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白楼赏


《世说新语》中卷下《赏誉》
孙兴公、许玄度共在白楼亭,共商略先往名达。林公既非所关,听讫云:「二贤故自有才情。」

例句

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 陈子昂 夏日游晖上人房

典故
报赏焦头
   
曲突不见宾
  
曲突烂鹅
 
焦烂客
  
烂额收功
  
移突
 
谋曲突

相关人物
徐福(西汉)


《淮南子》卷十六〈说山训〉~528~
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夫至巧不用剑,善闭者不用关楗。淳于髡之告失火者,此其类。汉·高诱注:「淳于髡齐人也,告其邻,突将失火,使曲突徙薪,邻人不从。后竟失火,言者不为功,救火者焦头烂额为上客。」
《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列传·霍光〉~2958~
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馀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燋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上乃赐福帛十疋,后以为郎。

简释

徙薪:喻深谋远虑。唐李商隐《失题》:“拯溺休规步,防虞要徙薪。”


例句

曲突徙薪人不会,海边今作钓鱼翁。 杜牧 李给事中敏二首

典故
一笑无秦帝
 
仲连逃海
 
仲连逃海上
 
却秦
 
却赏
 
耻帝秦
 
海见鲁连心
 
沧海难追
 
终挠赵帝秦
 
谈笑却秦军
 
跳东海
 
蹈东海
  
蹈沧州
 
蹈沧海
 
适赵解纷
  
鲁连归
 
鲁连解围
  
鲁连遗风

相关人物
鲁仲连


《战国策》卷二十〈赵策·秦围赵之邯郸〉
秦围赵之邯郸。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湣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以齐故。今齐湣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柰何?」平原君曰:「胜也何敢言事!前亡四十万之众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鲁仲连曰:「吾始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梁客新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平原君曰:「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先生。」平原君遂见新垣衍曰:「东国有鲁仲连先生者,今其人在此,胜请为绍介,交之于将军。」新垣衍曰:「吾闻鲁仲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衍人臣也,使事有职,吾不愿见鲁仲连先生。」平原君曰:「胜既已泄之矣。」新垣衍许诺。鲁连见新垣衍而无言。新垣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观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也,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鲁仲连曰:「世以鲍焦为无从颂而死者,皆非也。众人不知,则为一身。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其后二十馀年,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馀,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书曰:「……」燕将见鲁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聊城乱,田单遂屠聊城。归而言鲁连,欲爵之。鲁连逃隐于海上,曰:「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史记》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鲁仲连〉
于是新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出,不敢复言帝秦。」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军,秦军遂引而去。于是平原君欲封鲁连,鲁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简释

蹈海:指不畏强敌,宁死不屈。唐李白《送岑徵君归鸣皋山》:“蹈海宁受赏,还山非问津。”


例句

莫学仲连逃海上,田单空愧取聊城。 刘长卿 送卢侍御赴河北

谁云秦军众,摧却鲁连舌。 李白 别鲁颂

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李白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哭何苦而救楚,笑何夸而却秦。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

鲁连所以蹈东海,古往今来称达人。 李颀 行路难

知爱鲁连归海上,肯令王剪在频阳。 杨巨源 赠张将军

适赵非解纷,游燕往无说。 高适 赠别王十七管记

鲁连未必蹈沧海,应见麒麟新画图。 鲍溶 淮南卧病闻李相夷简移军山阴以靖东寇感激之下因抒长句

典故
公瑾见误
 
周郎一顾
 
周郎尚不知
 
周郎知曲误
 
周郎知音
 
周郎识曲
 
周郎赏
 
周郎醉眼
  
周郎顾曲
 
回头顾曲
 
小误回头
 
待一顾
 
微笑周郎
 
忆周郎
 
恋红牙
 
曲误不须顾
 
畏周郎
 
知音周郎
 
觅周郎
 
误曲
 
赏音稀
 
顾周
 
顾曲中误
 
顾曲人
  
顾曲多情
 
一顾周郎
 
曲误试周郎
 
误新声试周郎
 
误顾
 
相关人物
周瑜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周瑜传〉~265~
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简释

周郎顾:咏乐曲或知音。唐李端《听筝》:“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例句

周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刘禹锡 纥那曲二首

惭和周郎应见顾,感知大造竟无穷。 刘耕 和主司王起

坐中知密顾,微笑是周郎。 张祜 觱篥

惭将多误曲,今日献周郎。 李端 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因寄元校书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李端 听筝

顾盼何曾因误曲,殷勤终是感知音。 杨巨源 冬夜陪丘侍御先辈听崔校书弹琴

周郎如赏羡,莫使滞芳晨。 欧阳衮 听郢客歌阳春白雪

识曲遇周郎,知音荷宗伯。 湛贲 伏览吕侍郎丘员外旧题十三代祖历山草堂诗因书记事

不应令曲误,持此试周郎。 王绩 咏妓

一曲新声惨画堂,可能心事忆周郎。 薛能 赠韦氏歌人二首

周郎怀抱好知音,常爱山僧物外心。 贯休 酬张相公见寄

典故
倒著接䍦
  
山公上马
  
山公坐池
 
山公延宾客
 
山公游赏
  
山公行处
  
山公饮
 
山太守
 
山简
 
山翁倒载
 
山翁醉
 
巾倒戴
 
接䍦倒
 
接䍦倾倒
 
白接䍦
 
笑问并州儿葛
 
笑马上葛僵
 
举鞭问
 
葛强
  
相关人物
山简


《晋书》卷四十三《山涛传》附《山简传》
山简字季伦。平雅有父风。与嵇绍、刘谟等齐名。迁尚书。出为征南将军。……简优游卒岁,唯酒是耽。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童儿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茗艼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䍦。举鞭向葛彊:『何如并州儿?』」彊家在并州,简爱将也。
《晋书》卷四十三〈山涛列传·山简〉~228~
简字季伦。性温雅,有父风,年二十馀,涛不之知也。简叹曰:「吾年几三十,而不为家公所知!」后与谯国嵇绍、沛郡刘谟、弘农杨准齐名。初为太子舍人,累迁太子庶子、黄门郎,出为青州刺史。徵拜侍中,顷之,转尚书。历镇军将军、荆州刺史,领南蛮校尉,不行,复拜尚书。光熙初,转吏部尚书。永嘉初,出为雍州刺史、镇西将军。徵为尚书左仆射,领吏部。简欲令朝臣各举所知,以广得才之路。上疏曰:「臣以为自古兴替,实在官人;苟得其才,则无物不理。书言『知人则哲,惟帝难之』。唐虞之盛,元恺登庸;周室之隆,济济多士。秦汉已来,风雅渐丧。至于后汉,女君临朝,尊官大位,出于阿保,斯乱之始也。是以郭泰、许劭之伦,明清议于草野;陈蕃、李固之徒,守忠节于朝廷。然后君臣名节,古今遗典,可得而言。自初平之元,讫于建安之末,三十年中,万姓流散,死亡略尽,斯乱之极也。世祖武皇帝应天顺人,受禅于魏,泰始之初,躬亲万机,佐命之臣,咸皆率职。时黄门侍郎王恂、庾纯始于太极东堂听政,评尚书奏事,多论刑狱,不论选举。臣以为不先所难,而辨其所易。陛下初临万国,人思尽诚,每于听政之日,命公卿大臣先议选举,各言所见后进俊才、乡邑尤异、才堪任用者,皆以名奏,主者随缺先叙。是爵人于朝,与众共之之义也。」朝廷从之。永嘉三年,出为征南将军、都督荆湘交广四州诸军事、假节,镇襄阳。于时四方寇乱,天下分崩,王威不振,朝野危惧。简优游卒岁,唯酒是耽。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童儿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茗艼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䍦。举鞭向葛彊:『何如并州儿?』」彊家在并州,简爱将也。

简释

山公醉:咏醉酒或醉态。唐李白《襄阳歌》:“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如泥。”

葛强:指跟随自己的爱将。唐杜甫《清明》:“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例句

不辞便学山公醉,花下无人作主人。 令狐楚 三月晦日会李员外座中频以老大不醉见讥因有此赠

谁知靖节当时事,空学狂歌倒载回。 元凛 九日对酒

今日山公旧宾主,知君不负帝城春。 刘禹锡 送李庚先辈赴选

荀令园林好,山公游赏频。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亲仁郭家花下即事见寄

山公念旧偏知我,今日因君泪满衣。 吕温 道州送戴简处士往贺州谒杨侍郎

兴阑巾倒戴,山公下习池。 周彦晖 晦日重宴

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强游。 孟浩然 九日怀襄阳

山公来取醉,时唱接䍦歌。 孟浩然 宴荣二山池

山公能饮酒,居士好弹筝。 孟浩然 张七及辛大见寻南亭醉作

叔子神如在,山公兴未阑。 孟浩然 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

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岑参 登凉州尹台寺

山公醉不醉,问取葛彊知。 岑参 与鲜于庶子泛汉江

萧散林亭晚,倒载欲还家。 弓嗣初 晦日宴高氏林亭

且同山简醉,倒载莫褰帷。 张登 上巳泛舟得迟字

酒客逢山简,诗人得谢公。 张继 华州夜宴庾侍御宅

昔日接䍦倒,今我葛巾翻。 张说 翻著葛巾呈赵尹

山简醉来歌一曲,参差笑杀郢中儿。 张谓 春园家宴

今朝偶得高阳伴,从放山翁醉似泥。 张贲 奉和袭美题褚家林亭

当时不敢辞先醉,误逐群公倒载还。 戴叔伦 奉酬卢端公饮后赠诸公见示之作

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 李商隐 九日

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 李白 岘山怀古

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 李白 江夏赠韦南陵冰

临醉谢葛强,山公欲倒鞭。 李白 留别广陵诸公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李白 秋浦歌十七首

山公欲上马,笑杀襄阳儿。 李白 襄阳曲四首

山公醉酒时,酩酊襄阳下。 李白 襄阳曲四首

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 李白 襄阳歌

昨日东楼醉,还应倒接䍦。 李白 鲁中都东楼醉起作

山公不可遇,谁与访高阳。 李百药 王师渡汉水经襄阳

时追山简兴,本自习家流。 李益 送襄阳李尚书

谢公留赏山公唤,知入笙歌阿那朋。 李郢 上元日寄湖杭二从事

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䍦。 李郢 南池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 杜牧 九日齐安登高

爱酒晋山简,能诗何水曹。 杜甫 北邻

苏侯据鞍喜,忽如携葛强。 杜甫 壮游

终思一酩酊,净扫雁池头。 杜甫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之二

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杜甫 清明

戏假霜威促山简,须成一醉习池回。 杜甫 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

移樽劝山简,头白恐风寒。 杜甫 王竟携酒高亦同过共用寒字

池要山简马,月净庾公楼。 杜甫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

荆州爱山简,吾醉亦长歌。 杜甫 章梓州水亭

空醉山翁酒,遥怜似葛强。 杜甫 送田四弟将军将夔州柏中函命起居江陵节度阳城郡王卫公幕

不用投车辖,甘从倒载还。 权德舆 过张监阁老宅对酒奉酬见赠

莫辞倒载吟归去,看欲东山又吐茵。 段成式 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

山翁醉后如相忆,羽扇清樽我自知。 温庭筠 题友人池亭

自是山公兴,谁令下士知。 独孤及 李卿东池夜宴得池字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王维 汉江临泛

不蹶不惊行步稳,最宜山简醉中骑。 白居易 公垂尚书以白马见寄光洁稳善以诗谢之

山简醉高阳,唯闻倒接䍦。岂如公今日,馀力兼有之。 白居易 裴侍中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三十六韵见赠猥蒙征和才拙词繁辄广为五百言以伸酬献

人人尽道堪图画,枉遣山翁醉习池。 罗邺 凤州北楼

好继马卿归故里,况闻山简在襄阳。 罗隐 送沈先辈归送上嘉礼

客散山公醉,风高月满城。 许浑 陪王尚书泛舟莲池

山公仰尔延宾客,好傍春风次第开。 赵嘏 花园即事呈常中丞

始知山简绕,频向习家池。 郑昈 落花

却惭身外牵缨冕,未胜杯前倒接䍦。 钱起 山中酬杨补阙见过

不学山公醉,将何自解颐。 韦庄 春暮

陈遵已投辖,山公正坐池。 韩仲宣 晦日重宴

兴洽林亭晚,方还倒载车。 高绍 晦日宴高氏林亭

山简愧兼诸郡命,郑玄惭秉六经权。 黄滔 奉和翁文尧员外文秀光贤昼锦之什

典故
吟絮
 
堆盐
  
撒盐飞絮
  
拟盐句
  
散盐飞絮
 
柳絮才高
 
柳絮联章
 
柳花篇
 
絮因风
 
缘风絮韫
 
咏留飞絮
 
咏絮才
 
咏雪妹
 
谢女咏雪
 
谢女雪飞香
 
谢女题诗
 
谢家幽赏
 
谢家拟絮
   
谢家飞絮
 
谢庭吟诗
 
谢庭争道絮因风
 
谢庭诗咏
 
谢庭赏
 
谢庭赏雪
 
谢庭飞絮
 
谢庭飞雪
 
谢氏六出花
  
赋雪
 
赋雪词
 
起风飞柳
 
道蕴诗
 
道韫
 
道韫清芬
 
道韫咏雪
 
雪夜诗成
 
雪比撒盐
 
雪比盐
 
雪絮因风
 
雪絮彫章
 
雪里题诗
 
雪阵春絮乱
 
风絮谢娘
 
风絮韫
 
盐牵谢女才
  
盐絮家风

相关人物
谢安
 
谢道韫


《世说新语》上卷上《言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南朝梁·刘孝标注:「胡儿,谢朗小字也。」
《晋书》卷九十六〈列女列传·王凝之妻谢氏〉~256~
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聪识有才辩。叔父安尝问:「毛诗何句最佳?」道韫称:「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安谓有雅人深致。又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

例句

谢家争拟絮,越岭误惊梅。 令狐楚 省中直夜对雪寄李师素侍郎

萦回谢女题诗笔,点缀陶公漉酒巾。 刘禹锡 柳絮

雪里题诗偏见赏,林间饮酒独令随。 司空曙 下第日书情寄上叔父

柳絮联章敏,椒花属思清。 吴融 个人三十韵

谢家咏雪徒相比,吹落庭前便作泥。 姚合 杨柳枝词五首之四

长爱谢家能咏雪,今朝见雪亦狂歌。 徐凝 喜雪

玄冥借与三冬景,谢氏输他六出花。 徐夤 梅花

雪句岂须徵柳絮,粉腮应恨帖梅妆。 徐夤 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

兰亭宴罢方回去,雪夜诗成道韫归。 李商隐 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

联辞虽许谢,和曲本惭巴。 李商隐 喜雪

咏留飞絮后,歌唱落梅前。 李商隐 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乐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遂作忆雪又作残雪诗各一百言以寄情于游旧忆雪

今日春光太漂荡,谢家轻絮沈郎钱。 李商隐 江东

也曾飞絮谢家庭,从此风流别有名。 李山甫 柳十首之七

麻引诗人兴,盐牵谢女才。 李绅 登禹庙回降雪五言二十韵

雪满中庭月映林,谢家幽赏在瑶琴。 杨巨源 冬夜陪丘侍御先辈听崔校书弹琴

招邀菊酒会,属和柳花篇。 权德舆 和九日从杨氏姊游

谢家兴咏日,汉将出师年。 皇甫冉 和朝郎中杨子玩雪寄山阴严维

称觞阮林下,赋雪谢庭幽。 卢僎 稍秋晓坐阁遇舟东下扬州即事寄上族父江阳令

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 卢纶 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尔投赠

闻道只因嘲落絮,何曾得似杜红儿。 罗虬 比红儿诗之六十六

今日谢庭飞白雪,巴歌不复旧阳春。 薛涛 酬文使君

道蕴诗传丽,相如赋骋才。 许浑 和宾客相国咏雪

今朝谢家兴,几处郢歌传。 钱起 省中对雪寄元判官拾遗昆季

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花咏散盐。 韦庄 冬日长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

拟盐吟旧句,授简慕前规。 韩愈 喜雪献裴尚书

谢庭赏方逸,袁扉掩未开。 骆宾王 寓居洛滨对雪忆谢二

典故
一时四美
   
四美难并
 
乐事难并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昭明文选》卷三十续〈诗庚·杂拟上·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并序〉~432~
建安末,余时在邺宫,朝游夕宴,究欢愉之极。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今昆弟友朋,二三诸彦,共尽之矣。古来此娱,书籍未见,何者?楚襄王时有宋玉、唐景,梁孝王时有邹、枚、严、马,游者美矣,而其主不文;汉武帝徐乐诸才,备应对之能,而雄猜多忌,岂获晤言之适?不诬方将,庶必贤于今日尔。岁月如流,零落将尽,撰文怀人,感往增怆。
《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一〈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846~2~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遥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淩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盼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典故
介子焚山
 
介推焚死
 
士甘焚死
 
怨句识之推
 
焚介子
  
焚山林
 
逃赏介推

相关人物
介之推


《庄子集释》卷九下〈杂篇·盗蹠〉~998~
世之所谓贤士,伯夷叔齐。伯夷叔齐辞孤竹之君而饿死于首阳之山,骨肉不葬。鲍焦饰行非世,抱木而死。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此六子者,无异于磔犬流豕操瓢而乞者,皆离名轻死,不念本养寿命者也。
《荆楚岁时记》第一部〈宝颜堂秘笈本〉~342~
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琴操》曰、晋文公与介子绥俱亡,子绥割股以啖文公,文公复国,子绥独无所得,子绥作龙蛇之歌而隐。文公求之不肯出,乃燔左右木,子绥抱木而死。文公哀之,令人五月五日,不得举火。又周举《移书》及魏武《明罚令》、陆翙《邺中记》,并云寒食断火,起于子推,《琴操》所云子绥即推也。又云五月五日,与今有异,皆因流俗所传。据《左传》及《史记》,并无介推被焚之事。周礼司烜氏,「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注云「为季春将出火也。」今寒食准节气,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然则禁火,盖周之旧制也。
《新序·节士》~247~
晋文公反,酌士大夫酒,召咎犯而将之,召艾陵而相之,授田百万。介子推无爵齿而就位,觞三行,介子推奉觞而起曰:「有龙缫缫,将失其所,有蛇从之,周流天下,龙既入深渊,得其安所,蛇脂尽乾,独不得甘雨,此何谓也?」文公曰:「嘻!是寡人之过也。吾为子爵,与待旦之朝也;吾为子田,与河东阳之间。」介子推曰:「推闻君子之道,谒而得位,道士不居也;争而得财,廉士不受也。」文公曰:「使我得反国者,子也,吾将以成子之名。」介子推曰:「推闻君子之道,为人子而不能成其父者,则不敢当其后;为人臣而不见察于其君者,则不敢立于其朝,然推亦无索于天下矣。」遂去而之介山之上。文公使人求之不得,为之避寝三月,号呼期年。诗曰:「逝将去汝,适彼乐郊,谁之永号。」此之谓也。文公待之不肯出,求之不能得,以谓焚其山宜出,及焚其山,遂不出而焚死。
典故  
炙背人
 
负喧
 
负喧思献
 
负喧赏


《列子集释》卷七〈杨朱篇〉~237~
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
《昭明文选》卷四十三〈书下·与山巨源绝交书〉~929~
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愿足下勿似之。

例句

杖藜寻晚巷,炙背近墙暄。 杜甫

炙背可以献天子,美芹由来知野人。 杜甫 赤甲

弊庐道室虽邻近,自乐冬阳炙背闲。 贾岛 赠温观主

故老未曾忘炙背,何人终拟问苞茅。 韩偓 有感

典故
兔园留寒
 
兔园旧赏
 
兔苑宾
 
召邹生
 
延枚
 
延枚叟
   
梁园客
 
梁园密雪
 
梁园宾客
 
梁园赋
 
梁园赋雪
 
梁园霰
 
梁王会
 
梁王雪下
 
梁苑客
 
梁苑邹枚
  
相如逞才
 
赋雪
 
雪满梁园
 
雪销酒尽
 
高会梁园

相关人物
刘武(梁孝王)
 
司马相如
 
邹阳
 
枚乘


《西京杂记》卷二
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曜华之宫。筑兔园。园中有百灵山。山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又有雁池池间有鹤洲凫渚。其诸宫观相连延亘数十里。奇果异树瑰禽怪兽毕备。主日与宫人宾客弋钓其中。
《昭明文选》卷十三〈赋庚·物色·雪赋〉
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云繁。梁王不悦,游于兔园。乃置旨酒,命宾友。召邹生,延枚叟。俄而微霰零,密雪下。王乃歌北风于卫诗,咏南山于周雅。授简于司马大夫,曰:「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侔色揣称,为寡人赋之。」相如于是避席而起,逡巡而揖。曰:「臣闻雪宫建于东国,雪山峙于西域。岐昌发咏于来思,姬满申歌于黄竹。曹风以麻衣比色,楚谣以幽兰俪曲。盈尺则呈瑞于丰年,袤丈则表沴于阴德。雪之时义远矣哉!请言其始。……践霜雪之交积,怜枝叶之相违。驰遥思于千里,愿接手而同归。」邹阳闻之,懑然心服。有怀妍唱,敬接末曲。于是乃作而赋积雪之歌。歌曰:携佳人兮披重幄,援绮衾兮坐芳缛。燎薰炉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又续而为白雪之歌。歌曰:曲既扬兮酒既陈,朱颜酡兮思自亲。愿低帷以昵枕,念解佩而褫绅。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君宁见阶上之白雪,岂鲜耀于阳春。歌卒。王乃寻绎吟玩,抚览扼腕。顾谓枚叔,起而为乱。

简释

延枚:指延集宾客。唐李商隐《忆雪》:“预约延枚酒,虚乘访戴船。”

授简:指奉命吟诗作赋。唐杜甫《又作此奉卫王》:“白头授简焉能赋,愧似相如为大夫。”

梁苑客:指有才华的宾客。唐李白《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

梁苑雪:咏文人赏雪赋诗之雅事。唐韦庄《代书寄马》:“鬃白似披梁苑雪,颈肥如扑杏园花。”


例句

孙室临书幌,梁园泛酒杯。 令狐楚 省中直夜对雪寄李师素侍郎

有客怀兔园,吟诗绕城内。 曹邺 贺雪寄本府尚书

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 李白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 李白 淮海对雪赠傅霭

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 李白 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

扫梁园之群英,振大雅于东洛。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

怀哉梁苑客,思作剡溪游。 李群玉 腊夜雪霁月彩交光开阁临轩竟睡不得命家仆吹笙数曲独引一壶奉寄江陵副使杜中丞

白头授简焉能赋,愧似相如为大夫。 杜甫 又作此奉卫王

谢安舟楫风还起,梁苑池台雪欲飞。 杜甫 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之二

立马望东道,白云满梁园。 韦应物 送李十四山东游

鬃白似披梁苑雪,颈肥如扑杏园花。 韦庄 代书寄马

八韵赋吟梁苑雪,六铢衣惹杏园风。 韦庄 送福州王先辈南归

拟盐吟旧句,授简慕前规。 韩愈 喜雪献裴尚书

莫恋兔园留看雪,已乘骢马合凌霜。 黄滔 寄越从事林嵩侍御

歌扬郢路谁同听,声洒梁园客共闻。 齐己 贺雪

典故
和戎赏魏
 
歌钟重锡

相关人物
魏绛


《春秋左传·襄公十一年》
郑人赂晋侯以师悝、师触、师蠲、广车、軘车淳十五乘,甲兵备。凡兵车百乘,歌钟二肆,及其镈磬,女乐二八。晋侯以乐之半赐魏绛,曰:「子教寡人和诸戎狄,以正诸华。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请与子乐之。」
《国语》卷十三《晋语七》
公锡魏绛女乐一八,歌钟一肆。

例句

和戎因赏魏,定远莫辞班。 张说 送郑大夫惟忠从公主入蕃

歌钟期重锡,拜手落花春。 杜审言 送高郎中北使

典故
怜神骏
 
支公怜神骏
  
支遁青骊
 
支遁鹰
  
神骏赏
 
鹰想支公

相关人物
僧支遁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22~
支道林常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支曰:「贫道重其神骏。」
《建康实录》卷八
《许玄度集》曰:「遁字道林,常隐剡东山,不游人事,好养鹰马,而不乘放,人或讥之,遁曰:『贫道重其神骏』。」
典故
梦应麒麟
 
天上瑞麟
 
天上石麒麟
  
天上麟
 
志公赏麒麟
 
玉麟堕地
 
玉麟天上谪见
 
玉麟行地
 
石麟天堕
 
麒麟降自天

相关人物
徐陵


《陈书》卷二十六〈徐陵列传〉~325~
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人也。祖超之,齐郁林太守,梁员外散骑常侍。父摛,梁戎昭将军、太子左卫率,赠侍中、太子詹事,谥贞子。母臧氏,尝梦五色云化而为凤,集左肩上,已而诞陵焉。时宝志上人者,世称其有道,陵年数岁,家人携以候之,宝志手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光宅惠云法师每嗟陵早成就,谓之颜回。八岁,能属文。十二,通庄老义。既长,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

例句

黄祖不怜鹦鹉客,志公偏赏麒麟儿。 李山甫 赴举别所知

天上麒麟时一下,人间不独有徐陵。 杜牧 赠李秀才

渥洼汗血种,天上麒麟儿。 杜甫 和江陵宋大少府暮春雨后同诸公及舍弟宴书斋

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 杜甫 徐卿二子歌

脱俗文章笑鹦鹉,凌云头角压麒麟。 殷文圭 贺同年第三人刘先辈咸辟命

典故
赏从

相关人物
重耳


《春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晋侯赏从亡者。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
晋国复而文公得归。夏,迎夫人于秦,秦所与文公妻者卒为夫人。秦送三千人为卫,以备晋乱。 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

例句

世祖修高庙,文公赏从臣。 杜甫 寄张二十山人彪三十韵

赏从频峨冕,殊私再直庐。 杜甫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德叙怀斐然之作三十韵

典故
赏朱虚

相关人物
刘章
 
刘肥(齐悼惠王)
 
刘恒(汉文帝)


《史记》卷五十二《齐悼惠王世家》
城阳景王章,齐悼惠王子,以朱虚侯与大臣共诛诸吕,而章身首先斩相国吕王产于未央宫。孝文帝既立,益封章二千户,赐金千斤。孝文二年,以齐之城阳郡立章为城阳王。立二年卒,子喜立,是为共王。

例句

事殊迎代邸,喜异赏朱虚。 杜甫 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

《漢語大詞典》:徙薪
见“ 徙薪曲突 ”。
《漢語大詞典》:徙薪曲突
搬开灶旁柴禾,将直的烟囱改成弯的。本谓预防火灾。后亦比喻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汉书·霍光传:“人为 徐生 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於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於上行,馀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今 茂陵 徐福 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絶之。乡使 福 説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 福 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髮灼烂之右。’”事又见《淮南子·说山训》 高诱 注,谓乃 淳于髠 事。 晋 葛洪 抱朴子·知止:“徙薪曲突於方炽之火,纚舟弭檝於衝风之前。” 清 林则徐 《和嶰翁祀灶原韵》:“徙薪曲突付一叹,踞觚听者休相瞋。” 柳亚子 《怀人三截》诗:“徙薪曲突终何济?烂额焦头已上卿。”亦省作“ 徙薪 ”。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勿惮徙薪之烦,以省焦烂之费。” 唐 权德舆 《读〈穀梁传〉》:“吾嘉徙薪智,祸乱何由生。” 清 秋瑾 《精卫石》弹词:“大家协力图保守,他年方是早徙薪。”
《漢語大詞典》:曲突
(1).指烟囱。 晋 张协 《杂诗》之十:“里无曲突烟,路无行轮声。”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圜堵常闭,曲突无烟。” 清 蒋廷锡 《六荒诗·柴荒》:“八口望曲突,嗷嗷叹枵腹。”
(2).见“ 曲突徙薪 ”。
分類:烟囱
《國語辭典》:曲突徙薪  拼音:qū tú xǐ xīn
比喻事先采取措施,以防患未然。参见「枉突徙薪」条。《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夫救焚者,销之于曲突徙薪之时者易为力。」明。屠隆《䌽毫记》第九出:「念隐忧漆室效葵倾,鉴先几曲突徙薪情。」
《國語辭典》:曲突徙薪  拼音:qū tú xǐ xīn
比喻事先采取措施,以防患未然。参见「枉突徙薪」条。《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夫救焚者,销之于曲突徙薪之时者易为力。」明。屠隆《䌽毫记》第九出:「念隐忧漆室效葵倾,鉴先几曲突徙薪情。」
《國語辭典》:焦头烂额(焦頭爛額)  拼音:jiāo tóu làn é
比喻做事困苦疲劳的样子。参见「燋头烂额」条。《大宋宣和遗事。贞集》:「迨其势焰薰灼,则焦头烂额而不可救矣。」《三国演义》第四○回:「到四更时分,人困马乏,军士大半焦头烂额。」
《國語辭典》:烂额焦头(爛額焦頭)  拼音:làn é jiāo tóu
十分窘迫难堪或困苦疲劳。见「燋头烂额」条。如:「同学们为了准备期末考试,忙得烂额焦头。」唐。卢肇 海潮赋后序:「而又烂额焦头,方思马褐,捉襟见肘,久困牛衣。」《东周列国志》第三六回:「官人遇火者,烂额焦头,逢兵者,伤肢损体,哀哭之声,耳不忍闻。」
《國語辭典》:蹈海  拼音:dào hǎi
1.投海、跳海。晋。陆机 演连珠五○首之四八:「是以吞纵之强,不能反蹈海之志。」
2.航海。比喻危险。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较之往时蹈海之危,固已万万。」
《漢語大詞典》:鲁连子(魯連子)
见“ 鲁连 ”。
《國語辭典》:鲁连(魯連)  拼音:lǔ lián
战国时齐人鲁仲连。参见「鲁仲连」条。
《國語辭典》:鲁连蹈海(魯連蹈海)  拼音:lǔ lián dào hǎi
鲁仲连是战国时齐人,周游列国到赵国时,正逢秦兵围赵都邯郸。魏王因惧秦而派辛垣衍劝说赵王尊秦为帝。鲁仲连和他激辩,并义正词严的表示:宁愿跳海而死,也不做暴秦的臣民。典出《战国策。赵策三》。后比喻宁死也不受强敌屈辱的节操。清。吴伟业〈东莱行〉:「鲁连蹈海非求名,鸱夷一舸宁逃生。」
《國語辭典》:鲁连(魯連)  拼音:lǔ lián
战国时齐人鲁仲连。参见「鲁仲连」条。
《漢語大詞典》:周郎顾(周郎顧)
语出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瑜 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闕误, 瑜 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謡曰:‘曲有误, 周郎 顾。’”后用为精于音乐者善辨音律的典故。 唐 李端 《听筝》诗:“欲得 周郎 顾,时时误拂絃。” 宋 周必大 《点绛唇·赠歌者小琼》词:“见了还非,重理《霓裳》舞。虽无误,几年一遇,莫讶 周郎 顾。” 明 陈所闻 《金落索·代赠皖城王姬》曲:“芙蓉竟不如,燕子还相妒。梟梟新声,未许 周郎 顾。”
《國語辭典》:顾曲周郎(顧曲周郎)  拼音:gù qǔ zhōu láng
三国时代周瑜精通音律,就算是在喝了酒的情况之下,也能精确的指出曲律上错误的故事。典出《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传》。后多用以比喻知音。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三出:「你有这柄桃花扇,少不得个顾曲周郎;难道青春守寡,竟做个入月嫦娥不成?」
《國語辭典》:顾曲(顧曲)  拼音:gù qǔ
欣赏音乐或戏曲。参见「顾曲周郎」条。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出:「一片红󷵕铺地,此乃顾曲之所。」
《國語辭典》:顾曲(顧曲)  拼音:gù qǔ
欣赏音乐或戏曲。参见「顾曲周郎」条。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出:「一片红󷵕铺地,此乃顾曲之所。」
《漢語大詞典》:倒载(倒載)
倒卧车中。亦谓沉醉之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山季伦 为 荆州 ,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日暮倒载归,茗艼无所知。’” 唐 段成式 《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莫辞倒载吟归去,看欲东山又吐茵。” 宋 司马光 《和吴省副梅花半开招凭由张司封饮》:“从车贮酒传呼出,侧弁簪花倒载迴。”
见“ 倒载干戈 ”。
《國語辭典》:倒载干戈(倒載干戈)  拼音:dào zài gān gē
将武器收藏起来,不再打仗。《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也作「倒置干戈」。
《漢語大詞典》:山公倒载(山公倒載)
谓醉酒后躺倒在车上。形容烂醉不醒。 唐 白居易 《酬裴相公题兴化小池见招长句》诗:“ 山公 倒载无妨学, 范蠡 扁舟未要追。” 宋 辛弃疾 《定风波·大醉自诸葛溪亭归》词:“昨夜 山公 倒载归,儿童应笑醉如泥。” 金 元好问 《与张杜饮》诗:“ 山公 倒载羣儿笑, 焦遂 高谈四座惊。”参见“ 山简醉 ”。
《漢語大詞典》:山公兴(山公興)
同“ 山简兴 ”。 唐 独孤及 《李卿东池夜宴得池字》诗:“自是 山公 兴,谁令下士知。”参见“ 山简醉 ”。
《漢語大詞典》:山公醉
同“ 山简醉 ”。 唐 孟浩然 《裴司士见访》诗:“谁道 山公 醉,犹能骑马廻。” 前蜀 韦庄 《春暮》诗:“不学 山公 醉,将何自解颐。”
《國語辭典》:酩酊  拼音:mǐng dǐng
饮酒大醉的样子。唐。杜牧 九日齐山登高诗:「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分類:大醉醉貌
《漢語大詞典》:醉倒山公
典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山季伦 为 荆州 ,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 山公 时一醉,径造 高阳池 ,日莫倒载归,茗艼无所知。’”后以“醉倒山公”形容酒醉。 宋 辛弃疾 《乌夜啼·山行约范廓之不至》词:“江头醉倒 山公 ,月明中。记得昨宵归路、笑儿童。”
分類:酒醉
《漢語大詞典》:撒盐(撒鹽)
(1).喻降雪。典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 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胡儿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唐 元稹 《追封宋若华制》:“ 班妃 ‘裂素’之咏, 谢氏 ‘撒盐’之章。”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时风雨犹未止,想上封正在撒盐飞絮也。雪景之奇,于斯极矣。”
(2).喻飘柳絮。 清 汪如洋 《疏影·赋柳絮》词:“又惹他林下诗情,记起撒盐庭院。”
分類:降雪柳絮
《漢語大詞典》:拟盐(擬鹽)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 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胡儿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后以“拟盐”指咏雪。 唐 韩愈 《喜雪献裴尚书》诗:“拟盐吟旧句,授简慕前规。”
分類:咏雪
《漢語大詞典》:散盐(散鹽)
撒盐。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又尝内集,俄而雪骤下, 安 曰:‘何所似也?’ 安 兄子 朗 曰:‘散盐空中差可拟。’ 道韞 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安 大悦。”后以“散盐”喻飞雪。 前蜀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诗:“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华咏散盐。”
末盐。一种用海水煮成的粉状盐。周礼·天官·盐人:“祭祀,共其苦盐、散盐。” 郑玄 注:“散盐,鬻水为盐。” 贾公彦 疏:“散盐,煮水为之,出於 东海 。”宋史·食货志下三:“盐之类有二:引池而成者,曰颗盐,《周官》所谓盬盐也;鬻海、鬻井、鬻鹻而成者,曰末盐,《周官》所谓散盐也。”
《漢語大詞典》:谢家兴(謝家興)
指咏雪之兴。 唐 钱起 《省中对雪寄元判官拾遗昆季》诗:“今朝 谢 家兴,几处 郢 歌传。”参见“ 谢家咏雪 ”。
分類:咏雪
《漢語大詞典》:谢家咏雪(謝家詠雪)
晋 太傅 谢安 ,尝于雪天与子侄集会论文赋诗。俄而雪骤, 安 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儿 谢朗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 谢道韫 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安 大笑乐。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后遂以“谢家咏雪”作为咏雪的典故。 唐 姚合 《杨柳枝词》之四:“ 谢 家咏雪徒相比,吹落庭前便作泥。”亦作“ 谢家拟雪 ”。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咏杨花》:“ 刘绩 《咏杨花诗》云:‘…… 谢 家拟雪真儿女,到处生虫不杀虫。’”亦省作“ 谢雪 ”。 唐 陆龟蒙 《重忆白菊》:“何惭 谢 雪清才咏,不羡 刘 梅贵主妆。”
《漢語大詞典》:谢家轻絮(謝家輕絮)
指 晋 谢道韫 咏雪事,后以“谢家轻絮”作咏柳咏雪的典实。 唐 李商隐 《江东》诗:“今日春光太漂荡, 谢 家轻絮 沈郎 钱。”参见“ 谢家咏雪 ”。
《漢語大詞典》:谢家咏雪(謝家詠雪)
晋 太傅 谢安 ,尝于雪天与子侄集会论文赋诗。俄而雪骤, 安 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儿 谢朗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 谢道韫 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安 大笑乐。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后遂以“谢家咏雪”作为咏雪的典故。 唐 姚合 《杨柳枝词》之四:“ 谢 家咏雪徒相比,吹落庭前便作泥。”亦作“ 谢家拟雪 ”。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咏杨花》:“ 刘绩 《咏杨花诗》云:‘…… 谢 家拟雪真儿女,到处生虫不杀虫。’”亦省作“ 谢雪 ”。 唐 陆龟蒙 《重忆白菊》:“何惭 谢 雪清才咏,不羡 刘 梅贵主妆。”
《漢語大詞典》:谢雪(謝雪)
见“ 谢家咏雪 ”。
《漢語大詞典》:谢家咏雪(謝家詠雪)
晋 太傅 谢安 ,尝于雪天与子侄集会论文赋诗。俄而雪骤, 安 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儿 谢朗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 谢道韫 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安 大笑乐。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后遂以“谢家咏雪”作为咏雪的典故。 唐 姚合 《杨柳枝词》之四:“ 谢 家咏雪徒相比,吹落庭前便作泥。”亦作“ 谢家拟雪 ”。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咏杨花》:“ 刘绩 《咏杨花诗》云:‘…… 谢 家拟雪真儿女,到处生虫不杀虫。’”亦省作“ 谢雪 ”。 唐 陆龟蒙 《重忆白菊》:“何惭 谢 雪清才咏,不羡 刘 梅贵主妆。”
《漢語大詞典》:盐絮(鹽絮)
(1).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载: 谢安 侄女 道韫 ,才思敏捷,尝居家遇雪, 安 曰:“何所似也?” 安 兄子 朗 曰:“散盐空中差可拟。” 道韫 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 十分赞赏。后因以“盐絮”指美好的诗句。 宋 苏轼 《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之二:“乞得 汤休 奇絶句,始知盐絮是陈言。”
(2).以指诗才。 宋 李清照 《青玉案》词:“盐絮家风人所许,如今憔悴,但餘双泪,一似黄梅雨。”
《漢語大詞典》:二并四具
谓贤主、嘉宾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同时具备。语本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四美具,二难并。” 宋 张矩 《贺新凉》词:“倒挽峡流归笔底,衮衮二并四具。”
《漢語大詞典》:四并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后即以“四并”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同时遭逢。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已知良会得四并,更许深杯辞百爵。” 杨慎 《牧庵词》引 元 姚燧 《醉高歌》:“荣枯枕上三更,傀儡塲中四并。人生幻化如泡影,几个临危自省!”
《國語辭典》:赏心乐事(賞心樂事)  拼音:shǎng xīn lè shì
愉悦的心情和欢乐的事情。宋。辛弃疾〈声声慢。征埃成阵〉词:「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
《漢語大詞典》:焚山
(1).失火之山。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水虽胜火,而升合不足以救焚山。”
(2).犹焚死。 清 钱谦益 《曹能始为先夫人立传寄谢》诗:“筑室不堪论旧隐,焚山寧復问新封。”参见“ 焚死 ”、“ 焚林 ”。
分類:失火火之
《國語辭典》:曝背  拼音:pù bèi
晒背。指在太阳下工作。唐。李颀〈野老曝背〉诗:「百岁老翁不种田,惟知曝背乐残年。」
《國語辭典》:炙背  拼音:zhì bèi
晒背。三国魏。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
《漢語大詞典》:授简(授簡)
给予简札。谓嘱人写作。语出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 梁王 不悦,游於 兔园 ……授简於 司马大夫 ,曰:‘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侔色揣称,为寡人赋之。’” 唐 韩愈 《喜雪献裴尚书》诗:“拟盐吟旧句,授简慕前规。” 明 杨慎 《八月二日经筵纪事》诗:“宠高 梁 授简,恩迈 汉 临雍。” 清 吴伟业 《感旧赠萧明府》诗:“授简肯忘羣彦会,弃繻谁识少年装。”
《漢語大詞典》:末至客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 梁王 不悦,游於 兔园 。迺置旨酒,命宾友,召 邹生 ,延 枚叟 。 相如 末至,居客之右。”后因以“末至客”为典实。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萄》:“昔年随 汉 使,今日寄 梁王 ……惭非末至客,不得一枝尝。”
分類:典实
《漢語大詞典》:梁苑雪
(1). 南朝 宋 谢惠连 为《雪赋》,曲尽描绘 梁苑 大雪景色,传为妙文。后用为赞美他人诗文的典故。 清 吴伟业 《送周子俶张青琱往河南学使者幕》诗之三:“赋夸 梁苑 雪,歌起 鄴臺 风。”
(2).借喻白色的繁花。 清 王丹林 《寒食》诗:“香薺乱堆 梁苑 雪,緑榆小铸 沈郎 钱。”参见“ 梁苑 ”。
《漢語大詞典》:梁苑
(1). 西汉 梁孝王 所建的 东苑 。故址在今 河南省 开封市 东南。园林规模宏大,方三百余里,宫室相连属,供游赏驰猎。 梁孝王 在其中广纳宾客,当时名士 司马相如 、 枚乘 、 邹阳 等均为座上客。也称 兔园 。事见史记·梁孝王世家。 南朝 齐 王融 《奉辞镇西应教》诗:“霤庭参辩 奭 , 梁苑 豫才 邹 。” 唐 李白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庐山屏风迭》诗:“ 荆门 倒 屈 宋 , 梁苑 倾 邹枚 。若笑我夸诞,知音安在哉!” 宋 张元干 《天仙子》词:“少年油壁记寻芳, 梁苑 路。今何处。千树红云空梦去。” 清 钮琇 《〈觚賸〉自序》:“入 燕 都而怀故国,记览《梦华》;登 梁苑 而晤名贤,书携行秘。”
(2).代指 大梁 。今 河南省 开封市 。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一:“七月丁卯,入於 梁苑 。是时帝年三十有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小生姓 侯 ,名 方域 ,表字 朝宗 , 中州 归德 人也。 夷门 谱谍, 梁苑 冠裳。”
《漢語大詞典》:支公骏马(支公駿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支道林 常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 支 曰:‘贫道重其神骏。’” 余嘉锡 笺疏:“《吴郡志》九云: 支遁 菴在 南峯 ,古号 支硎山 , 晋 高僧 支遁 尝居此。剜山为龕,甚宽敞。 道林 喜养骏马,今有 白马磵 ,云饮马处也。菴旁石上有马足四,云是 道林 飞步马跡也。”后用以为典。 明 高启 《再游南峰》诗:“ 支公 骏马嗟何处,石上莓苔没旧踪。”参见“ 支公 ”。
分類:嘉锡笺疏
《漢語大詞典》:支公
(1).即 晋 高僧 支遁 。字 道林 ,时人也称为“林公”。 河内 林虑 人,一说 陈留 人。精研庄子《维摩经》,擅清谈。当时名流 谢安 、 王羲之 等均与为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支道林 常养数匹马。” 余嘉锡 笺疏:“建康实録八引《许玄度集》曰:‘ 遁 字 道林 ,常隐 剡东山 ,不游人事,好养鹰马,而不乘放,人或讥之, 遁 曰:“贫道爱其神骏。”’” 明 高启 《南峰寺》诗:“悬灯照静室,一礼 支公 影。”
(2).泛称高僧。 唐 李白 《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诗:“卓絶道门秀,谈玄乃 支公 。” 宋 苏轼 《书辨才白雪堂壁》诗:“不辞清晓叩松扉,却值 支公 久不归。”
《漢語大詞典》:神骏(神駿)
(1).良马。 晋 王嘉 拾遗记·魏:“﹝其马号曰‘白鵠’,﹞行数百里,瞬息而至。马足毛不湿。时人谓为乘风而行,亦一代神骏也。”
(2).形容良马、猛禽等姿态雄健。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支道林 常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 支 曰:‘贫道重其神骏。’” 宋 苏轼 《赠僧》诗:“莫学 王郎 与 支遁 ,臂鹰走马怜神骏。”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女侠:“﹝ 新城 令 崔懋 ﹞遇一妇人,可三十餘……骑黑卫,极神骏。”
(3).形容文艺作品意境神奇新颖。 明 顾起纶 国雅品·释品:“﹝ 果斌 ﹞五言多有佳者,如‘鸟栖云外树,龙护鉢中莲。’‘谷响珠泉落,巖危草阁悬。’是神骏语。”
《國語辭典》:天上麒麟  拼音:tiān shàng qí lín
称赞他人的儿子颖慧出众。参见「天上石麟」条。唐。杜甫 徐卿二子歌:「君不见徐卿二子生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