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非
(1).一经变易。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王书》:“昔 晋 侯不能乘 郑 马, 赵 将不能用 楚 兵,一非水土,难为骋力。”
(2).全非。 元 刘因 《外家西园李花》诗:“无边晴雪映柴扉,梦里繁华又一非。”
《漢語大詞典》:一接
(1).一经接触。新唐书·吕才传:“ 太宗 詔侍臣举善音者,中书令 温彦博 白 才 天悟絶人,闻见一接,輒究其妙。”
(2).犹言一见。景德传灯录·汝州首山省念禅师法嗣:“问学人久处沉迷,请师一接。”
《漢語大詞典》:一尔(一爾)
(1).顷刻之间。三国志·吴志·刘繇传:“常愿渝平更成,復践宿好。一尔分离,款意不昭,奄然殂殞,可为伤恨。”梁书·王规传:“一尔过隙,永归长夜。”
(2).一经这样。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四海之人,结为兄弟,亦何容易。必有志均义敌,令终如始者,方可议之。一尔之后,命子拜伏,呼为丈人,申父友之敬。”
分類:顷刻一经
《漢語大詞典》:同经(同經)
同试一经;同治一经。经,指儒家经典。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苏大璋:“﹝ 大璋 ﹞治有声。戊午乡举,梦为第十一人,数为人言之,以为必如梦告。既试,将揭榜,同经人诉於郡。” 明 李贽 《与方伯雨柬书》:“ 本鈳 与公同经,欲得公为之讲习。”
《漢語大詞典》:专经(專經)
(1).专研经学;专治某一经或某几经。魏书·李瑒传:“每谓弟 郁 曰:‘士大夫学问,稽博古今而罢,何用专经为老博士也?’” 宋 叶适 《包颙叟挽词》:“养志诸郎事,专经永夜残。”
(2).指专习某经。宋史·选举志一:“凡专经进士,须习两经。”
《國語辭典》:一了  拼音:yī liǎo
1.向来、一向。《水浒传》第一六回:「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孤本元明杂剧。卓文君。楔子》:「我一了说你眼恼不好,果然不老实。」
2.了结、完毕。《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若得一了夙缘,万金不惜。」
《國語辭典》:一了百了  拼音:yī liǎo bǎi liǎo
语本《朱子语类。卷八。总论为学之方》:「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主要的事一了结,其馀相关的事也随之了结。《通俗常言疏證。死丧。一了百了》引《病玉缘》剧:「不如决意自了,转觉一了百了哩。」《花月痕》第二○回:「大凡一个人,总是一死为难。当秋痕受饿时,能够同侯氏一死,岂不是一了百了?」
分類:天资赞誉
《國語辭典》:一拨(一撥)  拼音:yī bō
一组、一队。如:「迎神队伍中,有一拨五虎棍和一拨踩高蹻。」
《漢語大詞典》:一许(一許)
(1).如此;如许。 宋 范成大 《正月十日夜大雷震》诗之一:“但要蛰虫启户,何须一许震惊?”
(2).一经允许。朱子语类卷八三:“今 驪姬 一许他中立,他事便了。”
《漢語大詞典》:一拓
谓一经触按。传说 唐 大历 四年, 回纥 请婚, 崇徽 公主 赴可汗廷,道经 汾州 ,以手掌托石壁,遂留有痕迹。后因以入诗。 唐 李山甫 《阴地关崇徽公主手迹》诗:“一拓纤痕更不收,翠微苍蘚几经秋。”
《漢語大詞典》:出贡(出貢)
(1).科举时代,凡屡试不第的贡生,可按年资轮次到京,由吏部选任杂职小官。某年轮着,就叫作“出贡”。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鲜于同 ﹞年年科举,岁岁观场,不能得朱衣点额,黄榜标名。到三十岁上,循资该出贡了。他是个有才有志的人,贡途的前程是不屑就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 浙江 温州府 曾有一个廪膳秀才,姓 韩 名 赞卿 ,屡次科第,不得中式。挨次出贡,到京赴部听选,选得 广东 一个县学里的司训。”儒林外史第十八回:“ 随岑庵 却认得 金东崖 ,是那年出贡进京,到监时相会的。”
(2).秀才一经成为贡生,就不再受儒学管教,俗称“出贡”。儒林外史第五回:“想起还是前年出贡竖旗杆,在他家扰过一席。”
《漢語大詞典》:指麾可定
谓一经调度安排,不须多久,局势即可平定。语本史记·陈丞相世家:“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汉书·陈平传作“天下指麾即定矣”。后汉书·公孙瓒传:“我昔驱畔 胡 于塞表,扫黄巾于 孟津 ,当此之时,谓天下指麾可定。”陈书·蔡景历传:“是时 高宗 鋭意 河 南,以为指麾可定。”亦作“ 指挥可定 ”。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某生长北方,闻 燕 人思归之情切矣,今若举事,指挥可定。”
《漢語大詞典》:赢金一经(贏金一經)
谓留下满筐的金银,不如传授一经。赢,通“ 籯 ”。典出汉书·韦贤传:“ 贤 四子;长子 方山 为 高寝 令,早终;次子 弘 ,至 东海 太守;次子 舜 ,留 鲁 守坟墓;少子 玄成 ,復以明经歷位至丞相。故 邹 鲁 谚曰:‘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颜师古 注:“今书本籯字或作盈,又是盈满之义。” 明 李东阳 《〈云谷遗芳集〉序》:“此皆君子之泽,其道可久。赢金一经之喻,乃时人所羡慕,未足深论。”
《漢語大詞典》:随声吠影(隨聲吠影)
汉 王符 潜夫论·贤难:“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后因以“随声吠影”比喻一经他人嗾使,便不分是非曲直,对人横加噬啮。 清 王韬 《代上广州府冯太守书》:“甚有儒冠而兽行者,一为衣食所驱,遂至随声吠影,恬然不知耻,悍然罔所顾。”
《國語辭典》:言出法随(言出法隨)  拼音:yán chū fǎ suí
话一说出,法律效力随即有效执行。君主时代的文告中常用此语。
《國語辭典》:一行作吏  拼音:yī xíng zuò lì
一经入仕。三国魏。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废。」
分類:一经