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89,分86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典故
门深款竹
张禹堂深
别恨抛深浦
白发相送,深杯百罚
长门深闭
陆沉深恨
红叶波深
花深半面
雾雨文深
深知在叔牙(又作:鲍叔深知我)
不用道林钱
深院断无人
夜半深池
深堑投鞭
夜深月过女墙
典故
爱竹啸名园
 
款竹谁家
 
款门不问谁家竹
  
篮舆爱竹
 
翠竹谁家门可款
 
谁家多竹门可款
 
门深款竹
 
多竹门可款
 
子猷宠
 
子猷幸见过
 
子猷爱竹
 
看竹问主
 
逢竹便寻

相关人物
王徽之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简傲〉~776~
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埽施设,在听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王更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而去。

例句

听莺情念友,看竹恨无君。 刘长卿 春过裴虬郊园

好鹅寻道士,爱竹啸名园。 李白 题金陵王处士水亭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苔甃窥泉少,篮舆爱竹深。 羊士谔 酬卢司门晚夏过永宁里弊居林亭见寄

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

典故
入后堂
 
安昌坐后堂
 
安昌客
 
张禹堂深
 
张禹后堂
 
彭宣后堂
 
后堂春色
 
后堂歌舞
 
后堂罗绮
 
我似彭宣
 
无地著彭宣
 
争得及彭宣
 
丝竹后堂

相关人物
张禹
 
戴崇
 
彭宣


《汉书》卷八十一〈匡张孔马列传·张禹〉~3349~
禹为人谨厚,内殖货财,家以田为业。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贾。它财物称是。禹性习知音声,内奢淫,身居大第,后堂理丝竹筦弦。禹成就弟子尤著者,淮阳彭宣至大司空,沛郡戴崇至少府九卿。宣为人恭俭有法度,而崇恺弟多智,二人异行。禹心亲爱崇,敬宣而疏之。崇每候禹,常责师宜置酒设乐与弟子相娱。禹将崇入后堂饮食,妇女相对,优人筦弦铿锵极乐,昏夜乃罢。而宣之来也,禹见之于便坐,讲论经义,日晏赐食,不过一肉卮酒相对。宣未尝得至后堂。及两人皆闻知,各自得也。

例句

复此开悬榻,宁唯入后堂。 杜审言 赠崔融二十韵

典故
别君南浦
 
别恨抛深浦
   
南浦歌阑
 
南浦泣
 
南浦消魂
 
恨迷南浦
 
断肠南浦
 
凄凉南浦
 
秋风南浦
 
送人南浦
 
送君南浦
 

《昭明文选》卷十六〈赋辛·哀伤·别赋〉~750~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悽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居人愁卧,恍若有亡。日下壁而沈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巡曾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干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淩云之称。辩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
《楚辞补注》卷二〈九歌·河伯〉~76~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昆崙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灵何为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 ,鱼鳞鳞兮媵予。

例句

悔作望南浦,望中生远愁。 于武陵 远水

东城草虽绿,南浦柳无枝。 储嗣宗 赠别

未达东邻还绝想,不劳南浦更销魂。 吴融 春晚书怀

芙蓉湿晓露,秋别南浦中。 孟郊 别妻家

西墙苔漠漠,南浦梦依依。 杜牧 为人题赠二首

远风南浦万重波,未似生离别恨多。 杜牧 见刘秀才与池州妓别

北风黄叶下,南浦白头吟。 杜甫 凭孟仓曹将书觅士娄旧庄

南浦别离处,东风兰杜多。 武元衡 送柳郎中裴起居

江上梅花无数落,送君南浦不胜情。 武元衡 鄂渚送友

极目故关道,伤心南浦花。 独孤及 送陈王府张长史还京

西山爽气生襟袖,南浦离愁入梦魂。 韩偓 避地

何因浇得离肠烂,南浦东门恨不胜。 黄滔 断酒

典故
独立苍茫
 
白发相送,深杯百罚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乐游园歌〉
乐游古园崒森爽【乐游古园萃森爽】,烟绵碧草萋萋长。公子华筵势最高,秦川【案:水出秦岭下。一名樊川。】对酒平如掌。长生木瓢示真率【长生木瓢乐真率】,更调鞍马狂欢赏【更调鞍马雄欢赏】。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白日雷霆甲城仗】。阊阖晴开昳【案:音迭。】荡荡【阊阖晴开詄荡荡】【阊阖晴开映荡荡】,曲江翠幕排银榜。拂水低徊舞袖翻,缘云清切歌声上。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已先悲。数茎白发那抛得,百罚深杯亦不辞【百罚深杯辞不辞】【百刻深杯亦不辞】【百刻深杯辞不辞】。圣朝亦知贱士丑【圣朝已知贱士丑】,一物自荷皇天慈【一物自荷皇天私】【一物但荷皇天慈】【一物但荷皇天私】。此身饮罢无归处【此身罢饮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典故
倚长门
 
冷落长门
 
千金求赋
  
千金赋
 
寿相如
 
守长门
 
换笑
 
换黄金
 
文园词赋
 
汉殿长门
 
无金买赋
 
百斤买赋
 
能赋受黄金
 
临邛卖赋郎
 
苔没长门
  
词赋得黄金
 
词金阙
 
买新赋
 
买词人赋
  
买赋临邛
 
赋换黄金
 
辞金屋
 
金屋赋
 
长门不惜金
 
长门事
 
长门夜悄
 
长门宫里人
 
长门心
 
长门望幸心
 
长门每人
 
长门泣
 
长门深闭
 
长门尽日
 
长门买赋
 
长门费万金
 
长门赋
 
长门闭
 
长门离恨
 
闭长门
 
闭阿娇
 
黄金买词赋
  
黄金达相如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司马相如
 
陈皇后


《昭明文选》卷十六汉·司马长卿(相如)《长门赋·序》
「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简释

千金赋:喻作品极有价值。金元好问《白屋》:“长门谁买千金赋,祖道虚传五鬼文。”

长门泣:喻失宠后的凄怨心情。南朝梁何逊《扬州法曹梅花盛开》:“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例句

长门谁买千金赋,祖道虚传五鬼文。 元好问 白屋

虽然不似王孙女,解爱临邛卖赋郎。 崔珏 有赠

无金可买长门赋,有恨空吟团扇诗。 张窈窕 寄故人

买得千金赋,花颜已如灰。 曹邺 代班姬

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 李白 白头吟

翻悲因买赋,索镜照空辉。 梁锽 长门怨

黄金买赋心徒切,清路飞尘信莫通。 卢汝弼 薄命妾

阿娇得似红儿貌,不费长门买赋金。 罗虬 比红儿诗之十八

赋成无处换黄金,却向春风动越吟。 罗隐 送进士臧濆下第后归池州

六宫谁买相如赋,团扇恩情日日疏。 罗隐 闲居早秋

掖庭羞改画,长门不惜金。 虞世南 怨歌行

展转令人思蜀赋,解将惆怅感君王。 韦庄 宫怨

宫买长门赋,天迎驷马车。 魏万 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

典故
人说王夷甫
 
夷甫诸人
 
清谈误
 
百年陆沉
 
神州沉陆
 
神州百年
 
神州陆沈
 
神州陆沉
 
陆沉深恨

相关人物
桓温
 
王衍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轻诋〉~834~
桓公入洛,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沈,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袁虎率而对曰:「运自有废兴,岂必诸人之过?」桓公懔然作色,顾谓四坐曰:「诸君颇闻刘景升不?有大牛重千斤,啖刍豆十倍于常牛,负重致远,曾不若一羸牸。魏武入荆州,烹以飨士卒,于时莫不称快。」意以况袁。四坐既骇,袁亦失色。
《晋书》卷九十八〈桓温列传〉~2572~
温遣督护高武据鲁阳,辅国将军戴施屯河上,勒舟师以逼许洛,以谯梁水道既通,请徐豫兵乘淮泗入河。温自江陵北伐,行经金城,见少为琅邪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于是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沈,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袁宏曰:「运有兴废,岂必诸人之过!」
典故
写红叶
 
御沟题红
 
怨红一叶
 
凭红叶
 
采叶题诗
 
败叶题诗
 
断红流处暗题
 
春沟红叶
 
枫叶满阶红万片
 
泛流红冷
 
流红字
 
流红有恨
 
流红叶
 
红叶不来
 
红叶水
 
红叶波深
 
红题
 
诗凭红叶
 
题情肠断红
  
香沟诗叶
 
一山红叶供不尽相思句


《云溪友议》卷下〈题红怨〉
明皇代,以杨妃、虢国宠盛,宫娥皆颇衰悴,不备掖庭。常书落叶,随御水而流云:「旧宠悲秋扇,新恩寄早春。聊题一片叶,将寄接流人。」顾?著作,闻而和之。既达宸聪,遣出禁?者不少。或有五使之号焉。和曰:「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卢渥舍人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乃有一绝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宫人,初下诏,许从百官司吏,独不许贡举人。渥后亦一任范阳,获其退宫人,?红叶而吁怨久之,曰:「当时偶题随流,不谓郎君收藏巾箧。」验其书,无不讶焉。诗曰:「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閒。慇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清琐高议》卷五〈流红记〉
唐僖宗时,有儒士于佑晚步于禁衢间。于时万物摇落,悲风秋,颓阳西倾,羁怀增感。视禦沟浮叶,续续而下。佑临流浣手,久之,有一脱叶差大于他叶,远视之若有墨迹载于其上,浮红泛泛,远意面面。佑取而视之,其上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佑得之蓄于书笥,终日咏味,喜其句意新美,然莫知何人作而书于叶也。因念禦沟水出于禁掖,此必宫中美人所作也。佑但宝之,以为念耳。矣时时对好事者说之。佑自此思念,精神俱耗。一日,友人见之曰:「子何清削如此?必有故,为我言之。」佑曰:「我数月来,眠食俱废。」因以红叶句言之。友人大笑曰:「子何愚汝是也!彼书者无意于子,子偶得之,何置念如此。子虽思爱之勤,帝禁深宫,子虽有羽翼,莫敢往。子之愚又可笑也。」佑曰:「天虽高而听卑,人苟有志,天必从人愿耳。我闻牛仙客遇无双之事,卒得古生之奇计,但患无志耳,事固未可知也。」佑终不废思虑,复题二句,书于红叶上曰:「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禦沟上流水中俾其流入宫中,人为笑之,亦为好事者称道。有赠之诗者曰:」君恩不禁东流水,流出宫情是此沟。佑后累举不捷,迹颇羁倦,乃依河中贵人韩泳门馆,得钱帛稍稍自给,亦无意进取。久之,韩泳召佑谓之曰:「帝禁宫人三千馀得罪,使各适人,有韩夫人者,吾同姓,久在宫,今出禁庭来我舍。子今未娶,年又愈壮,困苦一身,无所成就,孤生独处,我甚怜汝。今韩夫人箧中不下千缗本,良家女,年才三十,姿色甚丽,吾言之使聘子,何如?」佑避席伏地曰:「穷困书生,寄食门下,昼饱夜温,受赐甚久,恨无一长,不能图报。早暮愧惧,莫知所为,安敢复望如此!」泳乃令人通媒妁,助佑进羔雁,尽六礼之数,交二姓之欢。佑就吉之夕,乐甚。明日,见韩氏装橐甚厚,姿色绝艳,佑本不敢有此望,自以为误入仙源,神魂飞越也。既而,韩氏于佑之书笥中见红叶,大惊曰:「此吾所作之句,君何故得之?」佑以实告。韩氏复曰:「务于水中复得红叶,不知何人所作也?」乃开笥取之,乃佑所题之诗,相对惊叹,感泣久之,曰:「事岂偶然哉!莫非前定也。」韩氏曰:「吾得叶之初,尝有诗,今尚藏笥中。取以示佑。诗云:「独步天沟岸,临流得叶时。此情谁会得?肠断一联诗。」闻者莫不叹异惊骇。一日,韩泳开宴召佑洎韩氏,泳曰:「子二人今日可谢媒人也。」韩氏笑答曰:「吾为佑之合为天力也。」泳曰:「何以言之?」韩氏索笔为诗曰:「一联佳句题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泳曰:「吾今知天下事无偶然者也。 」僖宗之幸蜀,韩泳令佑将家僮百人前导,韩以宫人得以见帝,具言适佑事。帝曰:「吾亦微闻之。」召佑,笑曰:「卿乃朕门下旧客也。」佑伏地拜谢罪。帝还西都,以从驾得官,为深策军虞侯。韩氏生五子三女,子以力学俱有官,女配名家。韩氏治家有法度,终身为命妇。宰相张浚作诗曰:「长安百万户,禦水日东注。水上有红叶,子独得佳句。子复题脱叶,流入宫中去。深宫千万人,叶归韩氏处。出宫三千人,韩氏籍中数。回首谢君恩,泪洒胭脂雨。寓居贵人家,方于子相遇。通媒六礼俱,百岁为夫妇。儿女满眼前,青紫盈门户。兹事自无古,可以传千古。」
《太平广记》卷第一百九十八〈文章一·卢渥〉~486~
中书舍人卢渥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及有一绝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宫人,初下诏,许从百官司吏,独不许贡举人。渥后亦一任范阳,独获其退宫人,睹红叶而吁怨久之,曰:「当时偶题随流,不谓郎君收藏巾箧。」验其书迹,无不讶焉。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閒。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元宫词百章笺注》六十九~78~
案:红叶,指韩翠蘋故事。《青琐高议》记唐僖宗时,于祐于御沟拾一红叶,上有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閒,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祐亦题诗云:「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沟上流,为宫女韩翠蘋所拾。后帝放宫女,祐托韩咏门馆,咏以韩氏同姓,遂作伐嫁妆。及成礼,各于笥中出红叶相示,韩氏笑吟曰:「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萦素怀,今日却成鸾凤侣,方知红叶是良媒。」此类故事颇多,仅取其一,以注此诗。
典故 
半老佳人
  
半面宫妆
 
半面春
 
妆半
  
徐妃半面
 
徐妃半面妆
 
徐妃面
  
徐娘半老
 
徐娘半面
 
徐娘多情
 
徐娘洵老
 
徐娘老
 
新妆半面
 
老去徐娘
 
旧日徐娘
 
花娇半面
 
花深半面
 
风流徐娘

相关人物
徐昭佩
 
萧绎(梁元帝)


《南史》卷十二〈后妃列传第下·元帝徐妃〉~34~
元帝徐妃讳昭佩,东海郯人也。祖孝嗣,齐太尉、枝江文忠公。父绲,侍中、信武将军。妃以天监十六年十二月拜湘东王妃,生世子方等、益昌公主含贞。妃无容质,不见礼,帝三二年一入房。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妃性嗜酒,多洪醉,帝还房,必吐衣中。与荆州后堂瑶光寺智远道人私通。酷妒忌,见无宠之妾,便交杯接坐。才觉有娠者,即手加刀刃。帝左右暨季江有姿容,又与淫通。季江每叹曰:「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时有贺徽者美色,妃要之于普贤尼寺,书白角枕为诗相赠答。既而贞惠世子方诸母王氏宠爱,未几而终,元帝归咎于妃;及方等死,愈见疾。太清三年,遂逼令自杀。妃知不免,乃透井死。帝以尸还徐氏,谓之出妻。葬江陵瓦官寺。帝制金楼子述其淫行。初,妃嫁夕,车至西州,而疾风大起,发屋折木。无何,雪霰交下,帷帘皆白。及长还之日,又大雷震西州听事两柱俱碎。帝以为不祥,后果不终妇道。

简释

徐妃半面妆:喻仅及一半,未得全貌。唐李商隐《南朝》:“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例句

夫君每尚风流事,应为徐妃致此栽。 司马都 和陆鲁望白菊

休誇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李商隐 南朝

典故 
南山隐
 
南山隐云雾
  
南山雾豹
 
山藏豹
 
玄豹姿
 
玄豹情
 
玄豹隐
 
玄豹隐南山
 
藏雾豹
 
豹姿长隐
   
豹隐连山雾
 
豹隐雾
    
隐豹愁雨
  
雾中豹
    
雾雨七日
 
雾雨文深
 
养豹烟雨
 
养豹章

相关人物
陶答子
 
陶荅子妻


《列女传》卷二〈贤明传·陶荅子妻〉~39~
陶大夫荅子之妻也。荅子治陶三年,名誉不兴,家富三倍。其妻数谏不用。居五年,从车百乘归休。宗人击牛而贺之,其妻独抱儿而泣。姑怒曰:「何其不祥也!」妇曰:「夫子能薄而官大,是谓婴害。无功而家昌,是谓积殃。昔楚令尹子文之治国也,家贫国富,君敬民戴,故福结于子孙,名垂于后世。今夫子不然。贪富务大,不顾后害。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犬彘不择食以肥其身,坐而须死耳。今夫子治陶,家富国贫,君不敬,民不戴,败亡之徵见矣。愿与少子俱脱。」姑怒,遂弃之。处期年,荅子之家果以盗诛。唯其母老以免,妇乃与少子归养姑,终卒天年。君子谓荅子妻能以义易利,虽违礼求去,终以全身复礼,可谓远识矣。诗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此之谓也。

简释

隐豹:喻隐居而全身远害。唐杜甫《戏寄崔评事表侄》:“隐豹深愁雨,潜龙故起云。”


例句

十年紫竹溪南住,迹同玄豹依深雾。 刘言史 葛巾歌(贝州漳南县赠杨炯{𤏐})

雾静不容玄豹隐,冰生惟恐夏虫疑。 唐彦谦 中秋夜玩月

利爪韝上鹰,雄文雾中豹,可堪长与乌鸢噪。 李咸用 送人

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 李峤

知非出柙虎,甘作藏雾豹。 李贺 春归昌谷

隐豹窥重巘,潜虬避浊泾。 杜牧 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

隐豹深愁雨,潜龙故起云。 杜甫 戏寄崔评事表侄苏五表弟韦大少府诸侄

遥知玄豹在深处,下笑羁绊泥涂间。 柳宗元 雨中赠仙人山贾山人(即贾鹏也)

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 权德舆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既非大川楫,则守南山雾。 权德舆 祗役江西路上以诗代书寄内

终南晨豹隐,巫峡夜猿吟。 董思恭 咏雾

文章已变南山雾,羽翼应抟北海风。 许浑 酬河中杜侍御重寄

纵然怀豹隐,空愧蹑鹓行。 赵彦昭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燕应制

尧皇未登极,此地曾隐雾。 钱起 归义寺题震上人壁

一随玄豹隐,几换绿萝阴。 钱起 过山人所居因寄诸遗补

分与玄豹隐,不为湘燕飞。 钱起 酬刘员外雨中见寄

雾豹只忧无石室,泥鳅唯要有洿池。 韩偓 余卧疾深村闻一二郎官今称继使闽越笑余迂古潜于异乡闻之因成此篇

我留安豹隐,君去学鹏抟。 骆宾王 秋日送侯四得弹字

典故
叔牙知
 
夷吾鲍叔
 
忘鲍
 
深知在叔牙
 
知我贫
  
管鲍之交
 
管鲍分金
 
鲍叔深知我
 
鲍叔知
 
鲍叔义
 
鲍牙知

相关人物
管仲
 
鲍叔牙


《史记》卷六十二《管晏列传》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馀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艺文类聚》卷三十
晋·傅咸《感别赋》:悦朋友之攸摄。慕管鲍之遐踪。

例句

鲍叔知我贫,烹葵不为薄。 元稹 别李三

鲍叔幸相知,田苏颇同游。 刘长卿 送裴四判官赴河西军试

惭愧故人同鲍叔,此心江柳尚依依。 孟迟 寄浙右旧幕僚

上惭伯乐顾,中负叔牙知。 张九龄 南还以诗代书赠京师旧僚

价以陆生减,贤惭鲍叔知。 张九龄 酬通事舍人寓直见示篇中兼起居陆舍人景献

常恐管鲍情,参差忽终老。 李咸用 古意论交

松篁贞管鲍,桃李艳张陈。 李咸用 论交

雅望归安石,深知在叔牙。 李嘉祐 奉和杜相公长兴新宅即事呈元相公

叔牙忧我应相痛,回首天涯寄所思。 李山甫 赴举别所知

管鲍久已死,何人继其踪。 李白 箜篌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毋令管与鲍,千古独知名。 李白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叙封昆季

昔为管将鲍,中奔吴隔秦。 李白 赠张相镐二首之一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杜甫 贫交行

千载得鲍叔,末契有所及。 杜甫 送率府程录事还乡

遂有山阳作,多惭鲍叔知。 杜甫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之二

管鲍化为尘,交友存如线。 杨巨源 题赵孟庄

不以我为贪,知我家内贫。 白居易 初除户曹喜而言志

唯惭鲍叔深知我,他日蒲帆百尺风。 罗隐 东归别常修

常忝鲍叔义,所期王佐才。 高适 宋中遇陈二

典故
不用道林钱
 
不费青蚨买
 
作意买山
 
支公计
 
支遁不惜钱
 
无钱买山
 
西山买白云
  
买山巢由笑
 
买山归老
 
买山而隐
 
买山赀
   
买峰
 
买得前山
 
买青山
 
卖山
 
道林钱
 
钱买山

相关人物
支遁
 
深公


《世说新语》下卷下《排调》
「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五十〈史传部二〉~348~
支遁遣使求买仰山之侧沃洲小岭,欲为幽栖之处。潜答云:「欲来辄给,岂闻巢、由买山而隐遁。」

例句

沃洲能共隐,不用道林钱。 刘长卿 初到碧涧招明契上人

支遁初求道,深公笑买山。 孟浩然 宿立公房

于焉已是忘机地,何用将金别买山。 朱庆馀 归故园

失意因休便买山,白云深处寄柴关。 李涉 山居送僧

巢父将许由,未闻买山隐。 李白 北山独酌寄韦六

从乱移家拟傍山,今来方办买山钱。 杜荀鹤 乱后山居

从此万缘都摆落,欲携妻子买山居。 白居易 端居咏怀

停桡横水中,举目孤烟外。借问吴溪人,谁家有山卖。 蔡京 假节邕交道由吴溪

须寻最近碧霄处,拟倩和云买一峰。 陆畅 送独孤秀才下第归太白山

终当学支遁,买取个青山。 齐己 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之四

王维爱甚难抛画,支遁高多不惜钱。 齐己 题郑郎中谷仰山居

典故
不负琐窗春
 
深院断无人


《全唐诗》卷五百四十〈访人不遇留别馆〉
卿卿不惜锁窗春,去作长楸走马身。閒倚绣帘吹柳絮,日高深院断无人。
典故
剑米危炊
  
参军谈瞎马
 
夜半深池
 
淅米茅头
 
剑炊
 
淅米矛头
 
矛头淅米
 
矛头岂容淅
 
险句矛头

相关人物
桓玄
 
殷仲堪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排调〉~820~
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因共作了语。顾恺之曰:「火烧平原无遗燎。」桓曰:「白布缠棺竖旒旐。」殷曰:「投鱼深渊放飞鸟。」次复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
《晋书》卷九十二〈文苑列传·顾恺之〉~2404~
恺之好谐谑,人多爱狎之。后为殷仲堪参军,亦深被眷接。仲堪在荆州,恺之尝因假还,仲堪特以布帆借之,至破冢,遭风大败。恺之与仲堪笺曰:「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还至荆州,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桓玄时与恺之同在仲堪坐,共作了语。恺之先曰:「火烧平原无遗燎。」玄曰:「白布缠根树旒旐。」仲堪曰:「投鱼深泉放飞鸟。」复作危语。玄曰:「矛头淅米剑头炊。」仲堪曰:「百岁老翁攀枯枝。」有一参军云:「盲人骑瞎马临深池。」仲堪眇目,惊曰:「此太逼人!」因罢。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简释

淅米矛头:指危险或不可能的事。金元好问《感事》:“富贵何曾润髑髅,直须淅米向矛头。”

典故
天堑投鞭
   
投鞭绝流
 
深堑投鞭
 
秦鞭断江
 
符坚投箠
 
长江著鞭


《晋书》卷一百十四〈苻坚载记下〉~29~
晋将军朱绰焚践沔北屯田,掠六百馀户而还。坚引群臣会议,曰:「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芟夷逋秽,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吾每思天下不一,未尝不临食辍餔,今欲起天下兵以讨之。略计兵杖精卒,可有九十七万,吾将躬先启行,薄伐南裔,于诸卿意何如?」秘书监朱彤曰:「陛下应天顺时,恭行天罚,啸则五岳摧覆,呼吸则江海绝流,若一举百万,必有征无战。晋主自当衔璧舆榇,启颡军门,若迷而弗悟,必逃死江海,猛将追之,即可赐命南巢。中州之人,还之桑梓。然后回驾岱宗,告成封禅,起白云于中坛,受万岁于中岳,尔则终古一时,书契未有。」坚大悦曰:「吾之志也。」左仆射权翼进曰:「臣以为晋未可伐。夫以纣之无道,天下离心,八百诸侯不谋而至,武王犹曰彼有人焉,回师止旆。三仁诛放,然后奋戈牧野。今晋道虽微,未闻丧德,君臣和睦,上下同心。谢安、桓冲,江表伟才,可谓晋有人焉。臣闻师克在和,今晋和矣,未可图也。」坚默然久之,曰:「诸君各言其志。」太子左卫率石越对曰:「吴人恃险偏隅,不宾王命,陛下亲御六师,问罪衡越,诚合人神四海之望。但今岁镇星守斗牛,褔德在吴。悬象无差,弗可犯也。且晋中宗,藩王耳,夷夏之情,咸共推之,遗爱犹在于人。昌明,其孙也,国有长江之险,朝无昏贰之衅。臣愚以为利用修德,未宜动师。孔子曰:『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愿保境养兵,伺其虚隙。」坚曰:「吾闻武王伐纣,逆岁犯星。天道幽远,未可知也。昔夫差威陵上国,而为句践所灭。仲谋泽洽全吴,孙皓因三代之业,龙骧一呼,君臣面缚,虽有长江,其能固乎!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典故
夜深月过女墙
 
山围故国
 
山围水绕
 
怒涛寂寞打孤城
 
潮打孤城


《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金陵五题五首〉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漢語大詞典》:看竹
晋 王徽之 爱竹,曾过 吴中 ,见一士大夫家有好竹,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遂欲出门。主人令左右闭门不听出,乃留坐,尽欢而去。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后因以“看竹”为名士不拘礼法的典故。 唐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诗:“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宋 黄庭坚 《寄南阳谢外舅》诗:“看竹辟强宅,閲士 黄公 壚。”
《漢語大詞典》:别浦
(1).河流入江海之处称浦,或称别浦。 南朝 宋 谢庄 《山夜忧》诗:“凌别浦兮值泉跃。” 唐 杜甫 《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诗:“嘹唳吟笳发,萧条别浦清。” 宋 高观国 《烛影摇红》词:“别浦潮平,远村帆落烟江冷。” 胡云翼 注:“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也称别浦。” 清 顾炎武 《哭陈太仆子龙》诗:“君来别浦南,我去荒山北。”
(2).指银河。 唐 李贺 《七夕》诗:“别浦今朝暗,罗幃午夜愁。” 王琦 汇解:“别浦,天河也。以其为牛、女二星隔絶之地,故谓之别浦。”
《國語辭典》:南浦  拼音:nán pǔ
南边的水岸。后泛指送别之地。《楚辞。屈原。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文选。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國語辭典》:黯然销魂(黯然銷魂)  拼音:àn rán xiāo hún
心神沮丧好像失去了魂魄。《文选。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镜花缘》第八六回:「姐姐怎么忽然闹出江文通别赋?恰恰又飞到亭亭姐姐面前,岂不令人触动离别之感『黯然销魂』么?」
《漢語大詞典》:千金买赋(千金買賦)
汉武帝 陈皇后 的故事。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序:“ 孝武皇帝 陈皇后 ,时得幸,颇妒,别在 长门宫 ,愁闷悲思。闻 蜀郡 成都 司马相如 ,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 相如 、 文君 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词。而 相如 为文以悟主上, 陈皇后 復得亲幸。” 唐 李白 《白头吟》之二:“闻道 阿娇 失恩宠,千金买赋要君王。”
分類:汉武帝
《漢語大詞典》:蜀赋(蜀賦)
汉武帝 陈皇后 别在 长门宫 ,闻 蜀郡 司马相如 工文辞,乃奉黄金百斤为 相如 、 文君 取酒。 相如 为作《长门赋》以悟主上,遂复得亲幸。后用“蜀赋”为典,指后妃求幸之事。 前蜀 韦庄 《宫怨》诗:“展转令人思 蜀 赋,解将惆悵感君王。”
《國語辭典》:买赋(買賦)  拼音:mǎi fù
汉武帝时,陈皇后得幸。因善妒,被武帝冷置长门宫。后闻司马相如擅长作赋,遂以黄金百斤请相如作赋,感动武帝,再度受宠。见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唐。黄滔 司马长卿诗:「汉宫不锁陈皇后,谁肯量金买赋来?」
《漢語大詞典》:黄金买赋(黄金買賦)
谓 汉武帝 时 陈皇后 用重金聘请 司马相如 作赋。语本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序:“ 孝武皇帝 陈皇后 ,时得幸,颇妒,别在 长门宫 ,愁闷悲思。闻 蜀郡 成都 司马相如 ,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 相如 、 文君 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 相如 为文以悟主上, 陈皇后 復得亲幸。” 唐 卢弼 《妾薄命》诗:“黄金买赋心徒切,清路飞尘信莫通。”
《漢語大詞典》:题红叶(題紅葉)
即红叶题诗传情的故事。历来记载颇多,如:(1) 唐宣宗 时中书舍人 卢渥 ,“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叶上题诗云:“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事见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 卢渥 , 鲁迅 《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作 韩渥 。(2) 唐玄宗 时 顾况 于“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叶”,上有题诗云:“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况 亦于叶上题诗与之反覆唱和。事见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3) 唐德宗 时进士 贾全虚 于御沟见一花流至,旁连数叶,上有 王才人 养女 凤儿 题诗,“笔蹟纤丽,言词幽怨”,诗云:“一入深宫里,无由得见春。题诗花叶上,寄与接流人。” 全虚 见诗,为之流泪。 德宗 闻此事,因以 凤儿 赐 全虚 。事见 宋 王铚 《补侍儿小名录·凤儿》。(4) 唐僖宗 时儒士 于祐 与宫人 韩氏 红叶唱酬,后遂结为夫妇。事见 宋 刘斧 《青琐高议》卷五载 张实 《流红记》。(5) 唐僖宗 时进士 李茵 尝游苑中,于御沟得宫娥 云方子 红叶题诗。后 茵 与宫娥同行诣 蜀 ,被内官 田大夫 拆散,“宫娥与 李 情爱至深,至前驛,自縊而死。”事见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九。后以“题红叶”为吟咏情思、闺怨或良缘巧合之典。 宋 侯寘 《满江红》词:“谩彩牋、牙管倚西窗,题红叶。”亦省作“ 题红 ”、“ 题叶 ”。 宋 范成大 《南柯子》词:“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 宋 李演 《南乡子·夜宴燕子楼》词:“待觅琼觚藏綵信,流春。不似题红易得沉。”《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何处空题叶,谁家谩结褵。”
《漢語大詞典》:半妆(半粧)
见“ 半粧 ”。
亦作“ 半妆 ”。
(1).半面妆。 五代 薛昭蕴 《离别难》词:“半粧珠翠落,露华寒。”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载应不捷声价益振:“ 蒋凝 应宏辞,人称之曰:‘臼头花鈿满面,不若 徐妃 半妆。’” 宋 张先 《泛青苕》词:“归轩未至千家待,掩半妆翠箔朱门。”参见“ 半面粧 ”。
(2).谓薄饰。 唐太宗 《赋得花庭雾》诗:“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
《漢語大詞典》:半面妆(半面粧)
南朝 梁元帝 妃子 徐昭佩 因姿容不美,受 元帝 冷遇。 徐妃 亦因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仅饰半面以待之,帝见则大怒而出。见《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 唐 李商隐 《南朝》诗:“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 徐妃 半面粧。” 清 赵翼 《又和荆州咏古》诗之二:“怕听 项羽 重瞳败,惭对 徐妃 半面粧。”
《漢語大詞典》:半面妆(半面粧)
南朝 梁元帝 妃子 徐昭佩 因姿容不美,受 元帝 冷遇。 徐妃 亦因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仅饰半面以待之,帝见则大怒而出。见《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 唐 李商隐 《南朝》诗:“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 徐妃 半面粧。” 清 赵翼 《又和荆州咏古》诗之二:“怕听 项羽 重瞳败,惭对 徐妃 半面粧。”
《漢語大詞典》:徐妃
南朝 梁元帝 妃,姓 徐 ,名 昭佩 。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事见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载应不捷声价益振:“ 乾符 中, 蒋凝 应宏辞,为赋止及四韵,遂曳白而去。试官不之信,逼请所试, 凝 以实告。既而比之诸公, 凝 有得色。试官叹息久之,顷刻之间,播於人口,或称之曰:‘臼头花鈿满面,不若 徐妃 半粧。’”参见“ 徐娘 ”。
《國語辭典》:徐娘  拼音:xú niáng
1.南朝梁元帝妃徐昭佩。性嗜酒而无容质,年老犹与帝左右暨季江私通。见《南史。卷一二。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传》。
2.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宋。吕胜己〈鹧鸪天。日日楼心与画眉〉词:「徐娘怪我今疏懒,不及卢郎年少时。」《花月痕》第四三回:「徐娘虽老,丰韵犹存,竟会想出这个令来。」
《漢語大詞典》:徐妆(徐妝)
指 徐妃 的半面妆。 宋 史达祖 《夜合花》词:“早春窥、酥雨池塘。向销凝里,梅开半面,情满 徐 妆。”参见“ 徐妃 ”。
《漢語大詞典》:徐妃
南朝 梁元帝 妃,姓 徐 ,名 昭佩 。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事见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载应不捷声价益振:“ 乾符 中, 蒋凝 应宏辞,为赋止及四韵,遂曳白而去。试官不之信,逼请所试, 凝 以实告。既而比之诸公, 凝 有得色。试官叹息久之,顷刻之间,播於人口,或称之曰:‘臼头花鈿满面,不若 徐妃 半粧。’”参见“ 徐娘 ”。
《漢語大詞典》:南山豹
(1).典出 汉 刘向 列女传·陶答子妻:“妾闻 南山 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犬彘不择食以肥其身,生而须死耳。”后因以“南山豹”比喻隐居伏处、爱惜其身,有所不为的人。 唐 李白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我垂北溟翼,且学南山豹。” 宋 梅尧臣 《文豹篇赠黄介夫》诗:“壮哉 南山 豹,不畏白额虎。”
(2).比喻富有文采。 宋 石孝友 《渔家傲·送李惠言徐元集赴试南宫》词:“ 射虎将军 搴绣帽, 西园公子 南山豹,共跨龙媒衔凤沼。”
《漢語大詞典》:南山雾(南山霧)
比喻隐居之处。 南朝 齐 谢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虽无玄豹姿,终隐 南山 雾。”详“ 南山豹 ”。
分類:隐居
《漢語大詞典》:南山豹
(1).典出 汉 刘向 列女传·陶答子妻:“妾闻 南山 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犬彘不择食以肥其身,生而须死耳。”后因以“南山豹”比喻隐居伏处、爱惜其身,有所不为的人。 唐 李白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我垂北溟翼,且学南山豹。” 宋 梅尧臣 《文豹篇赠黄介夫》诗:“壮哉 南山 豹,不畏白额虎。”
(2).比喻富有文采。 宋 石孝友 《渔家傲·送李惠言徐元集赴试南宫》词:“ 射虎将军 搴绣帽, 西园公子 南山豹,共跨龙媒衔凤沼。”
《漢語大詞典》:豹成文
汉 刘向 列女传·陶答子妻:“妾闻 南山 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后以“豹成文”喻潜身隐居,洁身自好。 宋 黄庭坚 《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师载》:“雾重豹成文,水清鱼自见。” 宋 黄庭坚 《次韵郭右曾》:“秋水寒沙鱼得计, 南山 浓雾豹成文。”
《國語辭典》:豹隐(豹隱)  拼音:bào yǐn
比喻隐居山林。唐。骆宾王 秋日送侯四得弹字诗:「我留安豹隐,君去学鹏抟。」
《漢語大詞典》:豹雾(豹霧)
指隐者所栖。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序:“僕少负不羈,长逾虚诞,读书颇存涉猎,学剑不待穷工,进不能矫翰龙云,退不能栖神豹雾,抚循诸己,深觉劳生。” 宋 范成大 《王季海秘监再赋成园复次韵》:“披开豹雾寻陈迹,扫尽蛛尘看旧题。”参见“ 豹隐 ”。
分類:隐者
《國語辭典》:豹隐(豹隱)  拼音:bào yǐn
比喻隐居山林。唐。骆宾王 秋日送侯四得弹字诗:「我留安豹隐,君去学鹏抟。」
《漢語大詞典》:豹雾隐(豹霧隱)
同“ 豹隐 ”。 宋 陆游 《昼睡》:“静如豹雾隐,湛若珠藏渊。”
《漢語大詞典》:隐豹(隱豹)
汉 刘向 列女传·陶答子妻:“ 答子 治 陶 三年,名誉不兴,家富三倍,其妻数諫不用……‘妾闻 南山 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犬彘不择食,以肥其身,坐而须死耳。’”后因以“隐豹”比喻爱惜其身,隐居伏处而有所不为。 唐 杜甫 《戏寄崔评事表侄苏五表弟韦大少府诸侄》诗:“隐豹深愁雨,潜龙故起云。”
《漢語大詞典》:隐雾(隱霧)
谓隐遁待时。 唐 钱起 《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 尧皇 未登极,此地曾隐雾。”参见“ 隐豹 ”。
分類:隐遁待时
《漢語大詞典》:隐豹(隱豹)
汉 刘向 列女传·陶答子妻:“ 答子 治 陶 三年,名誉不兴,家富三倍,其妻数諫不用……‘妾闻 南山 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犬彘不择食,以肥其身,坐而须死耳。’”后因以“隐豹”比喻爱惜其身,隐居伏处而有所不为。 唐 杜甫 《戏寄崔评事表侄苏五表弟韦大少府诸侄》诗:“隐豹深愁雨,潜龙故起云。”
《國語辭典》:雾豹(霧豹)  拼音:wù bào
汉朝陶答子为官三年而富,其妻以「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劝其韬光养晦,隐迹全身。典出汉。刘向《列女传。卷二。陶答子妻》。后比喻贤士隐居不仕。唐。白居易 与元九书:「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宋。苏轼 次韵王震诗:「携文过我治平间,雾豹当时始一斑。」也作「南山隐豹」、「南山雾豹」。
《漢語大詞典》:雾隐(霧隱)
谓退藏避害。 唐 薛能 《孔雀》诗:“曾处嶂中真雾隐,每过庭下似春来。” 宋 叶适 《罗袁州文集序》:“蔚豹之泽必雾隐,孔鸞之舞必日中。” 元 王恽 《李相师诗》:“雾隐云驤虎豹文,眼中歷歷説承恩。”参见“ 雾豹 ”。
分類:退藏避害
《國語辭典》:雾豹(霧豹)  拼音:wù bào
汉朝陶答子为官三年而富,其妻以「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劝其韬光养晦,隐迹全身。典出汉。刘向《列女传。卷二。陶答子妻》。后比喻贤士隐居不仕。唐。白居易 与元九书:「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宋。苏轼 次韵王震诗:「携文过我治平间,雾豹当时始一斑。」也作「南山隐豹」、「南山雾豹」。
《漢語大詞典》:雾雨(霧雨)
(1).雾和雨。《楚辞·大招》:“雾雨淫淫,白皓胶只。” 王逸 注:“言大海之涯,多雾恶气,天常甚雨,如注壅水。”汉书·邹阳传:“臣闻交龙襄首奋翼,则浮云出流,雾雨咸集。” 唐 韩愈 《洞庭阻风赠张十一署》诗:“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
(2).指连绵不绝的雨。 宋 苏辙 《九日阴雨不止病中把酒示诸子》诗之一:“旱久翻成雾雨灾,老人腹疾强啣杯。”
(3).蒙蒙细雨。 唐 温庭筠 《阳春曲》:“霏霏雾雨杏花天,帘外春威著罗幕。” 宋 陆游 《冬日感兴》诗:“雾雨天昏曀,陂湖地阻深。” 元 王恽 《夜宿朝元阁下》诗:“炎歊似杀赤熛怒,雾雨漫成玄豹章。”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三四回:“但见丛莽塞径,老樾蔽天,雾雨冥冥,瘴烟幂幂。”
(4).谓隐居。 前蜀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雾雨十年同隐遁,风雷何日振沉潜。”参见“ 雾豹 ”。
《國語辭典》:雾豹(霧豹)  拼音:wù bào
汉朝陶答子为官三年而富,其妻以「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劝其韬光养晦,隐迹全身。典出汉。刘向《列女传。卷二。陶答子妻》。后比喻贤士隐居不仕。唐。白居易 与元九书:「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宋。苏轼 次韵王震诗:「携文过我治平间,雾豹当时始一斑。」也作「南山隐豹」、「南山雾豹」。
《國語辭典》:管鲍(管鮑)  拼音:guǎn bào
管仲与其好友鲍叔牙。比喻深厚的友谊。晋。傅咸〈感别赋〉:「悦朋友之攸摄,慕管鲍之遐踪。」
《國語辭典》:买山(買山)  拼音:mǎi shān
购买山地田舍。比喻归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唐。温庭筠 春日访李十四处士诗:「谁言有策堪经世,自是无钱可买山。」
《漢語大詞典》:买山钱(買山錢)
为隐居而购买山林所需的钱。 唐 刘禹锡 《酬乐天闲卧见忆》诗:“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流徙分途》:“我那老爷呵,官居清白,无有买山钱。” 清 赵翼 《园居》诗之一:“必待买山钱,始慰栖巖志。”参见“ 买山 ”。
《國語辭典》:买山(買山)  拼音:mǎi shān
购买山地田舍。比喻归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唐。温庭筠 春日访李十四处士诗:「谁言有策堪经世,自是无钱可买山。」
《漢語大詞典》:买山隐(買山隱)
谓退隐。 宋 朱熹 《水调歌头·次袁仲机韵》词:“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只恐买山隐,却要鍊丹成。” 清 金农 《怀人绝句》之二十:“闻説休粮买山隐,白髭鬚称罢官人。”参见“ 买山 ”。
分類:退隐
《國語辭典》:买山(買山)  拼音:mǎi shān
购买山地田舍。比喻归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唐。温庭筠 春日访李十四处士诗:「谁言有策堪经世,自是无钱可买山。」
《漢語大詞典》:剑头炊(劍頭炊)
形容处境危殆。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次復作危语。 桓 曰:‘矛头淅米剑头炊。’”
分類:处境危殆
《國語辭典》:投鞭  拼音:tóu biān
军队士兵众多。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词:「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态。」《幼学琼林。卷一。武职类》:「苻坚自誇将广,投鞭可以断流。」
《國語辭典》:投鞭断流(投鞭斷流)  拼音:tóu biān duàn liú
东晋时,前秦苻坚打算大规模进侵,石越以东晋有长江天险阻隔,不宜兴兵。苻坚却说:「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典出《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后比喻军队众多,兵力强大。
《國語辭典》:投鞭断流(投鞭斷流)  拼音:tóu biān duàn liú
东晋时,前秦苻坚打算大规模进侵,石越以东晋有长江天险阻隔,不宜兴兵。苻坚却说:「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典出《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后比喻军队众多,兵力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