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秦正
指夏历十月。正,一年的开始。 秦 以夏历十月为正月。 宋 苏轼 《永裕陵十月旦表》:“戒寒墐户,倏及于 秦 正。”
《國語辭典》:期服  拼音:jī fú
古代的丧服。为齐衰一年的丧服。《梁书。卷三一。袁昂传》:「昂幼孤,为彖所养,乃制期服。」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四。卑幼期丧免妨试》:「诸州士人以期制妨试,奔凑京毂,请自今卑幼期服,不妨取解。」
《國語辭典》:祝福  拼音:zhù fú
本指求神赐福。今多指希望对方得到福分。如:「祝福你一路顺风。」
《國語辭典》:季节(季節)  拼音:jì jié
一年中按气候、农事等划分,具有某种特点的时期。如:「农忙季节」。晋。夏侯湛雷赋〉:「伊朱明之季节兮,暑熏赫以盛兴。」
《國語辭典》:罚作(罰作)  拼音:fá zuò
汉代的律令,罪轻的人充作苦工,称为「罚作」。
《漢語大詞典》:毕岁(畢歲)
(1).全年,一年。 晋 张协 《七命》:“乐以忘戚,游以卒时,穷夜为日,毕岁为期。”
(2).度过晚年。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於朝市。”
《漢語大詞典》:一星终(一星終)
古人划周天为十二次,以为木星一年行一次,十二年满一周天,故以十二年为一星终,用以纪年。《左传·襄公九年》:“十二年矣,是谓一终,一星终也。” 杜预 注:“岁星十二岁而一周天。” 宋 王十朋 《白帝城》诗:“火德重兴六合同,金行数止一星终。”
《漢語大詞典》:岁报(歲報)
一年的报答。谓年终腊祭酬谢神的保佑。
《漢語大詞典》:肇岁(肇歲)
一年之始。旧指阴历正月。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正月:孟春,亦曰孟阳、孟陬、上春……肇岁。”
《漢語大詞典》:年首
指一年的首月。史记·封禅书:“於是 秦 更名 河 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汉书·郊祀志上:“遂以十月至 霸上 ,立为 汉 王。因以十月为年首,色上赤。”
分類:年首一年
《漢語大詞典》:年均
一年平均。例如: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12%
《國語辭典》:虞美人  拼音:yú měi rén
1.项羽的宠姬,名虞。项羽困于垓下,曾作诗曰:「虞兮虞兮奈若何!」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2.丽春花的别名。参见「丽春花」条。
3.词牌名。本唐教坊曲,调见赵崇祚《花间集》。王行词取李煜「一江春水向东流」句,名一江春水。也称为「忆柳曲」、「虞美人令」、「玉壶冰」。
4.曲牌名。南曲入南吕宫引子。
《漢語大詞典》:变火(變火)
相传古代钻木取火,一年之中,随着季节的变换,取火的木材也相应变换,称“变火”。语出周礼·夏官·司爟:“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 郑玄 注:“ 郑司农 説以 鄹子 曰:‘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 贾公彦 疏:“火虽是一,四时以木为变,所以禳去时气之疾也”。 孙诒让 正义:“谓五时各以其木为燧,钻以取火。庄子·外物篇云‘木与木相摩则然’是也。”隋书·王劭传:“﹝ 王劭 ﹞曰:‘臣谨案《周官》,四时变火,以救时疾。明火不数变,时疾必兴。圣人作法,岂徒然也……伏愿远遵先圣,於五时取五木以变火,用功甚少,救益方大。’”
《漢語大詞典》:再实(再實)
指果树一年两次结实。南史·孝义传上·王虚之:“十三丧母,三十三丧父,二十五年盐酢不入口……墓上橘树一冬再实,时人咸以为孝感所致。”
《國語辭典》:长度(長度)  拼音:cháng dù
1.救济贫苦。《管子。轻重甲》:「死而不葬者,予之长度。」
2.两端之间的距离。如:「这块布的长度是3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