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伍员(字子胥)
 
楚平王


《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
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简释

鞭尸:喻泄愤报仇。唐李白《酬裴侍御对而感时见赠》:“鞭尸辱已及,堂卜罗宿莽。”


例句

岂料奔吴士,鞭尸郢市门。 元稹 楚歌十首之三

运开展宿愤,入楚鞭平王。 李白 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

鞭尸辱已及,堂上罗宿莽。 李白 酬裴侍御对感时见赠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马援〉~84~
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典故  
马革敛尸

相关人物
马援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84~
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例句

喋血多壮胆,裹革无怯魂。 员半千 陇头水

羊皮赎去士,马革敛还尸。 慧侃 闻侯方儿来寇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李益 塞下曲

典故

《全唐文》卷五百八十三〈柳宗元十五·骂尸虫文〉~5883~2~
有道士言:「人皆有尸虫三,处腹中,伺人隐微失误,辄籍记。日庚申,幸其人之昏睡,出谗于帝以求飨。以是人多谪过、疾疠、夭死。」柳子特不信,曰:「吾闻聪明正直者为神。帝,神之尤者,其为聪明正直宜大也。安有下比阴秽小虫,纵其狙诡,延其变诈,以害于物,而又悦之以飨?其为不宜也殊甚!吾意斯虫若果为是,则帝必将怒而戮之,投于下土,以殄其类,俾夫人咸得安其性命,而苛慝不作,然后为帝也。」馀既处卑,不得质之于帝,而嫉斯虫之说,为文而骂之。
《酉阳杂俎》卷二〈玉格〉
五藏、九宫、十二室、四支、五体、三焦、九窍、百八十机关、三百六十骨节、三万六千神,随其所而居之。魂以精为根,魄以目为户,三魂可拘,七魄可制。庚申日,伏尸言人过;本命日,天曹计人行。三尸一日三朝;上尸青姑,伐人眼,中尸白姑,伐人五藏,下尸血姑,伐人胃。命亦曰玄灵。又曰:一居人头中,令人多思欲,好车马,其色黑;一居人腹,令人好食饮,恚怒,其色青;一居人足,令人好色,喜煞。七守庚申三尸灭,三守庚申三尸伏。
《云笈七签》卷十三〈三洞径教部·太清中黄真经〉
然三虫未去,子践荆榛之田;当三虫已亡,自达华胥之国。

简释

三尸:咏修道。唐白居易《题石上人》:“存神不许三尸住,混俗无妨两鬓斑。”


《尚书》卷七〈夏书·五子之歌〉~99~
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毛诗正义》卷五之三〈国风·魏风·伐檀〉~20~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乾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汉书》卷六十七〈杨胡朱梅云列传·朱云〉~295~
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馀。

例句

佐剧劳黄绶,提纲疾素餐。 刘长卿 瓜洲驿奉钱张侍御

素餐终日足,宁免众人轻。 姚合 省直书事

薄宦惭尸素,终身拟尚玄。 王维 游悟真寺

拙直不合时,无益同素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

三年作谏官,复多尸素羞。 白居易 适意二首

短才叨重寄,尸禄愧妨贤。 韦嗣立 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韦应物 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无术谬称简,素餐空自嗟。 韦应物 郡斋赠王卿

典故

《论语注疏·乡党》~9~
寝不尸,居不容。见齐衰者,虽狎必变。

例句

朝光入瓮牖,尸寝惊敝裘。 杜甫 晦日寻崔戢李封

典故
尸诸市

相关人物
崔杼


《春秋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求崔杼之尸,将戮之,不得……于是得之……吾献其柩于是得之,十二月乙亥朔,齐人迁庄公殡于大寝,以其棺尸崔杼于市,国人犹知之,皆曰:「崔子也。」

例句

立召贼曹呼伍伯,尽取鼠辈尸诸市。 韩愈 寄卢仝

典故
尸居龙见,神动天随


《庄子集释》卷四下〈外篇·在宥〉~369~
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故贵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神动而天随,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吾又何暇治天下哉!唐·成玄英疏:「圣人寂同死尸寂泊,动类飞龙在天,岂有寂动理教之异哉!故寂而动,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欲明寂动动寂,理教教理,不一异也。」
典故 
尸乡养鸡
  
养鸡

相关人物
祝鸡翁


《列仙传》卷上〈祝鸡翁〉
《列仙传》曰:「祝鸡翁者,洛人也。居尸乡北山下,养鸡百馀年。鸡有千馀头,皆立名字。暮栖树上,昼放散之。欲引,呼名,即依呼而至。卖鸡及子得千馀万,辄置钱去。之吴作养鱼池。后升吴山,白鹤孔雀数百,常止其傍。」

简释

祝鸡翁:称誉老人。唐刘禹锡《重寄表臣二首》之二:“早晚同归洛阳陌,卜邻须近祝鸡翁。”


例句

早晚同归洛阳陌,卜邻须近祝鸡翁。 刘禹锡 重寄表臣二首

未似尸乡翁,拘留盖阡陌。 杜甫 催宗文树鸡栅

尸乡馀土室,难说祝鸡翁。 杜甫 奉寄河南韦尹丈人

吾孙骑曹不骑马,业学尸乡多养鸡。 杜甫 寄从孙崇简

入云中兮养鸡,上山头兮抱犊。 王维 送友人归山歌二首

典故
殽尸露

相关人物
秦伯


《春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败秦师于殽。
《春秋左传·文公三年》
「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殽尸而还。」晋·杜预注:「封,埋藏之。」

例句

感念殽尸露,咨嗟赵卒坑。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典故
箦中尸

相关人物
范雎
 
魏齐


《史记》卷七十九《范雎列传》
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睢,折胁摺齿。睢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睢,故僇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睢从箦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魏齐醉,曰:「可矣。」范雎得出。

例句

安知魏齐首,见断箦中尸。 杜牧 杜秋娘诗

《漢語大詞典》:尸素
(1).谓居位食禄而不尽职。常用作自谦之词。 三国 魏 钟繇 《上汉献帝自劾书》:“尸素重禄,旷职废任。” 唐 白居易 《让绢状》:“臣食国家厚禄,居陛下清官,每月俸钱,尚慙尸素,无名之货,岂合苟求。” 宋 岳飞 《奏辞开府札子》:“每怀尸素之忧,未効毫分之报。”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彼保傅令僕备位尸素,不克分君父之忧,因当引为己咎。”
(2).指居位食禄不尽职的人。陈书·后主纪:“政刑日紊,尸素盈朝,躭荒为长夜之饮。” 林纾 《答某公书》:“岂忍割弃可恋之日,冒沾尸素之禄,以遽远老母!”参见“ 尸位素餐 ”。
《國語辭典》:尸位素餐  拼音:shī wèi sù cān
占著职位享受俸禄而不做事。《汉书。卷六七。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儿女英雄传》第一八回:「倘大人看我可为公子之师,情愿附骥,自问也不至于尸位素餐。」也作「窃位素餐」、「素餐尸位」。
《國語辭典》:尸祝  拼音:shī zhù
祭祀时主读祝文的人。语出《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也作「尸祝」。
《國語辭典》:尸禄(尸祿)  拼音:shī lù
不做事而空受俸禄。《汉书。卷七二。鲍宣传》:「以苟容曲从为贤,以拱默尸禄为智。」明。梁辰鱼《浣纱记》第七出:「一味妒贤嫉能,可以尸禄保位。」
《漢語大詞典》:尸禄素餐(尸禄素飡)
见“ 尸禄素餐 ”。
《國語辭典》:尸禄素餐(尸祿素餐)  拼音:shī lù sù cān
空受俸禄而无所作为。常用作自谦之词。汉。刘向《说苑。卷一四。至公》:「久践高位,妨群贤路,尸禄素餐,贪欲无餍。」《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三。降魔变文》:「寡人闻奏天恩,遣卿容身无地,升沉荣辱,只在呼吸之间;对面千里,叨处荣斑,尸禄素餐,卿今即是。」也作「尸禄素食」。
《國語辭典》:裹尸(裹屍)  拼音:guǒ shī
包裹尸体。南朝梁。何逊 见征人分别诗:「且当横行去,谁论裹尸入。」
《國語辭典》:裹尸马革(裹屍馬革)  拼音:guǒ shī mǎ gé
古人若战死疆场上,往往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比喻效命疆场。宋。陆游〈陇头水〉诗:「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女不下堂。」明。邵灿《香囊记》第一二出:「还须上万言策,拼取微躯,裹尸马革。」也作「马革裹尸」。
《國語辭典》:鞭尸  拼音:biān shī
春秋时伍子胥率吴军攻入楚国,掘出楚平王的尸首,打了三百鞭,报了父兄的仇。见《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后亦指对已死的人,作严厉的批评。也作「鞭尸」。
《國語辭典》:鞭尸(鞭屍)  拼音:biān shī
鞭打尸首以雪恨,或对已死的人做严厉的批评。参见「鞭尸」条。《魏书。卷三八。王慧龙传》:「誓愿鞭尸吴市,戮坟江阴。」
分類:泄愤典实
《國語辭典》:鞭墓  拼音:biān mù
鞭打坟墓以泄恨。《后汉书。卷三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苏章》:「子胥虽云逃命,而见用强吴,凭阖庐之威,因轻悍之众,雪怨旧郢,曾不终朝,而但鞭墓戮尸,以舒其愤,竟无手刃后主之报。」
分類:鞭挞死者
《國語辭典》:马革裹尸(馬革裹屍)  拼音:mǎ gé guǒ shī
语出《后汉书。卷二四。马援列传》:「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死于战场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比喻英勇作战,效命沙场。宋。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词:「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也作「裹尸马革」。
《國語辭典》:裹革  拼音:guǒ gé
训练、教导。《醒世姻缘传》第一一回:「那晁住娘子是刘六、刘七裹革出来的婆娘,他肯去撩蜂吃螫?」
分類:沙场
《國語辭典》:裹尸马革(裹屍馬革)  拼音:guǒ shī mǎ gé
古人若战死疆场上,往往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比喻效命疆场。宋。陆游〈陇头水〉诗:「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女不下堂。」明。邵灿《香囊记》第一二出:「还须上万言策,拼取微躯,裹尸马革。」也作「马革裹尸」。
《國語辭典》:三尸  拼音:sān shī
道家称人体内的三种害虫。参见「三彭」条。《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本人的三尸六相,把这些众生的罪孽,奏闻了玉帝,致得玉帝大怒。」
《國語辭典》:尸位素餐  拼音:shī wèi sù cān
占著职位享受俸禄而不做事。《汉书。卷六七。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儿女英雄传》第一八回:「倘大人看我可为公子之师,情愿附骥,自问也不至于尸位素餐。」也作「窃位素餐」、「素餐尸位」。
《國語辭典》:素餐  拼音:sù cān
无功劳而空享俸禄。《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后汉书。卷五七。谢弼传》:「今之四公,唯司空刘宠断断首善,馀皆素餐致寇之人。」也作「素食」。
《漢語大詞典》:尸寝(尸寢)
如尸体般躺卧。 唐 杜甫 《晦日寻崔戢李封》诗:“朝光入瓮牗,尸寝惊敝裘。”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九:“通夕张灯尸寝以俟。”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二·景隆八发:“或箕踞於前楹,或尸寝於后厨。”
分類:尸体躺卧
《漢語大詞典》:尸乡翁(尸鄉翁)
指 祝鸡翁 。 唐 杜甫 《催宗文树鸡栅》诗:“未似 尸乡 翁,拘留盖阡陌。”参见“ 尸乡 ”。
《漢語大詞典》:尸乡(尸鄉)
古地名。又名 西亳 。在今 河南 偃师县 西南之 新蔡镇 。 田横 不愿称臣于 汉 ,自刎于此。事见史记·田儋列传。 汉 刘向 列仙传·祝鸡翁:“ 祝鸡翁 者, 洛 人也。居 尸乡 北山下,养鸡百餘年,鸡有千餘头,皆立名字……欲引呼名,即依呼而至。”后借指隐者之所居。 清 钱谦益 《蔚村温如陈翁八十寿序》:“ 蔚村 荒寒寂寞,蓬蒿不剪,翁诛茅卜居,以是为 尸乡 畏垒 。”
《漢語大詞典》:祝鸡翁(祝鷄翁)
传说中古代善养鸡者。 汉 刘向 列仙传·祝鸡翁:“ 祝鷄翁 者, 洛 人也。居 尸乡 北山下,养鷄百餘年。鷄有千餘头,皆立名字。暮栖树上,昼放散之,欲引,呼名即依呼而至。卖鷄及子得千餘万,輒置钱去。之 吴 ,作养鱼池。后升 吴山 ,白鹤孔雀数百常止其傍云。” 唐 杜甫 《奉寄河南韦尹丈人》诗:“ 尸乡 餘土室,难説 祝鷄翁 。”
分類:中古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