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分鹿梦
 
分鹿覆蕉
 
士师分鹿
 
梦中得鹿
 
梦中案鹿
 
梦中蕉鹿
 
梦蕉鹿
 
梦里士师
   
求鹿梦
 
蕉中梦
 
蕉中覆
 
蕉中鹿
 
蕉边梦
 
蕉隍讼
  
蕉鹿梦
 
藏蕉梦
 
惊心蕉鹿
  
鹿蕉讼


《列子集释》卷三〈周穆王篇〉~07~
郑人有薪于野者,偶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鹿邪?讵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梦真邪?」夫曰:「吾据得鹿,何用知彼梦我梦邪?」薪者之归,不厌失鹿。其夜真梦藏之之处,又梦得之之主。爽旦,案所梦而寻得之。遂讼而争之,归之士师。士师曰:「若初真得鹿,妄谓之梦;真梦得鹿,妄谓之实。彼真取若鹿,而与若争鹿。室人又谓梦仞人鹿,无人得鹿。今据有此鹿,请二分之。」以闻郑君。郑君曰:「嘻!士师将复梦分人鹿乎?」访之国相。国相曰:「梦与不梦,臣所不能辨也。欲辨觉梦,唯黄帝孔丘。今亡黄帝孔丘,孰辨之哉?且恂士师之言可也。」
典故
宁问卵完
 
巢倾
 
巢卵
 
无完卵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58~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魏氏春秋》曰:「融对孙权使有讪谤之言,坐弃市。二子方八岁、九岁,融见收,奕端坐不起。左右曰:『而父见执。』二子曰:『安有巢覆而卵不破者哉!』遂俱见杀。」
《后汉书》卷七十〈郑孔荀列传·孔融〉~2279~
初,女年七岁,男年九岁,以其幼弱得全,寄它舍。二子方弈,融被收而不动。左右曰:「父执而不起,何也?」荅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主人有遗肉汁,男渴而饮之。女曰:「今日之祸,岂得久活,何赖知肉味乎?」兄号泣而止。或言于曹操,遂尽杀之。及收至,谓兄曰;「若死者有知,得见父母,岂非至愿!」乃延颈就刑,颜色不变,莫不伤之。
典故
侯芭
 
侯芭守子云
 
侯芭泪
 
问奇
 
问奇字
 
问字谈经
 
问字载酒
 
问字酒
 
尘覆瓿
 
扬子瓿
 
扬雄瓿
 
携壶问字
 
漫酱瓿
 
玄文覆酱
 
知覆瓿
 
蒙酱瓿
  
覆瓿书
  
访子云
 
说奇字
 
载肴问字
 
载肴从学
 
载酒
 
载酒问字
 
酱瓿玄
 
酱缶纸

相关人物
刘棻
 
刘歆
 
扬雄
 
侯芭


《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传下》
赞曰:……雄以病免,复召为大夫。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钜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雄笑而不应。年七十一,天凤五年卒,侯芭为起坟,丧之三年。
《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传〉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及莽篡位,谈说之士用符命称功德获封爵者甚众,雄复不侯,以耆老久次转为大夫,恬于势利乃如是。实好古而乐道,其意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传莫大于论语,作法言;史篇莫善于仓颉,作训纂;箴莫善于虞箴,作州箴;赋莫深于离骚,反而广之;辞莫丽于相如,作四赋:皆斟酌其本,相与放依而驰骋云。用心于内,不求于外,于时人皆曶之;唯刘歆及范逡敬焉,而桓谭以为绝伦。王莽时,刘歆、甄丰皆为上公,莽既以符命自立,即位之后欲绝其原以神前事,而丰子寻、歆子棻复献之。莽诛丰父子,投棻四裔,辞所连及,便收不请。时雄校书天禄阁上,治狱使者来,欲收雄,雄恐不能自免,乃从阁上自投下,几死。莽闻之曰:“雄素不与事,何故在此?”间请问其故,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雄不知情。有诏勿问。然京师为之语曰:“惟寂寞,自投阁;爰清静,作符命。” 雄以病免,复召为大夫。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钜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雄笑而不应。年七十一,天凤五年卒,侯芭为起坟,丧之三年。

简释

玄文覆酱:喻著作高深,无人能懂,或喻毫无价值。唐陆龟蒙《记事诗》:“骏骨正牵盐,玄文终覆瓿。”

问奇字:指从师受业或向人请教。唐韩愈《题张十八所居》:“端来问奇字,为我讲声行。”


例句

拟受太玄今不遇,可怜遗恨似侯芭。 皮日休 屣步访鲁望不遇

莫问盐车骏,谁看酱瓿玄。 陆龟蒙 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

骏骨正牵盐,玄文终覆酱。 陆龟蒙 记事

端来问奇字,为我讲声形。 韩愈 题张十八所居(籍)

典故    
首戴盆


《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列传〉~2725~
迁既被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故人益州刺史任安予迁书,责以古贤臣之义。迁报之曰:……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技,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唐·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头戴盆则不得望天、望天则不得戴盆,事不可兼施。言己方有所造,不暇修人事也。」
《后汉书》卷四十一〈第五钟离宋寒列传·第五伦〉~398~
视事七岁,肃宗初立,擢自远郡,代牟融为司空。帝以明德太后故,尊崇舅氏马廖,兄弟并居职任。廖等倾身交结,冠盖之士争赴趣之。伦以后族过盛,欲令朝廷抑损其权,上疏曰:「……又譬诸外戚曰:『苦身待士,不如为国,戴盆望天,事不两施。』……」
《抱朴子》内篇·卷十二《辨问》
周孔自偶,不信仙道,日月有所不照,圣人有所不知,岂可以圣人所不为,便云天下无仙!是责三光不照覆盆之内也。

例句

自我栖幽谷,逢君翳覆盆。 张九龄 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

丹诚岂分埋幽壤,白日终希照覆盆。 李玖 四大夫同赋

愿借羲皇景,为人照覆盆。 李白 赠宣城赵太守悦

如今归不得,自戴望天盆。 杜牧 忆游朱坡四韵

照胆常悬镜,窥天自戴盆。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

身犹纳履误,情为覆盆伤。 沈佺期 答魑魅代书寄家人

试将生计问蓬根,心委寒灰首戴盆。 罗隐 临川投穆中丞

我亦二十年,直似戴盆行。 聂夷中 客有追叹后时者作诗勉之

白日不得照,戴天如戴盆。 邵谒 送从弟长安下第南归觐亲

典故
前覆辙
  
覆前车
   
蹈前车


《荀子·成相篇》~579~
患难哉!阪为先,圣知不用愚者谋。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不觉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中不上达,蒙掩耳目塞门户。
《韩诗外传》卷五~26~
鄙语曰:「不知为吏,视已成事。」或曰:「前车覆,后车不诫,是以后车覆也。」故夏之所以亡者、而殷为之,殷之所以亡者、而周为之。故殷可以鉴于夏,而周可以鉴于殷。诗曰:「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例句

瑶台既灭夏,琼室复陨汤。覆车世不悟,秦氏兴阿房。 吴筠 览古十四首之三

覆车虽在前,润屋何曾惧。 王贞白 洛阳道

已看覆前车,未见易后轮。 薛据 古兴

后车宁见前车覆,今日难忘昨日忧。 郑谷 渭阳楼闲望

谁将覆辙询长策,愿把棼丝属老成。 韩偓 有瞩

典故
动金瓯
 
名姓动金瓯
 
名姓在金瓯
 
名覆金瓯
 
玉字金瓯
 
金瓯姓字
 
金瓯将相
 
金瓯覆字
 
金瓯亲卜
 
香名覆瓯

相关人物
崔琳
 
李隆基(唐玄宗)


《新唐书》卷一百九〈崔义玄列传·(孙)崔琳〉~4098~
其群从数十人,自兴宁里谒大明宫,冠盖驺哄相望。每岁时宴于家,以一榻置笏,犹重积其上。琳与弟太子詹事圭、光禄卿瑶俱列棨戟,世号「三戟崔家」。开元、天宝间,中外宗属无缌麻丧。初,玄宗每命相,皆先书其名,一日书琳等名,覆以金瓯,会太子入,帝谓曰:「此宰相名,若自意之,谁乎?即中,且赐酒。」太子曰:「非崔琳、卢从愿乎?」帝曰:「然。」赐太子酒。时两人有宰相望,帝欲相之数矣,以族大,恐附离者众,卒不用。
《唐语林》卷三〈夙慧〉~307~
玄宗善八分书,将命相,皆先以御札书其名于案上。会太子入侍,上以金瓯覆其名以告之,曰:「此宰相名也,汝庸知其谁?即射中,赐若卮酒。」肃宗拜而称曰:「非崔琳、卢从愿乎!」上曰:「然。」因举瓯以示,乃赐卮酒。是时琳与从愿皆有宰相望,上倚为相者数矣,竟以宗族蕃盛,附托者众,不能用之。
典故 
公冶非罪
 
翻车粟
 
覆车粟
 
通鸟语

相关人物
扬宣


《论语注疏·公冶长》~4~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义疏》
公冶长从卫还鲁,行至二界上,闻鸟相呼,往清溪食死人肉。须臾见一老妪当道而哭,冶长问之,妪曰:「儿前日出行,于今不反,当是已死,亡不知所在。」冶长曰:「向闻鸟相呼往清溪食肉,恐是妪儿也。」妪往看,即得其儿也,已死。妪即告村司,村司问妪从何得知之,妪曰:「见冶长道如此。」村官曰:「冶长不杀人,何缘知之?」囚录冶长付狱。主问:「冶长何以杀人?」冶长曰:「解鸟语,不杀人。」主曰:「当试之,若必解鸟语,便相放也。若不解,当令偿死。」驻冶长在狱六十日。卒日有雀子缘狱栅上,相呼啧啧雀雀,冶长含笑。吏启主:「冶长笑雀语,是似解鸟语。」主教问冶长,雀何所道而笑之?冶长曰:「雀鸣啧啧雀雀,白莲水边有车翻覆黍粟,牡牛折角,收敛不尽,相呼往啄。」狱主未信,遣人往看,果如其言。后又解猪及燕语,屡验,于是得放。
《艺文类聚》卷九十
《益部耆旧传》曰:扬宣为河内太守,行县,有群雀鸣桑树上。宣谓吏曰「前有覆车粟,此雀相随,欲往食之。」行数里,果如其言。

例句

耻涉太行险,羞营覆车粟。 李白 空城雀

典故
手翻覆
  
翻覆手
  
覆手云雨
 
相关人物
尉他(南越王)
 
陆贾


《史记》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陆贾〉~2697~
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他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他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他魋结箕倨见陆生。陆生因进说他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在真定。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唯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羽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彊。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略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閒,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彊于此。汉诚闻之,掘烧王先人冢,夷灭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则越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

例句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杜甫 贫交行

典故
反覆成云雨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贫交行〉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典故
相关人物
孔融


《世说新语》上卷上《言语》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魏氏春秋》曰:「融对孙权使有讪谤之言,坐弃市。二子方八岁、九岁,融见收,奕棋端坐不起。左右曰:『而父见执。』二子曰:『安有巢覆而卵不破者哉!』遂俱见杀。」

例句

覆巢破卵方堪惧,取次梧桐凤且栖。 李咸用 寄题从兄坤载村居

典故

《礼记·中庸》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东汉·郑玄注:「帱,亦覆也。」

例句

三辟咸肆宥,众生均覆焘。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庙堂有贤相,爱遇均覆焘。 韩愈 荐士

典故
覆篑成山


《论语·子罕》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宋·邢禀疏:「篑,土笼也。」

例句

莫言贫贱长可欺,覆篑成山当有时。 李颀 别梁锽

典故
覆蛇龙


《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983~
是时平阳主寡居,当用列侯尚主。主与左右议长安中列侯可为夫者,皆言大将军可。主笑曰:「此出吾家,常使令骑从我出入耳,柰何用为夫乎?」左右侍御者曰:「今大将军姊为皇后,三子为侯,富贵振动天下,主何以易之乎?」于是主乃许之。言之皇后,令白之武帝,乃诏卫将军尚平阳公主焉。褚先生曰:丈夫龙变。传曰:「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家化为国,不变其姓。」丈夫当时富贵,百恶灭除,光耀荣华,贫贱之时何足累之哉!

《后汉书》卷六十九《何进传》
苗谓进曰:「始共从南阳来,俱以贫贱,依省内以致贵富。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且与省内和也。」

例句

金杯倒覆难收水,玉轸倾敧懒续弦。 刘损 愤惋诗三首之一

金盆已覆难收水,玉轸长抛不续弦。 刘禹锡 怀妓之一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李白 妾薄命

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难重回。 李白 白头吟

非同覆水应收得,只问仙郎有意无。 王福娘 问棨诗

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 骆宾王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典故

《周易》卷五《鼎卦》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唐·孔颖达疏:「餗,糁也,八珍之膳,鼎之实也。」

例句

覆餗非无谓,奢华事每详。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漢語大詞典》:梦鹿(夢鹿)
《列子·周穆王》载 郑 人获鹿,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事。后人用此典多表示世事如同梦幻。 宋 黄庭坚 《次韵吉老十小诗》之六:“佳人斗南北,美酒玉东西,梦鹿分真鹿,无鷄应木鷄。” 明 文徵明 《赵丽卿侍御邀游冶城》诗:“有客樽前谈梦鹿,何人天际慕飞鸿。”参见“ 梦蕉 ”。
分類:藏之
《漢語大詞典》:梦蕉(夢蕉)
列子·周穆王:“ 郑 人有薪於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薪者之归,不厌失鹿,其夜真梦藏之之处,又梦得之之主,爽旦案所梦而寻得之,遂讼而争之,归之士师。士师曰:‘若初真得鹿,妄谓之梦;真梦得鹿,妄谓之实。’”后以“梦蕉”比喻人生为变幻莫测的梦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休遗恨霸图销歇, 王 谢 飘零!但 南朝 繁华已烬,梦蕉何事重醒?”
《漢語大詞典》:得鹿
(1).列子·周穆王:“ 郑 人有薪於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之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鹿邪?詎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梦真邪?’”后遂以“得鹿”指虚幻的人世富贵。 宋 陆游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之七:“谁知叹亡羊,但喜有得鹿。”
(2).史记·淮阴侯列传:“ 秦 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文选·班彪〈王命论〉》“至比天下於逐鹿” 李善 注引六韬:“取天下若逐野鹿,得鹿,天下共分其肉。”后以“得鹿”比喻取得天下。 唐 温庭筠 《经五丈原》诗:“下国 卧龙 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漢語大詞典》:蕉鹿
列子·周穆王:“ 郑 人有薪於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蕉,通“ 樵 ”。后以“蕉鹿”指梦幻。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呈南涧》词:“笑年来,蕉鹿梦,画蛇杯。” 元 贡师泰 《寄静庵上人》诗:“世事同蕉鹿,人心类棘猴。” 清 黄景仁 《满江红·赠王桐巢》词:“蕉鹿几番惊往事,关山若箇常年少。” 廖仲恺 《念奴娇》词:“梦觉沧江蕉鹿幻,惟向天南凝盼。”参见“ 覆鹿 ”。
分類:梦幻
《漢語大詞典》:覆鹿
见“ 覆鹿寻蕉 ”。
《漢語大詞典》:鹿梦(鹿夢)
列子·周穆王载, 春秋 时, 郑国 樵夫打死一只鹿,怕被别人看见,就把它藏在坑中,盖上蕉叶,后来他去取鹿时,忘了所藏的地方,于是就以为是一场梦。后以“鹿梦”比喻得失荣辱如梦幻。 清 钱学纶 《语新》卷下:“﹝ 李遇滨 ﹞北上考得教习,行将就选,一旦中寒卒死於道,向日夫荣妻贵之冀,竟同鹿梦。” 蔡寅 《瞻园次渐庵韵》:“一代园林归鹿梦,百年风月付鹃魂。”
《漢語大詞典》:破巢完卵
见“ 破巢餘卵 ”。
《國語辭典》:覆巢无完卵(覆巢無完卵)  拼音:fù cháo wú wán luǎn
比喻整体一旦倾覆,个体也无法倖存。参见「覆巢之下无完卵」条。
《國語辭典》:覆瓿  拼音:fù pǒu
汉扬雄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刘歆观之,告诉扬雄,天下学者尚不能通晓《易经》,又如何能了解太玄,恐怕后人要拿来盖酱缸。典出《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后比喻论著不受人重视。清。王鹏运 摸鱼子。莽风尘雅音寥落词:「文章事,覆瓿代薪朝暮,新声那辨钟缶?」也作「覆酱瓿」。
《國語辭典》:覆酱瓿(覆醬瓿)  拼音:fù jiàng pǒu
比喻论著不受人重视。参见「覆瓿」条。清。黄遵宪 杂感诗之三:「但念废弃后,巧拙同泯泯,欲求覆酱瓿,已难拾灰烬。」
《國語辭典》:覆盆  拼音:fù pén
1.比喻沉冤莫白,申诉无门。参见「覆盘」条。唐。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诗:「愿借羲皇景,为人照覆盆。」《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何况公庭之上,岂能尽照覆盆?」
2.比喻雨势急暴,倾盆而下。《佩文韵府。卷一三下。元韵》引祝简〈夏雨〉诗:「电掣雷轰雨覆盆,晚来枕箪颇宜人。」
《國語辭典》:覆酱瓿(覆醬瓿)  拼音:fù jiàng pǒu
比喻论著不受人重视。参见「覆瓿」条。清。黄遵宪 杂感诗之三:「但念废弃后,巧拙同泯泯,欲求覆酱瓿,已难拾灰烬。」
《漢語大詞典》:戴盆
(1).将盆覆戴在头上。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子可谓戴盆以仰望,不睹七曜之炳粲。”参见“ 戴盆望天 ”。
(2).犹覆盆。喻冤屈难伸。 清 钮琇 觚賸·惠士陈言:“戴盆之寃莫雪,甘就死而投渊。”
分類:覆盆冤屈
《國語辭典》:戴盆望天  拼音:dài pén wàng tiān
头上戴著盆子,想看天而看不成。比喻行动与目的相违背,则愿望绝不能达到。《后汉书。卷四一。第五伦传》:「苦身待士,不如为国。戴盆望天,事不两施。」《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
分類:错误
《國語辭典》:戴盆望天  拼音:dài pén wàng tiān
头上戴著盆子,想看天而看不成。比喻行动与目的相违背,则愿望绝不能达到。《后汉书。卷四一。第五伦传》:「苦身待士,不如为国。戴盆望天,事不两施。」《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
分類:错误
《漢語大詞典》:望天盆
比喻事不可为。语出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僕以为戴盆何以望天?” 唐 杜牧 《忆游朱坡》诗:“於今归不得,自戴望天盆。”
《國語辭典》:覆盆  拼音:fù pén
1.比喻沉冤莫白,申诉无门。参见「覆盘」条。唐。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诗:「愿借羲皇景,为人照覆盆。」《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何况公庭之上,岂能尽照覆盆?」
2.比喻雨势急暴,倾盆而下。《佩文韵府。卷一三下。元韵》引祝简〈夏雨〉诗:「电掣雷轰雨覆盆,晚来枕箪颇宜人。」
《國語辭典》:前车之鉴(前車之鑑)  拼音:qián jū zhī jiàn
比喻可以作为后人借镜的失败经验或教训。如:「把上次失败当作前车之鉴,你就可以有更多成功的机会了。」
《國語辭典》:前车之鉴(前車之鑒)  拼音:qián jū zhī jiàn
前人的失败,可作为后人的借镜。参见「前车覆,后车戒」条。《镜花缘》第九八回:「武五思命人把阳衍、章芹、文萁、文菘四个尸首送到文营,并劝文芸、章荭『早早收兵;若再执迷不醒,这四人就是前车之鉴。』」《文明小史》第四八回:「无奈经办的人,一再失信于民,遂令全国民心涣散,以后再要筹款,人人有前车之鉴,不得不视为畏途。」
《國語辭典》:覆车(覆車)  拼音:fù chē
1.翻车。比喻事情败坏。《周礼。冬官考工记。辀人》:「既克其登,其覆车也必易。」《史记。卷七一。樗里子甘茂列传。甘茂》:「禽困覆车,公破韩,辱公仲,公仲收国复事秦,自以为必可以封。」南朝宋。裴骃。集解:「譬禽兽得困急,犹能抵触倾覆人车。」晋。潘岳〈西征赋〉:「酒池鉴于商辛,追覆车而不寤。」
2.比喻失败的教训。《后汉书。卷四八。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翟酺》:「然禄去公室,政移私门,覆车重寻,宁无摧折。」宋。司马光 三月晦日登丰州故城诗:「满川战骨知谁罪,深属来人戒覆车。」
3.捕鸟工具。《尔雅。释器》:「罦,覆车也。」晋。郭璞。注:「今之翻车也,有两辕,中施罥以捕鸟。」《说郛。卷一○七。解鸟语经》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宣谓吏曰:『前有覆车,此雀相随欲往食。』行数里,果有覆车。」
《國語辭典》:覆辙(覆轍)  拼音:fù chè
翻过车的道路。比喻曾经失败的做法,足为后人鉴戒。如:「重蹈覆辙」。《大宋宣和遗事。贞集》:「寇迫而不彻䌽山,恐妨行乐。此宣和之覆辙可戒也。」
《漢語大詞典》:公冶罪
《论语·公冶长》:“子谓 公冶长 ,‘可妻也。虽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后因以“公冶罪”为无辜而见罪的典实。 宋 苏舜钦 《寒夜十六韵笑子履见寄》:“念昔罹忧患,唯君共苦辛。漂流数千里,会合十餘旬。各閔伤弓翼,聊同煦沫鳞。谁知 公冶 罪,众笑 伯龙 贪。”
分類:无辜典实
《漢語大詞典》:翻手
翻转手掌。形容时光迅速或处事轻便。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春菜》:“生葅入汤翻手成,芼以薑橙夸缕抹。”《七国春秋平话》卷中:“你是好汉,有将才,敢对阵相持?交我去取些小兵,来阵上捉你,如翻手耳。” 明 何景明 《相逢行赠孙从一》诗:“眼底相看已壮龄,世间万事真翻手。”《三国演义》第三回:“﹝ 鲁肃 ﹞曰:‘功在翻手之间,公不肯为耳。’”
《國語辭典》:翻云覆雨(翻雲覆雨)  拼音:fān yún fù yǔ
1.比喻反覆无常。宋。黄机〈木兰花慢。问功名何处〉词:「世事翻云覆雨,满怀何止离忧。」元。乔孟符《扬州梦》第四折:「你不合打凤牢笼,翻云覆雨,陷人坑阱。」也作「覆雨翻云」。
2.形容男女间床笫之事。
《國語辭典》:覆雨翻云(覆雨翻雲)  拼音:fù yǔ fān yún
比喻反覆无常。明。吴伟业〈银泉山〉诗:「覆雨翻云四十年,专房共辇承恩顾。」也作「翻云覆雨」。
《國語辭典》:覆巢破卵  拼音:fù cháo pò luǎn
比喻整体一旦倾覆,个体也无法倖存。参见「覆巢之下无完卵」条。《三国志。卷六一。吴书。陆凯传》:「邪臣在位,贤哲隐藏,百姓业业,天下苦之,是以遂有覆巢破卵之忧。」
《漢語大詞典》:覆焘(覆燾)
见“ 覆幬 ”。
《國語辭典》:覆帱(覆幬)  拼音:fù dào
覆盖。《后汉书。卷四三。朱晖传》:「故夫天不崇大,则覆帱不广;地不深厚,则载物不博;人不敦厖,则道数不远。」
《國語辭典》:覆水难收(覆水難收)  拼音:fù shuǐ nán shōu
已经泼出去的水很难收回。典源一说为姜太公妻马氏因不堪贫而求去,直到姜太公富贵又来求合,太公取水泼地,叫她取回。事见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八。心坚穿石覆水难收》;一说为汉朱买臣未当官时,家贫卖柴度日,其妻求去,后得官,却求复婚,朱泼一盆水,如他收得回来,才允婚。但典故来源不明,而后人多据此传说编为戏剧和小说。后比喻离异的夫妻很难再复合或既定的事实很难再改变。宋。张孝祥 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后词:「念璧月长亏,玉簪中断,覆水难收。」也作「反水不收」、「水覆难收」。
分類:定局挽回
《國語辭典》:覆餗  拼音:fù sù
鼎足折断,食物从鼎里倾倒出来。比喻不胜重任而败事。晋。刘琨〈谢拜大将军都督并州表〉:「俯惧折鼎,虑在覆餗。」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自悲负乘,坐致覆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