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灯 → 镫灯”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867,分58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典故
萤灯
同剪灯语
新凉灯火
灯下锦
长门灯悄
犀灯
灯火楼台近元宵
一灯传立雪
灯花报喜
灯花喜
灯假贫女
短擎灯(又作:短檠灯)
儿女灯前
风灯零乱
腹为灯
典故
武子窗
 
借余光
 
囊悬
  
对萤
 
惜馀光
 
戏萤
 
拾流萤
  
拾萤读书
 
收萤光
 
收萤慕车
 
放萤
 
映书
 
案头萤
  
流萤聚书
 
照书
 
照书萤
 
照露萤
 
窗萤
 
练囊不照
 
翠囊
  
胤萤
 
临书卷
  
萤席
    
萤灯
   
萤聚
 
读书聚萤
 
读书萤
 
车胤囊萤
 
露萤清夜照书卷

相关人物
车胤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识鉴〉~408~
车胤父作南平郡功曹,太守王胡之避司马无忌之难,置郡于酆阴。是时胤十馀岁,胡之每出,尝于篱中见而异焉。谓胤父曰:「此儿当致高名。」后游集,恒命之。胤长,又为桓宣武所知。清通于多士之世,官至选曹尚书。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曰:「胤字武子,南平人。父育,为郡主簿。太守王胡之有知人识,裁见,谓其父曰:『此儿当成卿门户,宜资令学问。』胤就业恭勤,博览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继日焉。及长,风姿美劭,机悟敏率。桓温在荆州取为从事,一岁至治中。胤既博学多闻,又善于激赏,当时每有盛坐,胤必同之,皆云:『无车公不乐。』太傅谢公游集之日,开筵以待之。累迁丹阳尹、护军将军、吏部尚书。」
《晋书》卷八十三〈车胤列传〉~277~
车胤字武子,南平人也。曾祖浚,吴会稽太守。父育,郡主簿。太守王胡之名知人,见胤于童幼之中,谓胤父曰:「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及长,风姿美劭,机悟敏速,甚有乡曲之誉。桓温在荆州,辟为从事,以辩识义理深重之。引为主簿,稍迁别驾、征西长史,遂显于朝廷。时惟胤与吴隐之以寒素博学知名于世。又善于赏会,当时每有盛坐而胤不在,皆云:「无车公不乐。」谢安游集之日,辄开筵待之。
《艺文类聚》卷九十七〈鳞介部下、虫豸部 ·虫豸部·萤火〉~685~
《续晋阳秋》曰: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

简释

读书萤:喻勤学苦读。唐杜甫《题郑十八著作丈》:“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干死读书萤。”


例句

东堂桂欲空,犹有收萤光。 于濆 感怀

囊疏萤易透,锥钝股多坑。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

放萤去,不须留,聚吋少年今白头。青云杳渺不可亲,开囊欲放增馀怨。 刘言史 放萤怨

爱尔持照书,临书叹吾道。 司马扎 感萤

昔时书案上,频把作囊悬。 周繇 咏萤

只合沧洲钓与耕,忽依萤烛愧功成。 徐夤 自咏十韵

萤焰烧心雪眼劳,未逢佳梦见三刀。 李咸用 赠友弟

秋萤短焰难盈案,邻烛馀光不满行。 李咸用 赠陈望尧

日下徒推鹤,天涯正对萤。 李商隐 奉安国大师兼简子蒙

枕寒庄蝶去,窗冷胤萤销。 李商隐 秋日晚思

次兄一生能苦节,夏聚流萤冬映雪。 李渤 喜弟淑再至为长歌

俊健如生猱,肯拾蓬中萤。 李贺 申胡子觱篥歌

久贫惊早雁,多病放残萤。 杜牧 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

积学萤尝聚,微词凤早吞。 杜牧 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

客来洗粉黛,日暮拾流萤。 杜甫 奉酬薜十二丈判官见赠

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杜甫 萤火

无复随高凤,空馀泣聚萤。 杜甫 赠翰林张四学士

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乾死读书萤。 杜甫 题郑十八著作虔

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 王维 清如玉壶冰

鲲海已知劳鹤使,萤窗不那梦霓旌。 罗邺 献池州庾员外

人心未肯抛膻蚁,弟子依前学聚萤。 裴铏 题文翁石室

萤聚帐中人已去,鹤离台上月空圆。 郑立之 哭林杰

勤苦流萤信,吁嗟宿燕知。 郑谷 投时相十韵

皇明如照隐,愿及聚萤人。 郑辕 清明日赐百僚新火

云阴留墨沼,萤影傍华编。 钱起 和刘七读书

毕事驱传马,安居守窗萤。 韩愈 答张彻

应怜萤聚夜,瞻望及东邻。 韩浚 清明日赐百僚新火

下帷如不倦,当解惜馀光。 骆宾王 秋萤

一生徒羡鱼,四十犹聚萤。 高适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

江海呼穷鸟,诗书问聚萤。 高适 留上李右相

风意犹忆瑟,萤光乍近书。 鲍溶 过薛舍人旧隐

金屋玉堂开照睡,岂知萤雪有深功。 齐己

典故
共剪西窗烛
 
剪烛西窗
 
剪西窗炬
 
剪西窗烛
 
同剪灯语
  
烛刻西窗钓
 
画烛共剪
 
西楼剪烛
 
西窗停烛
  
西窗夜雨
 
西窗对烛
 
西窗雨


《全唐诗》卷五百三十九〈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典故
新凉灯火
 
映污渠
 
无根潦
 
襟裾牛马汝
 
鞭蛆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一〈符读书城南〉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三十骨骼【案:音格。】成,乃一龙一猪。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馀。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锄。不见三公后,寒饥出无驴。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畬。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
典故  
回织别离字
 
寄书织锦
 
思锦字
 
挑锦字
 
机上回文
  
灯下锦
 
璇玑断肠图
 
相思字
 
秦川窦氏妻
 
秦川织锦机
 
秦川锦
 
窦家锦字
  
窦闺织妇
 
红丝织字
 
缄锦字
  
织锦人
  
织锦回文诗
 
织锦妻
 
织锦新诗
 
苏氏锦
 
裁诗挑锦
 
解织宜名蕙
 
诗字锦
 
诗织锦梭
 
锦中文
 
锦妇机中字
  
锦字回文
  
锦字梭
 
锦意
  
锦纹
 
锦纹织
 
锦织回鸾
 
鸳机寄锦
 
鸳机锦字
 
鸳纹

相关人物
苏若兰


《晋书》卷九十六〈列女列传·窦滔妻苏氏〉~2523~
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悽惋,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录。
《昭明文选》卷十六〈赋辛·哀伤·别赋〉~754~
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唐·李善注引〈纤锦回文诗序〉曰:「窦韬秦州,被徙沙漠,其妻苏氏。秦州临去别苏,誓不更娶,至沙漠便娶妇,苏氏织锦端中,作此回文诗以赠之。符国时人也。」
《太平御览》卷五百二十〈宗亲部十·夫妻〉~2496~
崔鸿《前秦录》曰:「秦州刺史窦滔妻,彭城令苏道之女,有才学,织锦制回文诗,以赎夫罪。」

简释

织锦回文:喻妻子之书信或情书。亦指妇女的诗文佳作。唐李白《代赠远》:“织锦作短文,肠随回文结。”


例句

曾寄锦书无限意,塞鸿何事不归来。 刘兼 征妇怨

锦字织成添别恨,关河万里路悠悠。 刘沧 寄远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刘长卿 赋得

管纤银字咽,梭密锦书匀。 吴融 和韩致光侍郎无题三首十四韵之一

解织宜名蕙,能歌合姓秦。 吴融 和韩致光侍郎无题三首十四韵之三

织锦犹未成,蛩声入罗幕。 崔国辅 怨词二首之二

江海几时传锦字,风尘不觉化缁衣。 崔峒 赠窦十九

莫讶相如献赋迟,锦书谁道泪沾衣。 彭伉 寄妻

手爇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生尘。 施肩吾 望夫词

团扇辞恩宠,回文赠苦辛。 李峤 倡妇行

扇中纨素制,机上锦纹回。 李峤

机迥回文巧,绅兼束发新。 李峤

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 李白 久别离

织锦作短书,肠随回文结。 李白 代赠远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李白 乌夜啼

窦闺织妇惭诗句,南国佳人怨锦衾。 李绅 新楼诗二十首城上蔷薇

虽非窦滔妇,锦字已成章。 李频 古意

锦字梭悬壁,琴心月满台。 杜牧 代人作

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频。 杜甫 江月

贝叶欲翻迷锦字,梵声初学误梁尘。 杨郇伯 送妓人出家

锦字窦车骑,胡笳李少卿。 武元衡 石州城

候骑不传箭,回文空上机。 温庭筠 送并州郭书记

遗挂空留壁,回文日复尘。 王维 达奚侍郎夫人寇氏挽词二首

梦绕天山外,愁翻锦字中。 窦巩 少妇词

如今便是征人妇,好织回文寄窦滔。 窦巩 从军别家

闲寻织锦字,醉上看花船。 窦巩 赠萧都官

锦字莫辞连夜织,塞鸿常是到春归。 罗邶 征人

叶下绮窗银烛冷,含啼自草锦中书。 耿湋 古意

帛书秋海断,锦字夜机闲。 郑锡 千里思

锦字回文欲赠君,剑壁层峰自纠纷。 骆宾王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新年堪爱惜,锦字亦珍重。 鲍溶 秋怀五首之三

木叶渐惊年,锦字因络纬。 鲍溶 闻蝉

欲和古诗成窦锦,倍悲秋扇损齐纨。 鲍远 赠远

典故
仙掌月明
 
水多菰米
 
长门灯悄


《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二〈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云际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虽随胡马翩翩去】,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好是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典故
毁犀得螭
 
海上燃犀
 
照幽怪
 
照浊水昏
 
照魑魅
  
燃犀下照
 
燃犀人
 
燃灵犀
 
爨犀船
 
牛渚宵明
  
牛渚燃犀
  
犀惭水府
    
犀灯
 
生犀不敢烧
 
赤帻惊幽渚


《异苑》卷七
晋温峤至牛渚矶,闻水底有音乐之声,水深不可测。传言下多怪物,乃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帻。其夜,梦人谓曰:「与君幽明道阁,何意相照耶?」峤甚恶之,未几卒。
《晋书》卷六十七〈温峤列传〉~795~
朝议将留辅政,峤以导先帝所任,固辞还藩。复以京邑荒残,资用不给,峤借资蓄,具器用,而后旋于武昌。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燬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峤其夜梦人谓己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意甚恶之。峤先有齿疾,至是拔之,因中风,至镇未旬而卒,时年四十二。

简释

爨犀船:咏奇异事物。唐杜甫《覆舟二首》之二:“徒闻斩蚊剑,无复爨犀船。”

典故
传柑宴
 
帕柑传宴
 
柑传天上
 
灯火楼台近元宵


《苏轼诗集·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
〈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其三:「老病行穿万马群,九衢人散月纷纷。归来一盏残灯在,犹有传柑遗细君。」
典故
一灯传立雪
 
少林立雪
 
师门立雪
 
庭雪到腰
 
慧可忍寒
 
大雪庭中呆立
 
立深雪
 
立门外雪
 
相关人物
僧神光
 
僧慧可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五十一〈史传部三〉~29~2~
时有僧神光者。旷达之士也。久居伊洛。博览群书善谈玄理。每叹曰。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近闻。达磨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遥。当造玄境。乃往彼晨夕参承。师常端坐面墙。莫闻诲励。光自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坚立不动。迟明积雪过膝。师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光悲泪曰。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景德传灯录》卷三〈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
十一月二十三日届于洛阳当后魏孝明太和十年也。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时有僧神光者。旷达之士也。久居伊洛。博览群书善谈玄理。每叹曰。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近闻。达磨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遥。当造玄境。乃往彼晨夕参承。师常端坐面墙。莫闻诲励。光自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坚立不动。迟明积雪过膝。师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光悲泪曰。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师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光闻师诲励。潜取利刀自断左臂。置于师前。师知是法器。乃曰。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师遂因与易名曰慧可。
典故
灯花报喜

相关人物
樊哙


《西京杂记》卷三~08~
樊将军哙问陆贾曰:「自古人君皆云受命于天。云有瑞应。岂有是乎?」贾应之曰:「有之。夫目?得酒食。灯火华得钱财。乾鹊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嘉小。既有徵。大亦宜然。故目?则咒之。火华则拜之。乾鹊噪则喂之。蜘蛛集则放之。况天下大宝。人君重位。非天命何以得之哉。瑞者宝也信也。天以宝为信。应人之德故曰瑞应。无天命。无宝信。不可以力取也。」
典故
灯花喜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
「樊将军哙问陆贾曰:『自古人君皆云受命于天,云有瑞应,岂有是乎?』贾应之曰:『有之。夫目?得酒食,灯火华得钱财。」

例句

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 杜甫 独酌成诗

典故
东壁借光
 
照东邻
 
灯假贫女

相关人物
徐吾


汉·刘向《列女传》卷六《辨通传·齐女徐吾》
齐女徐吾者,齐东海上贫妇人也。与邻妇李吾之属会烛,相从夜绩。徐吾最贫,而烛数不属。李吾谓其属曰:「徐吾烛数不属,请无与夜也。」徐吾曰:「是何言与?妾以贫烛不属之故,起常早,息常后,洒埽陈席,以待来者。自与蔽薄,坐常处下。凡为贫烛不属故也。夫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暗,损一人,烛不为明,何爱东壁之馀光,不使贫妾得蒙见哀之?恩长为妾役之事,使诸君常有惠施于妾,不亦可乎!」李吾莫能应,遂复与夜,终无后言。
《智度论》
水行中龙,陆行中象。故荷大法力,比之龙、象。

例句

愿假东壁辉,馀光照贫女。 李白 陈情赠友人

无灯假贫女,有泪沾牛衾。 李群玉 将离澧浦置酒野屿奉怀沈正字昆弟三人联登高第

谁怜一寒士,犹望照东邻。 王濯 清明日赐百僚新火

典故
擎窗学问
 
短擎灯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短灯檠歌〉
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且光。黄帘绿幕朱户闭,风露气入秋堂凉。裁衣寄远泪眼暗,搔头频挑移近床。太学儒生东鲁客,二十辞家来射策。夜书细字缀语言,两目眵【案:音痴。】昏头雪白。此时提携当案前,看书到晓那能眠。一朝富贵还自恣,长檠高张照珠翠。吁嗟世事无不然,墙角君看短檠弃。
典故
儿女灯前
 
弓刀陌上


《宋诗钞·山谷诗钞》
关寒塞雪欲嗣音,燕雁拂天河鲤沈。百书不如一见面,几日归来两慰心。弓刀陌上望行色,儿女灯前语夜深。更怀父子东归得,手种江头柳十寻。
典故
风灯零乱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九〈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二十判官】〉
依沙宿舸船,石濑月娟娟。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晨钟云外湿【晨钟云岸湿】,胜地石堂烟【胜地石堂偏】。柔橹轻鸥外,含凄觉汝贤【含情觉汝贤】。
典故 
腹为灯

相关人物
吕布
 
董卓(字仲颖)


《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传》
吕布劝令进,遂入门。肃以戟刺之,卓衷甲不入,伤臂堕车,顾大呼曰:「吕布何在?」布曰:「有诏讨贼臣。」卓大骂曰:「庸狗敢如是邪!」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主簿田仪及卓仓头前赴其尸,布又杀之。驰赍赦书,以令宫陛内外。士卒皆称万岁,百姓歌舞于道。长安中士女卖其珠玉衣装市酒肉相庆者,填满街肆。使皇甫嵩攻卓弟旻于郿坞,杀其母妻男女,尽灭其族。乃尸卓于市。天时始热,卓素充肥,脂流于地。守尸吏然火置卓脐中,光明达曙,如是积日。

例句

岂思鳞作簟,仍计腹为灯。 李商隐 洞庭鱼

屡断呼韩颈,曾然董卓脐。 李贺 送秦光禄北征

然脐郿坞败,握节汉臣回。 杜甫 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

五方思寄刃,万姓喜然脐。 沈佺期 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

《國語辭典》:囊萤(囊螢)  拼音:náng yíng
晋代车胤家贫,无力购买灯油,于是在囊袋中放入萤火虫,借著萤火所发出的亮光读书。典出《晋书。卷八三。车胤传》。后用来形容在艰困的环境中,勤奋读书。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七出:「古人读书,有囊萤的,趁月亮的。」也作「聚萤」、「车胤囊萤」。
《漢語大詞典》:拾萤(拾螢)
晋 车胤 少时家贫,点不起灯,夏天夜里捉了许多萤火虫,放在囊里,利用萤光读书。见晋书·车胤传。后以“拾萤”喻勤学。 宋 陆游 《秋风曲》:“拾萤读书定何益,投笔取封当努力。”
《國語辭典》:流萤(流螢)  拼音:liú yíng
飞行的萤火虫。唐。杜牧 秋夕诗:「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三国演义》第三回:「正无奈何,忽有流萤千百成群,光芒照耀,只在帝前飞转。」
分類:飞行
《國語辭典》:聚萤(聚螢)  拼音:jù yíng
把许多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著萤火的亮光读书。参见「囊萤」条。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
《國語辭典》:萤光(螢光)  拼音:yíng guāng
某些物体受电磁波或带电粒子照射,吸收能量而放出电磁辐射的过程及现象。如硫化锌被阴极线撞击时,所发出的闪光,称为「萤光」。
《漢語大詞典》:萤影(螢影)
犹萤光。 唐 王维 《班婕妤》诗:“玉窗萤影度,金殿人声絶。” 宋 赵师秀 《太平山读书寄城中诸友》诗:“鐸音山殿静,萤影石池深。”参见“ 萤光 ”。
分類:萤光
《國語辭典》:萤光(螢光)  拼音:yíng guāng
某些物体受电磁波或带电粒子照射,吸收能量而放出电磁辐射的过程及现象。如硫化锌被阴极线撞击时,所发出的闪光,称为「萤光」。
《漢語大詞典》:萤案(螢案)
见“ 萤窗雪案 ”。
《國語辭典》:萤窗雪案(螢窗雪案)  拼音:yíng chuāng xuě àn
比喻勤学苦读。参见「雪案萤窗」条。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暗想小生萤窗雪案,刮垢磨光,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
分類:勤学
《漢語大詞典》:萤焰(螢燄)
犹萤光。 唐 许浑 《秋夕宴李侍御宅》:“蛩声闻鼓歇,萤燄触帘回。”参见“ 萤光 ”。
分類:萤光
《國語辭典》:萤光(螢光)  拼音:yíng guāng
某些物体受电磁波或带电粒子照射,吸收能量而放出电磁辐射的过程及现象。如硫化锌被阴极线撞击时,所发出的闪光,称为「萤光」。
《漢語大詞典》:萤烛(螢燭)
萤火和蜡烛。谓微弱之光。亦喻微力。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萤烛末光,增暉日月。”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 宣尼 入则 少卯 梟,犹震雷骇则鼛鼓咽,朝日出则萤烛幽也。”《晋书·刘颂传》:“臣受詔之日,喜惧交集,益思自竭,用忘其鄙,愿以萤烛,增暉重光。”
《國語辭典》:萤窗(螢窗)  拼音:yíng chuāng
本指晋代时车胤因家境贫穷,无力购买灯油,于是将萤火虫放入囊袋中,利用萤火的亮光来读书的故事。见《晋书。卷八三。车胤传》。后世用以比喻苦读或苦读的环境。唐。许浑 送前东阳于明府由鄂渚归故林诗:「殷勤为谢南溪客,白首萤窗未见招。」亦用为书房的代称。宋。葛胜仲 虞美人。三年曾不窥园树词:「三年曾不窥园树,辛苦萤窗暮。」
《國語辭典》:萤窗雪案(螢窗雪案)  拼音:yíng chuāng xuě àn
比喻勤学苦读。参见「雪案萤窗」条。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暗想小生萤窗雪案,刮垢磨光,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
分類:勤学
《漢語大詞典》:巴山夜雨
中国故事片。上海电影制片厂1980年摄制。叶楠编剧,吴永刚总导演,吴贻弓导演,李志舆、张瑜主演。“文革”期间,女青年刘文英奉命与李彦押解“反革命”诗人秋石搭乘川江轮船。刘文英受同舱五位善良乘客的影响,在李彦的支持下,毅然释放了秋石。
《國語辭典》:西窗剪烛(西窗翦燭)  拼音:xī chuāng jiǎn zhú
与亲友于夜晚聚谈。参见「剪烛西窗」条。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三三出:「待归来细问当年事,有谁念残香冷腻,共话却潦倒西窗剪烛时。」
分類:亲友聚谈
《國語辭典》:飞黄腾踏(飛黃騰踏)  拼音:fēi huáng téng tà
比喻得意于仕途。参见「飞黄腾达」条。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飞黄腾踏去,身到凤凰池。」
《國語辭典》:回文  拼音:huí wén
1.反覆颠倒均能成诵的诗词。也作「回文」。
2.句子的上下两句,词汇相同而词序相反的修辞法。如老子第八十一章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3.回覆的公文。《清平山堂话本。曹伯明错勘赃记》:「解曹伯明并赃物文卷,到府厅交割了,讨了回文自回。」
4.回族的文字。即现行维吾尔文字,用阿拉伯字母书写,自右而左横行,字母有二十八至四十个不等。
《國語辭典》:回文锦(迴文錦)  拼音:huí wén jǐn
织有回文诗的锦帛。南朝梁。萧绎 寒闺诗:「愿织回文锦,因君寄武威。」
分類:回文诗
《漢語大詞典》:机中锦字(機中錦字)
指 晋 窦滔 妻 苏蕙 所作织锦回文《璇玑图》。 滔 仕 苻坚 为 秦州 刺史,获罪远徙流沙, 蕙 作回文七言诗织于锦上以寄 滔 ,辞甚凄楚。 唐 皇甫冉 《春思》诗:“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宋 周邦彦 《氐州第一》词:“坐上琴心,机中锦字,觉最縈怀抱。”
分類:苏蕙苻坚
《漢語大詞典》:窦锦(竇錦)
(1). 晋 窦滔 妻 苏蕙 织锦为回文旋图诗,顺逆回环皆成文,结构精妙。后因以“竇锦”指精妙的诗文。 唐 鲍溶 《赠远》诗:“欲和古诗成 竇 锦,倍悲秋扇损 齐 紈。”
(2).借指 苏蕙 。 清 龚自珍 《水龙吟》词:“啸如 鲁 柱,才如 竇 锦,遇如 班 扇。”参见“ 竇滔妇 ”。
《漢語大詞典》:窦滔妇(竇滔婦)
晋 窦滔 妻 苏蕙 ,字 若兰 。 滔 于 苻坚 时为 秦州 刺史,被徙流沙, 蕙 因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其诗顺逆回环皆成文,结构巧妙而词情凄惋。事见晋书·列女传。后以“竇滔妇”指文思巧妙的才女。 唐 韦縠 《古意》诗:“虽非 竇滔 妇,锦字已成章。”
分類:苏蕙苻坚
《國語辭典》:织锦(織錦)  拼音:zhī jǐn
1.编织锦缎。汉。王充《论衡。程材》:「刺绣之师能缝帷裳,纳缕之工不能织锦。」唐。李白 乌夜啼诗:「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2.用丝、缎交织而成山水、花卉、人物等极精巧的艺术品。以杭州出产者最有名。
3.古人回文诗以锦织成,故称回文诗为「织锦」。《文选。江淹。别赋》:「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
《國語辭典》:织锦回文(織錦迴文)  拼音:zhī jǐn huí wén
晋代窦滔妻苏蕙,因思念丈夫,将所作的回环反覆皆可读的回文诗织在锦锻上,寄给窦滔,以表深情。语本《晋书。卷九六。列女传。窦滔妻苏氏传》:「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后比喻词句优美的佳作。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吟得句儿匀,念得字儿真,咏月新诗,煞强似织锦回文。」也作「回文织锦」。
《國語辭典》:织锦回文(織錦迴文)  拼音:zhī jǐn huí wén
晋代窦滔妻苏蕙,因思念丈夫,将所作的回环反覆皆可读的回文诗织在锦锻上,寄给窦滔,以表深情。语本《晋书。卷九六。列女传。窦滔妻苏氏传》:「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后比喻词句优美的佳作。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吟得句儿匀,念得字儿真,咏月新诗,煞强似织锦回文。」也作「回文织锦」。
《國語辭典》:锦字(錦字)  拼音:jǐn zì
织在锦上的字句。参见「璇玑图」条。后泛指妻子寄给丈夫的书信。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诗:「锦字回文欲赠君,剑壁层峰自纠纷。」唐。李白〈秋浦寄内〉诗:「开鱼得锦字,归问我何如?」亦指优美的诗句。唐。卢照邻 乐府杂诗序:「霜台有暇,文律动于京师,绣服无私,锦字飞于天下。」
分類:华美文辞
《國語辭典》:锦字书(錦字書)  拼音:jǐn zì shū
织在锦上的文书。参见「璇玑图」条。后泛指妻子写给丈夫的书信。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三出:「手帕儿包,头绳儿绕,抵过锦字书多少。」
《國語辭典》:锦字书(錦字書)  拼音:jǐn zì shū
织在锦上的文书。参见「璇玑图」条。后泛指妻子写给丈夫的书信。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三出:「手帕儿包,头绳儿绕,抵过锦字书多少。」
《國語辭典》:锦书(錦書)  拼音:jǐn shū
本指织在锦缎上的文句。参见「璇玑图」条。后泛指华丽的书信。唐。王勃〈七夕赋〉:「上元锦书传宝字,王母琼箱荐金约。」宋。陆游〈钗头凤。红酥手〉词:「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分類:华美文书
《國語辭典》:锦字书(錦字書)  拼音:jǐn zì shū
织在锦上的文书。参见「璇玑图」条。后泛指妻子写给丈夫的书信。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三出:「手帕儿包,头绳儿绕,抵过锦字书多少。」
《國語辭典》:燃犀  拼音:rán xī
烛照明察。参见「燬犀」条。宋。辛弃疾 水龙吟。举头西北浮云词:「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漢語大詞典》:牛渚怪
晋 温峤 在 牛渚矶 燃犀照怪的典故。 宋 王安石 《雨花台》诗:“南上欲穷 牛渚 怪,北寻难忘 草堂 灵。” 宋 陆游 《客怀》诗:“坚坐懒穷 牛渚 怪,倦游何恨 雁门 踦。”参见“ 犀照牛渚 ”。
《漢語大詞典》:犀照牛渚
晋书·温峤传:“﹝ 温嶠 ﹞至 牛渚磯 ,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 嶠 遂燬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 嶠 其夜梦人谓己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意甚恶之。 嶠 先有齿疾,至是拔之,因中风,至镇未旬而卒。”后多用“犀照牛渚”喻洞察幽微。 明 高启 《青丘子歌》:“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 牛渚 万怪呈。”亦省作“ 犀照 ”。 清 袁枚 《黄河秋决闻陕督尹公移节清江寄呈》诗之二:“麈谈立止 黄河 蜀,犀照应愁水府寒。”《世无匹》第六回:“幸各大人犀照高悬,寃情洞见,乞赐超豁。”
分類:洞察幽微
《漢語大詞典》:牛渚犀
比喻用以揭露黑暗或怪异之物。 清 郑鉽 《夜光木歌》:“尔胡不学 牛渚 犀,驱逐鬼怪清鲸鯢。” 清 黄景仁 《登泗上楼》诗:“百灵自掣 龟山 锁,万怪须然 牛渚 犀。”参见“ 犀照牛渚 ”。
《漢語大詞典》:犀照牛渚
晋书·温峤传:“﹝ 温嶠 ﹞至 牛渚磯 ,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 嶠 遂燬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 嶠 其夜梦人谓己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意甚恶之。 嶠 先有齿疾,至是拔之,因中风,至镇未旬而卒。”后多用“犀照牛渚”喻洞察幽微。 明 高启 《青丘子歌》:“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 牛渚 万怪呈。”亦省作“ 犀照 ”。 清 袁枚 《黄河秋决闻陕督尹公移节清江寄呈》诗之二:“麈谈立止 黄河 蜀,犀照应愁水府寒。”《世无匹》第六回:“幸各大人犀照高悬,寃情洞见,乞赐超豁。”
分類:洞察幽微
《漢語大詞典》:犀火
犀角燃烧的火焰。喻锐利的目光。《玉娇梨》第九回:“我小姐这一片爱才心肠可质鬼神,一双识才俊眼犹如犀火。”参见“ 犀照牛渚 ”。
《漢語大詞典》:犀照牛渚
晋书·温峤传:“﹝ 温嶠 ﹞至 牛渚磯 ,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 嶠 遂燬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 嶠 其夜梦人谓己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意甚恶之。 嶠 先有齿疾,至是拔之,因中风,至镇未旬而卒。”后多用“犀照牛渚”喻洞察幽微。 明 高启 《青丘子歌》:“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 牛渚 万怪呈。”亦省作“ 犀照 ”。 清 袁枚 《黄河秋决闻陕督尹公移节清江寄呈》诗之二:“麈谈立止 黄河 蜀,犀照应愁水府寒。”《世无匹》第六回:“幸各大人犀照高悬,寃情洞见,乞赐超豁。”
分類:洞察幽微
《漢語大詞典》:犀焰
犀角燃烧的火焰。 唐 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茧纶牵拨剌,犀焰照澄泓。”参见“ 犀照牛渚 ”。
《漢語大詞典》:犀照牛渚
晋书·温峤传:“﹝ 温嶠 ﹞至 牛渚磯 ,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 嶠 遂燬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 嶠 其夜梦人谓己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意甚恶之。 嶠 先有齿疾,至是拔之,因中风,至镇未旬而卒。”后多用“犀照牛渚”喻洞察幽微。 明 高启 《青丘子歌》:“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 牛渚 万怪呈。”亦省作“ 犀照 ”。 清 袁枚 《黄河秋决闻陕督尹公移节清江寄呈》诗之二:“麈谈立止 黄河 蜀,犀照应愁水府寒。”《世无匹》第六回:“幸各大人犀照高悬,寃情洞见,乞赐超豁。”
分類:洞察幽微
《漢語大詞典》:犀照牛渚
晋书·温峤传:“﹝ 温嶠 ﹞至 牛渚磯 ,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 嶠 遂燬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 嶠 其夜梦人谓己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意甚恶之。 嶠 先有齿疾,至是拔之,因中风,至镇未旬而卒。”后多用“犀照牛渚”喻洞察幽微。 明 高启 《青丘子歌》:“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 牛渚 万怪呈。”亦省作“ 犀照 ”。 清 袁枚 《黄河秋决闻陕督尹公移节清江寄呈》诗之二:“麈谈立止 黄河 蜀,犀照应愁水府寒。”《世无匹》第六回:“幸各大人犀照高悬,寃情洞见,乞赐超豁。”
分類:洞察幽微
《國語辭典》:立雪  拼音:lì xuě
比喻尊敬师长和虔诚向学。参见「程门立雪」条。元。虞集〈回吴先生庆初度启〉:「将车昔念于聚星,就业常容于立雪。」
《漢語大詞典》:短檠灯(短檠燈)
矮架的灯。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对着盏碧荧荧短檠灯,倚着扇冷清清旧幃屏。”
《漢語大詞典》:然脐(然臍)
后汉书·董卓传:“ 吕布 斩 董卓 ,尸之於市。天时始热, 卓 素充肥,脂流於地。守尸吏然火置 卓 脐中,光明达曙。”后以“然脐”为奸佞可悲下场的典实。 唐 杜甫 《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诗:“然脐 郿坞 败,握节 汉 臣回。” 宋 王安石 《和王乐道〈烘虱〉》:“然脐 郿坞 患溢世,焚寳 鹿臺 身易货。” 清 宋琬 《诏狱行》:“神奸脱距竞葅醢,亦有然脐当路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