际寺。沙门孝才。夙素知德。为铭贞石。在于龛侧矣。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姓荀。颍川颍阴人。三岁丧父。共母偏居。十岁母亡。只身而立。因斯祸酷。深悟无常。年二十二。周天和二年四月八日。明帝度僧。从便出俗。天和四年。诞育皇子。诏选明德。至醴泉宫。武帝躬趋殿下。口号鲜卑问讯。众僧兀然。无人对者。藏在末行。出众独立。作鲜卑语答。殿庭僚众。咸喜斯酬。敕语百官。道人身小心大。独超群友。报朕此言。可非健道人耶。有敕施钱二百一十贯。由是面洽。每蒙慰问。虽身居寺内。心念幽林。建德二年二月。挟钵擎函。投于紫盖山。山即终南之一峰也。乃独立禅房高岩之下。衣以百衲。餐以木松。三年正月八日。游步山顶。忽遇甘杏十枚。即而啖之。既荷冥资。但勤励业。其年四月二十三日。毁像焚经。僧令还俗。惟藏山居。依道自隐。绵历八载。常思开法。至宣帝大象元年九月。下山谒帝。意崇三宝。到城南门。对武侯府上大夫拓王猛曰。建德二年。弃寺入山。三年四月。方禁僧侣。惟藏在山。馀并还俗。藏一身在山。林谷为家居。鸟兽为徒侣。草木为粮粒。然自惟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居紫盖。啖食山粮。准此供给。则至尊所施。猛等执奏。下敕曰。朕欲为菩萨治化。此僧既从紫盖山来。正合朕意。宜令长发。著菩萨衣冠。为陟岵寺主。内史次大大唐怡元覆奏曰。天下众僧。普令还俗。独度一人。违先帝诏。至十月。于城东面。别见宣帝。问三教名。朕欲菩萨治化。或现天身。或从地出。或作鹿马。用斯化道。以摄众生如何。藏引妙庄王二子谏父之事。又曰。陛下昔为臣子。不能匡谏。遂令先帝焚烧圣典。灵像铸钱。据斯逆害。与秦始何异。帝怒曰。违朕先皇明诏。可令遽尽。藏曰。仰触圣颜。乞刑都市。幽显同见。诚其本心。尔时命若悬藤。而词气无骇。频经九奏。安词弥厉。十奏既达。帝曰。道人怖不。内史沛公曰。人生所重。无过于命。处身极刑之地。何能不怖。帝闻愀然改色。乃曰。真人护法。祐我群生。此则护鹅比丘。朕不杀无事人也。宜舍其刑。一不须问。赐菩萨衣冠。依前为陟岵寺主。频降宠命。得继释门。既获再生。便辞帝往林泉山泽。请欲幽潜。御史鲍宏奏敕。万年长安蓝田盩厔鄠杜五县。任藏游行。朕须见日。不可沉隐。虽蒙恩敕。终未开弘。怏结心灵。思怀圣道。周德云谢。隋祚将兴。大象二年五月二十五日。隋祖作相于虎门。六月藏又下山。与大丞相。对论三宝。经宿即蒙剃发。赐法服一具。杂䌽十五段。青州枣一石。寻又还山。至七月初。追藏下山。更详开化。至十五日。令藏共景陵公检校度僧。百二十八。并赐法服。各还所止。藏独宿相第。夜论教始。大定元年二月十二日。承相龙飞。即改为开皇之元焉。十五日奉敕。追前度者。置大兴善寺。为国行道。自此渐开。方流海内。藏戒行贞明。禅心郁茂。数入朱门。频登御榻。开皇二年。内史舍人赵伟宣敕。月给茯苓枣杏。酥油柴炭。以为恒料。而性在虚静。不图荣利。十四年。自奏停料。随施供给。武侯将军素和业者。清信在怀。延至宅中。冀礼奉养。积善所熏。遂舍所住。以为佛寺。藏率俗课励。设万僧斋。右仆射苏威。每来参谒。并建大殿尊仪。舍人裴矩宣敕。藏禅师落发。僧首又设大斋。弘法之盛。不可等伦。以贞观二年。终于鄠县观台。因殓于阜南。云际寺沙门孝才为铭。贞石于龛侧。

人物简介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下
释宝岩。
幽州人。
标意十地。
次综毗昙。
未究成实。
故于宗部涉猎繁焉。
户牖玄文疏条本干。
时传富博。
而性殊省事不乐谈说。
苦祈敷散精理载扬。
住京下仁觉寺。
守道自娱无事交厚。
仁寿下敕召。
送舍利于本州弘业寺。
元魏孝文之所造也。
旧号光林。
依峰带涧面势高敞。
多挟徵异事遵清肃。
故使行僻之徒必致惊悚。
由斯此众滥迹希过。
自开皇将末。
舍利到前山。
恒倾摇未曾休止。
及安塔竟山动自息。
又仁寿初岁。
天降剃刀三十三枚。
用甚铦利。
而形制殊别。
今僧常用以剃剪也。
又初造石函。
明如水镜。
文同马瑙光似琉璃。
内外照彻紫焰光起。
函外生文如菩萨像。
及以众仙禽狩师子林树。
杂相非一。
四月三日夜放大光明照天地。
有目皆见。
岩事了还。
不测其卒。

人物简介

全晋文·卷三十
伟字世英,冯翊人。
魏文帝、明为尚书郎,后参大将军曹爽军事,入晋为征南军司。
有《景初历》三卷,《桑丘先生书》二卷,《时务论》十二卷。
僧昙韵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2 【介绍】: 隋唐时僧。瀛州高阳人。初厌世出家。年十九,投恒岳侧蒲吾山。栖隐禅师告修道以观心离念为要,即受而行之。寻往五台山,初住北台木瓜寺二十余年,隋时历游晋中诸郡。历六十余载,不希名利,不蓄侍人,惟以参禅传法为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高阳人。史不详氏族。始出家诵法华经。尚馀二卷。以俗境纷嚣。遂遁入恒岳之蒲吾山。以终习焉。有禅者诲之曰。道在观心离念。非独诵经所能得也。韵承此语。即遍游五台。孑然携影。住北台木瓜寺。馀二十载。然地高气寒。韵夜行尽坐。思略昏散。前所诵经顿忆不忘。隋仁寿间。瓒禅师方业定。雁门川中。背负绳床。随处燕嘿。韵闻而往依之。既而瓒赴禅定之诏。韵复居比干山。又适南部。离石龙泉文成等郡。于是静学。覃被夷夏矣。且其地戒法所未及。有薙落阅三十年。而为沙弥者。至是咸获受具。则韵之功诚多。贞观十六年。无疾端坐。而终于西河之平遥山。春秋八十馀。韵自十九入山。历六十年。摄心无逸。血气盛时身生蚤虱。听其咂啮。不忍弃捐。虽土蚤之多。毡席凝血。亦曰我宿债合偿。一弗除屏。后于耳顺之年。蚤虱并无。此特血气衰耳。然犹以为吾业未应尽。何致尔。尝谓门人曰。吾见超禅师每宿有壁虱之房。而不为所挠。又食于蛊家。而匙抄其虫。置之器底。使不为害。蛊主惧焉。吾德何以及此。又欲写法华经。忽有善书者。请为书之。未旬浃而功毕。方将䞋谢竟隐去。因宝而藏之岩窟。屡经𡨥乱。馀物虏掠殆尽。惟此经委弃林莽间。箱襆已烂。而卷帙如新。韵平居勒苦。老而愈励。苟跏趺稍倦。遽起礼佛。其自率皆此类。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 习禅五
释昙韵。
不详氏族。
高阳人。
初厌世出家诵法华经有馀两卷。
时年十九仍投恒岳侧蒲吾山。
就彼虚静讫此经部。
值栖隐禅师曰诵经非不道缘。
常诵未即至道。
要在观心离念。
方契正道耳。
韵初承此告。
谨即受而行之。
专精念慧深具举舍。
又闻五台山者即华严经清凉山也。
世传文殊师利常所住处。
古来诸僧多入祈请。
有感见者具蒙示教。
元魏孝文
尝于中台置大布寺。
帝曾游止具奉圣仪。
前种华园地方二顷。
夏中发艳状同铺锦。
光彩昱耀乱人心目。
如是嘉闻数发荡神悦耳。
遂举足栖焉。
遍游台岳备见灵相。
初停北台木瓜寺二十馀岁。
单身吊影处以瓦窑。
形覆弊衣地布草蓐。
食惟一受味不兼馀。
然此山寒厉林生涧谷。
自外峰岭坦然遐净。
韵夜行昼。
坐思略昏情。
庆其晚逢也。
前所诵经心口不缘三十馀载。
会隙历试一字无遗。
乃更诵残文成其部帙。
至仁寿年内有瓒禅师者。
结集定学背负绳床。
在雁门川中兰若为业。
韵居山日久思展往怀。
闻风附道便从瓒众。
一沐清化载仰光猷。
随依善友。
所谓全梵行也。
属隋高造寺偏重禅门。
延瓒入京。
众失其主。
人各其诚散归林谷。
韵遂投于比干山。
又游南部离石龙泉文成等郡。
七众希向夷夏大同。
十善聿修缁素匡幸。
原此河滨无受戒法。
纵有志奉皆往太原。
夷夏情乖人皆怯。
往致有沙弥三十其岁者。
及韵化行即传斯教。
山城两众皆蒙具足。
唐运伊始兵接定阳。
屡逢屯丧本业无毁。
以夜系昼摄心乖逸。
幽栖积久衣服故弊。
蚤虱聚结曾不弃捐。
任其𠲿啖寄以调伏。
曾以夏坐山饶土蚤。
既不屏除毡如血凝。
但自咎责愿以相酬情无吝结。
如此行施四十馀年。
岁居耳顺忽无蚤虱。
韵犹深自责曰。
计业不应即尽。
当履苦趣受其报耳。
又告门人曰。
吾见超禅师寄他房住。
素有壁虱不啖超公。
乃两道流出向馀房内。
又见在蛊家食饭。
匙接蛊精置于叠下。
而快食如故。
又不为患。
蛊主惧焉。
吾德不及超。
何为致此。
每年于春秋二时依佛名法。
冬夏正业则减食坐禅。
尝愿写法华誓须洁净。
数年已来不能可办。
忽感书生无何而至。
告云。
善解抄经。
韵邀以法据。
并谓堪能。
遂乃安于石室立净书之。
旦入暮出深怪其行。
未盈一旬七轴俱了。
将以礼䞋目前不见。
及遭贼抄藏经岩窟。
世静往收。
乃委于林下。
箱襆久烂而卷色如初。
斯感验奇异率此类也。
又常居别室自勤修业。
馀有众侣难嗣其踪。
每云。
吾年事如此何可放舍。
若坐昏闷即起礼佛。
尝策四仪以道量据。
自见胜达鲜伦其德。
以贞观十六年端坐终于西河之平遥山。
春秋八十馀矣自韵十九入山六十馀载。
不希名利不畜侍人。
不隶公籍不行己任。
凡有所述职。
皆推寄于他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僧。隆兴南昌人,俗姓陶,字无文。度宗咸淳间尝主饶州荐福寺。精于禅,亦工诗。有《语录》、《柳塘外集》。
全宋诗
释道璨,字无文,俗姓陶,南昌(今属江西)人。
游方十七年,涉足闽浙(《柳塘外集》卷三《送清奚翁序》)。
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游东山(同上书卷二《见山楼铭序》)。
淳祐八年(一二四八),自西湖至四明,复归径山(同上书卷三《送一侍者归日本序》)。
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饶州荐福寺,后移住庐山开先华严寺,再住荐福。
为退庵空禅师法嗣。
有《柳塘外集》四卷,其中诗一卷(此集宋以来未见著录,清释大雷庆槃访得原本校正,释元宏灯岱因为锓版);又有文集《无文印》二十卷,末附宋维康编《语录》一卷,事见《语录》及妙叶堂刊本《柳堂外集》大雷庆槃序、元宏灯岱跋。
 道璨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柳塘外集》为底本,校以清雍正妙叶堂刻本(简称雍正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编为第一卷,辑自《语录》及他书者编为第二卷。
全宋文·卷八○七三
道璨(一二一三——一二七一),字无文,俗姓陶,豫章(今江西南昌)人。早游白鹿书院,从晦静先生汤巾学,甚见称赏。累举进士不第,遂弃而为僧。游历海内外,尝主开先、荐福诸禅刹。多与士大夫交往,张即之、方逢辰诸人甚重之。咸淳七年卒,年五十九。所著有《无文印》二十卷(存)、《柳塘外集》四卷(存)、《无文和尚语录》(存)。见李之极《无文印序》(本集卷首),及自撰《先妣赠孺人吴氏圹志》、《慈观寺记》诸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安定石唐人,字道德,居于直谷。
幼时,其家坐叛逆罪,没入内宫,受刑为宦人。
以忠谨累迁中常侍、中曹侍御尚书,孝文帝、冯太后嘉之,擢殿中侍御尚书。
后以老疾乞外,出为泾州刺史。
为政多守旧法,侮慢士族。
卒于州。
共 17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