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枝春雨
 
一笑无颜色
 
三千粉黛
 
分钗半夜
 
动地鼙鼓
 
合金钿
 
回头一笑千娇媚
 
天长地久有时尽
 
太液芙蓉未央柳
 
带雨梨花
 
恩泽初承
 
凭肩私语
 
春雨带梨花
 
梧桐疏雨
 
梧桐秋雨
 
梧桐雨
 
梨花一枝春带雨
  
梨花春带雨
 
梨花枝上雨
  
歌长恨
 
洪都方士
 
海上仙山缥缈
  
玉容寂寞
 
百媚生
 
盟钗一股
 
睡髻偏
 
笳鼓动,渔阳弄
 
粉泪梨花
 
绵绵此恨无尽期
 
股钗还一半
 
花带雨
 
回廊私语
 
金钗信
  
钿盒偷传
 
云栈萦纡
 
惊破霓裳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杨玉环(杨贵妃)


《全唐诗》卷四百三十五〈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青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云鬓花冠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芙蓉帐里暖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閒暇【承欢侍寝无閒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汉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兄弟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尽日君王听不足】。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馀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六军不发知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回首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栈纡登剑阁【云栈栈回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目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水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马嵬坡下尘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苑多秋草【西宫南内多秋草】,宫叶满阶红不扫【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秋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旧枕故衾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临邛方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展转思【为感君王展转恩】,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排云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慌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楼殿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中有一人字玉真】【中有一人名玉妃】,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金阙两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九华帐下梦魂惊】。揽衣推枕起裴回,珠箔银屏逦迤开【珠箔银钩逦迤开】【珠箔银钩迤逦开】【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含情凝涕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回头下问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空持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此恨绵绵无尽期】。
典故
公干伏枕
 
公干握
 
公干沉绵
 
公干病
 
公沉绵
 
病卧漳滨

相关人物
刘桢(字公干)

参考典故
刘桢沈痼


《昭明文选》卷二十三〈诗丙·赠答一·赠五官中郎将四首〉
〈赠五官中郎将四首〉其二:「余婴沈痼疾,窜身清漳滨。自夏涉玄冬,弥旷十馀旬。常恐游岱宗,不复见故人。所亲一何笃?步趾慰我身。」

例句

伏枕嗟公干,归山羡子平。 孟浩然 李氏园林卧疾

众病婴公干,群忧集孝璋。 李端 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因寄元校书

人惭公干卧,频送子牟还。 杜牧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献居守相国崔公兼呈工部刘公

长卿消渴再,公干沈绵屡。 杜甫 送高司直寻封阆州

家甚长卿贫,身多公干病。 武元衡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

更闻公干病,一夜二毛新。 钱起 再得毕侍御书闻巴中卧病

典故 

《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五〈僖公·传二十四年〉~254~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典故
瓜瓞绵绵


《毛诗正义》卷十六之二〈大雅·文王之什·绵〉~545~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未有家室。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亩。自西徂东,周爰执事。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救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乃立皋门,皋门有伉。乃立应门,应门将将。乃立冢土,戎丑攸行。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柞棫拔矣,行道兑矣。混夷骏矣,维其喙矣。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禦侮。汉·毛亨传:「绵绵,不绝貌。瓜,绍也。瓞,瓝也。」
典故 
黄鸟兴


《诗经·小雅·绵蛮序》
《绵蛮》微臣刺乱也,大臣不用仁心,遗忘微贱,不肯饮食教载之,故作是诗也。「绵蛮黄鸟,止于丘阿。道之云远,我劳如何?……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岂敢惮行,畏不能趋。绵蛮黄鸟,止于丘侧,岂敢惮行,畏不能极。」汉·毛氏传:「绵蛮,小鸟貌。」

例句

既哀黄鸟兴,还复白圭诗。 朱湾 咏玉

龙门君夭矫,莺谷我绵蛮。 杜牧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献居守相国崔公兼呈工部刘公

典故

《史记》卷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叔孙通〉~2722~
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徵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于是叔孙通使徵鲁诸生三十馀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遂与所徵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为绵蕞野外。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如淳曰:「置设棉索,为习肄处。蕞谓以茅剪树地为纂位。春秋传曰『置茅蕝』也」。
典故
绵上隐

相关人物
介之推
 
重耳


《春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已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已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晋·杜预注:「西河界休县南有地名绵上。」

典故
绵竹颂

相关人物
刘骜(汉成帝)
 
扬雄


《昭明文选》卷七汉·杨子云(雄)《甘泉赋》
「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唐·李周翰注:「尝作《绵竹颂》,成帝时直宿郎杨庄颂此文,帝曰:『此似相如之文。』庄曰:『非也,此臣邑人扬子云。』帝即召见,拜为黄门侍郎。」

例句

几时绵竹颂,拟荐子虚名。 李商隐 令狐舍人说昨夜西掖玩月因戏赠

《國語辭典》:绵绵(綿綿)  拼音:mián mián
形容连续不绝。《诗经。王风。葛藟》:「绵绵葛藟,在河之浒。」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國語辭典》:缠绵(纏綿)  拼音:chán mián
1.纠结缠绕,无法摆脱。《文选。张载。七哀诗二首之二》:「丘陇日已远,缠绵弥思深。」《红楼梦》第五回:「因近来风流冤孽,缠绵于此处。」
2.绵长久远。晋。干宝 晋纪总论:「故其积基树本,经纬礼俗,节理人情,恤隐民事,如此之缠绵也。」
3.宛转动听。《红楼梦》第九回:「性情体贴,话语缠绵。」
《國語辭典》:连绵(連綿)  拼音:lián mián
连接延续。如:「这曲调反覆连绵,音律美妙,令人有绕梁韵永之感。」唐。李白〈白毫子歌〉:「小山连绵向江开,碧峰巉岩绿水回。」《三国演义》第一○六回:「时值秋雨连绵,一月不止,平地水深三尺,运粮船自潦河口直至襄平城下。」
《漢語大詞典》:柳绵(柳綿,柳緜)
亦作“ 柳棉 ”。柳絮。 唐 李商隐 《临发崇让宅紫薇》诗:“桃綬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 章臺 。” 宋 苏轼 《蝶恋花》词:“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元 钱霖 《清江引》曲:“蛛丝掛柳棉,燕嘴粘花片,啼鶯一声春去远。” 清 朱彝尊 《临江仙》词:“菜甲齐开更敛,柳緜欲起还沉。”
分類:柳絮
《國語辭典》:绵蛮(綿蠻)  拼音:mián mán
1.泛指鸟语。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一会价弄睆睍新腔,一会价学绵蛮妙语。」
2.《诗经。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绵蛮,微臣刺乱也。」或谓微臣苦于行役之诗。首章二句为:「绵蛮黄鸟,止于丘阿。」
《國語辭典》:绵邈(綿邈)  拼音:mián miǎo
悠远。《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年代绵邈,文籍靡传。」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开辟草昧,岁纪绵邈,居今识古,其载籍乎?」
《國語辭典》:绵延(綿延)  拼音:mián yán
连续延长。唐。韦应物〈登西南冈卜居遇雨寻竹浪至沣壖萦带数里清流茂树云物可赏〉诗:「纡曲水分野,绵延稼盈畴。」
《國語辭典》:梨花带雨(梨花帶雨)  拼音:lí huā dài yǔ
形容美女的泪容,有如春天沾著雨的梨花。如:「看她哭得梨花带雨的模样,更惹人怜爱。」《封神演义》第四回:「纣王定睛观看,见妲己乌云叠鬓,杏脸桃腮,浅淡春山,娇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带雨,不亚九天仙女下瑶池,月里嫦娥离玉阙。」
《漢語大詞典》:梨花雨
(1).梨花开放时节的雨水。 宋 孙光宪 《虞美人》词:“红窗寂寂无人语,暗淡梨花雨。” 元 虞集 《答钱翼之》诗:“闭门三月梨花雨,徧写千林柿叶霜。”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棉村丽句:“﹝ 棉村 ﹞《醒》云:‘重门夜静梨花雨,孤馆春寒柳絮风。’”
(2).形容女子泣下如雨的姿容。 宋 欧阳修 《渔家傲》词:“三月芳菲看欲暮,胭脂泪洒梨花雨。” 宋 赵令畤 《商调蝶恋花》鼓词:“弹到离愁凄咽处,絃肠俱断梨花雨。”参见“ 梨花带雨 ”。
《國語辭典》:梨花带雨(梨花帶雨)  拼音:lí huā dài yǔ
形容美女的泪容,有如春天沾著雨的梨花。如:「看她哭得梨花带雨的模样,更惹人怜爱。」《封神演义》第四回:「纣王定睛观看,见妲己乌云叠鬓,杏脸桃腮,浅淡春山,娇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带雨,不亚九天仙女下瑶池,月里嫦娥离玉阙。」
《漢語大詞典》:渔阳鼙鼓(漁陽鼙鼓)
亦作“ 渔阳鞞鼓 ”。 指公元755年 安禄山 于 渔阳 举兵叛 唐 事。鼙鼓,骑兵用的小鼓。语本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渔阳 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后亦用为外族侵略之典。 宋 辛弃疾 《杏花村》词:“ 渔阳 鼙鼓边风急,人在 沈香亭 北。” 明徐复祚《红梨记·忆友》:“山河百二,一朝顿非。轮轂三千,难道寸筹莫出。好一似 渔阳 鼙鼓,霓裳酿胚。” 吴恭亨 《诸将》诗之二:“记谈 好望 风涛险,正及 渔阳 鼙鼓喧。”
《漢語大詞典》:钿合金钗(鈿合金釵)
(1).钿盒和金钗。相传为 唐玄宗 与 杨贵妃 定情之信物。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将去。” 宋 柳永 《二郎神》词:“鈿合金釵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
(2).泛指情人间之信物。 宋 王寀 《蝶恋花》词:“红粉阑干,有箇人相似。鈿合金釵谁与寄。”参见“ 金釵鈿合 ”。
《漢語大詞典》:金钗钿合(金釵鈿合)
金钗和钿合。传说中 唐玄宗 与 杨贵妃 定情的信物。 唐 陈鸿 《长恨歌传》:“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导之;定情之夕,授金釵鈿合以固之。”
《漢語大詞典》:鸿都客(鴻都客)
神仙中人。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临邛 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清 洪升 《长生殿·传概》:“鸿都客引会 广寒宫 ,织女星盟証 长生殿 。” 徐朔方 校注:“鸿都客,神仙中人……鸿都,仙府。”
分類:朔方
《漢語大詞典》:封绵
指 晋文公 为 介子推 封 緜上 田之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晋 侯赏从亡者, 介子推 不言禄,禄亦不及……遂隐而死。 晋 侯求之不获,以 緜上 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后因以“封緜”为功臣未能及时受到封赏的典实。 宋 葛胜仲 《临江仙·席上和呈中散兄及吴令》词:“春风寒食夜,遗恨在封 緜 。”
《國語辭典》:绵上(綿上)  拼音:mián shàng
地名。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相传介之推于该地因隐遁焚身而死,晋文公于是以绵上之田作为其祭田。
《漢語大詞典》:绵蕝(綿蕝)
亦作“緜蕝”。 见“ 绵蕞 ”。
《漢語大詞典》:绵蕞(綿蕞)
亦作“ 绵蕝 ”。亦作“緜蕞”。亦作“緜蕝”。
(1).据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载, 叔孙通 欲为 汉高祖 创立朝仪,使征 鲁 诸生三十馀人, 叔孙通 “遂与所徵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餘人为緜蕞野外”,习肄月馀始成。按,引绳为“緜”,束茅以表位为“蕞”。后因谓制订整顿朝仪典章为“绵蕞”或“绵蕝”。旧唐书·杜鸿渐传:“ 鸿渐 素习帝王陈布之仪,君臣朝见之礼,遂採摭旧仪,绵蕝其事。” 宋 范仲淹 《奏乞两府兼判》:“太常礼院,用歷代之礼,或不谨於典法,随时绵蕝,纲纪寖坏,制度日隳。” 沈砺 《感怀》诗之七:“ 叔孙 绵蕝曾何补, 优孟 衣冠聊解嘲。”
(2).引申指经营创建。 宋 刘克庄 《念奴娇·二和丙寅生日》词:“草堂緜蕝,百年栖託於此。” 梁启超 《复刘古愚山长书》:“海内志士,颇跂息辐集,谓庶有瘳,既为言者所阻,绵蕝未定,遽以輟散。” 汤一鹗 《论裁撤领事裁判权之预备》:“以绵蕞草创,而不求其备。”
(3).借指表率。 唐 皮日休 《移成均博士书》:“洸洸乎,洋洋乎,为诸生之蓍龟,作后来之绵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