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两髀生肉
 
将军髀满
  
摩挲髀肉
  
消髀肉
 
无髀肉
 
自摩髀肉
 
鞍马销髀肉
   
髀肉未消
 
髀肉消
 
髀肉渐生
 
髀肉生
 
髀里悲
 
髀里肉生
 
髀重

相关人物
刘备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先主备传〉~876~
曹公既破绍,自南击先主。先主遣麋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禦之。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庄子集释》卷四下〈外篇·在宥〉~385~
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鸿蒙方将拊脾雀跃而游。云将见之,倘然止,贽然立,曰:「叟何人邪?叟何为此?」

简释

髀肉:喻因生活安逸而无所作为。唐白居剔题裴晋公女儿山刻石诗后》:“战袍破犹在,髀肉生欲圆。”


例句

上山嫌䯗重,拔剑叹衣生。 姚合 赠卢大夫将军

自言无战伐,髀肉已曾生。 张祜 观宋州田大夫打毬

白马知无髀上肉,黄巾泣向箭头书。 方干 贼退后赠刘将军

马上固惭消髀肉,幄中由羡愈头风。 罗隐 魏博罗令公附卷有回

典故
俊逸鲍参军
 
吟渭北
 
尊酒怀李白
 
尊酒论文
 
把酒论文
 
杜陵尊酒
 
樽酒论诗
 
江南渭北
 
江东思渭北
 
江东渭北相思句
 
渭北春天,日暮江东
 
渭北春天树
 
渭树江云
 
白也无敌
 
相逢樽酒
 
重与细论文

相关人物
杜甫
 
李白
 
鲍照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四〈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白也诗无数】,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豪迈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重与话斯文】。
典故
亭逢李广骑
 
呵止故将军
 
困醉尉
 
夜行触尉
 
小尉呵
 
故将军
  
汉飞将
 
灞陵呵夜
 
灞陵夜猎
 
犯夜醉归
 
轻鞍犯夜
 
轻鞭犯夜
 
醉尉呵
 
醉尉呵李广
 
醉尉嗔
 
醉尉怒呵
    
龙城守
 
龙城飞将

相关人物
李广


《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287~
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閒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列传·李广列传〉~2443~
数岁,与故颍阴侯屏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故也!」宿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辽西,杀太守,败韩将军。韩将军后徙居右北平,死。于是上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上书自陈谢罪。上报曰:「将军者,国之爪牙也。司马法曰:『登车不式,遭丧不服,振旅抚师,以征不服;率三军之心,同战士之力,故怒形则千里竦,威振则万物伏;是以名声暴于夷貉,威棱憺乎邻国』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若乃免冠徒跣,稽颡请罪,岂朕之指哉!将军其率师东辕,弥节白檀,以临右北平盛秋。」广在郡,匈奴号曰「汉飞将军」,避之,数岁不入界。

简释

故将军:指旧时之将军,或喻失势之人。宋陆游《余为成都帅师参议成将军汉卿相从无虚日为赋此诗》:“山中岂识故将军,但怪英姿凛不群。”

灞陵夜猎:指旧有权位已失,受人欺侮。唐李商隐《少年》:“灞陵夜猎随田窦,不识寒郊自转蓬。”

飞将:指李广。或泛指骁勇善战的将军。唐王昌龄拙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例句

雪满衣裳冰满须,晓随飞将伐单于。 令狐楚 塞下曲二首

汉家飞将下天来,马箠一挥门洞开。 刘禹锡 平蔡州三首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远。 严武 军城早秋

行闻汉飞将,还向皋兰宿。 寇泚 度涂山

尝闻汉飞将,可夺单于垒。 常建 吊王将军墓

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 李白 古风五十九首

身承汉飞将,束发即言兵。 李益 赴邠宁留别

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 杜甫 秦州杂诗二十首

弟兄间世真飞将,貔虎归时似故乡。 杨巨源 述旧纪勋寄太原李光颜侍中二首

虏尘如雾昏亭障,陇首年年汉飞将。 温庭筠 遐水谣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出塞二首

飞将下天来,奇谋阃外裁。 皎然 从军行五首

铁岭探人迷鸟道,阴山飞将湿貂裘。 翁绶 雨雪曲

双旌汉飞将,万里授横戈。 郎士元 送李将军赴定州

典故
亭逢李广
 
灞亭谁畏李将军
 
灞陵故将军
 
灞陵老将
 
耽酒尉
 
相关人物
李广


《史记》卷一○九《李将军列传》
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使大军伏马邑旁谷,而广为骁骑将军,领属护军将军。是时单于觉之,去,汉军皆无功。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閒,络而盛卧广。行十馀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馀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閒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

简释

醉尉:指势利小人。唐杜甫《南极》:“乱离多醉尉,愁杀李将军。”


例句

日暮灞陵原上猎,李将军是故将军。 李商隐 旧将军

乱离多醉尉,愁杀李将军。 杜甫 南极

亭逢李广骑,门接邵平瓜。 杨炯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

灞陵老将无功业,犹忆当时夜猎归。 罗隐 题新榜

伊阳耽酒尉,朗咏醉醒新。 贾岛 送李登少府

霸陵无醉尉,谁滞李将军。 长孙无忌 霸桥待李将军

朱门无复张公子,灞亭谁畏李将军。 骆宾王 帝京篇

典故
俗书博白鹅
 
内史写道经
 
内史写黄庭
 
博白鹅
 
右军鹅
 
好鹅寻道士
 
学溪老鹅
 
写经不惜鹅
  
将鹅与右军
 
山阴书罢
 
山阴道士鹅
 
惜鹅群
 
换经鹅
   
换鹅帖
 
换鹅文
  
换黄庭
 
挥帖致白鹅
 
挥翰邀鹅
 
书字换鹅
 
书经爱鹅
 
书邀道士鹅
 
白鹅书
 
笼归忆右军
 
笼随王右军
  
觅鹅群
  
鹅归逸少
   
鹅费羲之墨
 
黄庭换鹤

相关人物
王羲之


《晋中兴书》卷七〈琅琊王录〉~424~
王羲之字逸少。导之从子也。初讷于言。人未之知。年十三。尝见周顗。顗异之。时重牛心炙。座客未啖。先割啖之。羲之于是知名。及长。尤善草隶书。为今古冠绝。累迁为右将军。不乐京师。遂往会稽。与谢安、孙绰、等游处。山阴有道士养群鹅。羲之意甚悦。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去。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200~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
《太平御览》卷二百三十八〈职官部三十六·右将军〉~258~
《晋中兴书》曰:「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祖正,尚书郎。父旷,淮南太守。元帝之过江也,旷首创其议。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及长,尤善草隶书,为今古冠绝。累迁为右将军。不乐京师,遂往会稽。与谢安、孙绰、等游处。山阴有道士养群鹅,羲之意甚悦。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去。」

简释

换鹅:喻以自己的高才绝技换取心爱之物,或喻书法作品高妙。唐李白《送贺宾客归越》:“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例句

道经今为写,不虑惜鹅群。 刘长卿 过包尊师山院

枥嘶支遁马,池养右军鹅。 孟浩然 宴荣二山池(一题作〔宴〕(晏)荣山人池亭)

彭泽先生柳,山阴道士鹅。 孟浩然 寻梅道士

林栖居士竹,池养右军鹅。 孟浩然 晚春题远上人南亭

金粉为书重莫过,黄庭旧许右军多。请看今日酬恩德,何似当年为爱鹅。 景审 题所书黄庭经后(泥金正书)

鹅归逸少宅,鹤满令威家。 李商隐 喜雪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李白 送贺宾客归越

好鹅寻道士,爱竹啸名园。 李白 题金陵王处士水亭(此亭盖齐朝南苑。又是陆机故宅。)

山阴岂无尔,茧字换群鹅。 杜牧 鵁鶄

凤皇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杜甫 得房公池鹅

鹅费羲之墨,貂馀季子裘。 杜甫 摇落

尚书旧用裁天诏,内史新将写道经。 柳宗元 杨尚书寄郴笔知是小生本样令更商榷使尽其功辄献长句

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 卢纶 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尔投赠

新传左慈诀,曾与右军鹅。 卢纶 寻贾尊师

似君换得白鹅时,独凭阑干雪满池。 卢纶 赋得白鸥歌送李伯康归使

山阴妙术人传久,也说将鹅与右军。 薛涛 送扶炼师

玄堪教凤集,书好换鹅群。 陆龟蒙 又次前韵酬广文

便使笔精如逸少,懒能书字换群鹅。 陆龟蒙 自遣诗三十首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韩愈 石鼓歌

典故
南山射虎
 
射石
 
射虎中石
 
射虎南山
 
射虎将军
 
弦声裂石
  
怪石饮羽
 
林暗疑降虎
 
白羽没石
 
石没羽
 
石卧山前认虎
 
石虎衔箭
 
裂石惊弦

相关人物
李广


《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287~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列传·李广列传〉~2439~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矢,视之,石也。他日射之,终不能入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常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射杀之。
《韩诗外传》卷六~268~
勇士一呼,三军皆避,士之诚也。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为石,石为之开,而况人乎!夫倡而不和,动而不偾,中心有不全者矣。夫不降席而匡天下者、求之己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先王之所以拱揖指麾,而四海来宾者、诚德之至也,色以形于外也。诗曰:「王猷允塞,徐方既来。」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五
李广与兄弟共猎于冥山之北,见卧虎焉。射之,一矢即毙,断其髑髅以为枕,示服猛也。铸铜象其形为溲器,示厌辱之也。他日,复猎于冥山之阳,又见卧虎,射之,没矢饮羽,进而视之,乃石也,其形类虎,退而更射,镞破簳折而石不伤。余尝以问杨子云,子云曰:「至诚则金石为开。」

例句

精感石没羽,岂忘惮险艰。 李白 豫章行

典故
三峡词源
  
倒峡词源
 
倒挽峡流
 
倒挽峡流归笔底
 
倒流三峡
 
文倾三峡
 
沙头醉玉瓶
 
笔底三江
 
笔扫千军
 
笔端舌喷长江
  
词源三峡
 
诗思翻三峡
 
高吟三峡动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醉歌行〉【案:原注。别从侄勤(勤一作劝)落第归。】
陆机二十作文赋,汝更小年能缀文。总角草书又神速,世上儿子徒纷纷。骅骝作驹已汗血,鸷鸟举翮连青云。词源倒流三峡水【词源倒倾三峡水】【词赋倒流三峡水】【词赋倒倾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只今年才十六七【只今生才十六七】,射策君门期第一。旧穿杨叶真自知,暂蹶霜蹄未为失。偶然擢秀非难取,会是排风有毛质。汝身已见唾成珠【汝身即见唾成珠】,汝伯何由发如漆。春光澹沱秦东亭【春光潭沱秦东亭】,渚蒲牙白水荇青。风吹客衣日杲杲,树搅离思花冥冥。酒尽沙头双玉瓶,众宾皆醉我独醒【众宾已醉我独醒】。乃知贫贱别更苦,吞声踯躅涕泪零。
典故
徵虏投壶
 
投壶接高宴
 
投壶乐
 
投壶歌兴
 
宾从投壶
 
军中歌吟
 
雅咏投壶


《后汉书》卷二十〈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祭遵〉~742~
遵为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唐·颜师古注曰:「雅歌谓雅诗也。」引《礼记投壶经》曰:「壶颈脩七寸,腹脩五寸,口径二寸半,容斗五升。壶中实小豆焉,为其矢之跃而出也。矢以柘若棘,长二尺八寸,无去其皮,取其坚而重。投之胜者饮不胜者,以为优劣也。」
典故
不识将军高贵
 
妃子将军瞋
 
脱靴嫌污
 
醉里指污吾足

相关人物
李白
 
杨玉环(杨贵妃)
 
高力士


《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艺列传中·李白〉~5762~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脩,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四〈宦官列传·高力士〉~4757~
高力士,潘州人,本姓冯。少阉,与同类金刚二人,圣历元年岭南讨击使李千里进入宫。则天嘉其黠惠,总角修整,令给事左右。后因小过,挞而逐之。内官高延福收为假子,延福出自武三思家,力士遂往来三思第。岁馀,则天复召入禁中,隶司宫台,廪食之。长六尺五寸,性谨密,能传诏敕,授宫闱丞。景龙中,玄宗在藩,力士倾心奉之,接以恩顾。及唐隆平内难,升储位,奏力士属内坊,日侍左右,擢授朝散大夫、内给事。先天中,预诛萧、岑等功,超拜银青光禄大夫,行内侍同正员。开元初,加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天宝初,加力士冠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进封渤海郡公。七载,加骠骑大将军。力士资产殷厚,非王侯能拟,于来庭坊造宝寿佛寺、兴宁坊造华封道士观,宝殿珍台,侔于国力。于京城西北截澧水作碾,并转五轮,日碾麦三百斛。初,宝寿寺钟成,力士斋庆之,举朝毕至。凡击钟者,一击百千;有规其意者,击至二十杵,少尚十杵。
典故
不倚将军势

相关人物
辛延年


《玉台新咏》卷一汉·辛延年《羽林郎》
昔有霍家姝。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例句

不倚将军势,皆称司马贤。 岑参 送郭司马赴伊吾郡请示李明府

作人不倚将军势,饮酒岂顾尚书期。 李白 扶风豪士歌

勿辞部曲勋,不藉将军势。 高适 赠别王十七管记

典故 
兵厨佳酿
 
嗜酒步兵
 
爱酒步兵
  
步兵厨
 
步兵爱酒
 
步兵校尉
 
步兵橱
 
步兵觞
 
步兵酒
 
步兵饮
 
步兵饮酒
 
为酒求官
 
军厨酒
 
阮步兵
 
相关人物
阮籍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阮籍〉~604~
瑀子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则。官至步兵校尉。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曰:「籍旷达不羁,不拘礼俗。性至孝,居丧虽不率常检,而毁几至灭性。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得与言,昶叹赏之,自以不能测也。太尉蒋济闻而辟之,后为尚书郎、曹爽参军,以疾归田里。岁馀,爽诛,太傅及大将军乃以为从事中郎。后朝论以其名高,欲显崇之,籍以世多故,禄仕而已,闻步兵校尉缺,厨多美酒,营人善酿酒,求为校尉,遂纵酒昏酣,遗落世事。」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任诞〉~730~
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注引《文士传》曰:「籍放诞有傲世情,不乐仕宦。晋文帝亲爱籍,恒与谈戏,任其所欲,不迫以职事。籍常从容曰:『平生曾游东平,乐其土风,愿得为东平太守。』文帝说,从其意。籍便骑驴径到郡,皆坏府舍诸壁障,使内外相望,然后教令清宁。十馀日,便复骑驴去。后闻步兵厨中有酒三百石,忻然求为校尉。于是入府舍,与刘伶酣饮。」

例句

琴待嵇中散,杯思阮步兵。 元稹 病减逢春期白二十二辛大不至十韵

可但步兵偏爱酒,也知光禄最能诗。 严武 巴岭答杜二见忆

来倾阮氏酒,去着老莱衣。 岑参 送崔全被放归都觐者

穿花渡水来相访,珍重多才阮步兵。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之十九

司寇亦曾遭鲁黜,步兵何事哭途穷。 李山甫 早秋山中作

名士竹林隈,鸣琴宝匣开。风前中散至,月下步兵来。 李峤

阮公惟饮酒,陶令肯羞贫。 李颀 送乔琳

美酒步兵厨,古人尝宦游。 权德舆 寄临海郡崔稚璋

乘舟觅吏经舆县,为酒求官得步兵。 温庭筠 经故秘书崔监扬州南塘旧居

谁知彭泽意,更觅步兵那。 王绩 赠学仙者

篇咏投康乐,壶觞就步兵。 皇甫冉 閒居作

犹衔步兵酒,宿醉在除东。 窦常 晚次方山精舍却寄张荐员外

步兵终日饮,原宪四时贫。 窦庠 敕目至家兄蒙淮南仆射杜公奏授秘校兼节度参谋同书寄上

萧萧檐雪打窗声,因忆江东阮步兵。 罗隐 寄杨秘书

步兵校尉辞公府,车骑将军忆本朝。 罗隐 得宣州窦尚书书因投寄二首之二

内史宅边今独恨,步兵厨畔旧相容。 罗隐 抚州别阮兵曹

江清牛渚镇,酒熟步兵厨。 羊士谔 资阳郡中咏怀

安得阮步兵,同入醉乡游。 聂夷中 饮酒乐

身欢步兵酒,吏写鲁连书。 薛能 赠苗端公二首之一

门外绿萝连洞口,马嘶应是步兵来。 韦庄 对雨独酌

频频强入风流坐,酒肆应疑阮步兵。 韩偓 频访卢秀才

应知阮步兵,惆怅此途穷。 高适 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

典故
入蔡
 
入蔡奇兵
 
入蔡缚贼
 
吴元济失家
 
夜入蔡州
 
夜入蔡州城
 
夜衔枚
 
将军半夜鹅
 
平蔡垒
  
直入蔡州城
 
蔡州平
 
蔡州鹅鸭
 
误了吴元济
 
衔枚入蔡州
 
雪夜入蔡州
 
鹅池平蔡
 
鹅池雪

相关人物
李愬
 
裴度
 
吴元济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三〈李晟列传·李愬〉~3680~
陈许节度使李光颜勇冠诸军,贼悉以精卒抗光颜。由是愬乘其无备,十月,将袭蔡州。其月七日,使判官郑澥告师期于裴度。十日夜,以李祐率突将三千为先锋,李忠义副之,愬自帅中军三千,田进诚以后军三千殿而行。初出文成栅,众请所向,愬曰:「东六十里止。」至贼境,曰张柴砦,尽杀其戍卒,令军士少息,缮羁靮甲冑,发刃彀弓,复建旆而出。是日,阴晦雨雪,大风裂旗旆,马慄而不能跃,士卒苦寒,抱戈僵仆者道路相望。其川泽梁径险夷,张柴已东,师人未尝蹈其境,皆谓投身不测。初至张柴,诸将请所止,愬曰:「入蔡州取吴元济也。」诸将失色。监军使哭而言曰:「果落李祐计中!」愬不听,促令进军,皆谓必不生还;然已从愬之令,无敢为身计者。愬道分五百人断洄曲路桥,其夜冻死者十二三。又分五百人断朗山路。自张柴行七十里,比至悬瓠城,夜半,雪愈甚。近城有鹅鸭池,愬令惊击之,以杂其声。贼恃吴房、朗山之固,晏然无一人知者。李祐、李忠义坎墉而先登,敢锐者从之,尽杀守门卒而登其门,留击柝者。黎明,雪亦止,愬入,止元济外宅。蔡吏告元济曰:「城已陷矣。」元济曰:「是洄曲子弟归求寒衣耳。」俄闻愬军号令将士云:「常侍传语。」乃曰:「何常侍得至于此?」遂驱率左右乘子城拒捍。田进诚以兵环而攻之。愬计元济犹望董重质来救,乃令访重质家安恤之,使其家人持书召重质。重质单骑而归愬,白衣泥首,愬以客礼待之。田进诚焚子城南门,元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乃槛送京师。其申、光二州及诸镇兵尚二万馀人,相次来降。
典故
南朝狂客帽
 
参军吹帽
 
参军往事
 
吹堕白纶巾
  
吹帽狂司马
 
吹乌帽
 
堕帽
 
堕轻帽
 
孟嘉吹帽
 
孟嘉帽
 
孟嘉狂醉
  
客帽欺风
 
山头吹帽
 
山头落帽
 
帽受西风
 
帽逐秋风
 
损帽
 
乌帽任风吹
 
乌帽风里坠
 
乌纱随风
 
无帽厌西风
 
登高落帽
 
登高龙山
 
破帽恋头
 
破帽惊吹
 
老嘉破帽
  
落帽人
 
落帽孟嘉
 
落帽风
 
落乌纱
 
西风吹帽
 
醉里乌纱
 
重阳帽
 
风落帽
 
惊乌帽
 
惊飙捲乌纱
 
鸟帽落
  
龙山胜集
 
龙山吹帽
 
龙山客
 
龙山宴
 
龙山对孟嘉
 
龙山帽
 
龙山置酒
 
龙山落帽

相关人物
孟嘉
 
桓温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百十二〈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20~2~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曾祖父宗,以孝行称,仕吴司马。祖父揖,元康中为庐陵太守。宗葬武昌新阳县,子孙家焉,遂为县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閒,乡闾称之。冲默有远量,弱冠俦类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陜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曰:「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亮以麈尾掩口而笑。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日:「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辞出外,自除吏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旬有馀,更版为劝学从事。时亮崇脩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太傅河南褚,简穆有器识,时为豫章太守。出朝宗。亮正旦大会,州府人士,率多时彦君在坐次甚远。裒问亮:「江州有孟嘉,其人何在。」亮云在坐,卿但自觅。裒历观,遂指君谓亮曰:「将无是邪。」亮欣然而笑,喜裒之得君,奇君为裒之所得,乃益器焉。举秀才,又为安西将军庾翼府功曹,再为江州别驾巴丘令,征西大将军谯国桓温参军。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二甥咸在坐。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廷尉太原孙盛为咨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荅。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坐叹之。
《晋书》卷九十八〈桓温列传·孟嘉〉~2580~
孟嘉字万年,江夏鄳人,吴司空宗曾孙也。嘉少知名,太尉庾亮领江州,辟部庐陵从事。嘉还都,亮引问风俗得失,对曰:「还传当问吏。」亮举麈尾掩口而笑,谓弟翼曰:「孟嘉故是盛德人。」转劝学从事。褚裒时为豫章太守,正旦朝亮,裒有器识,亮大会州府人士,嘉坐次甚远。裒问亮:「闻江州有孟嘉,其人何在?」亮曰:「在坐,卿但自觅。」裒历观,指嘉谓亮曰:「此君小异,将无是乎?」亮欣然而笑,喜裒得嘉,奇嘉为裒所得,乃益器焉。后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识鉴〉
「武昌孟嘉作庾太尉州从事,已知名。褚太傅有知人鉴,罢豫章还,过武昌,问庾曰:『闻孟从事佳,今在此不?』庾云:『卿自求之。』褚眄睐良久,指嘉曰:『此君小异,得无是乎?』庾大笑曰:『然!』于时既叹褚之默识,又欣嘉之见赏。」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孟嘉别传》曰:「嘉字万年,江夏鄳人。曾祖父宗,吴司空。祖父揖,晋庐陵太守。宗葬武昌阳新县,子孙家焉。嘉少以清操知名。太尉庾亮,领江州,辟嘉部庐陵从事。下都还,亮引问风俗得失。对曰:『待还,当问从事吏。』亮举麈尾掩口而笑,语弟翼曰:『孟嘉故是盛德人。』转劝学从事。太傅褚裒有器识,亮正旦大会,裒问亮:『闻江州有孟嘉,何在?』亮曰:『在坐,卿但自觅。』裒历观久之,指嘉曰:『将无是乎?』亮欣然而笑,喜裒得嘉,奇嘉为裒所得,乃益器之。后为征西桓温参军,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寮毕集,时佐史并著戎服,风吹嘉帽堕落,温戒左右勿言,以观其举止。嘉初不觉,良久如厕,命取还之。令孙盛作文嘲之,成,箸嘉坐。嘉还即答,四坐嗟叹。」

简释

孟嘉帽:喻气度非凡,潇洒倜傥。唐独孤及《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

龙山:喻欢宴。唐末湾《重阳日陪韦卿宴》:“何必龙山好,南亭赏不睽。”


例句

贵重近臣光绮席,笑怜从事落乌纱。 令孤楚 奉和严石空重阳日同崔常侍崔郎及诸公登龙山落帽台佳宴

登楼王粲望,落帽孟嘉情。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

欣然为之醉,乌帽危不堕。此日山中怀,孟公不如我。 唐彦谦 九日游中溪

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参军。 严维 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宿酲犹落帽,华发强扶冠。 严维 九月十日即事

共美重阳节,俱怀落帽欢。 孟浩然 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

欲识投醪遍,应从落帽看。 张登 重阳宴集同用寒字

清秋将落帽,子夏正离群。 张贲 贲中间有吴门旅泊之什蒙鲁望垂和更作一章以伸酬谢

却笑孟嘉吹帽落,登高何必上龙山。 戎昱 九日贾明府见访

不弃遗簪旧,宁辞落帽还。 朱放 九日陪刘中丞宴昌乐寺送梁廷评

想见龙山会,良辰亦似今。 朱湾 九日登青山

何必龙山好,南亭赏不睽。 朱湾 重阳日陪韦卿宴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李白 九日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李白 九日登山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李白 九日龙山饮

无心同落帽,天际望归途。 李群玉 九日越台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李群玉 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 李郢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极浦沉碑会,秋花落帽筵。 杜牧 往年随故府吴兴公夜泊芜湖口今赴官西去再宿芜湖感旧伤怀因成十六韵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

不见携觞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参军。 权德舆 九日北楼宴集

今日同心赏,全胜落帽年。 权德舆 和九日从杨氏姊游

今日从公醉,全胜落帽时。 权德舆 奉陪李大夫九日龙沙宴会

盍簪莲府宴,落帽龙沙醉。 权德舆 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钟陵使府之旧因以寄赠又陪郎署喜甚常僚因书所怀且叙所知

宁知腊日龙沙会,却胜重阳落帽时。 权德舆 腊日龙沙会绝句

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 独孤及 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

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独孤及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谁能思落帽,两鬓已添愁。 王贞白 九日长安作

卧瓮鄙毕卓,落帽嗤孟嘉。 白居易 和新楼北园偶集从孙公度周巡官韩秀才卢秀才范处士小饮郑侍御判官周刘二从事皆先归

所尚雪霜姿,非关落帽期。 许棠 白菊

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 钱起 九日闭居寄登高数子

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阴行先 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霜风破佳菊,嘉节迫吹帽。 韩愈 荐士

典故
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杜少陵集详注》卷一〈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逸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清·仇兆鳌注引《周书》:「『庾信留长安,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宋书》:『临海王子瑱在荆州,以鲍照文辞胆逸,为前军参军。』」
典故
似马曹
 
参军判马曹
 
呼骑曹为马曹
 
问马曹
 
屈骑曹
 
羞问马
 
马曹狂掾史

相关人物
王徽之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简傲〉~774~
王子猷作桓车骑骑兵参军,桓问曰:「卿何署?」答曰:「不知何署,时见牵马来,似是马曹。」桓又问:「官有几马?」答曰:「不问马,何由知其数?」又问:「马比死多少?」答曰:「未知生,焉知死?」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中兴书》曰:「桓冲引徽之为参军,蓬首散带,不综知其府事。」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子)王徽之〉~204~
徽之字子猷。性卓荦不羁,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又为车骑桓冲骑兵参军,冲问:「卿署何曹?」对曰:「似是马曹。」又问:「管几马?」曰:「不知马,何由如数!」又问:「马比死多少?」曰:「未知生,焉知死!」尝从冲行,值暴雨,徽之因下马排入车中,谓曰:「公岂得独擅一车!」冲尝谓徽之曰:「卿在府日久,比当相料理。」徽之初不酬答,直高视,以手版柱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耳。」
《國語辭典》:拊髀  拼音:fǔ bì
手拍腿。表振奋、嗟叹或欣喜的样子。《庄子。在宥》:「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云将见之。」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乐府》:「奇辞切至,则拊髀雀跃。」
《國語辭典》:抚髀(撫髀)  拼音:fǔ bì
拍著大腿。唐。皇甫枚《王知古》:「直方起而抚髀曰:『山魑木魅,亦知人间有张直方耶?』且止知古。」
《漢語大詞典》:惊肉生髀(驚肉生髀)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绍 遣将道路奉迎,身去 鄴 二百里,与 先主 相见”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 备 住 荆州 数年,尝於 表 刘表 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 表 怪问 备 , 备 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后以“惊肉生髀”惊叹久处安逸,不能有所作为。 宋 刘源 《水调歌头》词:“人人惊肉生髀,郤日欲挥戈。”
《國語辭典》:髀肉  拼音:bì ròu
大腿两侧上的肌肉。如:「髀肉复生」。
分類:大腿
《漢語大詞典》:李飞将(李飛將)
指 汉 名将 李广 。因其作战勇猛, 匈奴 称其“ 汉 飞将军”。 唐 李白 《古风》诗之六:“苦战功不赏,忠诚杂可宣。谁怜 李飞将 ,白首没三边。”
《國語辭典》:霸陵醉尉  拼音:bà líng zuì wèi
汉将李广因征伐匈奴失败,隐居于蓝田南山中。夜出打猎,与人饮酒,归至霸陵亭时,遭酒醉的霸陵尉呵斥。见《史记。卷一○九。李将军传》。后以霸陵醉尉指盛气凌人的人。也作「灞陵醉尉」。
分類:事为失官
《國語辭典》:飞将(飛將)  拼音:fēi jiàng
1.飞将军的简称。参见「飞将军」条。唐。王昌龄出塞诗〉二首之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六:「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儒林外史》第三九回:「甘棠有荫,空留后人之思;飞将难封,徒博数奇之叹。」
2.矫健敏捷的将领。《三国志。卷七。魏书。吕布臧洪传。吕布》:「布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二七出:「十万伍雄兵飞将,皆能略地攻城;三千员猛士谋臣,岂但如云似雨。」
《國語辭典》:飞将军(飛將軍)  拼音:fēi jiāng jūn
1.汉代名将李广。《史记。卷一○九。李将军列传》:「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唐。李翰〈裴将军昊射虎图赞并序〉:「昔汉飞将军亦为北平守,击胡有困辱之事。」简称为「飞将」。
2.泛指骁勇善战的将领。元。郝经〈楷木杖笏行〉诗:「赭袍白马飞将军,阔剑长枪不识字。」《儒林外史》第四○回:「飞将军数奇,古今来大概如此!」
3.飞官,指战斗机上的飞行员。如:「他从小立志要做个飞将军,保家卫国。」
《國語辭典》:醉尉  拼音:zuì wèi
盛气凌人的人。参见「霸陵呵夜」条。宋。苏轼〈南极〉诗:「乱离多醉尉,愁杀李将军。」
《漢語大詞典》:写经换鹅(寫經换鵝)
晋书·王羲之传:“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后遂以为典实。按白孔六帖卷九五亦记此事,谓所写为《黄庭经》
分類:典实
《漢語大詞典》:换群鹅(换羣鵝)
犹换鹅。
分類:换鹅
《漢語大詞典》:换鹅(换鵝)
晋 代书法家 王羲之 写经换鹅的典故。晋书·王羲之传:“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按,白孔六帖卷九五作“写《黄庭经》”。 宋 陈与义 《送张迪功赴南京掾》诗之二:“看客休题凤,将书莫换鹅。”
《漢語大詞典》:换鹅经(换鵝經)
《黄庭经》,或谓道德经。 王羲之 曾写以换鹅,故称。四朝闻见录附录载 元 仇远 《题保母帖》诗:“大字无过《瘞鹤铭》,小字亦有换鹅经。” 宋 苏舜钦 《丹阳子高得逸少〈瘗鹤铭〉于焦山之下来求诗因作长句以寄》:“ 山阴 不见换鹅经, 京口 今存《瘞鹤铭》。”参见“ 换鹅 ”。
《漢語大詞典》:换鹅(换鵝)
晋 代书法家 王羲之 写经换鹅的典故。晋书·王羲之传:“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按,白孔六帖卷九五作“写《黄庭经》”。 宋 陈与义 《送张迪功赴南京掾》诗之二:“看客休题凤,将书莫换鹅。”
《漢語大詞典》:笼鹅(籠鵝)
以笼置鹅。晋书·王羲之传:“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后以“笼鹅”指 王羲之 以字换鹅事。 唐 李白 《王右军》诗:“ 右军 本清真,瀟洒出风尘。 山阴 过羽客,爱此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漢語大詞典》:道士鹅(道士鵝)
《晋书·王羲之传》载: 山阴 道士养好鹅, 羲之 因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后因以为典实。 唐 孟浩然 《寻梅道士》诗:“ 彭泽 先生柳, 山阴 道士鹅。” 宋 黄庭坚 《自咸平至太康鞍马间得十小诗寄怀晏叔原》:“诗入 鸡林寺 ,书邀道士鹅。” 清 朱彝尊 《万岁通天帖歌赠王舍人》:“试将射的仙人鹤,笼作 山阴 道士鹅。”
分類:山阴道士
《漢語大詞典》:鹅经(鵝經)
(1).指 王羲之 为换鹅所写的道德经。 宋 苏轼 《闻钱道士与越守穆父饮酒送二壶》诗:“一纸鹅经 逸少 醉,他年《鹏赋》 謫仙 狂。”参见“ 鹅羣 ”。
(2).《黄庭经》的别称。 元 卢大雅 《舟中寄张外史》诗:“输与仙都老居士,一帘山雨听《鹅经》。”
分類:王羲之
《漢語大詞典》:鹅群(鵝羣)
(1).成群的鹅。特指 晋 王羲之 书道德经所换之群鹅。典出晋书·王羲之传:“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唐 刘长卿 《过包尊师山院》诗:“《道经》终为写,不虑惜鹅羣。” 唐 陆龟蒙 《又次前韵酬广文》:“玄堪教凤集,书好换鹅羣。”
(2).即鹅群帖。 明虞堪《赠倪云镇》诗:“尚想君家清閟阁,临池谁见搨《鹅羣》。” 清 查慎行 《送陈子文出守石阡》诗之五:“碑版光传照裔文,临池妙手继《鹅羣》。”参见“ 鹅羣帖 ”。
《國語辭典》:鹅群帖(鵝群帖)  拼音:é qún tiè
行草尺牍,为王献之所书,收入宋《淳化阁帖》中。墨迹已佚,后传有宋米芾临本。
《漢語大詞典》:弯弓饮羽(彎弓飲羽)
《韩诗外传》卷六:“昔者 楚 熊渠子 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为石,石为之开,而况人乎!”史记·李将军列传:“ 广 ( 李广 )出猎,见草上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鏃,视之石也。”后因以“弯弓饮羽”形容勇猛善射。 清 梁清标 《送萧都阃之云中》诗:“却敌吹笳 刘越石 ,弯弓饮羽 李将军 。”
分類:勇猛
《漢語大詞典》:倒峡(倒峽)
(1).谓江水倾峡而出。 宋 朱熹 《同子澄及诸僚友游三峡过山房登折桂分韵得万字》:“散目山崔嵬,纵轡路脩蔓。凭栏快倒峡,躋壑困脱輓。”
(2).比喻文章气势磅礴。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搆》:“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而后鬼神效灵,予以生花之笔,撰为倒峡之词,使人人赞美,百世流芳。”
《國語辭典》:笔阵(筆陣)  拼音:bǐ zhèn
诗文写作时,于谋篇布局擘画等有如军阵。比喻写文章。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太簇正月〉:「谈丛发流水之源,笔阵引崩云之势。」唐。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漢語大詞典》:兵厨(兵廚)
三国 魏 阮籍 闻步兵校尉厨贮美酒数百斛,营人善酿,乃求为校尉。见三国志·魏志·阮籍传 裴 注引《魏氏春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后因以“兵厨”代称储存好酒的地方。 宋 苏辙 《戏作家酿》诗之一:“ 嗣宗 尚出仕,兵厨可常到。” 宋 吕颐浩 《与程晋道书》:“自到此,每月酿四五斗,虽气味浓香不逮兵厨,自有野醪真趣。” 宋 刘克庄 《木兰花慢·赵叟生日》词之六:“欲举一杯寿酒,却愁破费兵厨。” 金 元好问 《月观追和邓州相公席上韵》:“緑泛兵厨酒,红依幕府莲。”
《國語辭典》:步兵  拼音:bù bīng
1.徒步作战的兵种,为陆军主要兵种,具有多种性能,尤以近战及独立战斗为其特色。步兵又可分为徒步兵、装甲步兵与空降步兵。
2.职官名。步兵校尉的简称。参见「步兵校尉」条。
《漢語大詞典》:阮氏酒
晋书·阮咸传:“诸 阮 皆饮酒, 咸 至,宗人间共集,不復用杯觴斟酌,以大盆盛酒,圆坐相向,大酌更饮。”后因以“阮氏酒”为与家人共集畅饮之典。 唐 岑参 《送崔全被放归都觐省》诗:“来倾 阮氏 酒,去着 老莱 衣。”
分類:家人畅饮
《漢語大詞典》:悬瓠(懸瓠)
古城名。以城北 汝水 屈曲如垂瓠,故名。 隋 唐 为 蔡州 治所。 唐宪宗 元和 十二年, 李愬 雪夜进军,擒 吴元济 于此。后泛指擒敌之处。 清 赵翼 《大柳驿相传为赵韩王授徒处》诗:“半夜遂成 悬瓠 擒,胆落 金陵 东海 鲤。”
《漢語大詞典》:吹帽
晋书·孟嘉传:“九月九日, 温 ( 桓温 )燕 龙山 ,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 嘉 帽堕落, 嘉 不之觉。”后以“吹帽”为重九登高雅集的典故。 唐 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诗:“羞将短髮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唐 韩愈 《荐士》诗:“霜风破佳菊,嘉节迫吹帽。” 宋 柳永 《玉蝴蝶·重阳》词:“良儔,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 明 何景明 《九日》诗:“吹帽他时兴,登臺此日情。”
分類:重九登高
《國語辭典》:孟嘉落帽  拼音:mèng jiā luò mào
晋代孟嘉在宴席上虽被风将帽子吹落,仍显得洒脱风流。见《晋书。卷九八。桓温传》。后形容才子名士的潇洒儒雅、才思敏捷。也作「落帽孟嘉」。
《漢語大詞典》:落帽
晋书·孟嘉传:“﹝ 嘉 ﹞后为征西 桓温 参军, 温 甚重之。九月九日, 温 燕 龙山 ,寮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 嘉 帽堕落, 嘉 不之觉。 温 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 嘉 良久如厕, 温 令取还之,命 孙盛 作文嘲 嘉 ,著 嘉 坐处。 嘉 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后因以“落帽”作为重九登高的典故。 唐 韩鄂 《岁时纪丽·重阳》:“授衣之月,落帽之辰。” 唐 钱起 《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诗:“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 明 何景明 《九日独酌简何太仆》诗:“愁来转觉登臺懒,病里谁传落帽狂。”
分類:重九登高
《漢語大詞典》:龙山佳会(龍山佳會)
见“ 龙山会 ”。
《漢語大詞典》:龙山会(龍山會)
晋书·孟嘉传载,九月九日, 桓温 曾大聚佐僚于 龙山 。后遂以“龙山会”称重阳登高聚会。 唐 朱湾 《九日登青山》诗:“想见 龙山 会,良辰亦似今。” 唐 赵嘏 《重阳日寄韦舍人》诗:“不知是日 龙山 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宋 吴则礼 《满庭芳·九日》词:“想见征西旧事, 龙山 会,宾主俱豪。”亦作“ 龙山佳会 ”。 宋 周紫芝 《品令》词:“休説 龙山 佳会,此情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